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量间,宝姐姐去而复返,面上满是狐疑,入内与陈斯远说道:“古怪,林丫头也不知笑个什么劲头,问她她又不肯说。”
陈斯远抬眼瞧了瞧宝姐姐,见那一双水杏眼里熬得满是红血丝,顿时心疼不已。探手擒了柔荑,认真说道:“此番辛苦妹妹了。”
宝钗摇了摇头,道:“怎么又说起这个来了?”
‘你若去了,我又该怎么活呢?’,黛玉如此,宝姐姐又何尝不是如此?虽不曾明言,可阖府上下谁不知宝姐姐早已钟情于自个儿?
若自己果然有个好歹,宝姐姐自是不好回头去寻宝玉,这婚事耽搁下来,还不知来日会如何呢。也难怪宝姐姐有此一叹。
宝姐姐眼见暂且无人来访,干脆凑坐床头,探手捋一捋陈斯远凌乱的发髻,娴静说道:“你如今无需想旁的,养好了身子骨才是正经。若你烦了,回头儿我打发莺儿去清堂茅舍寻了时文来,你不好自个儿瞧,我念给你听可好?”
陈斯远眨眨眼,顿时哭笑不得。到底是宝姐姐啊,自个儿都这个模样了也忘不了‘停机德’。
好似瞧出陈斯远的不自在,宝姐姐赶忙又找补道:“若是不想看时文,我打发人寻一些话本子就是了。”
“不用,时文就挺好。”
宝姐姐娴静一笑,欣慰道:“也不用太过劳神,每日听上一篇也就是了。这八股文就讲究个水磨工夫,一日不练自个儿知道,一月不练同学知道。我如今没旁的念头,只盼着你早日康复,来日一举金榜题名,到时——”
宝姐姐说到这儿不禁红了脸儿,这到时自是披红挂彩来迎娶她。
两手相牵,四目相对,自是情兴莫止、你侬我侬。宝姐姐禁不住情炽高涨,正待俯身奉上香吻,谁知此时便听外间莺儿道:“姑娘,赵姨娘来了!”
陈斯远与宝钗俱都是一怔,心道赵姨娘怎么这会子来了?
再如何说也是半个长辈,宝钗素来周全,紧忙起身换了脸色来迎。少一时陈斯远便见宝钗引了赵姨娘,其后又有小鹊儿、小吉祥儿提了两个食盒入内。
“哥儿可好些了?我昨儿个便说要来,谁知半路探丫头说哥儿睡下了,我便又回去了。”
不待陈斯远答话,赵姨娘扭头招呼道:“快撂下撂下,这可都是大补之物。”
小鹊儿、小吉祥儿两个连忙应承,寻了桌案铺展开食盒,将内中一样样吃食拿将出来。
那赵姨娘又挪了凳子凑坐床榻旁,笑吟吟说道:“多亏了远哥儿,老爷这才让环儿去前头读书。这府中我就瞧着远哥儿亲近,方才还想招呼探丫头一道儿来,谁知她说一早儿来过了,我便只好自个儿来了。
这伤势可好些了?你是不知,昨儿个你没醒,唬得我在房中好一阵求神拜佛。亏得神佛庇佑,下晌时哥儿就醒了。”
陈斯远只得道:“劳烦姨娘挂心了。”
那赵姨娘一甩帕子,嗔笑道:“咱们之间还用客套?”顿了顿,又朝着桌案呶呶嘴,道:“我也不知送些什么好,想着吃什么补什么,便给了小厨房二两银钱,买了些大补之物来。过会子哥儿多吃些。”
陈斯远笑着颔首,随即便见宝姐姐蹙眉欲言又止。陈斯远扫量一眼,便见那几样吃食,瑶柱、黄鱼、羊肉羹、鹅肉脯……好家伙,都是发物啊!
陈斯远旧伤未愈,哪里敢吃发物?他心下暗自思量,这赵姨娘是个没见识的,再说这些吃食只怕没一两银钱下不来,说不得便是赵姨娘被小厨房的厨役给唬弄了,如此倒是不好当面责怪。
于是暗自朝宝姐姐递了个眼色,又笑着与赵姨娘道:“姨娘太过破费了。”
赵姨娘掩口笑道:“应当的。不冲旁的,这府中只哥儿待我们母子三人客客气气,单冲着这一条,我也合该来看看哥儿。”
当下莺儿奉上茶水,那赵姨娘东一句、西一嘴,有的没的说了半晌,眼见宝姐姐始终不肯走,只得讪讪起身,只说来日陈斯远回了清堂茅舍再去探望。
陈斯远不便起身,便请宝姐姐代为相送。
待宝姐姐送过赵姨娘回转,二人顿时相顾无言。宝姐姐指了指那吃食道:“赵姨娘被人哄了?”
陈斯远道:“妹妹早知这府中下人是个什么德行。”
宝钗颔首蹙眉道:“奴大欺主……如今眼看着尾大不掉了。”
陈斯远道:“自古如此,主大欺奴、奴大欺主,不看旁的,只看前明便知一二。”
宝姐姐思量道:“也是两难……这外头买来的仆妇难保有异心,家生子虽忠心,却彼此勾连、沆瀣一气……我竟想不出两全之法。”
陈斯远道:“这世上哪儿有什么两全之法?不过是穷则思变罢了。”
宝姐姐以为有道理,不禁心下愈发倾慕了几分。二人说着体己话儿,少一时薛姨妈回返,陈斯远便与母女两个说道:“这两日实在太过劳烦姨太太与宝妹妹,我如今业已转醒,合该挪回清堂茅舍。”
薛姨妈张口便要说话,又碍于宝钗在,这才止住话头。宝姐姐却另有思量,说道:“你伤得这般重,王太医发了话,这几日最好别挪动。左右这前院也空置着,不如多待几日,待王太医诊看过了再挪也不迟。”
薛姨妈赶忙附和道:“是极,那伤口再往下偏两寸便要扎着心了,哪里敢胡乱挪动?”
陈斯远与宝姐姐对视一眼,那一双水杏眼会说话也似,陈斯远霎时便知道了宝姐姐的心思。如今他住在东北上小院的前院,宝姐姐自是可以借着由头白日里留在此间;若挪回清堂茅舍,宝姐姐碍于人言,只怕到时也要学着黛玉、邢岫烟那般,每回探视一阵便要回去。
他受创这般重,宝姐姐自是想着亲自照看。
再瞥一眼薛姨妈,不想薛姨妈除去这般心思……四目殷勤瞧过来,这推拒的话儿实在不好说出口,陈斯远便只得应承下来。
因薛姨妈回转,同喜同贵自然也回了,又有五儿过来照看陈斯远,宝姐姐顺势便将那几样吃食赏给了丫鬟们吃用,又嘱咐众丫鬟不好说出去。
到得下晌时,睡眼惺忪的香菱快步寻来,却是尤三姐打发人知会,甄封氏已到了新宅。因运河淤塞,甄封氏行了小二百里的陆路,正值骄阳似火,待再上船便病了。
便是如今赶到京师也病恹恹的不曾转好,香菱挂念母亲,只得先去照看母亲,又说夜里再回来。
陈斯远赶忙道:“你母亲既然病了,还是照看你母亲要紧。我如今已无大碍,你何时回来瞧不一样?”
香菱瘪嘴道:“那如何能一样儿?五儿那日只瞧了大爷一眼就骇得心悸气闷,歇了两日才好转。若她来守夜,只怕倒要先将自个儿累得病了。如此一来,只剩下红玉一个,若是大爷有什么事儿可如何是好?”
五儿在一旁道:“我,我那日不过是被大爷血刺呼啦唬得心绪不宁,如今早好了。”
一旁薛姨妈就笑道:“你这孩子想恁地多?这不是还有红玉与五儿么?再不行,我打发同喜同贵来也能照看了。”
香菱一琢磨也是,赶忙笑着来谢过薛姨妈。薛姨妈心下异样,只夸赞了几句香菱有福气,便催着其快去瞧甄封氏了。
所谓无巧不成书,这香菱才走,小丫鬟芸香便哭丧着脸儿来了,与陈斯远道:“可了不得了,红玉姐姐嫌房檐下的蝉鸣吵人,自个儿踩了凳子去赶,谁知不慎踩歪伤了脚!”
陈斯远愕然道:“可请太医瞧过了?”
芸香道:“鲍太医刚瞧过,说是伤了脚踝,开了方子、敷了膏药,只怕没个月余光景是好不了啦。”
真是破屋又逢连夜雨。陈斯远只得叮嘱了芸香一番,命其好生谨守门户。谁知那芸香期期艾艾半晌也不肯走,最后竟说红玉吩咐其夜里来守着陈斯远。
陈斯远一挑眉头,三言两语到底将芸香赶回了清堂茅舍。这丫头扫听信儿是一把好手儿,可让其照看人……到时还不知谁照看谁呢。
待芸香讪讪而去,五儿便说死了夜里要守着陈斯远,任陈斯远如何劝说也不听。薛姨妈思量一番,干脆定下夜里留同喜一道儿照看。
诸般停当,待临近申时,薛姨妈自去前头寻王夫人说话儿。宝姐姐本道留下与陈斯远一道儿用饭,谁知这会子又有人来。
听得动静,宝姐姐紧忙来迎,却是大嫂子李纨领了贾兰一道儿而来,那后头素云、碧月手中还提了食盒。
宝姐姐招呼两句,便将一行人引入内中。
李纨内疚地朝着陈斯远略略颔首,扭头吩咐道:“兰儿!”
贾兰神色凝重,上前撩开衣袍跪伏在地,叩首道:“多谢远叔活命之恩。”
陈斯远唬得强撑起身形,又不慎牵动伤口,龇牙咧嘴吸着凉气道:“大嫂子这是何故啊?”
李纨蹙眉说道:“错非远兄弟事先察觉,兰儿岂有命在?此番又连累远兄弟受此重创,我心中实在过意不去。我们孤儿寡母的能做的不多,我只会做几样可口的吃食……这恩德我自认偿还不了,便只应在兰哥儿身上。
若有朝一日兰哥儿侥幸得了势,必不忘远兄弟恩德。”
陈斯远连连示意,宝姐姐便吩咐莺儿将贾兰搀扶起来。陈斯远说道:“我此番受创也是机缘巧合……大嫂子不必如此内疚。”
李纨摇摇头,当下也不多言,紧忙接过素云手里的食盒,放在桌案上铺展开来。内中只两样,一碗文思豆腐,一碟翡翠烧麦。
李纨与宝姐姐道:“这烧麦里没敢放菌子,滋味倒也算可口,远兄弟若不爱吃,我明儿个再换个样式。”
宝姐姐也顺势劝说了一番,奈何李纨虽笑着听了,却不肯点头。宝姐姐转念一想,念及李纨心下愧疚,非如此不得排解,便也不再劝说。
李纨母子两个撂下吃食,略略说过几句话便告辞而去。进得大观园里,李纨暗自舒了口气,心下只觉尽了一份心力,果然好受了许多。
好巧不巧的,正撞见那多姑娘烟视媚行而来。随行的贾兰好奇地瞧过去,素云、碧月纷纷蹙眉,前者干脆挡了贾兰的视线,低声说道:“哥儿少去瞧那没起子的,没得污了眼睛。”
贾兰似懂非懂,赶忙去瞧李纨,李纨这才恍神道:“素云说的是,少去瞧她!”
话是这般说,待与那多姑娘错身而过,李纨难免便想起那日傍晚的情形来。她又不是闺阁女儿家,当即便被脑海里的一幕幕激得心下旖旎不已。
李纨咬了下唇拼命去想贾珠,谁知想来想去竟记不起贾珠模样,恍然间眼前又浮现陈斯远的模样来。
李纨羞愧欲死!暗忖远哥儿正青春年少、前程大好,自个儿寡妇失业的,怎会与那没起子的一般生出这等旖念来?
一旁碧月见其脸面羞红,赶忙关切道:“奶奶可是中暑了,脸儿怎地这般红?”
李纨回过神来,赶忙抬手遮掩了下日头,含混道:“许,许是昨儿个不曾睡好。”
素云不疑有他,只道:“奶奶起早贪黑,再是好身子也扛不住。明儿个奶奶若还要给远大爷预备吃食,不妨事先吩咐下,我与碧月先处置了,奶奶迟一些起来熬煮了也不妨事。”
“嗯,也好。”李纨应了下来,又暗咬银牙。这人有的时候便是如此,越不愿想起什么,偏就忍不住去想。
待回返稻香村里,李纨用过晚饭,闲坐时竟无一刻不想起陈斯远来。这会子连她自个儿都纳罕不已,也不知是因着感念其恩德,还是觊觎其品貌。
于是这日夜里虽早早躺下,却又如先前那般辗转反侧。到得清早素云来唤,李纨浑浑噩噩熬煮了吃食,随即熬不住,打发碧月去前头寻了老太太交代,只说今日身子乏了,三春的教导且暂停一日。
老太太得了信儿,又紧忙打发大丫鬟琥珀来瞧,眼见李纨果然只是乏了,并不曾染病,这才回话安了贾母之心。
且不提李纨这边厢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对自个儿又羞又恼,却说这日乃是贾珍生辰。
柳五儿果然熬了一夜,强撑到清早便再也熬不住,迷迷糊糊被同贵送回了清堂茅舍。
旋即便有宝姐姐领了莺儿来瞧,眼见陈斯远面色好转了许多,顿时暗自松了口气。这日是素云送来的食盒,待陈斯远用过早饭,宝姐姐又紧忙打发莺儿去请了王太医来。
那王太医诊治过后不禁笑道:“远大爷年纪轻、气血盛,换做寻常人等,受此创,单是补回气血只怕就要月余光景。不过保险起见,老夫还是开一副补气血的方子,待远大爷用过几副再看。”
又重新缠裹了伤口,换了伤药,薛姨妈送上诊金,便亲自将王太医送了出去。
宝姐姐看过药方,紧忙打发莺儿抓了药来,又盯着婆子仔细熬过,碍于薛姨妈在场,只得让同喜伺候着陈斯远喝了汤药。
陈斯远喝过一大碗汤药,憋闷不住更了一回衣,旋即便哈欠连天,只觉困倦不已。
他自是纳罕不已,宝姐姐就道:“这药方子里有一味药有安神之效,你吃了自然犯困。左右也没旁的事儿,好生睡上一觉便是了。”
陈斯远应下,不一刻果然睡下。
宝姐姐便留在床榻旁为其打扇。
及至巳时,外头有婆子来催,说是除了贾母不去,王夫人等都要往东府去庆贺,薛姨妈便吩咐同喜留下照看,自个儿领了同贵与宝钗,便往东府而去。
这日宁国府便在登仙阁摆下席面,其下设了戏台,请了徽、昆两班,不及午时便开锣唱将起来。因尤氏这几日反复唠叨,贾珍到底规矩了一回,此番倒没点那些热闹戏码。
当下贾珍、贾赦、贾琏、贾政、贾菖等在楼下吃酒说笑,余下女眷登阁瞧戏,倒是两不耽搁。
不提楼下情形,单说楼上,那尤氏听闻陈斯远险死还生,心下自是挂念,便故作纳罕追问了半晌。
内中详情,不拘是王夫人还是薛姨妈,都不好言说,当下只推说是贾兰被歹人盯上了,偶然间为陈斯远所救。
尤氏心下忐忑,自不多提。那薛姨妈挂念陈斯远,干脆推说口渴,竟频频举杯。午时才过,薛姨妈便饮得脸面腾红,干脆推说不胜酒力,领了同贵自会芳园角门回转。
待薛姨妈急匆匆回返东北上小院儿,到得前头便瞧见内中人影憧憧,正巧同喜来迎,薛姨妈不禁纳罕道:“谁来了?”
同喜道:“是珠大奶奶。”
薛姨妈这才想起,今儿个李纨推说身子困乏,倒是不曾往东府去。
歪头往内中扫量一眼,又见素云正斟着茶,李纨便坐在床边凳子上,手中团扇不疾不徐地打着,看顾着兀自酣睡的陈斯远。
薛姨妈心下略略古怪,转念又释然,只当李纨此番是感念陈斯远救了贾兰的恩情。当下笑着进得内中,李纨紧忙起身来迎。
二人略略说了几句,那李纨便道:“也是听说姨太太去了东府,这前头只同喜一个照看……我生怕有个不周全,这才不请自来。”
薛姨妈笑道:“我也生怕不周全,这不,戏只看了一半儿便急吼吼的回来了。”
李纨颔首道:“姨太太既回来了,那我便先告辞了。”
薛姨妈笑着应下,打发了同贵去送李纨,略略张望几眼,这才回身到得床榻边。
就这么一会子,因着无人打扇,陈斯远头上便沁出细密汗珠来。薛姨妈顺势落座凳子上,抄起团扇来为陈斯远扇风。
双目盯着陈斯远,不觉便痴将起来。心下百般心思不好言说,这会子将心思尽数倾注在目光里。谁知看过半晌,薛姨妈忽而笑将起来,盖因越看越觉着陈斯远这张脸好看。
偷眼回头瞄了眼,眼见同喜、同贵两个正在堂中嘀咕着,薛姨妈便忍不住探手去抚陈斯远的脸儿。
谁知手伸到一半儿……薛姨妈一张脸儿不禁愈发红润,许是因着饮了酒之故,这会子分外的想那旖旎缱绻。
素日里陈斯远都是生龙活虎的模样,如今这般安静倒是初见……扭头见同喜、同贵两个又出去了,再看陈斯远一无所觉的模样,薛姨妈顿觉愈发有趣。
待过得一会子,同喜、同贵两个一并进来,那同贵就道:“太太可是乏了?不若我来打扇吧。”
薛姨妈道:“正好醒醒酒,我看你们也不用守着,只管去东府瞧热闹去。过上一时半晌的再回来也不迟。”
同喜、同贵两个正是爱顽闹的年纪,闻言顿时心动不已,嘴上却连连推却。
谁知薛姨妈却笑道:“我说的是正经话儿,不若趁着我这会子还有精神头,你们赶快去瞧瞧热闹。若是过会子我困乏了,可就没这等好事儿了。”
同喜、同贵两个对视一眼,紧忙道:“既如此,我们瞧上一折子戏就回来!”
眼见薛姨妈应下,两个丫鬟便欢天喜地往宁国府而去。
这两个一走,院儿中只余下不能进房的粗使丫鬟与婆子,且因着陈斯远受伤,刻下门窗紧闭,薛姨妈便愈发动了心思,便俯身凑过去亲了亲陈斯远的脸颊。
眼见陈斯远只是略略蹙眉,却依旧不曾醒来,薛姨妈笑了笑,便愈发放肆起来——
……………………………………………………
却说王夫人正与尤氏说着话儿,阁下正唱着《风筝误》,便有周瑞家的快步寻来。
到得近前弯腰低声道:“太太,夏家太太来了。”
王夫人心下莫名,不知夏家太太此时因何而来。当下与尤氏交代一声儿,起身便领了丫鬟、婆子回返荣国府。
少一时请了夏家太太来自个儿院儿,待分宾主落座,又奉上香茗点心,那夏家太太才道:“错非此事急切,我也不至于这会子来寻太太。”
拿人手短,王夫人才借了夏家一万两银子,自是不好怠慢了。当下便道:“妹妹客套了,却不知是何急事?”
夏家太太蹙眉道:“太太不知,昨儿个我才得了皇差,须得往江南采买一遭。这一来一回,说不得便要二、三个月。太太也知我家中人丁单薄,只金桂一个女儿。
我这一走,金桂无人照看,左思右想心下实在不安。如今只得厚颜来求太太。”
王夫人又不是傻的,那夏金桂与宝玉年岁相当,为何不与夏家太太一道儿南下?此番不过是借着个由头,想要将夏金桂塞进荣国府罢了。
王夫人心下一琢磨,一来拿人手短,不好推拒;二来,宝玉前一回对那夏金桂盛赞有加,正好放在身边瞧上一些时日。若真是个好的,也不妨留作备选。
于是乎王夫人就笑道:“妹妹这话儿实在见外,我家中姑娘本就多,金桂来了正好又热闹几分。”顿了顿,又道:“宝玉先前住怡红院,如今空置了下来,我看干脆让金桂先搬进怡红院可好?”
夏家太太自是瞧过大观园的,情知那怡红院最是阔绰,当下喜得合不拢嘴道:“那敢情好!待我打江南回来,定要好生谢过太太。”
二人客套一番,便定下夏金桂后日进府事宜,夏家太太这才心满意足而去。
待周瑞家的送过夏家太太,王夫人沉着脸儿思量了半晌,虽隐隐拿定了心思,可还是想寻个人计较一番。
王夫人能寻谁计较?自是薛姨妈。
于是待王夫人饮过一盏茶,便起身领了玉钏儿往后头东北上小院儿而来。
那东北上小院儿也是小三进格局,东南挨着私巷的角门开了正门,刻下却并无婆子值守。王夫人只当薛家的下人也都跑去宁国府瞧热闹去了,便进得正门里,只在二门撞见了个倚门瞌睡的婆子。
那婆子眼见来的是王夫人,紧忙上前见礼。
王夫人便笑道:“你家太太呢?”
婆子支支吾吾含糊道:“许是在后头歇着呢。”随即又道:“姨太太稍待,我这就去传话儿。”
王夫人笑着道:“我来又不是一回两回了,哪里用你传话?你只管守着门就是了。”
婆子讪笑应下,目送王夫人进了前院儿。
那王夫人本待沿着抄手游廊往后头去,谁知才行了一半,便隐隐听得前院儿房里传来一些古怪声息。
王夫人这会子还没当回事儿,只当薛姨妈等在前头照看陈斯远。随即又行两步,王夫人愈发觉着那动静不大对。
心下暗自思量,莫非宝钗与那陈斯远私底下苟合了不成?
王夫人面上数变,心下暗自思量,这等事儿于情于理都不该自己管,撞破此事好似也……咦?好似也有些好处!
宝钗且不说,王夫人惋惜陈斯远不曾就此死了,正愁不知拿捏此子呢,此番可不就是天降良机?
这把柄捏在自个儿手里,来日自个儿说往东,那陈斯远冲着宝钗清誉,又如何敢往西?
只是这等事儿不好传扬出去……王夫人拿定心思,扭身便与玉钏儿等吩咐道:“你们也不用跟着了,或是回去歇着,或是去东府瞧热闹,我过会子自个儿就回了。”
那玉钏儿虽听见了动静,却念及姐姐所遭之厄,这会子权当不曾听见。闻言顿时笑着道:“多谢太太,方才那戏码好看,我正要去瞧呢。”
说罢屈身一福别过王夫人,扯了木然的檀心便出了东北上小院儿。两个丫鬟兜转进大观园,那檀心终究忍不住,与玉钏儿道:“姐姐,方才那动静——”
玉钏儿顿时蹙眉道:“什么动静?我怎么没听见?”
檀心讷讷不知如何言语。玉钏儿行走一阵,眼见四下无人,又觉檀心是个好的,忍不住发了善心,便低声叮嘱道:“你若想安安稳稳的待在太太房里,那便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想的……也少去想。”
檀心懵懂着点点头,那玉钏儿叹息一声,又道:“如若不然,想想彩云,再想想我姐姐。”
檀心顿时唬得绷了小脸儿重重颔首,道:“多谢玉钏儿姐姐指点,我记得了。”
不提两个丫鬟,却说王夫人眼见那倚门的婆子又瞌睡过去,便蹑足沿抄手游廊到了前院儿正房下。本待瞧个正着,谁知刻下门窗紧闭,又有纱帘遮挡,只隐隐瞥见内中人影晃动,却瞧不清楚是谁人。
耳听得一声儿古怪而压抑的呻吟传来,王夫人情知再也等不得,当下开了门便往内中行来。
吱呀一声轻响,却惊得梢间里的薛姨妈惶恐叫道:“谁?”
王夫人惊得顿足不前,千算万算,本道是宝钗,谁承想竟是自个儿的好妹妹!
王夫人上前一步扭头往内中观量,便见薛姨妈已然滚在地上,这会子正窸窸窣窣拾掇着衣裙。再往床榻上观量,便见其上陈斯远安详昏睡着。
这……
王夫人暗暗后悔,早知如此就不该撞破此事,这会子又该如何分说?
再看薛姨妈,面上臊得通红,丹唇翕张,却是半晌说不出话儿来。
薛姨妈挪步上前,低低说道:“姐姐,此事不是……”
不待其说完,王夫人便摇头道:“你啊!罢了,且去后头说话儿!”
说罢,王夫人又瞥了一眼覆了锦被不曾转醒的陈斯远,当下先行一步出了正房。
薛姨妈欲哭无泪,暗暗懊悔自个儿不该纵着性子胡来……她素日里向来谨小慎微,谁知就胡来这么一遭,便被亲姐姐王夫人撞了个正着!
当下恨不得咬碎银牙,臊眉耷眼随着王夫人出了前院儿正房,一并往后院儿而去。
这姊妹二人却不知,两人才去了后头,宝姐姐便急不可耐地回转。眼见房中无人照料,宝姐姐顿时嗔怪了好半晌。又闻见古怪气息,心下不明所以,权当门窗紧闭之故,于是紧忙与莺儿一道开了东梢间的窗户散散气味。
陈斯远抬眼瞧了瞧宝姐姐,见那一双水杏眼里熬得满是红血丝,顿时心疼不已。探手擒了柔荑,认真说道:“此番辛苦妹妹了。”
宝钗摇了摇头,道:“怎么又说起这个来了?”
‘你若去了,我又该怎么活呢?’,黛玉如此,宝姐姐又何尝不是如此?虽不曾明言,可阖府上下谁不知宝姐姐早已钟情于自个儿?
若自己果然有个好歹,宝姐姐自是不好回头去寻宝玉,这婚事耽搁下来,还不知来日会如何呢。也难怪宝姐姐有此一叹。
宝姐姐眼见暂且无人来访,干脆凑坐床头,探手捋一捋陈斯远凌乱的发髻,娴静说道:“你如今无需想旁的,养好了身子骨才是正经。若你烦了,回头儿我打发莺儿去清堂茅舍寻了时文来,你不好自个儿瞧,我念给你听可好?”
陈斯远眨眨眼,顿时哭笑不得。到底是宝姐姐啊,自个儿都这个模样了也忘不了‘停机德’。
好似瞧出陈斯远的不自在,宝姐姐赶忙又找补道:“若是不想看时文,我打发人寻一些话本子就是了。”
“不用,时文就挺好。”
宝姐姐娴静一笑,欣慰道:“也不用太过劳神,每日听上一篇也就是了。这八股文就讲究个水磨工夫,一日不练自个儿知道,一月不练同学知道。我如今没旁的念头,只盼着你早日康复,来日一举金榜题名,到时——”
宝姐姐说到这儿不禁红了脸儿,这到时自是披红挂彩来迎娶她。
两手相牵,四目相对,自是情兴莫止、你侬我侬。宝姐姐禁不住情炽高涨,正待俯身奉上香吻,谁知此时便听外间莺儿道:“姑娘,赵姨娘来了!”
陈斯远与宝钗俱都是一怔,心道赵姨娘怎么这会子来了?
再如何说也是半个长辈,宝钗素来周全,紧忙起身换了脸色来迎。少一时陈斯远便见宝钗引了赵姨娘,其后又有小鹊儿、小吉祥儿提了两个食盒入内。
“哥儿可好些了?我昨儿个便说要来,谁知半路探丫头说哥儿睡下了,我便又回去了。”
不待陈斯远答话,赵姨娘扭头招呼道:“快撂下撂下,这可都是大补之物。”
小鹊儿、小吉祥儿两个连忙应承,寻了桌案铺展开食盒,将内中一样样吃食拿将出来。
那赵姨娘又挪了凳子凑坐床榻旁,笑吟吟说道:“多亏了远哥儿,老爷这才让环儿去前头读书。这府中我就瞧着远哥儿亲近,方才还想招呼探丫头一道儿来,谁知她说一早儿来过了,我便只好自个儿来了。
这伤势可好些了?你是不知,昨儿个你没醒,唬得我在房中好一阵求神拜佛。亏得神佛庇佑,下晌时哥儿就醒了。”
陈斯远只得道:“劳烦姨娘挂心了。”
那赵姨娘一甩帕子,嗔笑道:“咱们之间还用客套?”顿了顿,又朝着桌案呶呶嘴,道:“我也不知送些什么好,想着吃什么补什么,便给了小厨房二两银钱,买了些大补之物来。过会子哥儿多吃些。”
陈斯远笑着颔首,随即便见宝姐姐蹙眉欲言又止。陈斯远扫量一眼,便见那几样吃食,瑶柱、黄鱼、羊肉羹、鹅肉脯……好家伙,都是发物啊!
陈斯远旧伤未愈,哪里敢吃发物?他心下暗自思量,这赵姨娘是个没见识的,再说这些吃食只怕没一两银钱下不来,说不得便是赵姨娘被小厨房的厨役给唬弄了,如此倒是不好当面责怪。
于是暗自朝宝姐姐递了个眼色,又笑着与赵姨娘道:“姨娘太过破费了。”
赵姨娘掩口笑道:“应当的。不冲旁的,这府中只哥儿待我们母子三人客客气气,单冲着这一条,我也合该来看看哥儿。”
当下莺儿奉上茶水,那赵姨娘东一句、西一嘴,有的没的说了半晌,眼见宝姐姐始终不肯走,只得讪讪起身,只说来日陈斯远回了清堂茅舍再去探望。
陈斯远不便起身,便请宝姐姐代为相送。
待宝姐姐送过赵姨娘回转,二人顿时相顾无言。宝姐姐指了指那吃食道:“赵姨娘被人哄了?”
陈斯远道:“妹妹早知这府中下人是个什么德行。”
宝钗颔首蹙眉道:“奴大欺主……如今眼看着尾大不掉了。”
陈斯远道:“自古如此,主大欺奴、奴大欺主,不看旁的,只看前明便知一二。”
宝姐姐思量道:“也是两难……这外头买来的仆妇难保有异心,家生子虽忠心,却彼此勾连、沆瀣一气……我竟想不出两全之法。”
陈斯远道:“这世上哪儿有什么两全之法?不过是穷则思变罢了。”
宝姐姐以为有道理,不禁心下愈发倾慕了几分。二人说着体己话儿,少一时薛姨妈回返,陈斯远便与母女两个说道:“这两日实在太过劳烦姨太太与宝妹妹,我如今业已转醒,合该挪回清堂茅舍。”
薛姨妈张口便要说话,又碍于宝钗在,这才止住话头。宝姐姐却另有思量,说道:“你伤得这般重,王太医发了话,这几日最好别挪动。左右这前院也空置着,不如多待几日,待王太医诊看过了再挪也不迟。”
薛姨妈赶忙附和道:“是极,那伤口再往下偏两寸便要扎着心了,哪里敢胡乱挪动?”
陈斯远与宝姐姐对视一眼,那一双水杏眼会说话也似,陈斯远霎时便知道了宝姐姐的心思。如今他住在东北上小院的前院,宝姐姐自是可以借着由头白日里留在此间;若挪回清堂茅舍,宝姐姐碍于人言,只怕到时也要学着黛玉、邢岫烟那般,每回探视一阵便要回去。
他受创这般重,宝姐姐自是想着亲自照看。
再瞥一眼薛姨妈,不想薛姨妈除去这般心思……四目殷勤瞧过来,这推拒的话儿实在不好说出口,陈斯远便只得应承下来。
因薛姨妈回转,同喜同贵自然也回了,又有五儿过来照看陈斯远,宝姐姐顺势便将那几样吃食赏给了丫鬟们吃用,又嘱咐众丫鬟不好说出去。
到得下晌时,睡眼惺忪的香菱快步寻来,却是尤三姐打发人知会,甄封氏已到了新宅。因运河淤塞,甄封氏行了小二百里的陆路,正值骄阳似火,待再上船便病了。
便是如今赶到京师也病恹恹的不曾转好,香菱挂念母亲,只得先去照看母亲,又说夜里再回来。
陈斯远赶忙道:“你母亲既然病了,还是照看你母亲要紧。我如今已无大碍,你何时回来瞧不一样?”
香菱瘪嘴道:“那如何能一样儿?五儿那日只瞧了大爷一眼就骇得心悸气闷,歇了两日才好转。若她来守夜,只怕倒要先将自个儿累得病了。如此一来,只剩下红玉一个,若是大爷有什么事儿可如何是好?”
五儿在一旁道:“我,我那日不过是被大爷血刺呼啦唬得心绪不宁,如今早好了。”
一旁薛姨妈就笑道:“你这孩子想恁地多?这不是还有红玉与五儿么?再不行,我打发同喜同贵来也能照看了。”
香菱一琢磨也是,赶忙笑着来谢过薛姨妈。薛姨妈心下异样,只夸赞了几句香菱有福气,便催着其快去瞧甄封氏了。
所谓无巧不成书,这香菱才走,小丫鬟芸香便哭丧着脸儿来了,与陈斯远道:“可了不得了,红玉姐姐嫌房檐下的蝉鸣吵人,自个儿踩了凳子去赶,谁知不慎踩歪伤了脚!”
陈斯远愕然道:“可请太医瞧过了?”
芸香道:“鲍太医刚瞧过,说是伤了脚踝,开了方子、敷了膏药,只怕没个月余光景是好不了啦。”
真是破屋又逢连夜雨。陈斯远只得叮嘱了芸香一番,命其好生谨守门户。谁知那芸香期期艾艾半晌也不肯走,最后竟说红玉吩咐其夜里来守着陈斯远。
陈斯远一挑眉头,三言两语到底将芸香赶回了清堂茅舍。这丫头扫听信儿是一把好手儿,可让其照看人……到时还不知谁照看谁呢。
待芸香讪讪而去,五儿便说死了夜里要守着陈斯远,任陈斯远如何劝说也不听。薛姨妈思量一番,干脆定下夜里留同喜一道儿照看。
诸般停当,待临近申时,薛姨妈自去前头寻王夫人说话儿。宝姐姐本道留下与陈斯远一道儿用饭,谁知这会子又有人来。
听得动静,宝姐姐紧忙来迎,却是大嫂子李纨领了贾兰一道儿而来,那后头素云、碧月手中还提了食盒。
宝姐姐招呼两句,便将一行人引入内中。
李纨内疚地朝着陈斯远略略颔首,扭头吩咐道:“兰儿!”
贾兰神色凝重,上前撩开衣袍跪伏在地,叩首道:“多谢远叔活命之恩。”
陈斯远唬得强撑起身形,又不慎牵动伤口,龇牙咧嘴吸着凉气道:“大嫂子这是何故啊?”
李纨蹙眉说道:“错非远兄弟事先察觉,兰儿岂有命在?此番又连累远兄弟受此重创,我心中实在过意不去。我们孤儿寡母的能做的不多,我只会做几样可口的吃食……这恩德我自认偿还不了,便只应在兰哥儿身上。
若有朝一日兰哥儿侥幸得了势,必不忘远兄弟恩德。”
陈斯远连连示意,宝姐姐便吩咐莺儿将贾兰搀扶起来。陈斯远说道:“我此番受创也是机缘巧合……大嫂子不必如此内疚。”
李纨摇摇头,当下也不多言,紧忙接过素云手里的食盒,放在桌案上铺展开来。内中只两样,一碗文思豆腐,一碟翡翠烧麦。
李纨与宝姐姐道:“这烧麦里没敢放菌子,滋味倒也算可口,远兄弟若不爱吃,我明儿个再换个样式。”
宝姐姐也顺势劝说了一番,奈何李纨虽笑着听了,却不肯点头。宝姐姐转念一想,念及李纨心下愧疚,非如此不得排解,便也不再劝说。
李纨母子两个撂下吃食,略略说过几句话便告辞而去。进得大观园里,李纨暗自舒了口气,心下只觉尽了一份心力,果然好受了许多。
好巧不巧的,正撞见那多姑娘烟视媚行而来。随行的贾兰好奇地瞧过去,素云、碧月纷纷蹙眉,前者干脆挡了贾兰的视线,低声说道:“哥儿少去瞧那没起子的,没得污了眼睛。”
贾兰似懂非懂,赶忙去瞧李纨,李纨这才恍神道:“素云说的是,少去瞧她!”
话是这般说,待与那多姑娘错身而过,李纨难免便想起那日傍晚的情形来。她又不是闺阁女儿家,当即便被脑海里的一幕幕激得心下旖旎不已。
李纨咬了下唇拼命去想贾珠,谁知想来想去竟记不起贾珠模样,恍然间眼前又浮现陈斯远的模样来。
李纨羞愧欲死!暗忖远哥儿正青春年少、前程大好,自个儿寡妇失业的,怎会与那没起子的一般生出这等旖念来?
一旁碧月见其脸面羞红,赶忙关切道:“奶奶可是中暑了,脸儿怎地这般红?”
李纨回过神来,赶忙抬手遮掩了下日头,含混道:“许,许是昨儿个不曾睡好。”
素云不疑有他,只道:“奶奶起早贪黑,再是好身子也扛不住。明儿个奶奶若还要给远大爷预备吃食,不妨事先吩咐下,我与碧月先处置了,奶奶迟一些起来熬煮了也不妨事。”
“嗯,也好。”李纨应了下来,又暗咬银牙。这人有的时候便是如此,越不愿想起什么,偏就忍不住去想。
待回返稻香村里,李纨用过晚饭,闲坐时竟无一刻不想起陈斯远来。这会子连她自个儿都纳罕不已,也不知是因着感念其恩德,还是觊觎其品貌。
于是这日夜里虽早早躺下,却又如先前那般辗转反侧。到得清早素云来唤,李纨浑浑噩噩熬煮了吃食,随即熬不住,打发碧月去前头寻了老太太交代,只说今日身子乏了,三春的教导且暂停一日。
老太太得了信儿,又紧忙打发大丫鬟琥珀来瞧,眼见李纨果然只是乏了,并不曾染病,这才回话安了贾母之心。
且不提李纨这边厢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对自个儿又羞又恼,却说这日乃是贾珍生辰。
柳五儿果然熬了一夜,强撑到清早便再也熬不住,迷迷糊糊被同贵送回了清堂茅舍。
旋即便有宝姐姐领了莺儿来瞧,眼见陈斯远面色好转了许多,顿时暗自松了口气。这日是素云送来的食盒,待陈斯远用过早饭,宝姐姐又紧忙打发莺儿去请了王太医来。
那王太医诊治过后不禁笑道:“远大爷年纪轻、气血盛,换做寻常人等,受此创,单是补回气血只怕就要月余光景。不过保险起见,老夫还是开一副补气血的方子,待远大爷用过几副再看。”
又重新缠裹了伤口,换了伤药,薛姨妈送上诊金,便亲自将王太医送了出去。
宝姐姐看过药方,紧忙打发莺儿抓了药来,又盯着婆子仔细熬过,碍于薛姨妈在场,只得让同喜伺候着陈斯远喝了汤药。
陈斯远喝过一大碗汤药,憋闷不住更了一回衣,旋即便哈欠连天,只觉困倦不已。
他自是纳罕不已,宝姐姐就道:“这药方子里有一味药有安神之效,你吃了自然犯困。左右也没旁的事儿,好生睡上一觉便是了。”
陈斯远应下,不一刻果然睡下。
宝姐姐便留在床榻旁为其打扇。
及至巳时,外头有婆子来催,说是除了贾母不去,王夫人等都要往东府去庆贺,薛姨妈便吩咐同喜留下照看,自个儿领了同贵与宝钗,便往东府而去。
这日宁国府便在登仙阁摆下席面,其下设了戏台,请了徽、昆两班,不及午时便开锣唱将起来。因尤氏这几日反复唠叨,贾珍到底规矩了一回,此番倒没点那些热闹戏码。
当下贾珍、贾赦、贾琏、贾政、贾菖等在楼下吃酒说笑,余下女眷登阁瞧戏,倒是两不耽搁。
不提楼下情形,单说楼上,那尤氏听闻陈斯远险死还生,心下自是挂念,便故作纳罕追问了半晌。
内中详情,不拘是王夫人还是薛姨妈,都不好言说,当下只推说是贾兰被歹人盯上了,偶然间为陈斯远所救。
尤氏心下忐忑,自不多提。那薛姨妈挂念陈斯远,干脆推说口渴,竟频频举杯。午时才过,薛姨妈便饮得脸面腾红,干脆推说不胜酒力,领了同贵自会芳园角门回转。
待薛姨妈急匆匆回返东北上小院儿,到得前头便瞧见内中人影憧憧,正巧同喜来迎,薛姨妈不禁纳罕道:“谁来了?”
同喜道:“是珠大奶奶。”
薛姨妈这才想起,今儿个李纨推说身子困乏,倒是不曾往东府去。
歪头往内中扫量一眼,又见素云正斟着茶,李纨便坐在床边凳子上,手中团扇不疾不徐地打着,看顾着兀自酣睡的陈斯远。
薛姨妈心下略略古怪,转念又释然,只当李纨此番是感念陈斯远救了贾兰的恩情。当下笑着进得内中,李纨紧忙起身来迎。
二人略略说了几句,那李纨便道:“也是听说姨太太去了东府,这前头只同喜一个照看……我生怕有个不周全,这才不请自来。”
薛姨妈笑道:“我也生怕不周全,这不,戏只看了一半儿便急吼吼的回来了。”
李纨颔首道:“姨太太既回来了,那我便先告辞了。”
薛姨妈笑着应下,打发了同贵去送李纨,略略张望几眼,这才回身到得床榻边。
就这么一会子,因着无人打扇,陈斯远头上便沁出细密汗珠来。薛姨妈顺势落座凳子上,抄起团扇来为陈斯远扇风。
双目盯着陈斯远,不觉便痴将起来。心下百般心思不好言说,这会子将心思尽数倾注在目光里。谁知看过半晌,薛姨妈忽而笑将起来,盖因越看越觉着陈斯远这张脸好看。
偷眼回头瞄了眼,眼见同喜、同贵两个正在堂中嘀咕着,薛姨妈便忍不住探手去抚陈斯远的脸儿。
谁知手伸到一半儿……薛姨妈一张脸儿不禁愈发红润,许是因着饮了酒之故,这会子分外的想那旖旎缱绻。
素日里陈斯远都是生龙活虎的模样,如今这般安静倒是初见……扭头见同喜、同贵两个又出去了,再看陈斯远一无所觉的模样,薛姨妈顿觉愈发有趣。
待过得一会子,同喜、同贵两个一并进来,那同贵就道:“太太可是乏了?不若我来打扇吧。”
薛姨妈道:“正好醒醒酒,我看你们也不用守着,只管去东府瞧热闹去。过上一时半晌的再回来也不迟。”
同喜、同贵两个正是爱顽闹的年纪,闻言顿时心动不已,嘴上却连连推却。
谁知薛姨妈却笑道:“我说的是正经话儿,不若趁着我这会子还有精神头,你们赶快去瞧瞧热闹。若是过会子我困乏了,可就没这等好事儿了。”
同喜、同贵两个对视一眼,紧忙道:“既如此,我们瞧上一折子戏就回来!”
眼见薛姨妈应下,两个丫鬟便欢天喜地往宁国府而去。
这两个一走,院儿中只余下不能进房的粗使丫鬟与婆子,且因着陈斯远受伤,刻下门窗紧闭,薛姨妈便愈发动了心思,便俯身凑过去亲了亲陈斯远的脸颊。
眼见陈斯远只是略略蹙眉,却依旧不曾醒来,薛姨妈笑了笑,便愈发放肆起来——
……………………………………………………
却说王夫人正与尤氏说着话儿,阁下正唱着《风筝误》,便有周瑞家的快步寻来。
到得近前弯腰低声道:“太太,夏家太太来了。”
王夫人心下莫名,不知夏家太太此时因何而来。当下与尤氏交代一声儿,起身便领了丫鬟、婆子回返荣国府。
少一时请了夏家太太来自个儿院儿,待分宾主落座,又奉上香茗点心,那夏家太太才道:“错非此事急切,我也不至于这会子来寻太太。”
拿人手短,王夫人才借了夏家一万两银子,自是不好怠慢了。当下便道:“妹妹客套了,却不知是何急事?”
夏家太太蹙眉道:“太太不知,昨儿个我才得了皇差,须得往江南采买一遭。这一来一回,说不得便要二、三个月。太太也知我家中人丁单薄,只金桂一个女儿。
我这一走,金桂无人照看,左思右想心下实在不安。如今只得厚颜来求太太。”
王夫人又不是傻的,那夏金桂与宝玉年岁相当,为何不与夏家太太一道儿南下?此番不过是借着个由头,想要将夏金桂塞进荣国府罢了。
王夫人心下一琢磨,一来拿人手短,不好推拒;二来,宝玉前一回对那夏金桂盛赞有加,正好放在身边瞧上一些时日。若真是个好的,也不妨留作备选。
于是乎王夫人就笑道:“妹妹这话儿实在见外,我家中姑娘本就多,金桂来了正好又热闹几分。”顿了顿,又道:“宝玉先前住怡红院,如今空置了下来,我看干脆让金桂先搬进怡红院可好?”
夏家太太自是瞧过大观园的,情知那怡红院最是阔绰,当下喜得合不拢嘴道:“那敢情好!待我打江南回来,定要好生谢过太太。”
二人客套一番,便定下夏金桂后日进府事宜,夏家太太这才心满意足而去。
待周瑞家的送过夏家太太,王夫人沉着脸儿思量了半晌,虽隐隐拿定了心思,可还是想寻个人计较一番。
王夫人能寻谁计较?自是薛姨妈。
于是待王夫人饮过一盏茶,便起身领了玉钏儿往后头东北上小院儿而来。
那东北上小院儿也是小三进格局,东南挨着私巷的角门开了正门,刻下却并无婆子值守。王夫人只当薛家的下人也都跑去宁国府瞧热闹去了,便进得正门里,只在二门撞见了个倚门瞌睡的婆子。
那婆子眼见来的是王夫人,紧忙上前见礼。
王夫人便笑道:“你家太太呢?”
婆子支支吾吾含糊道:“许是在后头歇着呢。”随即又道:“姨太太稍待,我这就去传话儿。”
王夫人笑着道:“我来又不是一回两回了,哪里用你传话?你只管守着门就是了。”
婆子讪笑应下,目送王夫人进了前院儿。
那王夫人本待沿着抄手游廊往后头去,谁知才行了一半,便隐隐听得前院儿房里传来一些古怪声息。
王夫人这会子还没当回事儿,只当薛姨妈等在前头照看陈斯远。随即又行两步,王夫人愈发觉着那动静不大对。
心下暗自思量,莫非宝钗与那陈斯远私底下苟合了不成?
王夫人面上数变,心下暗自思量,这等事儿于情于理都不该自己管,撞破此事好似也……咦?好似也有些好处!
宝钗且不说,王夫人惋惜陈斯远不曾就此死了,正愁不知拿捏此子呢,此番可不就是天降良机?
这把柄捏在自个儿手里,来日自个儿说往东,那陈斯远冲着宝钗清誉,又如何敢往西?
只是这等事儿不好传扬出去……王夫人拿定心思,扭身便与玉钏儿等吩咐道:“你们也不用跟着了,或是回去歇着,或是去东府瞧热闹,我过会子自个儿就回了。”
那玉钏儿虽听见了动静,却念及姐姐所遭之厄,这会子权当不曾听见。闻言顿时笑着道:“多谢太太,方才那戏码好看,我正要去瞧呢。”
说罢屈身一福别过王夫人,扯了木然的檀心便出了东北上小院儿。两个丫鬟兜转进大观园,那檀心终究忍不住,与玉钏儿道:“姐姐,方才那动静——”
玉钏儿顿时蹙眉道:“什么动静?我怎么没听见?”
檀心讷讷不知如何言语。玉钏儿行走一阵,眼见四下无人,又觉檀心是个好的,忍不住发了善心,便低声叮嘱道:“你若想安安稳稳的待在太太房里,那便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想的……也少去想。”
檀心懵懂着点点头,那玉钏儿叹息一声,又道:“如若不然,想想彩云,再想想我姐姐。”
檀心顿时唬得绷了小脸儿重重颔首,道:“多谢玉钏儿姐姐指点,我记得了。”
不提两个丫鬟,却说王夫人眼见那倚门的婆子又瞌睡过去,便蹑足沿抄手游廊到了前院儿正房下。本待瞧个正着,谁知刻下门窗紧闭,又有纱帘遮挡,只隐隐瞥见内中人影晃动,却瞧不清楚是谁人。
耳听得一声儿古怪而压抑的呻吟传来,王夫人情知再也等不得,当下开了门便往内中行来。
吱呀一声轻响,却惊得梢间里的薛姨妈惶恐叫道:“谁?”
王夫人惊得顿足不前,千算万算,本道是宝钗,谁承想竟是自个儿的好妹妹!
王夫人上前一步扭头往内中观量,便见薛姨妈已然滚在地上,这会子正窸窸窣窣拾掇着衣裙。再往床榻上观量,便见其上陈斯远安详昏睡着。
这……
王夫人暗暗后悔,早知如此就不该撞破此事,这会子又该如何分说?
再看薛姨妈,面上臊得通红,丹唇翕张,却是半晌说不出话儿来。
薛姨妈挪步上前,低低说道:“姐姐,此事不是……”
不待其说完,王夫人便摇头道:“你啊!罢了,且去后头说话儿!”
说罢,王夫人又瞥了一眼覆了锦被不曾转醒的陈斯远,当下先行一步出了正房。
薛姨妈欲哭无泪,暗暗懊悔自个儿不该纵着性子胡来……她素日里向来谨小慎微,谁知就胡来这么一遭,便被亲姐姐王夫人撞了个正着!
当下恨不得咬碎银牙,臊眉耷眼随着王夫人出了前院儿正房,一并往后院儿而去。
这姊妹二人却不知,两人才去了后头,宝姐姐便急不可耐地回转。眼见房中无人照料,宝姐姐顿时嗔怪了好半晌。又闻见古怪气息,心下不明所以,权当门窗紧闭之故,于是紧忙与莺儿一道开了东梢间的窗户散散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