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九戊申,正是黄道吉日。
万历正式册封皇三子朱常洵为皇太子,并昭告天下。
紧接着便是公侯勋贵和地方官员上疏庆贺,太子回礼等一系列流程。
二月十五葵丑,新晋太子朱常洵总算是忙完了一切,准备搬进慈庆宫了。
这天一大早卯时三刻,天还没完全放亮,坤宁宫却已然灯火通明。
那廊道里,一队队宫女和太监已经开始往外搬东西了,那广场上,禁军将士也驾着一排马车在那里等着了。
万历还专门将一众嫔妃和皇子公主都招到膳房,陪着小朱常洵共进早餐。
小朱常洵貌似没觉着有什么异常,他就是疯狂干饭,瘦肉粥都能喝好几碗。
王皇后见状,却是满脸的不舍之色。
她犹豫了好一阵,还是不忍道:“万岁爷,洵儿还小,他真要一个人住慈庆宫吗,要不,臣妾搬过去陪他?”
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况且,在母亲眼里,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莫说他才十多岁,哪怕他二十多了,你恐怕还会认为他就是含在嘴里都怕花了的小宝贝。
万历微微摇头道:“洵儿是要继承大统的,老是要娘亲照顾可不行,他得习惯独自承担一切。
再说了,慈庆宫离这里又不远,洵儿每天早上来请个安什么的也费不了多少时间,你想他了也可以过去看看,也就多走几步路的事情。”
好吧,当皇帝的的确不能依赖她这个当娘的。
王皇后又满脸不舍的盯着宝贝儿子看了一阵,随即细细叮嘱道:“洵儿,你以后吃饭可要注意肚量,别把肚子给撑坏了。
还有,晚上早点睡,别贪玩,更不要到处乱转,早睡早起精神好,对身体也好,知道吗?”
小朱常洵闻言,连连点头道:“娘,你就放心吧,我不是小孩子了。”
说罢,他便放下碗起身道:“父皇,儿臣吃饱了,我们什么时候搬家啊?”
朕是皇帝,你是太子。
我们还需要自己搬家吗?
万历站起身来,微微笑道:“吃饱了就走啊,我们直接过去就行了,喜儿,你要不放心也跟着一起去看看吧。”
小南王朱常治闻言,立马手舞足蹈的起身道:“父皇,儿臣也要去。”
其他小皇子和小公主闻言,那也跟着站起来唧唧喳喳的想要跟着去。
你以为这是去玩啊?
万历微微摇头道:“你们就别去了,太子正式入住慈庆宫闹哄哄的不好,你们以后再去吧,今天你们先自己玩。”
呃,不能去啊。
几个小皇子和小公主闻言,颇有些无奈的坐下来,紧接着又饶有兴致的商议起来玩什么了。
万历见状,悄摸摸朝皇贵妃秦兰使了个眼色,这才招呼王皇后一起带着小朱常洵往慈庆宫走去。
这会儿小朱常洵进封太子了,那着实不一样了。
他们一出门那就是一队太监在前面开道,一队宫女在后面相随,还有三十个金吾卫护在左右,不疾不徐的跟着他们走。
宋应星那也早搬到慈庆宫帮小朱常洵打理一切了。
坤宁宫离慈庆宫着实很近,他们哪怕慢慢走,不一刻钟工夫那也就到了。
此时,天也放亮了。
王皇后跟着万历和小朱常洵在慈庆宫转了一圈,那也不由得露出满意之色。
她老爹对这个宝贝外孙还是挺上心的,这慈庆宫里的一切那都翻修一新,用料那也是相当的考究。
这慈庆宫看上去甚至都比坤宁宫还要好,而且地方也比坤宁宫大,里面的金吾卫、禁军、太监、宫女也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规规矩矩。
她细细看了一阵便放心的回去处理内库的账目去了,万历却还是跟往常一样带着小朱常洵和宋应星来到御书房中。
宋应星和小朱常洵那也跟往常一样,坐下来便翻开书开始学习了。
这会儿小朱常洵其实都已经把四书五经给读过一遍了,宋应星都开始给他讲解史书了。
太子那也不能光读书了,还得学着处理政务。
问题,现在小朱常洵身边的詹事府官员也就宋应星一个,而且宋应星也没有什么处理政务的经验。
看样子得选点官员来教小朱常洵处理政务了。
这个倒是有先例的,从洪武朝开始就有了,这辅佐太子或者教导太子处理政务的官员还有个别称那就是东宫属官。
而且,依照《皇明祖训》太子入主东宫之后是可以招募自己的班底为继位掌权做准备的。
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时候,东宫属官那也是尽职尽责,教导太子处理政务,所有洪武朝太子朱标和永乐朝太子朱高炽那治国能力还都不错。
不过,到了后面,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就盯上这东宫属官的职位了。
很多别有用心的官员那都是从忽悠太子开始掌控朝堂大权的。
比如,张四维,这家伙隆庆朝的时候就处心积虑掌管了詹事府,成了东宫属官的领班。
历史上,元辅张居正掌权的时候这家伙隐忍了十年,张居正一死,这家伙便掌控朝堂大权,废除变法,搞得朝堂上下乌烟瘴气,乱七八糟,使得大明王朝加速滑向灭亡的深渊。
他可不能让小朱常洵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官员给忽悠了。
是故,这东宫属官得慎选。
那么,到底选那些官员来教导小朱常洵处理政务呢?
他正琢磨着呢,内阁首辅沈鲤竟然捧着一迭奏折进来了。
这没事的时候一般都是内阁中书舍人把写好票拟的奏折送到乾清宫,然后由宫里专门跑腿的太监送进来就行了。
内阁首辅亲自来送奏折,那一般都是有大事。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忍不住问道:“仲化,怎么了,发生什么事?”
没想到,沈鲤竟然连连摇头道:“万岁爷,没发生什么事。
这会儿太子殿下不是入住慈庆宫了嘛,这立太子的规矩就算是走完了。
微臣就是来问一下,看万岁爷觉得还有什么未尽事宜没。”
哦,你这意思就是立太子的事办完了,该交差了是吧?
万历点头赞许道:“此事办得很好,理应论功行赏。”
说罢,他便提笔写了两张便签,大致意思就是册立太子一事正使沈鲤和副使吴道南办得很好,沈鲤赏面额五百文金币万枚,吴道南赏价值两百文金币万枚。
呃,我不是来邀功请赏的啊!
沈鲤接过便签一看,那都不由得吃惊道:“万岁爷,微臣就是照章办事,不敢当如此重赏啊。”
万历却是郑重道:“武将乃至士卒都论功行赏,文官自然也要论功行赏,太子乃是国之根本,立太子关乎着朝局稳固,这可不是小事。
你们办得相当好,那自当重赏,这个你就收下吧,你和会甫直接去内库支取就行了。”
好吧,您硬要赏,我就收下了。
沈鲤连连拱手道:“多谢万岁爷恩典。”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这段时间内阁忙不忙?”
这个怎么说呢?
沈鲤想了想,这才小心道:“万岁爷,内阁应该不算忙。
现在朝局稳固,并没有什么棘手的事情需要处理,贪赃枉法之徒也鲜有出现了。
而且大家也都习惯了,处理奏折和各种事务都得心应手,微臣都觉着比以前轻松多了。”
那就好。
万历微微点头道:“嗯,那你让尔张过来一趟,朕让他教教洵儿怎么处理朝政。”
哦,这是让李廷机来兼理詹事府啊。
沈鲤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说罢,他便拱手躬身告退。
小朱常洵见状,不由好奇道:“父皇,您赏了他多少啊?”
这个也得好好跟你说说。
万历细细解释道:“其实,这赏赐朝堂重臣以前是常事。
不过,以前赏的都是吃得又或是用的什么乱七八糟的,而且,这些年朝堂之上乱七八糟的,父皇也不想照例赏到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头上去。
现在就不一样了,朝局已然稳固,朝堂重臣也都差不多换成我们的亲信之人了,而且,我们也不缺钱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通过赏赐来笼络一番亲信官员了,而且,赏钱也能让他们日子好过一点。
这立太子的确是大事,仲化和会甫的确也办得挺好,所以,朕赏了仲化价值五百文的金币万枚,会甫则是价值两百文的金币万枚。
以后你也要经常赏一赏这些办事得力又听话的亲信重臣,至于赏赐多少,那要根据事务的大小来。
这个你以后慢慢琢磨吧,总之,价值五百文的金币万枚那就是顶格了,至于最低的,那就定成价值十文的银币千枚吧。”
呃,这个都让我来琢磨啊?
小朱常洵正琢磨呢,内阁大学士李廷机已然疾步而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郑重道:“尔张,自今日起,你兼理詹事府,教导洵儿处理政务,东宫属官你看着办,需要选拔多少,又选拔哪些人,你提个名单就行了。”
啊?
您要把教导太子的重任交给我!
李廷机闻言,那都不由得一愣。
因为以前都是万岁爷亲自来教导太子的啊。
这会儿万岁爷怎么突然又让他来教导太子呢?
万历正式册封皇三子朱常洵为皇太子,并昭告天下。
紧接着便是公侯勋贵和地方官员上疏庆贺,太子回礼等一系列流程。
二月十五葵丑,新晋太子朱常洵总算是忙完了一切,准备搬进慈庆宫了。
这天一大早卯时三刻,天还没完全放亮,坤宁宫却已然灯火通明。
那廊道里,一队队宫女和太监已经开始往外搬东西了,那广场上,禁军将士也驾着一排马车在那里等着了。
万历还专门将一众嫔妃和皇子公主都招到膳房,陪着小朱常洵共进早餐。
小朱常洵貌似没觉着有什么异常,他就是疯狂干饭,瘦肉粥都能喝好几碗。
王皇后见状,却是满脸的不舍之色。
她犹豫了好一阵,还是不忍道:“万岁爷,洵儿还小,他真要一个人住慈庆宫吗,要不,臣妾搬过去陪他?”
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况且,在母亲眼里,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莫说他才十多岁,哪怕他二十多了,你恐怕还会认为他就是含在嘴里都怕花了的小宝贝。
万历微微摇头道:“洵儿是要继承大统的,老是要娘亲照顾可不行,他得习惯独自承担一切。
再说了,慈庆宫离这里又不远,洵儿每天早上来请个安什么的也费不了多少时间,你想他了也可以过去看看,也就多走几步路的事情。”
好吧,当皇帝的的确不能依赖她这个当娘的。
王皇后又满脸不舍的盯着宝贝儿子看了一阵,随即细细叮嘱道:“洵儿,你以后吃饭可要注意肚量,别把肚子给撑坏了。
还有,晚上早点睡,别贪玩,更不要到处乱转,早睡早起精神好,对身体也好,知道吗?”
小朱常洵闻言,连连点头道:“娘,你就放心吧,我不是小孩子了。”
说罢,他便放下碗起身道:“父皇,儿臣吃饱了,我们什么时候搬家啊?”
朕是皇帝,你是太子。
我们还需要自己搬家吗?
万历站起身来,微微笑道:“吃饱了就走啊,我们直接过去就行了,喜儿,你要不放心也跟着一起去看看吧。”
小南王朱常治闻言,立马手舞足蹈的起身道:“父皇,儿臣也要去。”
其他小皇子和小公主闻言,那也跟着站起来唧唧喳喳的想要跟着去。
你以为这是去玩啊?
万历微微摇头道:“你们就别去了,太子正式入住慈庆宫闹哄哄的不好,你们以后再去吧,今天你们先自己玩。”
呃,不能去啊。
几个小皇子和小公主闻言,颇有些无奈的坐下来,紧接着又饶有兴致的商议起来玩什么了。
万历见状,悄摸摸朝皇贵妃秦兰使了个眼色,这才招呼王皇后一起带着小朱常洵往慈庆宫走去。
这会儿小朱常洵进封太子了,那着实不一样了。
他们一出门那就是一队太监在前面开道,一队宫女在后面相随,还有三十个金吾卫护在左右,不疾不徐的跟着他们走。
宋应星那也早搬到慈庆宫帮小朱常洵打理一切了。
坤宁宫离慈庆宫着实很近,他们哪怕慢慢走,不一刻钟工夫那也就到了。
此时,天也放亮了。
王皇后跟着万历和小朱常洵在慈庆宫转了一圈,那也不由得露出满意之色。
她老爹对这个宝贝外孙还是挺上心的,这慈庆宫里的一切那都翻修一新,用料那也是相当的考究。
这慈庆宫看上去甚至都比坤宁宫还要好,而且地方也比坤宁宫大,里面的金吾卫、禁军、太监、宫女也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规规矩矩。
她细细看了一阵便放心的回去处理内库的账目去了,万历却还是跟往常一样带着小朱常洵和宋应星来到御书房中。
宋应星和小朱常洵那也跟往常一样,坐下来便翻开书开始学习了。
这会儿小朱常洵其实都已经把四书五经给读过一遍了,宋应星都开始给他讲解史书了。
太子那也不能光读书了,还得学着处理政务。
问题,现在小朱常洵身边的詹事府官员也就宋应星一个,而且宋应星也没有什么处理政务的经验。
看样子得选点官员来教小朱常洵处理政务了。
这个倒是有先例的,从洪武朝开始就有了,这辅佐太子或者教导太子处理政务的官员还有个别称那就是东宫属官。
而且,依照《皇明祖训》太子入主东宫之后是可以招募自己的班底为继位掌权做准备的。
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时候,东宫属官那也是尽职尽责,教导太子处理政务,所有洪武朝太子朱标和永乐朝太子朱高炽那治国能力还都不错。
不过,到了后面,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就盯上这东宫属官的职位了。
很多别有用心的官员那都是从忽悠太子开始掌控朝堂大权的。
比如,张四维,这家伙隆庆朝的时候就处心积虑掌管了詹事府,成了东宫属官的领班。
历史上,元辅张居正掌权的时候这家伙隐忍了十年,张居正一死,这家伙便掌控朝堂大权,废除变法,搞得朝堂上下乌烟瘴气,乱七八糟,使得大明王朝加速滑向灭亡的深渊。
他可不能让小朱常洵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官员给忽悠了。
是故,这东宫属官得慎选。
那么,到底选那些官员来教导小朱常洵处理政务呢?
他正琢磨着呢,内阁首辅沈鲤竟然捧着一迭奏折进来了。
这没事的时候一般都是内阁中书舍人把写好票拟的奏折送到乾清宫,然后由宫里专门跑腿的太监送进来就行了。
内阁首辅亲自来送奏折,那一般都是有大事。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忍不住问道:“仲化,怎么了,发生什么事?”
没想到,沈鲤竟然连连摇头道:“万岁爷,没发生什么事。
这会儿太子殿下不是入住慈庆宫了嘛,这立太子的规矩就算是走完了。
微臣就是来问一下,看万岁爷觉得还有什么未尽事宜没。”
哦,你这意思就是立太子的事办完了,该交差了是吧?
万历点头赞许道:“此事办得很好,理应论功行赏。”
说罢,他便提笔写了两张便签,大致意思就是册立太子一事正使沈鲤和副使吴道南办得很好,沈鲤赏面额五百文金币万枚,吴道南赏价值两百文金币万枚。
呃,我不是来邀功请赏的啊!
沈鲤接过便签一看,那都不由得吃惊道:“万岁爷,微臣就是照章办事,不敢当如此重赏啊。”
万历却是郑重道:“武将乃至士卒都论功行赏,文官自然也要论功行赏,太子乃是国之根本,立太子关乎着朝局稳固,这可不是小事。
你们办得相当好,那自当重赏,这个你就收下吧,你和会甫直接去内库支取就行了。”
好吧,您硬要赏,我就收下了。
沈鲤连连拱手道:“多谢万岁爷恩典。”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这段时间内阁忙不忙?”
这个怎么说呢?
沈鲤想了想,这才小心道:“万岁爷,内阁应该不算忙。
现在朝局稳固,并没有什么棘手的事情需要处理,贪赃枉法之徒也鲜有出现了。
而且大家也都习惯了,处理奏折和各种事务都得心应手,微臣都觉着比以前轻松多了。”
那就好。
万历微微点头道:“嗯,那你让尔张过来一趟,朕让他教教洵儿怎么处理朝政。”
哦,这是让李廷机来兼理詹事府啊。
沈鲤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说罢,他便拱手躬身告退。
小朱常洵见状,不由好奇道:“父皇,您赏了他多少啊?”
这个也得好好跟你说说。
万历细细解释道:“其实,这赏赐朝堂重臣以前是常事。
不过,以前赏的都是吃得又或是用的什么乱七八糟的,而且,这些年朝堂之上乱七八糟的,父皇也不想照例赏到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官头上去。
现在就不一样了,朝局已然稳固,朝堂重臣也都差不多换成我们的亲信之人了,而且,我们也不缺钱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通过赏赐来笼络一番亲信官员了,而且,赏钱也能让他们日子好过一点。
这立太子的确是大事,仲化和会甫的确也办得挺好,所以,朕赏了仲化价值五百文的金币万枚,会甫则是价值两百文的金币万枚。
以后你也要经常赏一赏这些办事得力又听话的亲信重臣,至于赏赐多少,那要根据事务的大小来。
这个你以后慢慢琢磨吧,总之,价值五百文的金币万枚那就是顶格了,至于最低的,那就定成价值十文的银币千枚吧。”
呃,这个都让我来琢磨啊?
小朱常洵正琢磨呢,内阁大学士李廷机已然疾步而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郑重道:“尔张,自今日起,你兼理詹事府,教导洵儿处理政务,东宫属官你看着办,需要选拔多少,又选拔哪些人,你提个名单就行了。”
啊?
您要把教导太子的重任交给我!
李廷机闻言,那都不由得一愣。
因为以前都是万岁爷亲自来教导太子的啊。
这会儿万岁爷怎么突然又让他来教导太子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万历极度叛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最新章节,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万历极度叛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最新章节,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