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

  深思熟虑过后,李母下了决心,她要去京城看看那位夏克,这夏克算是一个不错的女婿人选,得亲自见见才行。
  有了这打算,李母让女儿喊了大儿媳来,把一些事情交代下。
  她不在家的时候,家里的一切都要王莲负责。
  王莲在来的路上,就被李清打了预防针,知道是因着二姑子的事,所以当她听说婆婆要去京城,也没太大的惊到,而是非常镇定的问道:“您是一人去,还是让祖婆婆陪着?要不要请了小叔,让他护送着。”
  如果李母开口说是要一人去,哪怕是雇了人一块,那么王莲说什么也不会答应的。
  李母还没想过是不是要家里人陪着,现在大儿媳提了,便立刻在心里盘算,权衡利弊,有了人选,李母看着大儿媳商量道:“你祖婆婆当然不能让她陪着了,她到底年纪大了,这一路奔波的,损了精神就是我的大罪过了。至于典儿,我的意思就让他请了假,陪着一起,他见识多些,也是个读书的,和那位夏克见面详聊,也能知些根底。”
  还是小儿子陪着稳妥,是个男子,而且有着生员的身份,路引也好取得。
  王莲心里寻思,照着婆婆话里透露的意思,看来她是真的准备让夏克做女婿的意思,不然也不会要亲自去京城,还带着学业的小叔。
  一旁的李清心里挣扎,她是有些不同意的,那位夏举人都二十三了,足足大了姐姐六岁,而且是个鳏夫,姐姐太吃亏了。
  李清到底太年轻,家里又顺遂,一些事情也没怎么让她了解,只读了些书的就认为了解了这天下。
  夏举人脾性不差,李怡嫁了他,别人只有羡慕的。
  没落勋贵子弟,即使连老宅都没了,地位也在那里,还有几门亲。而夏克更是靠自己努力的中了举,年纪轻轻的,如果在三十前中了进士,家业很有可能起来,十足的金龟婿。别说李家这样连士绅都不算的人家,就是结亲官宦家,也能求个庶女,得臂力。
  而李母虽说没有读过书,也没出过门,但是这内里的道理还懂,再加上经过很多事儿,知道些许门道。在她看来,自己二女儿,出来嫁人,挑个不错人家容易,就是些读书人也能找到,但就怕这些人将来富贵了,瞧不起女儿的身份,嫌弃她之前做过丫鬟。
  而这位夏公子,则不同,他现在举人身份也没介意,将来就算中了进士为官,理当也没太多的报怨。
  再说,夏公子和柱国公府有交情,而且是向世子求娶,将来他嫌弃女儿,也定然扫了世子的面子,为了不交恶国公府,夏公子理当不会弃了女儿的。
  所以,正是因为总总,李母比较认定夏克做女婿。
  王莲理解的点头,很是赞同的道:“是媳妇想差了,祖婆婆还是留在家里好。”确定好了人选,那么一些东西就得准备了:“既然婆婆决定去京城,那我们就早早的预备起来,还要托人给小叔送个口信,让他请个假,陪着去京里。”
  李母看着王莲道:“这事得快,你帮着预备些干粮,我去和你弟媳说一声,让她吩咐车夫去府城一趟,和典儿说一声。”
  王莲点头答道:“我知道的,会多预备些东西。这一路路途遥远,得要大半个月时间赶路,东西预备齐全了,到时候才不会抓瞎。”
  除了吃食,一些常用的药也得备上,不然在船上,突然的伤寒,没个大夫,可就糟了。
  王莲退去,李清看着李母征求道:“娘,你也带我去吧,我也想见见姐姐。”对于完全没映像的二姐,李清想见了很久,但是没人上京,她也不可能学着祖母偷溜着一人去京城。猫爪子挠心这么久,这次说什么也得去见见。
  李母想也没想,直接就不答应,皱着眉责怪:“你这孩子说什么呢?我们这哪是去玩,路上奔波劳累的,太辛苦,你凑什么热闹。好好在家帮着你嫂子们照看孩子,无聊的话也可以去你大姐那,她一个人在家也没事做,去陪她聊聊天。”
  心疼女儿的李母当然不可能答应她跟着去京城,先不谈路引的麻烦,这一路去京城,他们家不是官宦世族,驿站是不能停歇,只能到了城里或住在乡野的客栈,那里龙蛇混杂,姑娘家怎么能够待?
  坐船也是若此,从京城直下全州的大运河,处处设卡,漕帮的人勒索的厉害,李母说什么也不会让李清跟着。
  李清当然不会就此罢休,缠着李母道:“娘,您就让我去吧。我想见见姐姐,这么多年,我一点也没姐姐的映像,如果这次婚事成了,姐姐就嫁在京城了,那我岂不是再没见姐姐的机会了?”
  嘟着嘴,赌气道:“我可不想连自己的亲姐姐也没见过,就稀里糊涂的过了这辈子。”抬头渴求的看着李母:“娘,您就答应了吧。”
  李母一点也不上当,什么一辈子见不着亲姐姐,这话根本就不可能,伸手戳了女儿脑袋:“快收了这话,这次我们去京城,主要的是见那位夏公子,你姐姐也是抽时间见见,毕竟她还没放出来,总是不自主。”拍着女儿肩道:“放心吧,如果这位夏公子不错,和你姐姐定了亲,等他们婚礼的时候,我们一家都过去。到时候你就能好好的见见你姐姐了。”
  当然了,这次说什么也不会带李清去的:“至于这一次,我们去的匆促,就不带你了。”
  天色正好,微风习习,李清逗着侄子,嘴里念叨着李母:“姐,娘太坏了,我说了很久,都没答应,愣是把我给留在了家里。”
  李母去了京城,带了李典,而李清,说什么也没带她去,李清气急了,直接来县城找姐姐,报怨母亲。
  早下了月子,这会儿已经能够行走,抱着完全长开了的儿子,李婉瞪了妹妹一眼,责怪道:“你这丫头再说这话,小心我打你!娘现在忙死了,为了二妹的事操够了心,偏你不是个安生的,总攒促的要跟着。这临到走了,你还尥蹶子的来了我这,娘这路上得多不放心?”
  李清心虚的笑笑,小声道:“我这不是让人告诉了娘一声嘛!到姐姐你这儿来看看小侄子。”出了门就反悔了,但又没面子往回走,就托了村里的人去家里说了声。
  李婉也没再继续说妹妹,让她好好在这儿玩几天。孩子已经有八个月了,现在能够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口齿虽不清晰,但总让人一乐。
  李清最高兴的就是逗孩子说话,不过年纪小,不能掌握分寸,每每都惹的孩子大哭。而这时候,李清就会叹气,直道:“这小魔头可真恼人,一点也不乖。”
  听下人说二奶奶的妹妹过来,金语便带着丫头樱桃过来,这刚进了门,就听了李清这番话。微扬嘴角,金语乐道:“清儿妹妹恐怕没见过闹腾的孩子吧,你侄子叶同最乖巧不过了,晚上也不怎么闹,白日里也精神的玩,你要是早几年见了我家那小子小时候,那真是人见人烦!”
  李婉把孩子交给了丫头小红,起身迎了金语入座,给上了茶道:“嫂子这会儿不陪在侄女儿身边,是有什么事吗?”经过两年多的磨合,李清现在和叶家已经融合在一起,对待金语,两人也成了亲密相间的妯娌。说话,也都不拐弯抹角的了。
  金语接了茶,放在一边,扬手道:“我那丫头在屋子里午休呢,我这会儿得空,正好听说清儿来了,便过来见见。”转头对着李清,满脸的喜意:“你可得多留几天,帮着嫂子我带带那丫头。”
  李清点头,一口答应道:“这正好,我在家里一个人闷坏了,侄女陪着,也能打打趣儿。嫂子让多待几天,那我就做几天客,叨扰嫂子你了。”
  金语喝了口茶,放下杯子:“清儿啊,在这儿就当自己家,哪里来的叨扰。说说,想吃什么,我让樱桃去准备,晚上烧给你吃。”金语这么说,李清反而不高兴,她作势要走:“嫂子你这么客气,我可不好意思再来做客了。每次都麻烦,我也不好意思。你们平常吃什么就做什么,我可不挑剔。”
  金语手点着李清,好笑的摇头:“你这丫头呀!让你点菜单,我也跟着一饱口福。”站起身,走了几步回头:“好了,既然你不乐意点,那做嫂子的就自己决定了,到时候你不喜欢吃,可别哭鼻子!”“不会的,我不挑。”
  金语离开,李婉看着妹妹,皱眉道:“既然嫂子让你点,你就随意的点两个菜,这么的推了,她该不好办了。”
  李清来,金语理当好好的招待,菜式上不能寒碜,他们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好客,不管贫富,必须好好招待客人。像李清自己说的,按平时怎么吃的来,不说被人知道了笑话,如果真这么做,金语还怕李婉这个妯娌怪罪她慢待了她妹妹。
  就是叶母叶父回来,见了金语这么做,会责怪她不会当家。
  李清头疼,她没想到这点,她以为在姐姐家,能够不需要那么些虚礼的。而姐姐这么点拨,李清从善如流:“我知道了,以后会注意的。”哎,以后可不能大意,让姐姐难为。自己犯了错,做事不体面,在叶家,丢的还是姐姐的面子。
  李婉哄了儿子睡觉,拉了妹妹聊天,聊了几句就扯到了李怡的婚事:“也不知道娘这次去京城,见了那位夏公子,会不会同意了这门亲事。如果同意了,那和二妹,可就很难见着了。”一个北边京城,一个南边府城,相隔千二百里,见面如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