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功了,那就是一个封国

  在不少人一般的印象之中,那不能种地的地方,肯定不是好地方。
  但是万一要是发现铜矿呢?又或者说,不仅仅只是铜矿,还有其他的矿。
  总之……
  只要有发现这些东西,那么,这些矿石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当地的发展。
  因此……
  这天在丢下了怀里的倭女后,李重便写了一份在大唐,乃至更大的范围之内,去进行矿产资源探寻的建言奏疏。
  是!
  石油、天然气什么的,可能现在他们还没有办法很好地全部利用起来。
  但是!
  这其他的矿产矿物什么的,说不定对他们来说还是有点作用的。
  到时候……
  可以找一个擅长炼丹的带队,露天直接摆在人眼前的矿物应该来说,还是比较少的。
  】
  因此……
  李重觉得,这一次,他们对于地底下蕴藏的,也应该要多多地关注。
  首先,就拿草原丝绸之路那一块进行一番尝试吧。
  主要是怎么说呢。
  如果真的找到了矿,那就需要人去挖,而那边正好接近斯拉夫人的领地,如此一来,把斯拉夫人抓来当苦力,挖矿的话,也就变得很顺理成章了。
  元亨十八年,正月。
  在把要分封出去的人也给准备好了以后。
  接下来……
  便是组织了一支大约千把人的先头部队,对那边的情况进行一番探索。
  其实……
  真要说的话,可能即便像是裴行俭这样的安西都护,都未必能够知道那边是什么样的情况。
  因为……
  众所周知,即便是到了开元盛世,大唐实际到过最远的地方,在最北边,也不过是碎叶。而很显然,接下来他们要去的地方,还要更远。
  至少……
  可能还要再走个两千里路吧。
  这一次选择出去的,是李象一位不怎么受待见,不对,也不能说是不受待见吧,而是身份地位不怎么高的妾的儿子。
  没办法!
  那边同时也是西突厥的领地,这就等于说,去了以后,说不定就跟西突厥过得一模一样。
  这李象其他有权有势的妃嫔所生的儿子,一听说这个,肯定也就不愿意去。
  出发之前,李重也是跟对方亲自一对一地见了一面。
  就怎么说呢。
  跟对方谈了谈自己对那边接下来该如何发展的一点小小的看法吧。
  第一,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好西边的奴隶。
  第二,尽可能地找到一些矿产资源。就好比说铜矿。
  第三,利用自身大唐皇孙的身份,控制好西突厥,让西突厥为自己所用。
  至于如何让西突厥听话。
  其实无非一个字,‘利’字罢了。
  如果你能带着西突厥的百姓吃香的喝辣的,那他们肯定都会愿意听你的。
  而大唐这边,接下来会考虑给予他一百台蒸汽拖拉机。
  先去看看那边有哪里能够种地吧。
  这粮食的问题要是能够解决,西突厥的百姓肯定也更愿意听他的。
  至于说……
  要不要防范西突厥抢了蒸汽拖拉机,然后把他给杀了。
  这个问题……
  只能说,不能说没有这样的风险,可俗话说得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如果对方能在这样的条件下,也能立足下来,那么……
  对方日后便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封王。
  然后对方便问李重道:“那如果我活不下来呢?”
  李重便道:“那你还想不想去?不想去的话,随时都可以换人,只是,今后的话,你的人生也就失去了挑战,在我看来,当一个地方刺史,甚至连刺史都当不成,这就是你的一生了,一辈子庸庸碌碌,这是你愿意的?”
  “其实七尺男儿,都应该多多少少要有一些梦想,你不想想,像你们曾经的皇叔祖父,他们当时去辽东跟交趾的时候,就一定是很安全么?也不见得,可最后他们都熬过来了。”
  “现在,在自己的封国之内,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比留在大唐受气好?”
  咳!
  李重这话一说,感觉李重好像对大唐很不满啊。
  要是他把这话告知陛下,陛下会不会对李重怎样?
  不过想了想,对方便又放弃了。
  因为他知道,李重可是三朝太师,陛下,太子,皇太孙他都曾经有教过。
  自己拿什么来跟他比。
  “那我能带多少人去?”对方的名字叫李欢文。
  李重觉得,这孩子跟李欣在性格上,倒是挺像的。
  李重便道:“陛下应该会安排一些人跟着你,剩下的,你可以去找那些世家,让他们投资投资。”
  李欢文听着李重这话。
  他无权无势的一个皇孙,能让别人投资就有鬼了。
  李重仿佛也是知道对方的身份可能不太行,没有李泰那么有影响力。
  也是道:“你找那些世家贵族不行,可以找商人嘛!只要是能对你有帮助,你管他什么出身。”
  李欢文便道:“可商人除了给我提供钱,还能为我提供什么?”
  李重:“你有钱,就能收买西突厥的首领了,然后让他们给你当打手,你再给他们画一下饼,以后有钱大家一起赚,那不就有了打手了?你的生命,不就有了保障了?”
  李欢文细细地想了想,这好像也对。
  李重又道:“你读过三国志?”
  李欢文摇了摇头。
  读那玩意干啥,科举又不考。
  李重便道:“刘备当年发家的时候,不也是因为有糜竺糜家的支持,才能在徐州立足。”
  “事实上,这史书当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刘邦,那也是娶了个大户人家,这才能够招兵买马。”
  “所以,千万不能小看了商贾的作用。”
  “还有这春秋战国时期的吕不韦。”
  李欢文一听,这格局瞬间就打开了。
  只是……
  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他的格局是打开了,问题是,他还需要一个同样把格局打开的商贾之家来支持他。
  李欢文于是问道:“那你知道,从哪里能找到这样的商贾?”
  李重便道:“自己找,自己找的,以后等你成功了,这样才会有成就感。不然,饭都喂到你嘴里了,你的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
  李欢文:“……”
  李欢文无从反驳。
  李重又道:“其实,有长远目光的商人应该还是挺多的,你去外面找找,应该不难。”
  是的!
  现在大唐,应该说还是诞生了不少富人。
  李重觉得,肯定还是有人会愿意支持对方的。
  毕竟,成功了,那就是一个封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