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接了绣件认真查了一遍,那几件高等货确实用心,绣的活灵活现,老板娘非常满意,抬头笑呵呵的对李婉道:“你做事,我最放心了,其他人能有你一半好,就省事多了。:3wし”顿了下,又去翻看其他几件,也很不错,都符合要求,将东西收了,温婉的道:“价钱之前和你说了,里面四件,因为精细,每件给十二文,其他五件呢,每件给五文,怎么样?”
  这样的价钱算不错的了,其他绣娘根本就拿不到这价,开这样的价,也是因为看中李婉的手艺才会给的。
  点了点头,确实公道,李婉同意了,接过七十三个铜钱,转身放在了篮子。
  看了妹妹一眼,示意她走近些,李清得了暗示走过来的时候,李婉拉着她对老板娘笑道:“老板娘,这几天我妹妹也绣了几件,您给看看,入不入得了眼。”说着掏出李清这几天绣的。
  李婉对妹妹的绣艺很有信心,觉得应当是可以被老板娘收走的,那么重点就在于,收的价格是几何了。
  快速的瞟了一眼,绣的还行,老板娘点头笑道:“既然是你妹妹,那就没话说了,定然是不错的。”
  那一瞟,看出,绣艺虽说不能接高档货,但普通的货还行,她这个针线铺子并不是只卖县城,还接了府城那家最大的铺子活儿,这绣件是不会嫌多的。
  听了这口气,知道是愿意收了,李婉心里也安了些,虽说她肯定妹妹的绣艺很不错,但也是有一丝的拿不准。
  “您说笑了。还是仔细给看看吧,如果不行,也就算了,孩子还小,只不过是玩闹。成与不成也没大碍,可千万别不好给收了,砸了老板娘您的生意。”
  “你呀,太小心了。怎么就这么对你妹妹没信心?这样的绣技很可以,我是一定会收的。”
  “那,不知道这·····能卖上几何?”直接问了,并没拐弯抹角的。
  知道是让自己定价,老板娘也不推脱,拿了那几件,认真的看了。越看越是满意,最后嘴角都止不住的笑意,一把拉过李清,道:“我的乖乖,这才多大的人儿,手艺就这么好。”看着李婉,笑着道:“我瞧着,定是用不着五年,就把你给比下去了,到时候我可就只要她了。”
  “那好,我还能休息休息呢,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李婉跟着后面说笑。
  老板娘心里在思量,看到底给多少合适,按理说,新人,加上活计并不算高等,每件给三四文就差不多了。但是,这人毕竟是李婉妹妹,加上年纪在这,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想想还是提高些价钱比较好。
  喝了口茶,老板娘决定道:“这样吧,如果是这类绣件,每件五文怎么样?和你姐姐一样。”
  价钱很好,出乎了李婉的预料,她本来只想在正常绣娘价格增个一文,四文一件的,没想到老板娘给到了五文。“那就谢谢老板娘了。”
  李清听了是五文一件,非常高兴,她绣了五件,也有二十五文了,呵呵笑着道:“谢谢。”等下拿了钱,就去买麦芽糖,让侄子侄女们吃。她答应了的,一定会做。
  “谢什么,你应得的。”伸手摸了李婉的包包头,老板娘从袖子里掏出铜钱,递给了她:“有工夫就绣,也别太赶,又不靠这吃饭。”知道李家并不穷,女孩儿绣着大概是好玩,也许是想赚几个体己钱,因此,也就没必要那么的拼,熬坏了眼睛就得不偿失了。
  王莲上前,爽朗笑着,对小姑子道:“听到了吗?带玩带绣,别太上心,有时间了就和别的姑娘玩。”她一开始只以为小姑子是闹着玩,绣几天就腻了,没想到居然能够坚持下来。
  告辞出来,便去了家杂货铺,买了些麦芽糖,一开始王莲说什么都不让李清付钱,但是在李清一再强调,是买给侄子侄女的,又一副不让她付钱就再买一份的决心,只得苦笑着答应,想着回去之后,该想个什么法子,将钱给李清。
  出来时太阳不过刚出来,坐车回去时,却已是黄昏。
  王莲心里不住的自责,不该回这么晚的,也不知道俩孩子闹腾到婆婆没有,现在回去煮饭,也太晚,恐怕得饿着婆婆、孩子。
  一下牛车,对着李清姐妹道:“你们慢些,我先走一步了。”急赶着回家去了。
  看着火急火燎的嫂子,李清十分无奈,对着姐姐道:“嫂子可真是······晚些阿娘又不会怪责。再说了,侄子侄女那么懂事,阿娘肯定有工夫将饭煮了,现在回去就吃现成的,不至于这么赶着。”
  李婉看了妹妹一眼,笑着道:“你现在这么说,等你嫁人了就不这么想了。”
  既然王莲风风火火的走了,李婉她们当然不会慢慢走,也加快了步伐。
  走了没多远,李根家的娘子遇见了,想着听到的消息,停了下来,笑呵呵的叫住了她们道:“婉丫头、清丫头,你们快回去,你们奶奶来了。”
  “奶奶来了,什么时候,是叔叔送来的吗?”李清太过惊奇,不知道奶奶怎么没提前说一声就来了。
  被一连串问题问懵了,好好想了想,李根家娘子迟疑的道:“大概晌午到的,至于谁送的,我不清楚,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李婉年纪大些,主意正,拉了妹妹歉意笑着道:“大娘,谢谢了,既然奶奶来了,我们这就先回去了。”
  她们这会儿也不用管是谁送的,还是赶紧回去的好,到时候就全知道了。
  李根娘子理解,挥手道:“什么谢不谢的,一个村的,别这么见外。快回去吧,你们也有阵子没见你们奶奶了。也不知道会不会住段时间,回去好好亲热亲热。”
  李清心里满是疑惑,怎么也想不明白奶奶为什么会这时候过来。奶奶和叔叔一家住在邻县,和这儿相隔也有二十里路,因为太远,平常无事也不会过来,往往就是年节才聚到一块的。这时候来,到底为了什么?
  进了屋,就见到嫂子使了眼神,然后便告辞出去端晚饭了。
  “奶奶好。”上前见礼,也不敢询问。
  端坐的老妇人平淡的扫了她们一眼,缓缓点了点头,沉默寡言的道了句:“好。”就没了下文。对于奶奶,李清一直亲近不来,认为是个不好相处的厉害角色。屋里也不敢多呆:“奶奶,我去看看嫂子,帮着端饭。”这次连话也没说,只点了点头,同意了。
  出了屋,李清直吸了口气,暗道:说书人讲的那些官老爷,大概就和奶奶一样,威严的很,她是一点都不敢造次。
  进了厨房,王莲看见小姑,放下手里的东西,心有余悸:“小姑,怎么样?我刚刚在那儿,一句话也没敢多讲,生怕惹了奶奶生气。”就是她这样爽朗的人,也没胆子在李奶奶面前玩笑。只恭恭敬敬的问礼,一句话也不敢多说。气势实在太强!
  “嫂子,你刚刚使眼色让我出来,是打探到什么消息了吗?”非常的好奇,也不知道嫂子有没有得到些消息。点了点头,王莲让李清听了别惊讶,更不能尖叫,才小声的道:“我回来的时候婆婆说的,奶奶以后就住家里了,还让将东边厢房收拾出来。”
  得了这样的提醒,李清吓了一跳,捂着嘴问道:“怎么会?奶奶不是一直和叔叔一家住的吗,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说搬就搬?是不是听错了,还是说谁惹了奶奶生气,不高兴了,在这儿住段时间,消消气?”
  确实惊呆了,从出生起,奶奶就是住在叔叔家,虽说奇怪,为什么不和身为长子的爹一起住,反而和幼子的叔叔住,但这么多年下来,也习惯了。现在说搬过来常住,倒是很奇怪。
  摇头,王莲道:“没听错,婆婆亲口说的,说是因为叔公不再做游医,去了县城医馆挂诊,在那儿落了脚,祖婆不乐意住城里,就搬来和我们住一块儿了。”
  端起托盘,往外走:“好了小姑,别问了,快点吃饭吧。完了还要收拾东厢房,虽然今儿个祖婆和婆婆睡,但是如果不抓紧,明天也不一定能收拾出来。”
  她们家,屋子非常大,中央是客厅,东边有一间主卧、一间厢房、一间耳房,邻着还有一间厨房,西边和东边对称,不过没厨房,与厨房相对的是储物室。总共六间住人的屋子,东边住着李母和李清二哥,空着的厢房是作客房用的;西边李大哥一家占了俩屋,剩下一间是李清姐妹一块儿住的。
  跟着嫂子进了屋,将晚饭放在桌上,一家人吃了起来。饭桌特别沉闷,俩小孩子也默默的吃,眼睛都不敢瞟。李奶奶的气势太强,压住了所有人,她寡言,也没人敢说话,只有李母时不时的夹了菜给她,才有句:“您尝尝,合口吗?”“恩。”回答的,就这一个字。
  从这天起,李奶奶就住下了,期间李二叔和李二婶分别来接过几次,不过都没成功,她太固执,说一不二,怎么也不回去。
  从那后,李清终于接受了事实,李奶奶是长住的,不再离去。她认为是苦恼,那样严肃的人,一个眼神就能让你乖乖听话,好似呼吸都沉重了,以前的叽叽喳喳、好动,全收了起来。每日里,只能绣花,因此,绣技有了明显提高、赚取的零花钱也很多了。
  她对自己奶奶的感官,或许说是全家人对奶奶的感官,是在那件事发生后有了逆转。第二年的春天,李大哥从京城回来,带了个消息,一个让他们惊喜而又惶恐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