第二百四十九章 笼络人心

  地府之中,墨莲池内。
  一道金光悬浮在地藏王菩萨面前,是那如来。
  “你如何得知玉帝的心思?”地藏王菩萨相问。
  “因为他拦住了孙悟空。”如来的声音从金光之内传出,“拦住了从兜率宫内走出的孙悟空。”
  “有何说法?”地藏王菩萨意要探个究竟。
  “如今他能抓住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孙悟空是他手里唯一的筹码。”如来耐心的解释着,似乎是想让地藏王菩萨心甘情愿。
  “在我身上,对你比较有利吧。”地藏王菩萨并不愿意将演化之力交出。
  “话虽如此,但玉帝如何安抚?若是在此时开战,该当如何?”如来如是道。
  “此时开战,与谁都无益。”地藏王菩萨摇了摇头。
  “没错。但他可以拉住很多人,很多意欲成圣、谋划许久的人。”如来如是道。
  “包括你?”地藏王菩萨问。
  如来没有回答,金光浮浮沉沉。
  “答应你便是。”地藏王菩萨应了下来。
  “我会出手降住孙悟空,等他再次入世之前,你需将演化之力交给他。”
  如来说完,金光遁去
  “师祖。”谛听走向地藏王菩萨,“为何如此轻易便答应他?”
  “因为我欠他的。”地藏王菩萨微微摇了摇头,似是无奈。
  “师祖何时又欠他的了?”谛听并不知情。
  “在我还是‘目犍连’尊者的时候。”地藏王菩萨闭上漆黑的双眸。
  “师祖的前世世尊之下‘神通第一’的大能之人”谛听看向地藏王菩萨,“前世因,今世果。”
  “没错。”地藏王菩萨睁开双眸,说起了一段相当久远的往事
  那时候,距封神大战已过百年,如来的伤势将将痊愈。
  “成圣的劫罚果然不能轻易相抗”
  如来回忆起诛仙阵中的情形。
  老子冲开桎梏、元始天尊冲开桎梏、通天教主冲开桎梏、自己和准提道人合二为一冲开桎梏,四番劫罚同时降临。
  那时候的如来还是接引道人。
  结局到底怎样,如来不知道。在四番劫罚降下之后,如来只看见准提道人重伤垂死,通天教主亦是元气大伤。
  剩下的老子和元始天尊到底如何,如来只能兀自猜测。
  没过多久,封神之战落下帷幕。老子号作“老君”,与元始天尊、玉宸道君,共称“三清”。
  “那就是说,谁也没能成圣”
  如来并不知道老君使出了个“李代桃僵”的诡计,以为谁都没能成功。但真正的元始天尊到底成圣与否,就连老君也说不准。
  “罢了!不管如何,上古天庭已成为过去,重要的是如何掌控这个世代的天地。这个世代的成圣之机,必须到手!”
  如来开始深思,该如何才能掌控如今的天地。
  方法有二。
  第一,杀光所有的仙神,自己统一三界。
  第二,笼络凡尘所有人心。
  如来开始筛选,然后把这两个办法都否决了。
  第一个办法太难了,三界之内恐怕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起先,如来认为只要自己对大道的感悟凌驾于所有仙神之上,就能做到这一点。可现在如来才明白过来,大道早就设计好了一切。就算自己对大道的感悟达到极致,也不可能赢得了所有人。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只要生在三界之中,自有相生,自有相克。
  如来开始思考第二个办法。
  如何笼络人心?自然是要让别人相信自己。
  该怎样让人家相信自己呢?
  骗,是最好的办法。
  “行骗不行!能笼络一时,不能笼络一世。”
  如来思想许久,决定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教派。
  “哎”
  如来叹了口气,哪有那么容易啊!又不是上街买菜,又不是读书写字!而且自己成立一个教派,又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才能传扬出去
  而就在如来万分忧心之时,遇见了燃灯老祖。
  燃灯老祖已近寂灭,便将佛家的尊位给了如来。
  至于只其中有何隐情,那是又另一个故事了。
  如来坐稳了佛家的世尊之位,改佛家为佛教,又分化出无数化身,去往天地各处传扬教义
  此时的目犍连还是一个凡人。
  这一世的目犍连生在贫苦之家,十分眼馋其他的富贵人家,但自家并无祖业又无传承,只能日复一日重复着苦哈哈的生活。
  日子一天天过,目犍连的父母慢慢变老。期间,父母因为生过一场大病,无钱治疗,导致父母双目失明,只能靠目犍连与妻子赡养。
  家里的生活本来就难,双亲又失去了劳作能力,日子更加难捱了。于是,目犍连的妻子心生歹意。
  目犍连的妻子出了个主意,让目犍连将双亲哄骗到树林里去,然后用木棍打杀。
  目犍连起初不愿意,那毕竟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可目犍连转念一想,父母好像并没有给与自己什么,除了目前更加艰难的生活。
  目犍连思来想去,狠下了心。
  一天,目犍连带着父母外出,说是游玩散心。
  不多时,三人来到一个树林。
  在树林里,目犍连假装强盗来了,然后拿起预备好的木棒,狠狠地敲打父母,想要把他们尽快打死。
  “我儿!快跑!”
  “我儿,速速逃命,别管我们!”
  目犍连听着父母的叫喊,停下了手里的木棒。
  目犍连没想到,父母的呼唤并不是让儿子来救自己,而是提醒儿子赶快逃命
  目犍连扇了自己两个耳光,就地跪下,向父母坦承自己的过错
  由于种下了企图杀害父母的业障,目犍连折尽了阳寿,死后在地府受尽了苦痛煎熬。
  在后来转生的四百九十九世当中,目犍连每一世的死因都是一样:筋骨被打断而死。
  有因有果,此乃是“业报”。
  而后这一世,第五百世,事情出现了转机
  在这一世里,目犍连乃是一位以打渔为生的渔民,生活依然贫苦,不过目犍连并没有再为生计发愁,而是察觉到了其它东西。
  目犍连觉得,鱼虾都是生灵,自己怎么能如此残害它们,实在是罪孽深重。
  于是,目犍连改业为生。
  此时,正是天下大兴佛教之时,如来的化身遍布凡尘。目犍连生活的城镇,亦是迎来了一尊如来的“化身”。
  “化身”走在街道之上,目犍连遇见之后,心中生出亲近之感。
  而后,目犍连壮起胆子,十分虔诚的请“化身”来到家中,以膳食供养。
  目犍连虽然贫穷,但愿意倾其所有供养“化身”。
  “化身”并没有传授教义与佛法,而是以神通点化目犍连。
  “化身”让目犍连拿来一颗莲子,而后在手中一捻,莲子生出根茎,开出花叶。
  “化身”又让目犍连拿来一颗谷粒,又是在手中一捻,谷粒生发成一束饱满的稻穗。
  目犍连心中一动,跪坐在地,双手合十。
  就这样,目犍连皈依了佛门。
  慧心大开的目犍连深得佛家教义,修得无数神通,号称“世尊坐下神通第一”。
  往后,目犍连跟随在如来身边,修得正果金身。
  有那么一天,如来将目犍连叫到身边,说道“你业报未满,今日里便将这最后一世的业报还了吧。”
  目犍连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因为在五百世之前,自己种下了“欲杀父母”的业障,罪延五百世
  那时候,正是各种教派并起之时,无数仙神意欲瓜分人心。但对于盛极一时的佛教来说,其它教派都是不入流的小角色罢了。
  但俗话有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如来想了个好办法,将佛教中的“业障”,转移到其它教派之中。
  于是,如来设了个圈套,让目犍连死在了其它教派的棍棒之下。这样既能让目犍连还了业报,也能让新的业障转移到其它教派之中。
  就这样,目犍连用五百世还完了业报。
  第五百零一世,目犍连修回正果,成为了如今的地藏王菩萨
  “师祖,就因为这样?”谛听打断了地藏王菩萨的说话,“就因为他是您前世的师尊,您就要将演化之力交出去?”
  地藏王菩萨只是用漆黑的双眸看着谛听,并未说话。
  “虽然他对您有点化之恩,但也不必做到这一步。再有,他只是在凡尘传扬教义,少您一个不少,多您一个不多!”
  “并非只是如此。”地藏王菩萨摇了摇头,“还因为两件宝贝,还因为你。”
  “两件宝贝?”谛听满面疑惑,“这里头还有我的事?”
  “那两件宝贝便是九龙锡杖和锦斓袈裟。”地藏王菩萨又开始说起了新的故事
  在地藏王菩萨和谛听交谈的同时,之前的那一道金光来到了天庭。
  此时,漫天仙神开始以神识试探孙悟空这颗“大罗金丹”,李靖和哪吒正在远处的云端谈论“沉底之沙”。
  “父王,孩儿愿与您共同进退,做一粒沉底之沙。”哪吒下定了决心,不再掺和任何天庭事务。
  “如此便好。只是为父也不知道结局会如何”李靖看不懂如今的变数。
  “对了!”哪吒无视那些开始与孙悟空打斗的仙神,从怀里摸出一张白纸,“这张白纸孩儿有些看不懂。”
  哪吒手里的白纸,正是孙悟明去往天宫之前交给哪吒的“方子”。
  李靖结果白纸,打量一番,道“不过一张白纸罢了。”
  “父王,先前白纸上写满了一些天材地宝的下落。”哪吒回想着当时与孙悟明交谈的情形,“那孙悟明说,这是能就下孙悟空的药方。”
  “哦?”李靖皱起了眉头,“怎么那些字又不见了?”
  “孩儿不知”
  哪吒话音刚落,一道金光忽而闪过。
  “呀!”父子俩惊叫一声,却并未看清楚那道金光。
  金光闪过之后,李靖手里的白纸了无踪影。
  “父王,这是”哪吒明白是那道金光带走了白纸。
  “也好,”李靖回身便走,“失了也好。”
  父子俩向着远方而去,身后是孙悟空独战漫天仙神。
  父子俩没有回头,心定如铁,如同那沉底之沙
  金光带走李靖手里的白纸之后,即刻又向着一处殿宇飞去。
  那一处殿宇的牌匾之上刻有四个大字——大黑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