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娘,哪里瘦了,以前不也这么重嘛。”摸摸脸,还是有肉的。李典可一点也不觉得自己瘦了,他院试这几天虽然辛苦,但一考完,他婶婶就每天弄些大荤,说要好好补补,吃了这么些天,他现在都觉得自己快发福了。
  他是这么认为,不过别人可不这么想。
  在这一点,徐氏是非常认同嫂子的,所以她和嫂子联合起来道:“嫂子也觉得瘦了?你可不知道,典儿从考场出来,吓了我一跳,摸着骨头都咯人。我这么些天,都炖大骨汤、烧肉,看起来才稍微长了些肉。”说骨头咯人,当然是夸张的,但是那天从考场出来,确实下人,憔悴的不成样子。
  拉着李晨看了看,徐氏好像对自己这几天的成果颇为满意,所以她继续道:“大骨汤最滋补,我看,还得喝几天。”
  瞬间李典的脸就垮了,满是苦瓜色,合手求饶道:“婶娘,您就饶了我吧,真的不想再喝了。天天三顿,每次都是海碗装的,油滋滋的、肉又特多,我都腻了!”凑过去,捏捏脸上的肉,道:“您瞧,都掐出油来了,不能喝了。不然胖的走不动,还不被人笑死?”
  掐出油来当然不可能,但是确实脸上多了些肉,本来身子抽高而瘦削的脸,现在也颇为有肉。不过他婶子、娘却都不这么看,一个个都觉得还是很瘦,要好好补补,所以根本就无视了他的话,两人把他晾在一边,商量着怎么滋补才最好。
  敲门,李晨走了进来,对着弟弟招手:“李典,快,跟我来。”
  外面来了很多有脸面的客人,都是过来见新出炉的秀才的。
  看见大哥,李典如同遇了救星,“唰”的站了起来,迫不及待的过去。边走边嘴里应道:“什么事?去哪儿?咱们这就走。”心里想着,管他去哪儿,反正只要离了这里,就是好的。再待下去,恐怕日后得胖上几斤了。
  领着弟弟去见客人。
  客厅,人头攒动,里正和几个地主互相聊着,见李典进来,都停下了交谈,围了过来。
  十六的少年,一身宝石蓝的长衫,芝树月净。
  这样的容貌,年纪又合适,再加上不错的才学,是女婿的最佳选择。
  很多地主心里都在盘算着,家里的女儿、孙女,有几个是适龄的,如果能够和新秀才结亲,岂不是很好?怀着这样的打算,都一个个笑眯眯的,看着李典打招呼。
  里正是这里看的最清楚的,知道像李典这样才能的人,是不可能娶这些地主家的女子。他家里应该会在他中举或顺利的话,在中进士后,才会给他安排亲事,娶的应该是书香人家的小姐,这样才会是助力,而根本就不会娶这些连士绅都不算的地主。
  说谈一会儿,有个地主忍不住问道:“李贤侄,不知道家里可给你安排亲事?”得打探清楚,家里孙女也不多,如果没亲事,可以许个过来,如果定了亲,也就只能选个庶出不得宠的过来做妾室。
  这话一出,全都不说话了,有着同样心思的,都在盯着李典。
  呵呵笑着,站起身,李典不好意思的道:“瞧伯父说的,我才多大,家里怎么可能给安排了亲事?我母亲并不想给我定太早,说影响学业,想等我学业有成之际,再说。”
  他这么问,李典知道是为了什么,左不过是他的亲事。但他一点也不想和这些人结亲,并不是因为觉得自己读书人高一等,看不起他们。而是因为,他们之中,有些人思想根本就是土老财,教育儿子也就那样,至于女儿,就更加不行,他不可能娶个和自己不合拍的女子。
  而还有的更是自身就存了问题,娶这样的,还不如选清白人家的女子,家里条件差也没事儿,姑娘到底能够持家。娶进门,教些字,懂得些礼,可不是这些地主家的能够比拟。
  为什么不满意还要说出自己没有定下,是因为,一来这件事根本就无法欺瞒、说已经定了,二来嘛,他也相信,自己娘不会在他没同意之前就应下亲事。
  之前妹妹不也被喊去询问呢吗?
  这样一说,他们也知道了大概,就避开不谈了。
  地主们还能顾些面皮,扯了几句就不再问了,但是他们媳妇、儿媳可就不同了。
  这样好的女婿人选,怎么能够放过,擦拳磨掌的,都要比划比划,想把这女婿给抢了过来。
  为此还戳竞争对手的底子。
  “哼,刘家的,你还好意思在这说你女儿,我们在桌的,有几个不知道你女儿长相都随了你丈夫,浑圆的都无法比,活像三个球儿堆的!屠户家你家可是常客,哪个月不要半头猪啊!”气的扇子也不扇了,居然敢说自己女儿破相,不就几个美人痣,被夸大成了那样,听了这话,差点被气晕过去。
  当然,她也不是个受气的主,女儿被说成这样不堪,一定会加倍的还回去。所以,对方稍微胖了的姑娘,硬被说成了比猪都难看的人。
  “你!”瞪圆了眼,气急了,撸了袖子,一副要冲上去厮打。这可关乎到自己女儿的名声,不能被这样侮辱!以后还怎么嫁人?
  见闹的不像话,王莲直接上前拦在两人当中,道:“好了,您二位消消气,不过是玩笑话,都不必当真!”心里猝道:哼,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野路子,亏的还是地主家的,对骂揭短的能耐不小,性子还不如市井人家来的规矩端正。
  就这样的,还想嫁入自己家,去她们春秋大梦,门都没有!
  对这些人一点好感都无的,除了出声劝说的王莲,李家其余在场的人,也厌恶无比。其中李母最是难耐,她还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男方还没说什么,女方母亲就为了嫁女儿在这争执,再说了,这是自己儿子中秀才庆祝来做客的,又不是说有意要结亲,凭的这般自降体面。
  她也是有女儿的,看看她们处理方法,只要想想就不舒服。
  李清戳戳在身旁的姐姐,见姐姐转头看她,李清凑过去笑呵呵的道:“姐,瞧二哥可真有本事,还没要结亲的意思,就有媳妇儿凑过来了!”
  暗笑了声,毫无人察的对着妹妹额头拍下去,李婉不动声色的道:“你这促狭鬼,你哥哥也是能够打趣的?还有,小小年纪别媳妇放嘴上,被娘听见了,小心她打你。”
  摸了摸头被拍的地方,李清自己也知道说这样的话不妥,但:“谁让她们在这儿叽叽喳喳,说来说去的在卖女儿似的,我厌恶死了。二哥没中秀才的时候,一个个怎么不上门?现在倒全来了,真想冲过去吼一句,让她们都滚的远远的。”声音很小,也知道不能被人听见。
  “好了,别再说了。你看不下去就先出去玩儿吧,或者在这儿忍着,反正这些人以后也不会成为常客。不会再有机会碍着你的眼的。”李婉也不希望自己妹妹在这儿听她们乱嚼词,所以就打发妹妹离开。
  反正她们又不是主角,而妹妹年纪又小,离开也,没什么。
  李清点了点头,瞅了个空,便出去了。她还是不习惯这样的场面,客厅挤满了人,欢声笑语里又夹杂着不少攻击话语,一点也不融洽。
  院子里也满是人,在不时有人打招呼里,出了门,这才呼出一口浊气。
  ————————————
  漫步在乡村小路,李清不时抬头看夜空里的那轮明月,心里却如沸腾的油锅,奔腾着。她清楚的知道,往日里那股和谐无状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自从二哥中了秀才,她们家就开始转变了,并且随着二哥继续学业,变化的也将越发的大。最终,她们全家都在这变化中蜕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嘿,李家女郎,怎么这时候不在家里待着庆祝,怎么这时候出来了?”少女一身布衣,袖口和衣襟都打着补丁,不过却浆洗的非常干净,配着干练的精神,瞧着还挺不错。注目一看,李清笑着打招呼:“原来是胡家姐姐,怎么这么晚了才回来?”
  少女是村子唯一一户胡家的大女儿,家里父亲身体不好,田里活都落在了胡燕和她母亲身上,看她现在背上一捆柴货,李清知道对方是从山里刚出来的。
  侧头看了眼扎实的柴,胡燕指着道:“今天去卖柴的时候,有家人让明天带五捆去,干了田里的活就去山里砍了,已经送了几趟家去了,现在这是最后一捆了。”平常只是砍两三捆:“今天比往日多出两捆,就耽误了。”不过想想能够多赚几文钱,她就高兴,晚些又怎么样,反正又不会太累。
  “胡叔身体怎么样,我叔父今天来了,要不要请他过去瞧瞧?”李清很喜欢胡家,在村子里也就和胡燕能够说上话,虽然胡燕的年纪比她要大几岁,但一些心里话却能诉说。她叔父也是个乐于助人的,对于困苦人家,也会出手医治,实在没钱的,还能赊欠药费,当然也没想过要。而胡父的病发作的时候,李清的叔父也看过几次,并没收钱。
  很意动,不过想想还是摇头:“不了,我爹身体这段时间还好,比较稳定。每天也吃些温补的食物,没太大问题,还是不麻烦了。”她爹确实挺稳定的这段时间,当然了,如果有大夫能够诊脉看看情况就更好了。但是她却不想开口让李清去请她叔父,因为李清叔父这回过来是庆祝李典中秀才的,这么喜庆的日子,还是不去打扰的好。
  “说来还没恭祝你哥中秀才呢!我们李家村这么多年来,他可是独一份!”胡燕笑呵呵的恭喜道。
  李清很是骄傲:“我哥可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