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在府城逗留了几日,等了陆微她们回门后,李母便和二儿子说了:“典儿,我和你嫂子她们就回乡下了,你们夫妻俩在这儿好好过日子,千万别斗嘴,知道吗?”
  知道母亲要走,李典当然不愿意,劝道:“娘,这儿的屋子挺多的,一人一间也是够的,您和嫂子妹妹就住下,我也能在近前孝敬您。”
  现在不是先前,自己在府城求学没个地方住,不能把娘带来享福,现在这间小院,前前后后也有几间房,够家里人住。
  儿子的孝顺,李母知道,不过她却摆手,拒绝了儿子的好意:“你的心意娘领了,但我还是要回去的,你想想,你奶奶哪里乐意在城里,我留下的话,难道能让她一个人住乡下不成?再说了,在李家村住习惯了,贸贸然的住城里,我也适应不了。”她还是要回去住的,家里的一大摊子,哪里也丢不开。
  李典被母亲拒绝,心里失望极了,他娘说到这地步,知道是不可能留下的,他犹疑道:“娘,要不就让薇儿陪您回去,在您跟前孝敬?”
  想着,既然不能把娘、奶奶留在身边孝敬,那么她们回去,就让妻子跟着尽尽孝心,自己也能不挂心家里,安心下来读书,准备举业。
  说让儿媳妇来照顾自己,直接瞪了儿子一眼,李母没好气的道:“你呀,要尽孝心也不是这个法!作娘的还不算太老,家里又不用下地干活,哪里就要媳妇专门伺候了?你给我专心举业就行了,为娘的身子骨健康着呢!”挥手,赶他走。
  李典可不是会让步的,举例道:“娘,哥在外面打拼,嫂子不就留在家里照顾一家子吗?现在薇儿进门,不管怎么说,也应当到您跟前孝敬,也帮着嫂子减轻些负担。”
  在他看来,同样是儿媳,自己妻子,也应当在跟前帮着负担。
  李母顿了下,有些愣住,她一开始觉得还是如同以前,家里就由大儿媳操持,二儿媳留在府城照顾进学的李典。但是,经了李典这一说,就很是犹豫,她怕这样举措,王莲会心里不舒服,埋怨做婆婆的心偏。
  恰是这时李典道:“娘,就让薇儿跟您回去吧!”
  跟着回去?
  当然不行,一个官宦家的小姐,怎么可能忍受乡下地方的孤索。
  再说了,人家通判大人,也不是说嫁女儿过来受苦的。但是,如果二儿媳在城里享福,大儿媳在乡下操持,又说不过去。自己怎么说也得尽量的把一碗水端平,不惹人闲话,而且大儿媳这么好,确实应该多加补偿。
  挥手,打发儿子。“你先回去,我再想想,反正家里不用什么要操持的,再住几天也没什么。”
  李母这时候有了个打算,她准备买个丫鬟、婆子,回去之后,也让大儿媳享享清福。
  李典回了自己屋,看着和祝妈妈一起盘算嫁妆的妻子,咳嗽一声,引起她们注意:“薇儿,我娘她们这几天大概就要回去了。”
  翻账单的手一顿,陆微微不可查的和祝妈妈对视一眼,转而扬起笑脸:“婆婆怎么不住下呢,听你提过,乡下的地都给人家种了不是吗?我去劝劝,住下的话,我也能照顾一二。”她最担心的事,果然是避免不了啊!
  她并不想去乡下住,但,如果丈夫让她去照顾婆婆,也不能反对,说不得就得依了。
  祝妈妈阅历多,倒是有个解决方法,她看了自己小姐一眼,笑着开口道:“我的小姐,夫人大概是不会住下的,在城里这样的小地方,哪里有乡下旷达、住着舒服。更何况,这儿也没个夫人相熟的人,整日里也无聊!”
  陆微看着她,不知道自己奶娘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便静观其变。
  果然,祝妈妈道:“既然夫人一定要回去住的话,小姐不如挑一两个丫鬟,再买个善于做吃食的婆子,让她们在夫人跟前伺候着。李家村距离这儿也不算远,往后可以来回的住着。”
  祝妈妈和李母接触了几回,知道她的性子,不是个会在城里久住的,怕小姐抹不开面子,被姑爷央着回乡下照顾他娘,便事先开口,说了这个法子。
  知道奶娘心思的陆微,沉吟,她是不会去乡下住的,在府城还能回娘家待,能够多和娘亲见面。所以她是赞同奶娘的,便跟着道:“恩,奶娘说的极是,我瞧着彩衣最为稳妥,不让就让她去伺候婆婆,明日里叫了人牙子,买给好手艺的婆子吧。”转头对李典微笑:“相公觉得呢?”
  李典心里一叹,知道妻子不愿意跟着回乡下,也消了这心思,免得自己说了,她不情愿的照顾娘,被娘看出来,惹得娘不开心,还不如算了。
  李典道:“你看着办吧,挑人的话挑细心点的吧,如果善于聊家常的就更好了,可以陪娘逗逗趣!”说完这话,就出去了。
  李典心里不无叹息,说到底还是两家家世不同。
  陆微怔怔看着丈夫离去,有些不安的看了奶娘一眼,她担心自己这样会惹的丈夫不高兴,以后还有的是时间要相处的,她并不想最后搞得不和。
  祝妈妈心疼的看着自己一手奶大的小姐,就和自己生的差不多了,一直都爱的很。
  如果不是这次的突如其来的选秀,小姐也就不必年纪这么小就出嫁,夫人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教会她,让她面对这些这么的无助。
  “我的小姐,不要担心这么多,我们买了人去伺候夫人,姑爷会高兴的。”她是不可能让小姐亲自去照顾的,小姐哪里做过这些?
  陆微看着祝妈妈:“奶娘,那我去和婆婆提一下?”
  祝妈妈拦住了自家小姐,头摇:“别,您别去。这事就交给老婆子吧,嬷嬷替小姐去说说。”这事最好的还是别让小姐亲自出面的好,免得惹夫人心厌恶。
  陆微想了想,点头,交代道:“好,就麻烦你了。记得说清楚些,免得婆婆心里不舒坦。”
  “老婆子这就去了。”
  看着祝妈妈,李母眼神微闪,她虽然也没想要二媳妇跟着回乡下的意思,但是这么被她直接找上拐弯的拒绝跟着回去,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索性她真的是这么些年礼佛,性子早就平了,还能笑着点头:“哦,薇儿真是个孝顺的,不过我已经在找人牙子了,你回去和她说,她的孝心做婆婆的心领了,但是那个丫鬟就还留着照顾她们小夫妻俩吧。”
  祝妈妈是个人精,察觉了李母的一丝不满,这时候当然不会真的应下李母,让她自己去买丫鬟、婆子,所以她道:“夫人,这是我家小姐的一番心意,彩衣那丫头我也看了这么多年,做事最为妥帖,让她到夫人跟前伺候,也是她的一番造化。夫人您就好心的收下她,在跟前□□一番吧。”
  说着便顿了下,看了过去。
  那彩衣也是个不笨的,祝妈妈话刚落,便立马跪伏在地,清脆的道:“望夫人收留。”
  本来心里有些微不平,这时看着底下跪着的彩衣,十三四岁,小姑娘就那么认真的跪着,李母心里恻隐,想起了她的二女儿,叹口气道:“起吧,不怕吃苦的话,就跟着我回李家村吧。”
  彩衣笑道:“回夫人的话,奴婢不怕吃苦。”挥手,让她们退下,李母久久的看着桌上的茶杯。说不得得让大儿子去京里一趟了,去问问怡儿,是不是能够早点脱了奴身!
  还没等李母去找李晨,和他商量着去京城一趟,李晨先来找她了,是来辞行的。
  在今天,赵卓派人送了信过来,说是已经给他安排好了身份,让他拿了举荐信即刻启程去赴任。他这次赴任去的是南边的和泉港,做一个正九品的稽查。
  这里要说说,大齐朝做官的路数。
  这路数,有三条,分别是科举、察举以及捐官。其中科举是为普通者的晋升之道,也最为受清流看待。
  察举,是累世官宦、大儒,向朝廷举荐的人才,早期确实解决了国家选拔困难等问题,但现在已经开始*,成为那些人拉拢人的一种手段。
  而剩下的捐官,大多是只有名没有实,也有一部分通过大齐朝三港、二路、一漕的散官,一步一步的爬上来的。
  现在这类官,在朝廷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最高位者,是户部尚书。
  赵卓为李晨安排的,也是走的第三条,捐官,先是买的监生身份,再运作,把他安排在了‘三港’之一的和泉港。
  九品的稽查,官位很小,几乎就是一个小吏。但是,这样一个小吏,在三港、二路、一漕,就是个肥差了!
  这六个地方,每年给国库供应的银钱,高达五百多万两银子,可谓是钱袋子,多少人削尖了脑袋也要去谋取一个位置!
  而赵卓之所以让李晨在和泉港做稽查,很显然是让他捞钱的,现在赵家虽然有赵卓这个少监坐镇,别人畏惧东厂,不敢小瞧了赵家,但是,赵家经历了当年那场动乱,家里几乎被抄一空!
  赵卓几次主持抄家,在很多皇庄伸手,但是银钱还是没得多少,几次安插人手,又挥霍了差不多,所以赵卓早就寻思,得去三港捞!银子来的快,在众家里,也不算显眼。
  而李晨就这么撞了进来,正好就作了一个棋子,当然,赵卓也不可能只他一个,暗处还有别人。他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压在李晨身上,他也不放心。
  “娘,我把二掌柜的职辞了,和人合伙,在南边谋了个缺,当个小吏!”李晨并没把实情说了出来,半真半假的说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