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朔才不会对异族的英雄人物,有任何心慈手软。

  在历史记载中,蒙古人攻高丽,就是犯了类似的错误。

  蒙古军第一次攻高丽,逼着高丽朝廷投降后,高丽各地仍在负隅顽抗的城池也陆续投降。

  唯有镇守慈州的崔椿命,即便连续接到了高丽朝廷三次旨意,仍然装傻充愣拒不承认使者身份,并不开城投降。

  后来,高丽朝廷命慈州官吏大多认识的李白全去传旨,崔椿命才不得不投降。

  结果,这时候蒙古人昏了头,说:“于我虽逆命,在尔为忠臣,我不杀之。且既与我约和矣,杀尔之忠臣,可乎?”

  于是乎,崔椿命不但保住了性命,而且成了高丽的大英雄,论功第一,官拜高丽的枢密副使。

  还有这种好事?坚决抵抗蒙古不但不会死,还能成为高丽宰相?

  崔椿命的例子,极大鼓舞了高丽人的斗志。

  从那以后,高丽人屡降屡叛,蒙古人九征高丽,都未能完全成功。

  非但如此,到了后世,崔椿命还和杨万春一起,被高丽人誉为古代最伟大的两个民族英雄,极大助长了高丽人的嚣张气焰。

  杨万春所谓射杀唐太宗一只眼的故事当然是完全虚构的,但崔椿命的故事却是真实的。

  不得不说,蒙古人没杀崔椿命,真是贻害无穷。

  现在,赵朔就是要摧折金国的英雄。他要让金国人明白,激烈抵抗赵朔的金国英雄不但没有任何好下场,他的家人和族人还会面临更为悲惨的命运!

  当然了,赵朔不知道的是,此时窝阔台已经攻占了慈州,俘虏了崔椿命。

  也着实不容易了。

  赵朔为了攻破桐柏山防线,先是牢牢黏住桐柏山守军三个月,然后才实行大迂回作战,分出草原战士和两淮宋军一起渡淮河,攻入河南,威胁金都汴梁。

  窝阔台却仅仅是率领一半蒙古主力,猛攻慈州。

  这都快过去五个月了,才将崔椿命镇守的慈州攻克。

  “当初,合答黑把秃儿杀了父汗的安答畏答儿,父汗不但没有杀死他,而且将他调入赵朔的麾下,成为了黑骑的统领,战功赫赫。今日,本汗俘虏了崔椿命,也想将其招降,为我蒙古效力,你以为如何?”窝阔台问道。

  窝阔台是和成吉思汗完全不同。

  成吉思汗雄才大略,除了嗜杀好铯以外,简直没有任何缺点。

  窝阔台却有一个说不上是优点还是缺点的特点——喜欢用慷慨和仁慈收拢人心。

  成吉思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怀有狩猎、逐猎夙愿的,可以去追随术赤;想要精通扎撒、必里克、规矩法律的就去追随察合台;热爱金钱、财富,想享受安逸、保持高贵风度的,就去追随窝阔台;想学会待人接物,追求勇敢、知识和荣誉的,就去效力拖雷。

  这番话可谓鞭辟入里,将四个儿子的特点都说出来了。

  现在窝阔台竟然突发奇想,要赦免崔椿命,并将其招降。

  “大汗不可啊!”

  镇海赶紧劝道:“蒙古人和克烈人都是草原人,语言相通,风俗相近,族群之分并不明显。王罕一死,克烈人也就成了蒙古人,成吉思汗招降他,并无任何不妥。”

  “但崔椿命是高丽人,和我们草原人完全不同,岂能进行类比?您不杀他,如何对得起死在慈州城下的蒙古战士呢?”

  “再说了,崔椿命如此坚决抵抗我蒙古,肯定是对高丽忠心耿耿。您如果要劝降崔椿命,恐怕会自取其辱啊!”

  窝阔台叹了口气,道:“你说得有些道理,看来这崔椿命是不能留了。不过,崔椿命对高丽忠心耿耿,誓死报国,不但不算错,还应该大加褒奖。传旨下去,将其厚葬。并且将一道旨意明发天下:崔椿命实乃忠臣义士之楷模,本汗甚是欣赏。”

  “是。”

  其实,这才是窝阔台的真实目的,褒奖忠臣义士!

  现在大部分草原战士的效忠对象,是相当模糊的。到底是要效忠拖雷呢?还是效忠大汗窝阔台呢?抑或是效忠蒙古?这三者起了冲突怎么办?

  现在窝阔台发布这道旨意,就是要引导草原战士向崔椿命学习,要效忠大汗或者效忠蒙古朝廷。总而言之,只要不效忠拖雷这个权臣就好。

  另外,窝阔台还有政治方面的考虑:得知这道旨意之后,高丽人会不会认为,蒙古人是讲道理的,被蒙古大汗统治也不错呢?

  如此一来,可以减轻高丽人抵抗的决心。

  要不然,光一个慈州城就耗费了窝阔台小半年的时间。全部征服高丽,还不得等到猴年马月?

  然而,窝阔台没想到的是,他这道旨意,在高丽的龟州城内完全起了反效果。

  现在高丽的龟州城内有三员大将:驻守龟州的西北面兵马使朴犀,丢失城池后逃到龟州的静州守将金庆孙和以及朔州守将金仲温。

  当初,蒙古的左路军攻龟州不克,才去攻打的慈州。

  如今慈州已经被蒙古军攻克,肯定要再返回头来攻龟州了,这三员高丽大将真是压力山大。

  不过,得知窝阔台这道旨意之后,三人不仅大喜过望,而且摆酒庆贺。

  “哈哈!蒙古人怕了!”

  朴犀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道:“蒙古人杀伐果断,灭国无数,连一国之君都杀了不知多少。二位可曾听说过,蒙古人褒奖过他族英雄?”

  金庆孙和金仲温齐齐摇头,道:“没有!完全没有!”

  朴犀继续道:“所以啊,这次窝阔台为何破天荒地褒奖崔椿命将军,而且将其厚葬?还不是他们虽然攻破了慈州城,但死伤过重,吓破了胆,才想着拉拢我高丽的英雄?”

  “没错,正是如此。”金庆孙得意洋洋,道:“蒙古人连国君都杀了几十个了,何曾在乎过什么他国英雄?肯定是他们在慈州城下伤亡过重,才不得不改弦更张,对我高丽进行怀柔。”

  “怀柔了,就指望我们不坚决抵抗了?他们想得美!”

  金仲温率领残兵败将从朔州逃出,家眷却没来得及带回来。他用脚趾头都能想到,自己风韵犹存的妻子和三个美貌的女儿会遭遇什么,简直对蒙古人恨得牙根都痒痒。

  金仲温恶狠狠地道:“蒙古人越是怀柔,我们就越要和他们打!汉人有句话,穿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也!这次,我们的龟州城,定能让窝阔台碰个头破血流!”

  金庆孙附和道:“说不定吾等不但能让窝阔台头破血流,还能绝地反击,将蒙古军彻底赶出高丽!当初隋炀帝拥百万大军,何等威风?他三征高句丽还不是不但尽皆无功而返,而且身死国灭?”

  “好!要的就是二位这些话。”

  朴犀手举酒杯,道:“来,吾等共饮此杯!祝咱们三人共守龟州,让窝阔台折戟沉沙于此,留下千古美名。”

  “干!”

  “干!”

  三人各自干了一杯酒,屋内的气氛一片欢腾。

  其实,他们三人都跟蒙古军作战过,是知道蒙古军的厉害的。他们对守住龟州城的信心,也并不像是表现的那么充足。

  但是,这不是窝阔台下旨褒奖崔椿命了吗?

  死守龟州城,无论成与不成,他们三人都注定成为高丽的大英雄,千古留名,又何乐而不为?

  ……

  ……

  另外一边,赵朔杀了三寨中的一万多俘虏后,开始了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忠顺军现在只有一万五千多人了,赵朔将一万多忠顺军留下。

  他们将和赵朔的府兵以及砲兵营、工兵营一起,继续攻打桐柏山防线上的其他金军。

  五千忠顺军属于骑兵,将和赵朔的正红旗两个万户、正蓝旗两个万户、正黄旗两个万户,正黑旗一个万户,镶蓝旗一个万户,共同追击金军主力。

  攻打桐伯山防线,汉军八旗也损失了五千左右的兵马。

  所以,这次赵朔用来追击金军的总兵力是八万人,俱皆一人三马。

  仔细算来,金军主力从邓州出兵,不过才五日的时间。赵朔如果命令这支骑兵全速前进,一两日的时间就可以追上。

  不过,何必呢?

  如此急行军,无论人马都相当疲惫,到了地方怎么和金军决战?

  而且,金军毕竟是有八万精兵,十万签军,赵朔的兵力并不占优势。即便能胜,也肯定伤亡不小。

  所以,赵朔命主力部队以每天一百里的速度向前进军。另外,抽出五千精兵急行军,追上金军,进行袭扰。

  一方面,迟滞金军的金军速度。

  另外一方面,让金军吃不好睡不好,增加金军的疲劳度。

  接下来,这支以步卒为主力的金军可倒了大霉。

  赵朔的五千精兵分成了五十队,每队由一个百户率领。

  他们或者在金军步兵部队百步之外,不疾不徐地跟着,给金军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或者趁着金军松懈,突然杀入金军的队列中,砍杀数人而去。

  或者金军根本就没有松懈,他们仗着马快,突然上前,向金军中抛射一阵箭雨,然后迅速离去。

  或者白天休息,夜间突然出动,在金军军营外面鼓噪。甚至直接杀入金军军营,砍杀数人之后离去。

  他们有时候几支部队突然合一,找个空当,偷袭金军的辎重部队,点了一把火后迅速离去。

  更可恶的是,他们喜欢趁着金军吃饭的时候进行袭扰。让很多支金军部队根本不敢燃火做饭,只能吃些干粮。

  还有更绝的,这里毕竟是金国的地盘,金军带的后勤物资并不多,指望沿途各城镇提供给养。

  随着这支蒙古军袭扰部队的出现,各城镇哪里敢派出提供后勤的队伍?即便有,也会成为蒙古军的战利品。

  金军中确实有着七千多的骑兵部队忠孝军。

  但是,赵朔的袭扰部队又不是来正面作战的。金国骑兵出动,他们跑就行了。

  只有千人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七千多骑兵,怎么可能遮护住近二十万大军的队伍?

  再说了,蒙古军不在乎损失一两个百户,金军在乎。

  如果让忠孝军也以百户为单位,和赵朔的袭扰部队进行追逐战,损失一两个百户,实在肉疼。总共才七千多忠孝军,好钢得用在刀刃上。

  “不行!绝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

  金军中军帐内,诸将济济一堂,商议对策。完颜陈和尚高声道:“再这样下去,不但粮食储备越来越少,将士们也越来越是疲惫,精兵也得变成弱兵。人家赵朔主力追上我们之后,我们简直全无还手之力!”

  一个名叫夹谷泽的金国悍将道:“要不,我们进入附近的城池,等着赵朔的主力来到,与其决战?”

  “不妥。”

  完颜仲德摇头,道:“如果我是赵朔,见我们躲入城池,就只派一支兵马监视我们,然后继续挥军攻向汴梁。陛下在汴梁,大部分将士的家眷也在汴梁,我们能不出兵去救?到了那时候,赵朔可就想再在哪里和我们决战就在哪里决战了,地利尽在赵朔一方!”

  夹谷泽着急道:“那你说怎么办?总不能继续向汴梁进军吧?我们还没到汴梁,就会被赵朔的主力部队追上。要知道,人家全是骑兵!”

  完颜仲德道:“我的意思是,我们在赵朔进军汴梁的毕竟之路上再布置一道防线,逼他和我们决战。”

  “那赵朔选择和我军僵持,等待另外一支兵马破了汴梁。我们该如何应对?”

  “那就只能看我大金的天命如何了。”

  主帅完颜赛不忽然接话道:“国势如此,我大金已经到了最为危险的时刻,本就不可能有什么完全之计。所以,诸将听令!”

  “在!”

  “吾等尽量加速前进,在三峰山一线布防,阻止赵朔进军。如果上天保佑,能挡住赵朔的兵锋,自然可以分出部分兵马,救援汴梁。如果挡不住的话……那就是天命不在我大金,吾等自然也只能以身殉国。”

  “是!”

  三峰山距离汴梁不过二百四十里,处于从南阳盆地到汴梁的必经之路上。步卒从三峰山急行军到汴梁,三五天的时间也就够了。

  赵朔如果短时间内攻不破三峰山防线,金军自然可以派出部分步卒,增援汴梁。至于歼灭另外一支宋蒙联军,完颜赛不已经不做指望了。

  总而言之,战争进行到这个地步,金军确实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他们能多拖延一天是一天,只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天意之上。

  万一赵朔忽然得个急病死了,诸子争位呢?

  万一窝阔台忽然死了,赵朔要回去处理蒙古内斗之事呢?

  万一宋国又改变了主意,要联金抗蒙呢?

  万一决战出个什么意外,金军大胜呢?

  那金国,不就能活过来了吗?

  如果这一切都不能实现,那没办法,就拼尽全力给赵朔最大的杀伤。大金就算要灭,也要灭个轰轰烈烈,史书流芳。

  不管怎么说吧,两日后金国十八万大军,在三峰山一线布防。

  一天的时间过去,他们只来得及筑起简易的营垒,赵朔就率领八万大军杀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最新章节,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