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志说的都是大市场的好位置,找小一点的市场,位置偏一点,月租金几十块,百来块的也很多,养肯定养得起。”

  陈家芳想反驳,然而,可能是陈家志和李秀在,她不想驳了易定干面子,便没再开口。

  “易哥,小市场也有风险,现在真没必要。”陈家志又多劝了句。

  六月份易哥和二姐应该卖了点钱,有点积蓄,比前几个月好多了,但也有不小波折。

  五月末的暴雨残存影响,工人打农药打死了一批菜心,6.18行情最爆炸时菜小,最近又遭了虫害。

  卖了点钱,但也没有舒心过。

  另外,有档口后,得长期有菜,档口每空一天,就要亏一天的租金和管理费。以易哥目前的出菜量,实在没必要。

  易定干把烟摸了出来,两人来到门外坐下。

  “我发现你有点小瞧哥哥我了,是不是最近赚了钱,飘了?”

  “呵呵~”

  “哟,你还真是这意思。”

  “不是我小瞧你了,易哥,是你该看看地里,能稳定出菜吗?

  别租了档口后,一个月十天八天没菜卖,那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只要不扯上易龙,陈家志对易定干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

  易定干说:“我可以去买其他人的菜,也做蔬菜批发生意。”

  陈家志:“那地里的活呢,全交给二姐一个人做,还是说你不种菜了,专门做蔬菜批发,你能找到货源吗?”

  “市场上的档口不少,前段时间有些老板面对行情只能干瞪眼,你没看到吗?”

  “你就不会亏吗?”

  “七八月份有些叶菜放一天就烂了,你能保证不亏吗?”

  连续几个问题,易定干就被怼得没声音,心里估计也有气了。

  二姐和李秀也默默收拾碗筷。

  易定干抽起了郁闷烟。

  陈家志也没搭理他。

  两人各自抽完烟,就又都准备下地了。

  陈家志拿了锄头,易定干也拿了锄头,陈家志回屋拿了草帽,易定干也把草帽戴上,陈家志拿上水瓶接凉白开,易定干也拿水壶接水,于是陈家志又冲两只狗喊。

  “黑狗仔,白狗仔,走,巡田去了。”

  两只狗摇着尾巴就在他脚下晃,易定干嘴唇蠕动,朝另一个方向走了,有两只狗了不起啊?

  陈家志笑了笑。

  他易哥就是这样,好面子,又什么都喜欢比,比大小就是他带出来的。

  除了比大小,还喜欢比谁有钱,比谁给小孩包的红包大,比谁家房子修得好,比谁子女有出息~

  等老了后,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向年轻人问东问西。

  耍女朋友没啊?

  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啊?

  一个月工资多少啊?

  尤其是打听年轻人工资时,颇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

  有时候还会多嘴提一提自己年轻的时候,吹吹牛。

  一个月才七八千啊?

  我2002年在沪市的时候,一个月工资奖金有时就上万啦。

  年轻人都不喜欢他。

  但其实他后半辈子都没什么钱,年轻时挣再多钱也都浪完了。

  现在看,易哥和上辈子一样,好面子,喜欢攀比,尤其喜欢和他比。

  就和前世在蓉城,两人租的地一开始不在一个地方。

  但他愣是在陈家志旁边又租了二三十亩地,搞了个第二基地,不赚钱,主打一个陪伴,嘿,就是玩。

  所以现在看到他准备租档口,易定干也想租,陈家志并不是特别意外。

  而且陈家志越激他,易定干就越可能跟着他租档口。

  但人呐,就得吃些亏才长记性。

  前世易哥可能就是年轻时候顺风顺水没吃过亏,所以喜欢浪。

  假如栽个跟头,说不定会改变一些。

  如果没栽跟头,那不是更好吗?

  说起来,他三个姐姐也都是喜欢攀比的性格~

  “去挖地呢。”

  “嗯,早。”

  “听说你昨晚又威风了哦。”

  “威风啥,我三点过就到家了。”

  “那就没错了,去市场晚了,还真就买不到你的菜,你现在名气大得很喽。”

  “嗨,都是瞎传的。”

  鸟鸣风驻,陈家志迎面碰上了李斌,也就是临时工武琴的男人。

  两人都把烟拿出来谦让了一阵,才都点上。

  “你们那边怎么样?”

  “还是那样呗,过段时间我也不种菜了。”

  陈家志有些意外,问道:“准备做什么,有打算吗?”

  李斌吐了口烟雾,打量着菜田,似有些不舍。

  “等把地里这批菜卖了,大概半个月后吧,攒点钱,然后先回趟老家,如果有需要带信,提前和我说哈。”

  “行,帮我带一封吧,过两天给你。”

  “我那地比较偏,也已经转出去了,就不转给你了哈。”

  “没事。”

  一支烟抽完,两人也各自去忙。

  李斌应该是看到他了,特意走上来打个招呼,他要回老家,武琴自然也要走。

  还有就是给家里带信。

  写信已经不常见了,但陈家志家里还偶尔用。

  他老爹耳朵不好,老娘又很多东西都弄不明白,转达容易出错,所以写信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至于地没转给他也无所谓。

  现在也暂且够用,李斌的地也很偏,本来就够分散了,再拿一块远的,管理就更难了。

  每天巡田得近二十分钟。

  晨露未晞。

  一块块田走过,所有细微的变化都尽收眼底。

  成列的竹架空空荡荡,静等着豇豆爬蔓;

  芥菜和芥兰苗亭亭玉立,也是时候移栽了;

  前两批移栽的菜心,在露水的滋润下,枯黄的老叶环绕中间发出了浅浅新叶~

  其他菜心更是层次分明。

  两只狗仔最青睐的依然是丝瓜和苦瓜地,不仅有各种虫子戏耍,太阳出来时还可以遮阴避凉。

  最重要是主人对这里情有独钟,每天别的可以粗粗略过,但这里必然会停留片刻。

  逆境驯化~

  这个逆境一天天在变难。

  “志哥~”

  “早~陈老板。”

  “陈老板~”

  喊声中气十足,透着一股兴奋劲儿,敖德海、敖德良、戚永锋三人一起走了过来。

  陈家志在瓜架边上,听到声音后,放下了手里疮痂嶙峋的丝瓜,回头。

  “怎么都来了?”

  “来听志哥你安排工作!”

  “我们三商量好了,以后你要巡完田时,都一起过来!”

  “嗯!”

  陈家志表面淡然,其实心里有点发懵,咋了,吃了兴奋劲啊,和三只二哈似的。

  “我巡田时一个个说也可以。”

  “这不一样,志哥!”

  戚永锋抬高了声音,一时附近干活的菜农都抬头往这边看了一眼。

  戚永锋更兴奋了:“昨晚上的事我都听说了,那句话怎么说的,来晚了连买你菜的资格都没有!”

  “这多有面子啊!”

  “怎么还能让你来找我们!”

  陈家志:“……”

  敖德海也说:“另外,三个人一起,我们也能听听其他人的问题,互相交流,引以为戒,共同把事情做好嘛。”

  这话听着就顺耳多了,陈家志又看了看敖德良。

  这老实汉子不知该如何说,只点头又说了个嗯。

  三人都看着他。

  “行,以后就这么来吧。”

  陈家志也轻轻点头,于是在一些菜农时不时的打量中,他给三人安排了工作,都是些日常工作。

  但又感觉内容有些单调,有愧于三人的激情,便和三人又聊了聊茬口期安排。

  “在蔬菜栽培上,通常把在露地种植的每一季蔬菜称为茬口,也可称为季节茬口。”

  “在我们老家,一般分为春茬、夏茬、秋茬、恋秋茬和越冬茬五大季节茬口。”

  “而在花城,叶菜生长期短,一年可种植多茬,比如菜心,可全年种植,露地种植8-10茬,设施栽培可突破12茬。”

  “对叶菜种植来说,茬口期规划最重要的原则一是保障长期有菜,二是填补市场空档期,赚更多的钱~”

  “一年之中菜价最高的时候,要么是夏季高温,要么是冬季寒潮~”

  “就比如往后两个月,我喜欢把他称为‘打谷子’行情,价格长期都很不错。”

  “能在这两个月种出好菜的菜农,是不愁没钱赚的~”

  “而关键的几个点,就在于避雨栽培、病虫害预防、水肥调控……”

  这一讲,小半个小时才结束。

  陈家志很少这样细致入微、深入浅出的去讲茬口期。

  以往什么都是他安排。

  什么时候播种栽苗是他在把控,其他人都是懵懂的看着。

  有时候他播种平缓有节奏,有时候播种又如疾风骤雨,甚至不惜耗费人工冒险移栽~

  敖德海、戚永锋、敖德良都不算纯新手,但面对陈家志这种变化常常摸不着头脑。

  时而担心、疑虑、害怕~

  然而,挥洒的汗水,却一次次变成了美好的东西~

  包括水肥、病虫害等等也是。

  他说,然后其他人照做。

  所以,

  当这一刻,陈家志谈及他为何要如此安排茬口期,对应该怎么管理时,三人都听得如痴如醉。

  这才是干货!

  真正能赚钱的东西!

  如果说种植技术是内功心法,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

  那眼下听到的茬口期安排就是一招一式的技巧,学会了短时间内就能有所斩获。

  敖德海三人还在回味和记忆,恰好一抹阳光落下,三人抬头看着离去的陈老板,就仿佛站在光辉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94:菜农逆袭,1994:菜农逆袭最新章节,1994:菜农逆袭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