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山在世间地位极高。
传说。
人皇初定天下,便是在此山封禅。
所谓封禅,封乃祭天,禅乃祭地,封禅便是祭祀天地的意思,也就是昭告天地苍生,这位皇帝乃是千古圣明之帝皇。
正因如此。
人皇之后,历朝历代都有了鼎山祭祀的规矩。
只要是励精图治的帝皇,都会来此。
当然,那些个不怎么圣明的帝皇更是喜欢来鼎山祭天,以向世人彰显自己的贤能。
好几个朝代的皇帝差一点就要把鼎山积累起来的名声毁去,玄朝的时候甚至都出现以鼎山为耻的风气,好在虞国太祖皇帝再次去鼎山祭祀,这才又重新恢复祖制。
浩浩荡荡、望不到尽头的车队出现在鼎山脚下。
历经多日,终于是抵达。
半山腰的鼎山别院也终于迎来了主人。
圣皇的车辇停靠在别院前。
守卫鼎山的将士也都已集结在前。
“不亏是我大虞的好儿郎。”
圣皇走下车轿。
欣慰的望着气势威猛的鼎山卫。
得了圣皇夸赞,那些个将士一时间涨红了脸,士气更足,咔的一声披甲半跪,动作整齐划一,一看就是精锐之师。
“武,武,武!”
高亢的喝声在鼎山上响起。
圣皇点头,对着一旁的御林军统领汤渡道:“不错。”
汤渡脸上多出喜色。
这鼎山卫虽然不在京城,但因为鼎山极为重要,所以乃是由御林军亲率。
鼎山卫得了夸,他这个御林军统领自然是得了一份大功劳。
想着。
汤渡就不由得望向李锐。
心生佩服。
此次鼎山仙仪,他们是配合,李锐才是主管之人。
能做到如今这般令人满意,大部分都是这位大虞太平令的手笔。
若不是李锐交代。
他这个五大三粗的武将,怎会想到来鼎山别院演这么一出。
起初只觉得多此一举。
现在看来很有必要!
汤渡心中对李锐的好感一时间暴增。
李锐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跟在圣皇身后。
若不是众人都晓得他的身份,还以为是个寻常护卫武官。
‘又得一份人情。’
李锐心中想着。
御林军镇守皇宫,汤渡这个御林军的统领可谓是圣皇心腹中的心腹,与之交好大有好处。
其实不仅仅是汤渡,他还顺手送出去很多人情。
主持仙仪。
仙仪本身自然是最重要,可除此之外,如何利用此次仙仪给自己的手下带来好处,并且趁机与其他官员拉拢关系,那也是一门学问。
整日想着奔走门第,乃是下乘。
一边干工作,一边把关系打好。
润物细无声。
那才是真道行。
这一点,李锐还是从张首辅身上学来的。
从这位天下最会做官之人身上学习,确实很有用。
圣皇住进了鼎山别院。
再过七日,便是钦天监选定的良辰吉日。
七日一晃而逝。
仙仪如期举行。
这七日里。
与虞国交好的仙宗大多派出长老观礼,甚至连西漠佛国都派人前来。
排面拉满。
都得益于虞国强盛的国力,若不是军队雄武,强者如云,这些本就看不起土著的修仙者如何会愿意自降身份前来观礼。
说到底,都是看实力。
“李大人当真是越来越有大官的派头了。”
清微宗的紫阳老道望着站在鼎山祭坛之上,穿着一身白金大袍的李锐,羡慕的说着。
在他身旁的。
是巫国曾经在清微宗驻扎过很长一段时日的桑空。
桑空回到巫国之后。
官运一路顺畅。
虽说依旧没能熬走头顶上的老兵部尚书,可左侍郎的权柄却是越来越大。
原本以为自己的官运已经足够顺畅。
可与李锐一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还在把兵部尚书当作一生奋斗的目标,人家李锐,现在都成了二品太平令,在二品之中都是最拔尖的一拨。
怎么比?
比不了!
曾经还一起喝茶的老哥,现在变成高不可攀的大人物,如何能不唏嘘。
“可不是,我以前就觉得李老哥是有大本事的人。”
桑空没有嫉妒。
甚至很是高兴。
他自问与李锐的关系不错,加之现在虞国与巫国大有结成盟友的迹象,李锐的官做得越大,他能得到的好处也就越多。
得了好处,哪里还会眼红。
紫阳老道斜睨了桑空。
这一次他跟随师兄玄微前来观礼,找上桑空叙旧。
两人三句话,两句离不开李锐。
谁叫李锐现在已然成为炙手可热的未来之星。
新秀横空出世。
想到这里,紫阳老道脑海里没有来的出现李锐的样子。
当年他是如何都没想到,李锐居然能和那些字眼搭上边。
‘都觉得潜力将近,没成想人家是真正的大器晚成。’
‘不,是未来可期。’
他这位李兄可是生生把自己熬成了年轻人,越活越回去了。
以李锐现在的年纪,放在天象境里,可不就是个毛头小子!
两人说话间。
鼎山之上就响起李锐的高唱:
“.伏以乾坤合德,日月贞明,万民归心,虔修大报,谨以玉帛牺齐,粢盛庶品,式陈明荐,永保烝民,享国无极”
祭词繁复。
足足有数万字。
李锐说得铿锵有力。
内容大抵就是歌颂圣皇的丰功伟绩,另外恭维一番老天,至于老天听不听得见,那就不得而知。
但仙仪并非是假把式,装神弄鬼。
有精通气运的修士已经能感受到,鼎山之上的气运正在急速增长。
足足一个时辰,祭词这才说完。
随后便是八百钦天监的方士和礼部的礼官走上祭坛,左右陈列,念颂声不绝。
也在此时。
鼎山的气运达到一种可怕的程度。
虞国一朝气运聚集于此,当然不一般!
李锐被庞大气运加身,只觉得通体舒畅。
只是短短一个时辰,便足以抵得上五年的苦修。
要不人人都想主持祭祀。
这可不仅仅关乎权柄、威严,更是实打实的造化。
看看。
那些个方士、礼官,一个个都是沉醉其中,修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甚至那些观礼之人,都得了一份不错的机缘。
而身处最中央的李锐。
得到的好处外人想都想不到。
可就在气运即将达到最高处,圣皇都已经迈出半只脚,准备踏上鼎山祭坛之时——
异变突生!
就看到一团黑气突兀的出现,瞬间将身为主祭的李锐包裹。
外邪入侵!
气运乃是众生之气凝聚而成,最是驳杂,也最容易滋生外邪。
但国运一向最是中正。
为何会在此时突然出现外邪?!
众人看到这一幕都是一惊。
站在鼎山祭坛下的顾长生更是脸色一变,少见的露出惊怒神色:
“生邪法!”
“黄龙子,你怎敢!”
传说。
人皇初定天下,便是在此山封禅。
所谓封禅,封乃祭天,禅乃祭地,封禅便是祭祀天地的意思,也就是昭告天地苍生,这位皇帝乃是千古圣明之帝皇。
正因如此。
人皇之后,历朝历代都有了鼎山祭祀的规矩。
只要是励精图治的帝皇,都会来此。
当然,那些个不怎么圣明的帝皇更是喜欢来鼎山祭天,以向世人彰显自己的贤能。
好几个朝代的皇帝差一点就要把鼎山积累起来的名声毁去,玄朝的时候甚至都出现以鼎山为耻的风气,好在虞国太祖皇帝再次去鼎山祭祀,这才又重新恢复祖制。
浩浩荡荡、望不到尽头的车队出现在鼎山脚下。
历经多日,终于是抵达。
半山腰的鼎山别院也终于迎来了主人。
圣皇的车辇停靠在别院前。
守卫鼎山的将士也都已集结在前。
“不亏是我大虞的好儿郎。”
圣皇走下车轿。
欣慰的望着气势威猛的鼎山卫。
得了圣皇夸赞,那些个将士一时间涨红了脸,士气更足,咔的一声披甲半跪,动作整齐划一,一看就是精锐之师。
“武,武,武!”
高亢的喝声在鼎山上响起。
圣皇点头,对着一旁的御林军统领汤渡道:“不错。”
汤渡脸上多出喜色。
这鼎山卫虽然不在京城,但因为鼎山极为重要,所以乃是由御林军亲率。
鼎山卫得了夸,他这个御林军统领自然是得了一份大功劳。
想着。
汤渡就不由得望向李锐。
心生佩服。
此次鼎山仙仪,他们是配合,李锐才是主管之人。
能做到如今这般令人满意,大部分都是这位大虞太平令的手笔。
若不是李锐交代。
他这个五大三粗的武将,怎会想到来鼎山别院演这么一出。
起初只觉得多此一举。
现在看来很有必要!
汤渡心中对李锐的好感一时间暴增。
李锐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跟在圣皇身后。
若不是众人都晓得他的身份,还以为是个寻常护卫武官。
‘又得一份人情。’
李锐心中想着。
御林军镇守皇宫,汤渡这个御林军的统领可谓是圣皇心腹中的心腹,与之交好大有好处。
其实不仅仅是汤渡,他还顺手送出去很多人情。
主持仙仪。
仙仪本身自然是最重要,可除此之外,如何利用此次仙仪给自己的手下带来好处,并且趁机与其他官员拉拢关系,那也是一门学问。
整日想着奔走门第,乃是下乘。
一边干工作,一边把关系打好。
润物细无声。
那才是真道行。
这一点,李锐还是从张首辅身上学来的。
从这位天下最会做官之人身上学习,确实很有用。
圣皇住进了鼎山别院。
再过七日,便是钦天监选定的良辰吉日。
七日一晃而逝。
仙仪如期举行。
这七日里。
与虞国交好的仙宗大多派出长老观礼,甚至连西漠佛国都派人前来。
排面拉满。
都得益于虞国强盛的国力,若不是军队雄武,强者如云,这些本就看不起土著的修仙者如何会愿意自降身份前来观礼。
说到底,都是看实力。
“李大人当真是越来越有大官的派头了。”
清微宗的紫阳老道望着站在鼎山祭坛之上,穿着一身白金大袍的李锐,羡慕的说着。
在他身旁的。
是巫国曾经在清微宗驻扎过很长一段时日的桑空。
桑空回到巫国之后。
官运一路顺畅。
虽说依旧没能熬走头顶上的老兵部尚书,可左侍郎的权柄却是越来越大。
原本以为自己的官运已经足够顺畅。
可与李锐一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还在把兵部尚书当作一生奋斗的目标,人家李锐,现在都成了二品太平令,在二品之中都是最拔尖的一拨。
怎么比?
比不了!
曾经还一起喝茶的老哥,现在变成高不可攀的大人物,如何能不唏嘘。
“可不是,我以前就觉得李老哥是有大本事的人。”
桑空没有嫉妒。
甚至很是高兴。
他自问与李锐的关系不错,加之现在虞国与巫国大有结成盟友的迹象,李锐的官做得越大,他能得到的好处也就越多。
得了好处,哪里还会眼红。
紫阳老道斜睨了桑空。
这一次他跟随师兄玄微前来观礼,找上桑空叙旧。
两人三句话,两句离不开李锐。
谁叫李锐现在已然成为炙手可热的未来之星。
新秀横空出世。
想到这里,紫阳老道脑海里没有来的出现李锐的样子。
当年他是如何都没想到,李锐居然能和那些字眼搭上边。
‘都觉得潜力将近,没成想人家是真正的大器晚成。’
‘不,是未来可期。’
他这位李兄可是生生把自己熬成了年轻人,越活越回去了。
以李锐现在的年纪,放在天象境里,可不就是个毛头小子!
两人说话间。
鼎山之上就响起李锐的高唱:
“.伏以乾坤合德,日月贞明,万民归心,虔修大报,谨以玉帛牺齐,粢盛庶品,式陈明荐,永保烝民,享国无极”
祭词繁复。
足足有数万字。
李锐说得铿锵有力。
内容大抵就是歌颂圣皇的丰功伟绩,另外恭维一番老天,至于老天听不听得见,那就不得而知。
但仙仪并非是假把式,装神弄鬼。
有精通气运的修士已经能感受到,鼎山之上的气运正在急速增长。
足足一个时辰,祭词这才说完。
随后便是八百钦天监的方士和礼部的礼官走上祭坛,左右陈列,念颂声不绝。
也在此时。
鼎山的气运达到一种可怕的程度。
虞国一朝气运聚集于此,当然不一般!
李锐被庞大气运加身,只觉得通体舒畅。
只是短短一个时辰,便足以抵得上五年的苦修。
要不人人都想主持祭祀。
这可不仅仅关乎权柄、威严,更是实打实的造化。
看看。
那些个方士、礼官,一个个都是沉醉其中,修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甚至那些观礼之人,都得了一份不错的机缘。
而身处最中央的李锐。
得到的好处外人想都想不到。
可就在气运即将达到最高处,圣皇都已经迈出半只脚,准备踏上鼎山祭坛之时——
异变突生!
就看到一团黑气突兀的出现,瞬间将身为主祭的李锐包裹。
外邪入侵!
气运乃是众生之气凝聚而成,最是驳杂,也最容易滋生外邪。
但国运一向最是中正。
为何会在此时突然出现外邪?!
众人看到这一幕都是一惊。
站在鼎山祭坛下的顾长生更是脸色一变,少见的露出惊怒神色:
“生邪法!”
“黄龙子,你怎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