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忽忽

  忽忽的个头不低,身高有164厘米,眼睛和嘴巴也是正常的,就是鼻子长的不好看,影响了整个人的容貌。她的鼻子没有尖尖或者圆圆的鼻尖,不像其他人的鼻头能稍稍遮挡一下鼻孔,没有鼻头遮挡的鼻孔,给人的视觉就是显得特别的大,其实应该和正常人的是一样大。一般人的鼻头都是挡着鼻孔,平视的角度看鼻孔,当然没有大鼻孔的视觉。
  有点可恶的是,恰巧和影视剧动漫等等的角色有点相似,忽忽的鼻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给人一种“猪八戒”鼻子的认识。忽忽的这种情况,去美容机构做个微整容,垫下鼻子是完全可以处理的,可是小姑娘舍不得钱,最主要的也是没钱吧?
  忽忽一直就这样,天天顶着一张脸乐呵呵,好在她很乐观,并没有表现出来太多的悲伤。唉,这种伤心也不可能天天表现出来了。她一个人在外打工,并没有任何兄弟姐妹和她在一起,一天不挣钱就没有面包,哪里有时间去伤春悲秋?
  忽忽继续说:“我是在网上认识他的,他在深圳打工,他春节的时候不干了,在他老家呆一段,现在又准备去深圳,让我一块去。”
  忽忽的话把曹明华拉回现实,很多人在网络上都有认识的陌生人,她也有很多从来没有见过、只是知道网名的网友。她缓缓的问:“忽忽,你认识他多久了?”
  “有两三年了吧,春节的时候,我去他家了。他给我买了一个苹果手机,就是这个。”
  放寒假,忽忽春节说她要回家,曹明华还以为她是回她老家,原来是去男孩家了。之前忽忽并不怎么和家里人来往,她来上海打工几年,平时寒暑假清闲的时候,宁可再去做一份兼职,她也不回家。她的解释是“回去没意思”,曹明华感觉更多的应该是,她家里人也不怎么管她。
  “他家怎么样?”
  忽忽沉思下,“就是农村的样子,也没什么。”
  “和你老家比,是好还是不好?”
  “嗯……有点不如我老家,他家房子不如我老家新,我们那边有点钱就盖新房子,他们是有钱拿在手里。他说他借给他爸一百多万做生意,然后现在他没钱了,要再去深圳打工。”
  “一百多万?”
  曹明华惊讶不已,一百多万可不是小数目,她自己是怎么攒够这么多钱的,她可是一清二楚。很多人看似风光,真让他们一下子拿出来一百多万,他们真没有。
  “忽忽,你看见他有一百多万的卡了,还是看见他有现金了?”
  忽忽沉思片刻,摇摇头说:“都没有。”
  “忽忽,一百多万不是小数目,即使是工资高,也需要没有什么消费,攒好多年才可以。不是说他挣一百多万就有一百多万,你看看上海这里,挣一百多万的人太多了,可是买房买车,还是欠着很多贷款。”
  忽忽低下头不再说话,曹明华也不知道再说什么了,她的意思已经很明显,就差直接说,“忽忽你不会受骗了了吧?”
  忽忽也是25岁的大姑娘了,曹明华很多时候,都顾及忽忽的自尊心,不想那么直接问她为什么。
  “忽忽,我也有一些网友,甚至还有认识十年以上的网友,但是因为这些人是网上认识的,我们就需要从他的职业、年龄等等方面去甄别,一定要多个心眼。”
  “我知道的,菟姐,我也年龄不小了,我想跟他在一起。”
  忽忽的话让曹明华警觉,这不会是两人已经在一起了吧?
  “忽忽,你前几天去南京,就是和他一起出去玩吗?”
  忽忽点点头,承认道:“是跟他一起去的,他来找我,我们一起出去玩。”
  曹明华莫名感到心酸,忽忽在她的店里工作有两三年了,两人相处也不错,忽忽的性格又很文静,不是咋咋唬唬不稳重的女孩。可就是因为长相的原因,相亲过很多次,都没有成功,就连老乡群里普通打工的男孩,都没有对眼的。
  婚姻这事,就不能凑合,曹明华现在的认识里,没有合适的就单着,也不能凑合,不然赔进去一辈子,太不值得了。她和王宏伟的婚姻就是最好的教训,不同的生长环境,又没有共同语言,整个世界观都不同,如果不是他们那个年代,她真的是宁可不结婚,也不要嫁给王宏伟这类人。
  曹明华郑重的对忽忽说:“忽忽,你考虑清楚了,就算是网上认识两三年了,毕竟你们没有生活在一起,我还是希望你能够慎重,幸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是需要缜密思考的。”
  “谢谢你,菟姐,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我就是感觉他的条件也差不多,才想着跟他去深圳的。”
  “嗯,既然你考虑清楚了,那你决定什么时候走了吗?”
  “我就干到这月月底吧,他已经到深圳了,我想去找他。”
  “那好,忽忽,那你打个招店员的通知吧,先贴在咱们店的门口,看看有没有想来做的短期的?我们店现在的情况还不确定,我也不知道需要不需要长期的?”
  “好的,菟姐,我这就打出来贴出去。对了,菟姐,教育超市我去问过了,他们不知道搬店装修的事。那个胖胖的阿姨说,‘学校里还有学生,他们怎么可能搬走呢?’菟姐,物业上的事你去找了吗?他们都怎么说呢?”
  “园园去找了,要等等才能有结论,到时候再说吧。所以我才说招新人,要临时的不能招长期的。”
  “那我问问我其他的认识的小姐妹,看看她们有没有暂时来的?”
  “行,那你问问吧。”
  曹明华的炸酱面很久才到,真的是等的她,都忘记了她曾点过外卖。
  学校不让外卖小哥进校园,点外卖还要跑到大门口拿。在学校深处住宿的学生们,便开辟了拿外卖新途径。从靠近学校围墙的宿舍二楼,越过学校围墙把外卖吊上楼来。围墙外是居民小区,小区的业主投诉多次,学校也多次张贴告示,可依然挡不住这样拿外卖。
  曹明华她们没办法跑到学生宿舍里拿外卖,只能跑到直线距离最近的临街护栏处,这样也比再绕道大门口近一些。曹明华接到外卖小哥的电话,三步并两步的向学校护栏处走。她有点后悔不应该点外卖,刚才在茶社吃一些酥皮点心,已经不太饿了,再吃炸酱面,不知道还能不能吃的下?
  一走快曹明华又感到腿疼,可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外卖小哥都是急吼吼的,让他多等就是耽误他挣钱,谁知道下次他再给送餐的时候,会不会出什么坏主意?虽然这种概率很小,曹明华还是认为,能尽量快点还是尽量快点。
  曹明华走到围栏处等待,围栏灌木处,有为了拿外卖专门扒开的小口。学校面向街道的必须是栏杆围墙,好像是要求什么“拆墙透绿”,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强制要求?实际上,光栏杆怎么行呢?学校又在栏杆处种植很多灌木,遮挡的依然密是不透光。
  曹明华报上手机号码,外卖小哥递给她塑料袋,还不忘记嘱咐一句:“美女,给个五星好评额。”
  曹明华呵呵一笑,现在满大街都是美女,连七八十岁的大妈也是美女。
  她拎着外卖慢悠悠的走,一想何必回店里吃呢?干脆坐在校园里吃得了。前后左右看看,一颗大银杏树下,有不知道谁扔的废旧铁架子。直接走过去,掏出餐巾纸衬在铁架上,把外卖放旁边,人也坐下。
  曹明华打开塑料袋,拿出外卖餐盒。这家店的餐盒,就是一般常见的普通透明塑料餐盒。
  嘟噜一句:“这家店店面很气派,怎么外卖这么没品位?”
  打开餐盒,把酱和面搅拌在一起,用筷子抄一下,尝一口,竟然面酱糊了!
  曹明华无比懊恼,这面酱糊了怎么吃?
  自从昨天接了曹妈的电话,一件事接一件事的发生,她都发现规律了,但凡是有大事发生的时候,跟随这件事的其他事情也接踵而至,一件连一件,直到这件大事圆满解决,其他的事也迎刃而解。
  她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玄学?但是肯定这绝不是心理暗示。反正是在她的阅历中,这种事太多了,让她不得不信,又说不出来道道。她不是有神论者,更不迷信,甚至于她比周围人还知道的更多些。
  曹明华知道,相当一些事情是心理暗示造成的。比如最常见的,做一件事的时候,提前对这件事进行预测一种好、或者是坏的结果,而一般大多数时候,都会是坏的结果。如果这个事情恰巧发生的结果,和预测相吻合,那么在以后的生活里,便会认为这是自己的预感很灵。其实这完全是没有根据的,那只是碰巧而已。
  曹明华细细的思考,这两天事情的来龙去脉。所有的事情,好像都是围绕着曹妈的事,那就把曹妈这件事解决了吧,反正她是不回去的,不就是打个电话嘛,能有多难?
  曹明华一遍遍的告诫自己,这次要面对,不能再像中午那样挂掉电话,不然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快刀斩乱麻,一次性的把问题解决掉,其他问题也都不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