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至此入世是豪雄

  “威德正统,法脉单传。当年我闭坐死关,指天发宏愿,不洗炼这一身妖仙道果得破合道誓不出关。怎料过于急功近利,妖修法门本就有别于道法,刚猛霸道有余,固本培元就相形见绌。”
  “中气不调,不在黄庭,邪戾滋心魔以自扰;一朝行差踏错便是万劫不复,我六百年苦修,合道业位跌至元神,额前如意宝珠不复光华,已是命不久矣,于外却谎称潜疾暗长,只需调养生息便可挂甲重出。”
  “唉——,总归是纸里包不住火。恰逢上界雷音寺遣下十八尊王佛审理荒坪事宜,据我所知,是他们所炼制的生生复生丹仍缺一味主药,便下界来寻。所需的仍是一位大妖一身骨血,捉一只化形大妖便可定鼎成丹,我修为跌落元神,岂不正中下怀?”
  “果不其然,及我坐化那日,本是依照族例飞往金刚轮山祖地,却有感一十八股炁场步步相逼,只好改道南下,不使祖地让外人察觉。荒坪贼秃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想我堂堂妖族大圣,生前万妖顶礼供奉,死后若是叫人剥皮拆骨,不就贻笑千古,只得无奈求援。”“那又是何人出手相助?”方循倒听得是乐在其中。
  “贡河上游浩明观观主,陆准道人。他与我相交莫逆,得闻我被困下游南岭,便老君背剑,毅然出山!”
  “我与他熟识百载,原以为他与旁人不同的只是对妖修不抱成见,当时求援于他也是慌不择路,但也恰恰是此举使我得以留下道统。”
  “那日他御剑而行,乘风八百里,掌中三尺青峰拒诸敌于百里开外,口诵都天雷尊,掌下蕴使风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手挽十八朵剑莲,以一己之力独战雷音诸佛,那是个剑气纵横,万雷当空!”
  “我亦是未曾想到他会因我与佛宗交恶,结下这等不解之仇。”方循骤然发问:“那前辈你是人,不,是妖是鬼?”“相遇即是缘,我在西山待得太久。期问也不乏山林野兽造访,妖族小辈也遇到过几个,倒没想到还是你这人族最合我胃口。”
  “我如今也只不过是因执念未散而残存的一抹神识罢了,真身早已作土。没感应错的话,外头那些不是善者吧?怕是窥伺本君传承已久。”
  “今日你若应承了,便是本真君座下首徒,又是衣钵传人,还是关门弟子。如何取舍,你自然明白。”方循藏手袖中,迟疑地问道:“我会……就此成妖?”“妖又如何,正道便尽是君子?也许你道心稳固,迦楼罗身只是为你所用,并不能反客为主。”方循依着骨架席地而坐,高声道:“前辈,容我再稍加思量片刻。”
  “你,你可知多少人是求而不得,趋之若骛?”见方循不再答话,那声音也隐没下来。方循此刻,正经历着相持日久的挣扎,死而复生,成为此界中人。光怪陆离,只身一人踏上这修行之路;现下可以说是喜从天降,可却要换作妖身,这一切的一切,未免都来得太突然了。
  是长久的静默。方循终究站起身来,目光是前所未有的笃定:“妖又怎样?现在看来是上天法旨,有命难违,又何需旁人来嚼口舌?我前世求法不遂,今世在这真一界求法于青崖而不可得,这真君虽是妖族,既肯倾囊相授,那于我方循,便是再造之恩。”
  方循朗声道:“真君可否将方循收归法驾?”那声音带着一抹惊喜:“你想好了?当真愿意?不会中道易帜?”“我意已决,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好一个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姓甚名谁?”方循答道:“姓方名循,取循循复始,天道轮回之意;字有望,表字元洛。”
  听罢,那声音终是显出身形,是一道白袍人影,面容虽平平无奇,但却难掩一身威势。“诵我尊号!”“九部洞虚显化真君!”“诵我尊号!”“九部洞虚显化真君!”方循行三拜九叩之礼:“徒儿,拜见师尊!”那白袍人影虚抬双手,示意起身;仰天一笑,意气风发:“徒儿,你这句师尊,为师很是受用啊。”
  “来来来,为师也别无他物,但这纯青琉璃心便是我们妙翅鸟毕生珍贵。为师严陀,威德王脉承袭严姓,你妙翅身就号作严达。”他伸手一招,那颗纯青琉璃心便随之掠来,悬于其掌心之上:“严达我徒,你且近身过来。”方循闻声贴近。
  严陀拿住方循身躯,将掌心中纯青琉璃心对准其心脏处,徐徐按入。方循连忙闭目咬牙,却并无意料之中的痛感出现,那颗琉璃心就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异样是背部出现灼烧感。
  那纯青琉璃心结成一团金光,化液附裹于方循心脏上。内有二秘字,觉如婴儿未出胞胎之状,方循咽液存链,金光结聚,忘机绝念,心目注射;胸前迸裂,自眉间明堂而生,仰视太虚,金光秘字分明,充塞宇宙,最终不偏不倚,落在方循背部。
  金光二秘字,一威一德。方循身高也随之拔高,至六尺方止。“好家伙,这样才像个顶天立地的男儿。”方循难免惊异:“这是?”“这是琉璃心初种时的伐骨洗最髄的功效,个中好处,还得你自行摸索。”
  “自今日起,你便是化生生成的威德王,迦楼罗有血脉高低之分,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以化生迦楼罗最为尊贵,修成之后你可号令余下三血脉者及威德所辖万万千千迦楼罗。”
  “我威德一脉重威扬德,严明法度,规矩最为严苛,你修成之后不得恃强凌弱,妄堕魔道,否则其他三脉定当联合以正族规,你可明白?”
  “严达,你上前来。”方循伏在严陀身旁,只见他双手掌心浮现出一块黑铁令牌,和一枚羊脂色玉玦。“这块黑铁令实际是一道道家灵符,是陆兄赠我保命,将精血滴落其上便可传送至其山门。”
  “你出了西山后就拿它去拜师吧,浩明观的后辈弟子想必也不会太差,祖师的令牌,他们还是认得的。”“可师尊,我既已拜您为师,又何必另投他处?”“你在外修行,没个庇护是行不通的,好了,多说无益。”
  “至于这块玉玦,你记得要随身佩戴,不容有失。为师也是偶然得之,不过至今也无从得知这究竟是何方灵物,只知于疗养伤势,有着奇效,未能得其认主归身也是一大憾事。”
  “待你入了引灵境,是早是迟我说不定,当你能内视脏器时,好好看看那颗纯青琉璃心,刻录其上的是我们威德王族一支根本经义《迦楼罗照世真经》,你需日日勤修,不可辍怠。”
  “弟子明白。”严陀伸手一指,那体大如山的尸骸便缩至盈寸,钻入方循心脏处。“这副尸骨好生留着,日后于你有大用。”
  “好了,别离依依,那是女儿性情,为师可不喜哭哭啼啼,你往后走,缘坡而上,便出了地底,你且自去吧。”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