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元亨十九年

  元亨十八年。
  此时,李重已经七十二岁。
  别人的七十二岁,已经须发斑白,走路颤颤巍巍,然而李重的七十二岁,却是神清气爽,走起来还生风。
  为此……
  当有时候李重去到国子监进行交流的时候,也有好奇者,会问李重,他到底是怎么保养的,是否有什么养生秘诀。
  李重也只能是回答他们,之所以他看着还很年轻,那是因为他日常的心态也很年轻。
  都说相由心生,其实,就是这样的道理啊。
  当然!
  真要说实话的话,其实就不是不愁吃,不愁穿,一辈子,几乎没什么烦心事。
  今年,裴行俭已经开始对大食人的城市发起了进攻。
  但有一说一,这中亚的城池,也都还挺坚固的,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地方,也不乏一些让人看了就没有胃口的坚城。
  他们都已经动用了回回炮了,日夜不停地轰击,也至少要一两个月,这才把一座城池给拿下来。
  大食人这边,也没想到大唐的军队这么勐。
  期间,双方不乏进行各种夜战、偷袭等等,然而,毕竟统帅这支西突厥军队的,是裴行俭。
  如果是换成萧嗣业,那说不定,此时他们已经狼狈而逃。
  而裴行俭这边……
  长时间的心神劳累,似乎也让其逐渐地透支了自己的身体。
  毕竟裴行俭今年也已经是六十一了。
  而且……
  裴行俭这六十一可是看着比李重的这个七十二还要心事重重得多。
  元亨十八年,七月。
  裴行俭带着大军直指大食人的都城,而大食人这边,似乎也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再加上此时,拂菻国还在他们的背后搞破坏。
  此前,大食人通过东征西讨,打下了不少的国土,这些国土甚至包括非洲的北部,欧洲的西部。
  然而……
  现在,却因为裴行俭的出现,各地又开始纷纷爆发起义。
  当然!
  拂菻国这个搅屎棍在这里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不可忽视。
  不过……
  这些都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其实是穆阿维叶这位建立起了大食帝国的雄主此时已经一天比一天年老。
  只能说……
  这一个常年都要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又如何能处理好现在国家的内忧外患。
  如果是和平时期,那说不定这大食的君主之位,以后就由穆阿维叶的儿子来接任了。
  可现在……
  还是先打败来犯的敌人再说吧。
  这应该可以说是一场倾国之战,大食二十五万对西突厥十五万。
  如果这一仗输了,那基本上,穆阿维叶也就不用再去想,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的事了。
  本来……
  大食应该可以成为一个很厉害横跨天竺北部中亚非洲乃至西欧的帝国。
  只是……
  这一次他们的运气有点不怎么好。
  当然了!
  跟其他灭国的比起来,他们已经算是好的了。
  至少……
  他们当中并没有叛国的。
  这一战十分的惨烈,而且……
  在攻城战中,也让西突厥死了不少人。
  裴行俭虽说心里很急,但他还是徐徐图之。
  一步一个脚印。
  终于……
  到了这一年的十月,穆阿维叶一世被生生地熬死,穆阿维叶一世一死,大食人这才带人出城投降。
  而裴行俭,也是早就止不住要回去看望自己的妻儿。
  既然对方已经投降了,那他当然是接受对方的投降,即便,这可能会让波斯这边觉得不太痛快。
  至于拂菻国,在得知大食人已经投降了以后,也是跟个新罗似的,偷偷摸摸地开始收编之前曾被大食人打下的领土跟百姓。
  不过……
  裴行俭也没有功夫去搭理对方了。
  实在是要是再打下去,估计突厥人的士兵也要跟着闹营变了。
  裴行俭在粗略地跟拂菻国约定了双方国家的边界后,就带着人回去了。
  而拂菻国这边,嘴上是同意双方的约定,实则,心中不免想要侵占更多。
  主要吧,之前他们就已经被大食人给打得只剩下一个君士坦丁堡了。
  还是因为有着比大食更厉害的海军,以及秘密武器希腊火,所以这君士坦丁堡才得以被保留了下来。
  现在大食投降了,那他们肯定得找回自己以前失去的。
  最后……
  这场分赃大会下来,波斯复国,而且跟拂菻国维持了之前大食人崛起之前的国境线。
  换源app】
  而大食这边呢……
  接下来……
  就由波斯来负责代替大唐进行收编跟管理。
  主要是为了收税!
  其他的话,倒也没什么了。
  当然!
  这个过程肯定不会太过于顺利。
  毕竟……
  人家可是信安拉的。
  这里面,肯定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冲突。
  不过……
  这个都交给波斯来处理吧。
  此时的波斯,卑路斯也已经是病逝,便由其儿子泥涅师来继承波斯的王位。
  第二年。
  消息传回到洛阳。
  又是举国振奋的一天。
  当然!
  其实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毕竟……
  这些年来,大唐都已经赢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裴行俭这边,在回到了洛阳后,也是上疏说自己年老,想回家颐享天年。
  李承乾也不太好勉强对方。
  只能是同意了对方的请求。
  李重听说裴行俭辞官了,只能说,也算是可以了吧。
  毕竟……
  这羊毛也不能只逮着一只薅。
  只是……
  这接下来大唐边境该安排谁去,这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
  李重觉得,说不定,大唐接下来要开始吃败仗了。
  元亨十九年五月。
  吐蕃再次发生反叛。
  这是由于大唐持续地把吐蕃百姓送到大唐挖煤、炼铜所导致的。
  咳!
  李重前面还说什么的来着。
  只能说……
  这刘仁轨的儿子跟薛仁贵还是有点不太靠谱啊。
  当然!
  虽说吐蕃是反叛了,但是,他们很快就又被大唐给强势地镇压了。
  只是……
  吐蕃百姓为了避免再次被大唐的士兵不知道领到什么地方去,之后生死难料,于是……
  他们不少人也是纷纷选择了出逃。
  李重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
  没办法!
  既然好声好气地让你们去挖煤、炼铜,你们不愿意,那只能是强行地把你们给抓回来,然后送去挖煤、炼铜。
  你说狠,确实也狠。
  但这也没有办法。
  毕竟……
  也只能是用这种方法,来强行地压低吐蕃的人口,这样才能减少它的战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