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chan,gwo!”
一个白人老外看着从机场通道走出的陈瑾和郭忛,在那热情的招呼着。
“查克?”
陈瑾象征性的问着。
华纳大中华区的市场部经理,给陈瑾联系了华纳总部,对方负责接待的人名字叫查克·洛尔,是华纳兄弟影业市场部的副总监。
“yes,查克·洛尔!”
查克·洛尔朝着陈瑾伸出手,陈瑾跟他拥抱了下:“很高兴见到你!”
“我也是!”
查克·洛尔笑着,又跟郭忛抱了下。
原本老龚想过来接机的,但《黑暗骑士崛起》的拍摄地点,跟《疾速追杀》不在同一个地方。
《疾速追杀》的拍摄地虽然也在纽约,但离《黑暗骑士崛起》最后的一个片场距离很远,而且《黑骑》马上即将杀青,所以陈瑾得先带郭忛去见一下诺兰和贝尔。
“事情我已经跟诺兰导演说过了,他其实对你和gwo也非常感兴趣!”
“华夏一直是我们华纳非常重视的市场,你们能取得这么漂亮的票房成绩,我们其实也都很好奇!”
查克上了车后,在那热情的跟陈瑾说着。
陈瑾微微笑着,旁边的郭忛却操着不太熟练的英文道:“真正的商业片,还是要看各种特效,尤其诺兰导演第一个用imax全机组拍摄,是全世界所有导演都很钦佩的一件事!”
商业互吹嘛,郭忛还是很擅长的。
不过他倒是没有说错,诺兰虽然在全球小有名声,但还没到后世那种封神的地步。
不过他一个外来导演,这一次拍摄《黑暗骑士崛起》,坚持运用IMAX摄影机进行拍摄,并追求使用实物模型,还是让业界相当震撼的。
这种尝试非常具有前瞻性,如果成功的话,诺兰在六大的话语权将变得格外重要。
要知道好莱坞的拍摄是制片人中心制,就是制片人在剧组说一不二,导演都只是打工的;目前的诺兰也是如此。
但是,如果这部电影成功了,那他就将跨入少有的“导演中心制”范畴。
这在美国是非常难得的,只有寥寥几个导演可以做到。
而且这些导演在全世界,都拥有无与伦比的票房号召力,例如导演《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的卡车司机卡梅隆,《大白鲨》、《侏罗纪》的斯皮尔伯格。
这些导演,可以拥有和六大谈判的底气。
诺兰的目标当然也是这个。
而郭忛,其实也差不多。
他之所以要拍科幻片,还是想要获得独一无二的导演话语权;倒不是要跟陈瑾分家,而是彻底成为独立导演,不是外界传言的,因为靠陈瑾而成功的一个小导演。
他是想脱离这个标签,所以诺兰是他的“偶像”倒也没说错。
他比较欣赏这样独立的导演。
“其实还是因为上一部的成功,《黑暗骑士》是业界第一部采用imax机组拍摄的,当时imax公司为了推广设备,免费跟我们华纳合作!”
“这一部他们就开始收钱了……”
查克在那无奈的说着,突然朝着两人道:“还有就是华夏市场,希望第三部能够在内地上映!”
《蝙蝠侠1和2》,也就是《侠影之谜》、《黑暗骑士》,都没有在内地上映,所以少了好几亿人民币的票房,现在内地票房市场每年递增,华纳肯定是想要冲击一下全球票房新高的。
“我们电科可以买下来!”
陈瑾开了个玩笑,全车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事实上,《黑暗骑士崛起》的价值谁都清楚,内地上映只有两个结果。
一就是中影拿下,二就是审核不通过。
没有第三种方案。
电科是肯定拿不下代理的,审核那边其实也是看中影想不想发行,如果想的话,有的是屏蔽和删减的办法。
《黑暗骑士》是因为小丑这个角色的缘故,不然其实中影早就合作了。
一路上几个人聊得很畅快,很快就到了临时下榻的酒店。
“两位需要先休息下吗?还是直接去拍摄片场看看?”
查克对陈瑾和郭忛很是客气。
他只是华纳市场部的一个领导,华纳的总裁一二把手这些也不会搭理他们,毕竟陈瑾和电科的名气有,但没有到让华纳总部惊动的地步。
除非是中影这样的巨头,就跟未来召集郭忛七个新崛起的导演来美国学习,就是中影的渠道。
六大都得卖面子。
现在陈瑾走的是合作和私人的渠道。
对方派查克出马,也不算不尊重。
“直接去吧!”
“我跟贝尔已经发了信息!”
陈瑾跟郭忛把行李放到了酒店,就朝着《黑暗骑士崛起》纽约的片场驶去。
特普大厦!
没错,特普大厦。
这就是《黑暗骑士崛起》最后电影杀青一个拍摄片场。
影片主体拍摄接近尾声的几周里,剧组都是在纽约度过的。
特普大厦被当作蝙蝠侠韦恩财团的外观景致,而皇后区大桥的上层应剧组拍摄要求,被封闭整整两天。
就是在这个地点,“蝙蝠侠”眺望过这座他愿意用生命和所有的一切保护的哥谭市。
贝恩袭击证券交易所一场戏,也的确是在华尔街完成的。
“咋了?”
郭忛看陈瑾下车后,看着眼前的这栋摩天大楼,迟迟都没有出声。
“没什么……”
陈瑾笑了笑,眼前的特普大厦,可没有未来那么出名。
未来自传电影里面,这栋大厦的主人,未来可是当上老美大boss的,而且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红统领,搞出了不少的笑话。
现在这家伙还只是一个全美挺有名的商人,福布斯全球富豪top500堪堪挤上去的存在。
谁能够想到,这家伙会突然从政呢?!
“按照这家伙嗜财如命的尿性,提前投资政治献金倒是一条好的出路……”
陈瑾在那谋划着,可惜特普这家伙跟好莱坞不对付,不然很有可能靠这条渠道,陈瑾能拿下奥斯卡影帝。
这不是没可能的。
在老美,有钱一切皆有可能。
什么都是生意,奥斯卡当然也是。
“诺兰导演正在拍摄,我们在这等一会,或者你们可以在剧组看看!”
查克进了片场,不一会儿走了出来。
“没事!”
陈瑾已经看到了不远处坐在一台巨大监视器面前的诺兰,整个片场被无数的机组所笼罩着,很多人有条不紊的完成着他们的工作。
实景拍摄,不是绿幕。
贝尔在拍摄他角色的戏份。
“人好多!”
郭忛眼神早就跟扫描仪一样,四处张望起来,手里还拿着笔和笔记本。
“整齐!”
“服装都是统一的!”
郭忛一边说一边在那快速写着。
好莱坞剧组一般都有做统一剧组服的习惯,主要是便于管理,而且前后还贴着名字、工作组编号,便于别人使唤和认识,还有就是提升团队荣誉感和凝聚力。
但是衣服上印的图案和文字都不固定,脑洞大的导演像昆汀甚至在衣服上画裸女。
制片人问他为什么,昆汀美其名曰这样可以让演职员都更加愉悦,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而且,大多数也都是写虚构的剧组名。
像诺兰在《黑暗骑士》时的剧组名叫《罗伊初吻》。
拍《盗梦空间》时叫《奥利弗之箭》,用的都是他孩子的名字。
“这其实就是剧组文化衫!”
“不过确实便于管理……”
陈瑾朝郭忛说着,郭忛拼命点着头:“对,看上去规整很多!”
“这只是冰山一角!”
“好莱坞标准的工业化流程,是方方面面的!”
“剧组拍摄甚至要受到资方和完片担保公司的监控,资金也不是一次性到位的!”
陈瑾在来之前,每天都跟老龚和《疾速追杀》的几个负责人聊天。
《疾速追杀》的拍摄,就是遵循的好莱坞模版,只不过比眼前的《黑暗骑士崛起》,要简单很多。
资金走的是国内特批通道,这个相关部门是允许的。
“剧本都有标准流程化的模版!”
郭忛快速的书写着,整个人看上去亢奋极了:“我得抽空看下诺兰的剧本,听说有时候一边拍还一边修改!”
“嗯,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和大制片厂,通常都会设置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叫做剧本分析师!”
查克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郭忛的身旁。
陈瑾刚刚向他请教剧本的事情。
“就拿蝙蝠侠这个剧本来说吧,如果我是剧本分析师,接到稿子,第一时间看简介和总结,大概就两三句话,然后是不超过两页的剧情提纲!”
“开头的悬念在第一分钟就要拉起来,10分钟内必须让我看到一个小高潮!”
“男女主角的场次加起来要75场以上……”
“……”
说起专业和拍摄,查克显然侃侃而谈。
而陈瑾和郭忛都听得很认真,虽然国内电影不一定可以套用,但爆米花确实可以借鉴这个套路。
这是一套无往不利的编剧法则。
就拿110分钟的电影剧本来说,从第一分钟到终场画面,该呈现的内容都是固定在大概范围的。
开始是画面呈现,第5分钟进入主题;第10分钟完成铺垫和剧情架构;12分钟第一个转折必须出现,因为这时候观众已经逐渐疲乏。
然后是争执、第二幕转折点、B故事等等。
好莱坞电影的超级高潮一般出现在第55-75分钟,这个情节是第10个情节点,叫敌人逼近,制造紧张气氛。
接着是第11个剧情点一无所有,这是在打压主角。
第12,灵魂黑夜,到这里情绪压制到极限,主角准备装逼逆袭。
从第85分钟开始,就是主角反败为胜的过程。
这套15个情节点的三幕式编剧法则,适用于所有类似超级英雄、合家欢题材的好莱坞电影,并且观众乐此不疲。
这也是好莱坞电影工业的从业者,从长期的理论、实践,甚至加入了心理学分析得出的结论。
这就像一个流水线,因此欧洲三大对于好莱坞是敌视和排斥的,因为他们把电影当做了纯粹的商品,忽略了艺术领域的探究。
而且,也正因为这样,其实编剧和导演就是制片人的左手和右手。
一个负责写,一个负责拍。
就如同两个提线木偶一样。
“ok!”
随着诺兰对讲机的一声喊,如同一台机器运作的片场,瞬间传来了欢呼声。
一幕完美的拍完,演员们可以休息会,各个组开始分工明确,轨道、灯光、摄影……所有的工作人员开始为下一场的拍摄布置开来,完全不需要导演在那指挥。
因为制片人工业化的通告单里面,有每个岗位每个人每天需要做的任何事情,详细到分钟。
“啧啧,真恐怖!”
“但这其实,是我们国人最擅长的!”
郭忛突然朝陈瑾说着,陈瑾能明白他的意思:“对,纪律性!”
华夏目前的电影工业、人才储备、银幕数量都无法和好莱坞抗衡。
但我们也很强大,拥有最古老灿烂的文化,拥有最热爱电影的观众,拥有最波澜壮阔的市场,还有就是最好的人工和最负责任的“牛马”!
这一点,全世界都没有华夏来的有优势。
好莱坞的工业体系看似坚不可摧,但事实上只是国内还没开始流行,一旦有人规范化,学起来是很快的。
这一点copy的能力,华人也是世界第一。
“收获!”
“太有收获了!”
“普通的电影无所谓,特效大片,还真得各个环节匹配好才行,不然拍不好的!”
郭忛有些心有余悸。
如果没来好莱坞,直接按照现有的拍摄流程来拍《流浪地球》,哪怕剧本ok,导演脑海中很有整个故事,但……各个环节没法衔接。
只有故事、文戏,没有特效、没有光影,因为缺少必要的工业流程。
特效,是要随时随地跟拍摄同步的。
特效师得随时观看每个特效拍摄的画面,而后同步做相应特效镜头;所谓的后期,也只是把所有特效做好的片段,整合成一部电影。
各个环节配套,来完成一件产品;而不是所谓的先做这个,再做那个,一个部门负责一个。
这是大错特错的想法。
好莱坞的拍摄,是各部门分工明确,但精工合作。
“嗨,克里斯托弗!”
查克这时走到了片场监视器前的诺兰身旁,指着身后的陈瑾和郭忛:“这就是我跟你说的,来自华夏的威尼斯影帝chan,还有他们国内最畅销的导演,gwo!”
好莱坞的大导,很多都放权给第一第二导演、摄影DP和道具、灯光老大就完事儿,自己坐在监视器后面一整天都不带动的。
按照走位、打光、预演,微调和正式拍摄的流程,演员们该化妆的化妆,该走位的走位,现场的布景、拍摄轨道铺排、灯光设备调试也有条不紊地进行。
如果查克不去喊诺兰,这家伙可能都不会转身。
这时听了查克的话后,这个未来全球最为成功的几个商业片大导之一,才疑惑的转身,看向了一旁的陈瑾和郭忛。
他像是突然反应过来一般,起身跟查克一起走出了片场。
陈瑾却突然看到了很搞笑的一幕。
也有人跟他们一样,居然在等这场戏拍完。
贝尔还没走出片场,就被一个黄头发的老外给拦截住了,这家伙还带来了自己的拍摄团队。
不是懂王,还有何人?
一个白人老外看着从机场通道走出的陈瑾和郭忛,在那热情的招呼着。
“查克?”
陈瑾象征性的问着。
华纳大中华区的市场部经理,给陈瑾联系了华纳总部,对方负责接待的人名字叫查克·洛尔,是华纳兄弟影业市场部的副总监。
“yes,查克·洛尔!”
查克·洛尔朝着陈瑾伸出手,陈瑾跟他拥抱了下:“很高兴见到你!”
“我也是!”
查克·洛尔笑着,又跟郭忛抱了下。
原本老龚想过来接机的,但《黑暗骑士崛起》的拍摄地点,跟《疾速追杀》不在同一个地方。
《疾速追杀》的拍摄地虽然也在纽约,但离《黑暗骑士崛起》最后的一个片场距离很远,而且《黑骑》马上即将杀青,所以陈瑾得先带郭忛去见一下诺兰和贝尔。
“事情我已经跟诺兰导演说过了,他其实对你和gwo也非常感兴趣!”
“华夏一直是我们华纳非常重视的市场,你们能取得这么漂亮的票房成绩,我们其实也都很好奇!”
查克上了车后,在那热情的跟陈瑾说着。
陈瑾微微笑着,旁边的郭忛却操着不太熟练的英文道:“真正的商业片,还是要看各种特效,尤其诺兰导演第一个用imax全机组拍摄,是全世界所有导演都很钦佩的一件事!”
商业互吹嘛,郭忛还是很擅长的。
不过他倒是没有说错,诺兰虽然在全球小有名声,但还没到后世那种封神的地步。
不过他一个外来导演,这一次拍摄《黑暗骑士崛起》,坚持运用IMAX摄影机进行拍摄,并追求使用实物模型,还是让业界相当震撼的。
这种尝试非常具有前瞻性,如果成功的话,诺兰在六大的话语权将变得格外重要。
要知道好莱坞的拍摄是制片人中心制,就是制片人在剧组说一不二,导演都只是打工的;目前的诺兰也是如此。
但是,如果这部电影成功了,那他就将跨入少有的“导演中心制”范畴。
这在美国是非常难得的,只有寥寥几个导演可以做到。
而且这些导演在全世界,都拥有无与伦比的票房号召力,例如导演《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的卡车司机卡梅隆,《大白鲨》、《侏罗纪》的斯皮尔伯格。
这些导演,可以拥有和六大谈判的底气。
诺兰的目标当然也是这个。
而郭忛,其实也差不多。
他之所以要拍科幻片,还是想要获得独一无二的导演话语权;倒不是要跟陈瑾分家,而是彻底成为独立导演,不是外界传言的,因为靠陈瑾而成功的一个小导演。
他是想脱离这个标签,所以诺兰是他的“偶像”倒也没说错。
他比较欣赏这样独立的导演。
“其实还是因为上一部的成功,《黑暗骑士》是业界第一部采用imax机组拍摄的,当时imax公司为了推广设备,免费跟我们华纳合作!”
“这一部他们就开始收钱了……”
查克在那无奈的说着,突然朝着两人道:“还有就是华夏市场,希望第三部能够在内地上映!”
《蝙蝠侠1和2》,也就是《侠影之谜》、《黑暗骑士》,都没有在内地上映,所以少了好几亿人民币的票房,现在内地票房市场每年递增,华纳肯定是想要冲击一下全球票房新高的。
“我们电科可以买下来!”
陈瑾开了个玩笑,全车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事实上,《黑暗骑士崛起》的价值谁都清楚,内地上映只有两个结果。
一就是中影拿下,二就是审核不通过。
没有第三种方案。
电科是肯定拿不下代理的,审核那边其实也是看中影想不想发行,如果想的话,有的是屏蔽和删减的办法。
《黑暗骑士》是因为小丑这个角色的缘故,不然其实中影早就合作了。
一路上几个人聊得很畅快,很快就到了临时下榻的酒店。
“两位需要先休息下吗?还是直接去拍摄片场看看?”
查克对陈瑾和郭忛很是客气。
他只是华纳市场部的一个领导,华纳的总裁一二把手这些也不会搭理他们,毕竟陈瑾和电科的名气有,但没有到让华纳总部惊动的地步。
除非是中影这样的巨头,就跟未来召集郭忛七个新崛起的导演来美国学习,就是中影的渠道。
六大都得卖面子。
现在陈瑾走的是合作和私人的渠道。
对方派查克出马,也不算不尊重。
“直接去吧!”
“我跟贝尔已经发了信息!”
陈瑾跟郭忛把行李放到了酒店,就朝着《黑暗骑士崛起》纽约的片场驶去。
特普大厦!
没错,特普大厦。
这就是《黑暗骑士崛起》最后电影杀青一个拍摄片场。
影片主体拍摄接近尾声的几周里,剧组都是在纽约度过的。
特普大厦被当作蝙蝠侠韦恩财团的外观景致,而皇后区大桥的上层应剧组拍摄要求,被封闭整整两天。
就是在这个地点,“蝙蝠侠”眺望过这座他愿意用生命和所有的一切保护的哥谭市。
贝恩袭击证券交易所一场戏,也的确是在华尔街完成的。
“咋了?”
郭忛看陈瑾下车后,看着眼前的这栋摩天大楼,迟迟都没有出声。
“没什么……”
陈瑾笑了笑,眼前的特普大厦,可没有未来那么出名。
未来自传电影里面,这栋大厦的主人,未来可是当上老美大boss的,而且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红统领,搞出了不少的笑话。
现在这家伙还只是一个全美挺有名的商人,福布斯全球富豪top500堪堪挤上去的存在。
谁能够想到,这家伙会突然从政呢?!
“按照这家伙嗜财如命的尿性,提前投资政治献金倒是一条好的出路……”
陈瑾在那谋划着,可惜特普这家伙跟好莱坞不对付,不然很有可能靠这条渠道,陈瑾能拿下奥斯卡影帝。
这不是没可能的。
在老美,有钱一切皆有可能。
什么都是生意,奥斯卡当然也是。
“诺兰导演正在拍摄,我们在这等一会,或者你们可以在剧组看看!”
查克进了片场,不一会儿走了出来。
“没事!”
陈瑾已经看到了不远处坐在一台巨大监视器面前的诺兰,整个片场被无数的机组所笼罩着,很多人有条不紊的完成着他们的工作。
实景拍摄,不是绿幕。
贝尔在拍摄他角色的戏份。
“人好多!”
郭忛眼神早就跟扫描仪一样,四处张望起来,手里还拿着笔和笔记本。
“整齐!”
“服装都是统一的!”
郭忛一边说一边在那快速写着。
好莱坞剧组一般都有做统一剧组服的习惯,主要是便于管理,而且前后还贴着名字、工作组编号,便于别人使唤和认识,还有就是提升团队荣誉感和凝聚力。
但是衣服上印的图案和文字都不固定,脑洞大的导演像昆汀甚至在衣服上画裸女。
制片人问他为什么,昆汀美其名曰这样可以让演职员都更加愉悦,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而且,大多数也都是写虚构的剧组名。
像诺兰在《黑暗骑士》时的剧组名叫《罗伊初吻》。
拍《盗梦空间》时叫《奥利弗之箭》,用的都是他孩子的名字。
“这其实就是剧组文化衫!”
“不过确实便于管理……”
陈瑾朝郭忛说着,郭忛拼命点着头:“对,看上去规整很多!”
“这只是冰山一角!”
“好莱坞标准的工业化流程,是方方面面的!”
“剧组拍摄甚至要受到资方和完片担保公司的监控,资金也不是一次性到位的!”
陈瑾在来之前,每天都跟老龚和《疾速追杀》的几个负责人聊天。
《疾速追杀》的拍摄,就是遵循的好莱坞模版,只不过比眼前的《黑暗骑士崛起》,要简单很多。
资金走的是国内特批通道,这个相关部门是允许的。
“剧本都有标准流程化的模版!”
郭忛快速的书写着,整个人看上去亢奋极了:“我得抽空看下诺兰的剧本,听说有时候一边拍还一边修改!”
“嗯,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和大制片厂,通常都会设置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叫做剧本分析师!”
查克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郭忛的身旁。
陈瑾刚刚向他请教剧本的事情。
“就拿蝙蝠侠这个剧本来说吧,如果我是剧本分析师,接到稿子,第一时间看简介和总结,大概就两三句话,然后是不超过两页的剧情提纲!”
“开头的悬念在第一分钟就要拉起来,10分钟内必须让我看到一个小高潮!”
“男女主角的场次加起来要75场以上……”
“……”
说起专业和拍摄,查克显然侃侃而谈。
而陈瑾和郭忛都听得很认真,虽然国内电影不一定可以套用,但爆米花确实可以借鉴这个套路。
这是一套无往不利的编剧法则。
就拿110分钟的电影剧本来说,从第一分钟到终场画面,该呈现的内容都是固定在大概范围的。
开始是画面呈现,第5分钟进入主题;第10分钟完成铺垫和剧情架构;12分钟第一个转折必须出现,因为这时候观众已经逐渐疲乏。
然后是争执、第二幕转折点、B故事等等。
好莱坞电影的超级高潮一般出现在第55-75分钟,这个情节是第10个情节点,叫敌人逼近,制造紧张气氛。
接着是第11个剧情点一无所有,这是在打压主角。
第12,灵魂黑夜,到这里情绪压制到极限,主角准备装逼逆袭。
从第85分钟开始,就是主角反败为胜的过程。
这套15个情节点的三幕式编剧法则,适用于所有类似超级英雄、合家欢题材的好莱坞电影,并且观众乐此不疲。
这也是好莱坞电影工业的从业者,从长期的理论、实践,甚至加入了心理学分析得出的结论。
这就像一个流水线,因此欧洲三大对于好莱坞是敌视和排斥的,因为他们把电影当做了纯粹的商品,忽略了艺术领域的探究。
而且,也正因为这样,其实编剧和导演就是制片人的左手和右手。
一个负责写,一个负责拍。
就如同两个提线木偶一样。
“ok!”
随着诺兰对讲机的一声喊,如同一台机器运作的片场,瞬间传来了欢呼声。
一幕完美的拍完,演员们可以休息会,各个组开始分工明确,轨道、灯光、摄影……所有的工作人员开始为下一场的拍摄布置开来,完全不需要导演在那指挥。
因为制片人工业化的通告单里面,有每个岗位每个人每天需要做的任何事情,详细到分钟。
“啧啧,真恐怖!”
“但这其实,是我们国人最擅长的!”
郭忛突然朝陈瑾说着,陈瑾能明白他的意思:“对,纪律性!”
华夏目前的电影工业、人才储备、银幕数量都无法和好莱坞抗衡。
但我们也很强大,拥有最古老灿烂的文化,拥有最热爱电影的观众,拥有最波澜壮阔的市场,还有就是最好的人工和最负责任的“牛马”!
这一点,全世界都没有华夏来的有优势。
好莱坞的工业体系看似坚不可摧,但事实上只是国内还没开始流行,一旦有人规范化,学起来是很快的。
这一点copy的能力,华人也是世界第一。
“收获!”
“太有收获了!”
“普通的电影无所谓,特效大片,还真得各个环节匹配好才行,不然拍不好的!”
郭忛有些心有余悸。
如果没来好莱坞,直接按照现有的拍摄流程来拍《流浪地球》,哪怕剧本ok,导演脑海中很有整个故事,但……各个环节没法衔接。
只有故事、文戏,没有特效、没有光影,因为缺少必要的工业流程。
特效,是要随时随地跟拍摄同步的。
特效师得随时观看每个特效拍摄的画面,而后同步做相应特效镜头;所谓的后期,也只是把所有特效做好的片段,整合成一部电影。
各个环节配套,来完成一件产品;而不是所谓的先做这个,再做那个,一个部门负责一个。
这是大错特错的想法。
好莱坞的拍摄,是各部门分工明确,但精工合作。
“嗨,克里斯托弗!”
查克这时走到了片场监视器前的诺兰身旁,指着身后的陈瑾和郭忛:“这就是我跟你说的,来自华夏的威尼斯影帝chan,还有他们国内最畅销的导演,gwo!”
好莱坞的大导,很多都放权给第一第二导演、摄影DP和道具、灯光老大就完事儿,自己坐在监视器后面一整天都不带动的。
按照走位、打光、预演,微调和正式拍摄的流程,演员们该化妆的化妆,该走位的走位,现场的布景、拍摄轨道铺排、灯光设备调试也有条不紊地进行。
如果查克不去喊诺兰,这家伙可能都不会转身。
这时听了查克的话后,这个未来全球最为成功的几个商业片大导之一,才疑惑的转身,看向了一旁的陈瑾和郭忛。
他像是突然反应过来一般,起身跟查克一起走出了片场。
陈瑾却突然看到了很搞笑的一幕。
也有人跟他们一样,居然在等这场戏拍完。
贝尔还没走出片场,就被一个黄头发的老外给拦截住了,这家伙还带来了自己的拍摄团队。
不是懂王,还有何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最新章节,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最新章节,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