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奥俄开战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西班牙就向奥匈帝国出售了超过2万支步枪和100门火炮,这对西班牙的军工产业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虽然这笔庞大的军火贸易是因为奥匈帝国大扩军导致的武器缺口,但随着未来战争的进行,随着奥匈帝国国内囤积的战略物资的消耗,奥匈帝国向西班牙购买的物资只会越来越多。
得益于奥匈帝国这个大客户,西班牙的军工厂在未来几个月内都是不缺订单的,这也有效促进了西班牙军工行业的增长。
虽然军工业因为这场战争的原因而蓬勃发展,但对于卡洛来说,军工业的好消息此时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原因无他,经历了几年的辛苦建设,西班牙对于非洲殖民地的开发也终于有了一定的进展。
其中最大的进展,就是被西班牙国内称为非洲铁路的大铁路实现了全线通车,这也代表着西班牙对非洲殖民地的掌控高度加强。
所谓的非洲铁路,实际上就是从原来的黄金海岸最西部到刚果领地最南部的铁路线路。
为什么这条铁路被称为非洲铁路呢?首先就是这条铁路的总长度,达到了夸张的4500公里。
这样的铁路里程已经接近卡洛成为西班牙国王之前西班牙国内的铁路总长度了,从这方面也能看出西班牙对非洲开发的力度是不弱的。
更重要的是,这条铁路先后经过了原来的阿散蒂帝国,多哥,达荷美王国,索科托哈里发国,贝宁王国,尼日王国,阿罗联盟和巴姆王国,随后进入巴卡人和班图人控制的土地。
它的意义并不只连接这些原来的土族地区,也能让西班牙的殖民地军队轻而易举地到达这些土著聚集的地区。
未来不管是哪一处地区爆发了叛乱或者其他危机,西班牙军队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这也极大程度地加强了西班牙殖民地的稳定性。
比较可惜的是,西非殖民地并不在非洲铁路的连接上。
毕竟西非殖民地和几内亚殖民地以及刚果领地之间还隔着法国的殖民地,修建铁路也不能在法国人的土地上修建。
不过对于西非殖民地内部的铁路建设,殖民地事务部门还是相当重视的。目前西非殖民地也建设了近千公里的铁路,连接了殖民地内部几个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每回粮食收获的季节,都有大量的粮食通过火车运输到港口,然后再通过运输船运输到西班牙本土。
这些粮食会在西班牙的本土进行中转,要么被运输到本土的粮食储存仓库,进入西班牙本土的粮食市场。
要么就会被进一步包装,然后送往欧洲其他国家销售。
西班牙每年向欧洲出口的粮食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粮食来自西非殖民地,这已经是相当夸张的规模了。
如果不是本土粮食也有缺口的话,恐怕西非殖民地能够对外出口的粮食规模还会更多。
粮食出口就代表着外汇收益,这对西班牙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也是西班牙政府税收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非洲铁路全线通车,这对西班牙来说是比较重要的里程碑。
不过卡洛并不打算亲自前往非洲参加铁路的竣工仪式,而是由西班牙殖民地事务大臣前往。
同时参加铁路竣工仪式的还有几内亚殖民地和刚果领地的总督,这两位也是由卡洛亲自任命的,是卡洛的心腹。
不得不承认,经过这接近20年的发展,卡洛手中也有了不容小觑的力量。
首先就是西班牙比较重要的几个殖民地,总督基本都是由卡洛任命的。虽然有的殖民地总督是从贵族当中提拔的,他们也大多都是前往殖民地镀金的存在。
但谁也不能否认的是,卡洛已经完全收回了任命总督的权力,这也代表着卡洛在殖民地的影响力是极高的。
要知道,各殖民地可都有规模不少的驻军。这其实也代表着卡洛手中的军权并不只近卫军,数十万的殖民地军队也是可以听从卡洛的调动命令的。
手中掌握的这些军队就是卡洛不断进行改革的底气所在。有着这些军队的支持,在西班牙没有任何人能够忤逆卡洛的命令。
借着这次非洲铁路通车的机会,卡洛也对非洲的殖民地军队进行了大范围的表彰,并且提拔了许多年轻的军官。
对于西班牙来说,这场对非洲土著的战争也算是大规模战争了。
光是这场战争就提拔了数十名校官,还有几位表现比较优异的高级军官,成功的从上校军衔晋升到了准将。
从军衔的晋升一同奖励出去的,还有各种包括田地,财产以及资金的奖励。
当然,奖励出去的土地大多都是殖民地的土地,西班牙本土的土地很少。
毕竟西班牙打下的这些殖民地拥有大片的肥沃土地,而西班牙本土的肥沃土地基本已经被瓜分殆尽。
虽然这些殖民地军队的士兵都是由土著组成的,但他们在为西班牙而战之后,也能自然而然地获得西班牙的国籍。
当然,这些士兵肯定是优先安置在殖民地当地的。卡洛还特意从其他殖民地运输来了大量的女性土著,帮助这些殖民地士兵成家立业,彻底在殖民地定居下来。
不过不管是殖民地士兵还是运输来的女性土著,他们当中都是没有黑人踪影的。
卡洛深知黑人染色的能力,哪怕是西班牙自己的殖民地,卡洛也不愿意让黑人踏足。
目前在西班牙的殖民地,黑人和非黑人群体之间有着较为严格的种族隔离制度。
西班牙的殖民城市和据点都是没有黑人存在的,而黑人土著则集中居住在殖民地内的土著邦国中。
双方之间基本井水不犯河水,除了缴纳税收或者运输物资等必要活动之外,其他的情况下双方都不会前往对方的范围。
为了防止这些黑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钻空子获得西班牙的国籍,殖民地事务部门以及各殖民地政府也是有着相关的规定的。
不管是男性黑人还是女性黑人的后代,一律被视为黑人,是要被赶到土著的势力范围生存的。
西班牙的殖民地只能生存非黑人的后代,这么做也是杜绝一些黑人想让自己的后代改变身份的想法。
哪怕黑人女性能够嫁给西班牙人或者其他的非黑人土著,他们的后代也是无法获得西班牙的国籍的。
与黑人通婚还会触犯殖民地政府的非法婚姻罪,该罪行最低会面临数百比塞塔的罚款,最高甚至会面临数年到十年以上的监禁。
当然,殖民地政府并不会真的去监禁他们。监禁就代表着要管饭,殖民地政府是不可能白白养着他们的。
对于那些触犯法律的罪犯,他们的最终归宿是前往种植园或者矿场进行劳动。
当然,如果是欧洲移民犯了罪,会酌情减轻处罚。他们也不会被强制押往种植园或者矿场劳动,而是会真的在殖民地的监狱中服刑。
监狱中会有一些不太劳累的活让他们干,只要能够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也是可以减免一定的刑期的。
这样的情况差不多在各国的殖民地同时存在,对本国移民,欧洲移民以及其他当地土著的处理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特别是欧洲移民与当地土著之间,对待两者的态度有着天差地别的差异。
就拿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来举例。英国人如果在印度殖民地犯了法,大概率不会有什么太过严重的事情。
但如果印度人犯了法,特别是对英国人犯了法的话,那么万死难逃其罪。
甚至别说是犯了法了,稍微有点权势的英国人如果看某一个印度人不顺眼的话,就有各种各样的手段可以弄死这个印度人。
这也是这个时代各国殖民地的现状,处于殖民地最底层的土著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他们甚至连生存的权利都要仰仗当地的欧洲移民。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德奥俄三国战争的爆发,西班牙获得的欧洲移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来自奥匈帝国和俄国的移民,光是在战争爆发的前一个月里,移民数量相较于去年的同时期就翻了接近一倍。
其实想想也正常,战争和灾荒几乎是移民增加的主要原因。
也只有这两种原因,才会让人们在自己的国家生活不下去。其他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抱着能坚持就坚持的想法的。
毕竟移民就代表着背井离乡,前往自己非常陌生的异国他乡。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亲人的感受的,这也是这个时代各国的移民数量没有那么夸张的原因。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太过简单,基本主流的交通工具就只有火车和轮船两种。
这两种交通工具的速度又太慢,一旦要去远一点的地方,所需要的时间动辄以周来计算。
哪怕是西班牙本土前往非洲殖民地,快一点的军舰也需要一两周的时间。要是乘坐慢一点的轮船的话,时间就会被延长到两到三周。
光是如此漫长的路途就足以让许多人打消移民到国外的想法了,更别提这个时代的远洋航行的船票也十分昂贵,许多人根本负担不起。
其实话说回来,这种情况到了后世也是差不多的。
后世的跨国机票也是相当昂贵的,乘坐轮船的话同样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就导致在经济和工业相对发达的后世,仍然有着数不清的人没有出过国,没有乘坐过跨国飞机或者邮轮。
对于这些暴增的移民人数,西班牙选择将他们通通转移到非洲殖民地。
相较于之前较为平均的分配到各个殖民地,目前西班牙政府已经改变了移交这些移民的策略。
这些欧洲移民最主要的目的地是西非殖民地或者南摩洛哥殖民地,毕竟这两个殖民地一个是重要的农业开发区,另一个是西班牙计划进行本土化的地区。
至于几内亚殖民地和刚果领地,就只能在前两个殖民地无法容纳的移民中挑选了。
虽然是捡残羹剩饭吃,但几内亚殖民地和刚果领地都是面积上百甚至数百平方公里的超大殖民地,他们因为很缺人口的原因,倒也不挑。
事实证明,这些从俄国远道而来的移民,搞农业还真的是一把好手。
西班牙的殖民地没有那么多的压迫,他们来到殖民地之后和其他的移民是具备同等的身份的。
这也代表着只要他们上缴足够的税收,剩下的粮食和其他收入都是属于自己的。
在这种情况下,俄国移民也爆发出了极其强大的干劲。他们对于农业劳动比西班牙人还要积极,目前已经成为西非殖民地重要的农业群体。
甚至这些俄国移民中已经诞生出了好几个大地主,手中拥有动辄数百英亩的土地。
至于这数百英亩的土地该如何劳作,实际上也相当简单。在大部分时间,从事农忙工作的都是当地的土著人口。
这些来自欧洲的移民只需要管理这些土著,让他们去开垦和种植就行了。
虽然也有部分欧洲移民会从事农业工作,但农场主和种植园主也会支付给他们足够的薪资。
欧洲移民的工作收入以及餐食和这些土著有着极大的差别。这些种植园和农场的土著,他们别说吃肉了,能不能吃饱饭都是个问题。
而对于那些在种植园和农场工作的欧洲移民来说,他们不仅能够获得相当丰厚的收入,农场主还会为他们提供一周两次的肉食供应。
这些肉食从哪里来呢?当然是来自西非殖民地的畜牧场,以及野外的草原森林。
除了西班牙的殖民地会养殖各种动物来提供肉食之外,当地的土著也会向西班牙上交打猎获得的动物。
殖民地政府会以一定的价格向土著收购各种动物,这也是殖民地的民众能够获得充分的肉食供应的原因。
要是从西班牙本土运输的话,光是这一两周的运输时间,就足以让肉类食品在中途运输中就已经腐烂发臭。
而且西班牙本身也不算畜牧大国,本土生产的肉制品和奶制品,能够满足本土民众的需求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就导致西非殖民地除了进行农产品的种植之外,还需要进行畜牧业的开发。
西班牙的几个殖民地也会时不时的组织打猎活动,为的就是减少当地的野生食肉动物,让食草动物加快繁殖。
等到食草动物繁殖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再组织针对食草动物的打猎活动,一次性收获更多的肉食。
也正是因为畜牧业的建设以及打猎活动的盛行,让西班牙的殖民地在人口快速增加的同时,也能确保粮食以及肉类的供应不会受到影响。
4200字第二更,求月票!
虽然这笔庞大的军火贸易是因为奥匈帝国大扩军导致的武器缺口,但随着未来战争的进行,随着奥匈帝国国内囤积的战略物资的消耗,奥匈帝国向西班牙购买的物资只会越来越多。
得益于奥匈帝国这个大客户,西班牙的军工厂在未来几个月内都是不缺订单的,这也有效促进了西班牙军工行业的增长。
虽然军工业因为这场战争的原因而蓬勃发展,但对于卡洛来说,军工业的好消息此时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原因无他,经历了几年的辛苦建设,西班牙对于非洲殖民地的开发也终于有了一定的进展。
其中最大的进展,就是被西班牙国内称为非洲铁路的大铁路实现了全线通车,这也代表着西班牙对非洲殖民地的掌控高度加强。
所谓的非洲铁路,实际上就是从原来的黄金海岸最西部到刚果领地最南部的铁路线路。
为什么这条铁路被称为非洲铁路呢?首先就是这条铁路的总长度,达到了夸张的4500公里。
这样的铁路里程已经接近卡洛成为西班牙国王之前西班牙国内的铁路总长度了,从这方面也能看出西班牙对非洲开发的力度是不弱的。
更重要的是,这条铁路先后经过了原来的阿散蒂帝国,多哥,达荷美王国,索科托哈里发国,贝宁王国,尼日王国,阿罗联盟和巴姆王国,随后进入巴卡人和班图人控制的土地。
它的意义并不只连接这些原来的土族地区,也能让西班牙的殖民地军队轻而易举地到达这些土著聚集的地区。
未来不管是哪一处地区爆发了叛乱或者其他危机,西班牙军队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这也极大程度地加强了西班牙殖民地的稳定性。
比较可惜的是,西非殖民地并不在非洲铁路的连接上。
毕竟西非殖民地和几内亚殖民地以及刚果领地之间还隔着法国的殖民地,修建铁路也不能在法国人的土地上修建。
不过对于西非殖民地内部的铁路建设,殖民地事务部门还是相当重视的。目前西非殖民地也建设了近千公里的铁路,连接了殖民地内部几个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每回粮食收获的季节,都有大量的粮食通过火车运输到港口,然后再通过运输船运输到西班牙本土。
这些粮食会在西班牙的本土进行中转,要么被运输到本土的粮食储存仓库,进入西班牙本土的粮食市场。
要么就会被进一步包装,然后送往欧洲其他国家销售。
西班牙每年向欧洲出口的粮食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粮食来自西非殖民地,这已经是相当夸张的规模了。
如果不是本土粮食也有缺口的话,恐怕西非殖民地能够对外出口的粮食规模还会更多。
粮食出口就代表着外汇收益,这对西班牙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也是西班牙政府税收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非洲铁路全线通车,这对西班牙来说是比较重要的里程碑。
不过卡洛并不打算亲自前往非洲参加铁路的竣工仪式,而是由西班牙殖民地事务大臣前往。
同时参加铁路竣工仪式的还有几内亚殖民地和刚果领地的总督,这两位也是由卡洛亲自任命的,是卡洛的心腹。
不得不承认,经过这接近20年的发展,卡洛手中也有了不容小觑的力量。
首先就是西班牙比较重要的几个殖民地,总督基本都是由卡洛任命的。虽然有的殖民地总督是从贵族当中提拔的,他们也大多都是前往殖民地镀金的存在。
但谁也不能否认的是,卡洛已经完全收回了任命总督的权力,这也代表着卡洛在殖民地的影响力是极高的。
要知道,各殖民地可都有规模不少的驻军。这其实也代表着卡洛手中的军权并不只近卫军,数十万的殖民地军队也是可以听从卡洛的调动命令的。
手中掌握的这些军队就是卡洛不断进行改革的底气所在。有着这些军队的支持,在西班牙没有任何人能够忤逆卡洛的命令。
借着这次非洲铁路通车的机会,卡洛也对非洲的殖民地军队进行了大范围的表彰,并且提拔了许多年轻的军官。
对于西班牙来说,这场对非洲土著的战争也算是大规模战争了。
光是这场战争就提拔了数十名校官,还有几位表现比较优异的高级军官,成功的从上校军衔晋升到了准将。
从军衔的晋升一同奖励出去的,还有各种包括田地,财产以及资金的奖励。
当然,奖励出去的土地大多都是殖民地的土地,西班牙本土的土地很少。
毕竟西班牙打下的这些殖民地拥有大片的肥沃土地,而西班牙本土的肥沃土地基本已经被瓜分殆尽。
虽然这些殖民地军队的士兵都是由土著组成的,但他们在为西班牙而战之后,也能自然而然地获得西班牙的国籍。
当然,这些士兵肯定是优先安置在殖民地当地的。卡洛还特意从其他殖民地运输来了大量的女性土著,帮助这些殖民地士兵成家立业,彻底在殖民地定居下来。
不过不管是殖民地士兵还是运输来的女性土著,他们当中都是没有黑人踪影的。
卡洛深知黑人染色的能力,哪怕是西班牙自己的殖民地,卡洛也不愿意让黑人踏足。
目前在西班牙的殖民地,黑人和非黑人群体之间有着较为严格的种族隔离制度。
西班牙的殖民城市和据点都是没有黑人存在的,而黑人土著则集中居住在殖民地内的土著邦国中。
双方之间基本井水不犯河水,除了缴纳税收或者运输物资等必要活动之外,其他的情况下双方都不会前往对方的范围。
为了防止这些黑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钻空子获得西班牙的国籍,殖民地事务部门以及各殖民地政府也是有着相关的规定的。
不管是男性黑人还是女性黑人的后代,一律被视为黑人,是要被赶到土著的势力范围生存的。
西班牙的殖民地只能生存非黑人的后代,这么做也是杜绝一些黑人想让自己的后代改变身份的想法。
哪怕黑人女性能够嫁给西班牙人或者其他的非黑人土著,他们的后代也是无法获得西班牙的国籍的。
与黑人通婚还会触犯殖民地政府的非法婚姻罪,该罪行最低会面临数百比塞塔的罚款,最高甚至会面临数年到十年以上的监禁。
当然,殖民地政府并不会真的去监禁他们。监禁就代表着要管饭,殖民地政府是不可能白白养着他们的。
对于那些触犯法律的罪犯,他们的最终归宿是前往种植园或者矿场进行劳动。
当然,如果是欧洲移民犯了罪,会酌情减轻处罚。他们也不会被强制押往种植园或者矿场劳动,而是会真的在殖民地的监狱中服刑。
监狱中会有一些不太劳累的活让他们干,只要能够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也是可以减免一定的刑期的。
这样的情况差不多在各国的殖民地同时存在,对本国移民,欧洲移民以及其他当地土著的处理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特别是欧洲移民与当地土著之间,对待两者的态度有着天差地别的差异。
就拿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来举例。英国人如果在印度殖民地犯了法,大概率不会有什么太过严重的事情。
但如果印度人犯了法,特别是对英国人犯了法的话,那么万死难逃其罪。
甚至别说是犯了法了,稍微有点权势的英国人如果看某一个印度人不顺眼的话,就有各种各样的手段可以弄死这个印度人。
这也是这个时代各国殖民地的现状,处于殖民地最底层的土著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他们甚至连生存的权利都要仰仗当地的欧洲移民。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德奥俄三国战争的爆发,西班牙获得的欧洲移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来自奥匈帝国和俄国的移民,光是在战争爆发的前一个月里,移民数量相较于去年的同时期就翻了接近一倍。
其实想想也正常,战争和灾荒几乎是移民增加的主要原因。
也只有这两种原因,才会让人们在自己的国家生活不下去。其他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抱着能坚持就坚持的想法的。
毕竟移民就代表着背井离乡,前往自己非常陌生的异国他乡。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亲人的感受的,这也是这个时代各国的移民数量没有那么夸张的原因。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太过简单,基本主流的交通工具就只有火车和轮船两种。
这两种交通工具的速度又太慢,一旦要去远一点的地方,所需要的时间动辄以周来计算。
哪怕是西班牙本土前往非洲殖民地,快一点的军舰也需要一两周的时间。要是乘坐慢一点的轮船的话,时间就会被延长到两到三周。
光是如此漫长的路途就足以让许多人打消移民到国外的想法了,更别提这个时代的远洋航行的船票也十分昂贵,许多人根本负担不起。
其实话说回来,这种情况到了后世也是差不多的。
后世的跨国机票也是相当昂贵的,乘坐轮船的话同样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就导致在经济和工业相对发达的后世,仍然有着数不清的人没有出过国,没有乘坐过跨国飞机或者邮轮。
对于这些暴增的移民人数,西班牙选择将他们通通转移到非洲殖民地。
相较于之前较为平均的分配到各个殖民地,目前西班牙政府已经改变了移交这些移民的策略。
这些欧洲移民最主要的目的地是西非殖民地或者南摩洛哥殖民地,毕竟这两个殖民地一个是重要的农业开发区,另一个是西班牙计划进行本土化的地区。
至于几内亚殖民地和刚果领地,就只能在前两个殖民地无法容纳的移民中挑选了。
虽然是捡残羹剩饭吃,但几内亚殖民地和刚果领地都是面积上百甚至数百平方公里的超大殖民地,他们因为很缺人口的原因,倒也不挑。
事实证明,这些从俄国远道而来的移民,搞农业还真的是一把好手。
西班牙的殖民地没有那么多的压迫,他们来到殖民地之后和其他的移民是具备同等的身份的。
这也代表着只要他们上缴足够的税收,剩下的粮食和其他收入都是属于自己的。
在这种情况下,俄国移民也爆发出了极其强大的干劲。他们对于农业劳动比西班牙人还要积极,目前已经成为西非殖民地重要的农业群体。
甚至这些俄国移民中已经诞生出了好几个大地主,手中拥有动辄数百英亩的土地。
至于这数百英亩的土地该如何劳作,实际上也相当简单。在大部分时间,从事农忙工作的都是当地的土著人口。
这些来自欧洲的移民只需要管理这些土著,让他们去开垦和种植就行了。
虽然也有部分欧洲移民会从事农业工作,但农场主和种植园主也会支付给他们足够的薪资。
欧洲移民的工作收入以及餐食和这些土著有着极大的差别。这些种植园和农场的土著,他们别说吃肉了,能不能吃饱饭都是个问题。
而对于那些在种植园和农场工作的欧洲移民来说,他们不仅能够获得相当丰厚的收入,农场主还会为他们提供一周两次的肉食供应。
这些肉食从哪里来呢?当然是来自西非殖民地的畜牧场,以及野外的草原森林。
除了西班牙的殖民地会养殖各种动物来提供肉食之外,当地的土著也会向西班牙上交打猎获得的动物。
殖民地政府会以一定的价格向土著收购各种动物,这也是殖民地的民众能够获得充分的肉食供应的原因。
要是从西班牙本土运输的话,光是这一两周的运输时间,就足以让肉类食品在中途运输中就已经腐烂发臭。
而且西班牙本身也不算畜牧大国,本土生产的肉制品和奶制品,能够满足本土民众的需求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就导致西非殖民地除了进行农产品的种植之外,还需要进行畜牧业的开发。
西班牙的几个殖民地也会时不时的组织打猎活动,为的就是减少当地的野生食肉动物,让食草动物加快繁殖。
等到食草动物繁殖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再组织针对食草动物的打猎活动,一次性收获更多的肉食。
也正是因为畜牧业的建设以及打猎活动的盛行,让西班牙的殖民地在人口快速增加的同时,也能确保粮食以及肉类的供应不会受到影响。
4200字第二更,求月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帝国崛起:西班牙,帝国崛起:西班牙最新章节,帝国崛起:西班牙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帝国崛起:西班牙,帝国崛起:西班牙最新章节,帝国崛起:西班牙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