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道同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他的眉毛紧紧地纠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
他的声音带着些许恼怒,说道:“高立川,你之前奉劝老夫不要隔岸观火,现在又劝老夫不要蹚浑水,你这到底是何意?”
道同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高立川的不满和质疑,他觉得高立川的话前后矛盾,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瞪着高立川,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道同继续说道:“你如此这般前言不搭后语,究竟是安的什么心?难道你是在故意戏弄老夫不成?”他的语气越发严厉,显然已经有些动怒了。
一般来说,清廉正直的官员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个共同的毛病,那就是他们的性情比较刚烈。
这种刚烈可以说是嫉恶如仇,也可以说是容易着急上火。当道同被高立川当面顶撞时,他的这个毛病就立刻显现了出来。
面对道同的质问,高立川不敢用袖子去捂住脸,因为那样会显得他对道同不敬。
他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大人稍安勿躁,且听学生一言。”
然而,道同此时已经有些失去耐心了,他没好气地打断高立川,说道:“你高立川,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别在这里跟老夫绕圈子!”
高守礼满脸堆笑,小心翼翼地解释道:“学生的意思是大人您所处的位置非常特殊啊,京城府尹这个职位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担任的,非得是皇上的心腹之人不可。”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大人您就算一心想要秉公办理,但是这官场上的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呢?哪里是能分得清是非黑白的呢?”
高守礼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道同的反应,见他似乎并没有生气,便继续说道:“等到新年正旦的时候,咱们的皇上就已经五十九岁啦,而太子和秦王却正值壮年,如日中天呢。”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急切:“所以啊,大人,咱们现在既不能得罪太子,又不能开罪秦王,这可真是个两难的局面啊!”
高守礼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不过,学生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然而,还没等高守礼把他的办法说出来,道同就已经被他的这番话给气笑了。
道同没好气地骂道:“你这高立川,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就像你说的那样,两边都不帮,那岂不是两头都得罪了?这世上哪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啊?”
高守礼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大人,学生的意思是,咱们既不能对这件事置之不理,也不能完全包揽下来。其实,咱们完全可以巧妙地将这个烫手山芋……不对,是棘手的问题转交给其他人,让他们去处理呀。”
道同原本满心期待着高守礼能给他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可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随意地就抛出了一个主意,而且这个主意简直比虢石父给周幽王出的烽火戏诸侯还要糟糕。
道同气得差点笑出声来,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反问道:“我倒想问问,这京城里还有哪个倒霉蛋会愿意替老夫去当这个替罪羊呢?”
高守礼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容,他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大人,您可别这么说,这京城里还真有这么一位倒霉……呃,不对,应该说是侠肝义胆、热心肠的人呢。”
道同听了高守礼的话,轻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副无奈的表情,叹息道:“普天之下,除了老夫,这朝堂之上,哪里还能找到像老夫这样一根筋的臣子呢?”
道同的意思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晰了,像他这样目的单纯、不畏权贵,一心只想为百姓做主的清廉官员,在整个大明朝都是极其罕见的,甚至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如果真的要按照他所说的那样,秉持公正去办理秦王府的命案,那么必然会得罪太子和秦王其中的一位,而且是得罪到家的那种程度。
如此严重的后果,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承受得起的。
高守礼听了道同的话,沉默了片刻,然后回答道:“大人所言极是,大人您这样忠肝义胆的臣子,在朝堂之上确实是难以找到第二位了。然而,就在当下,确实还有这么一个人存在,只不过他现在正在皇宫之中。”
道同听到高守礼的话,不禁一愣,他追问道:“皇宫里还有这样的人?你说的不会是那位喜欢在皇宫里打抱不平的倪太监,倪勇吧?”
高守礼听到道同的话后,立刻用力地点了点头,表示非常赞同。他甚至还竖起一根大拇指,直直地伸到了道同的面前,仿佛在向他的顶头上司道同表示最高的敬意和赞扬。
“大人说得太对了!”高守礼满脸谄媚地说道,“正是那位倪公公啊!大人和我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这就叫英雄所见略同啊!”
道同看着高守礼那滑稽可笑的动作,不禁哑然失笑。他笑着骂道:“什么狗屁的英雄所见略同!”
然而,当他的话音落下,道同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的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也变得凝重。
“若是换了宫里的其他太监,老夫自然会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你。”道同郑重地说道,“但是,唯独这位倪勇,倪内侍却与他人不同。”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然后继续说道:“正如你刚才所说,他是一个侠肝义胆又正直的人。老夫这一辈子,从来没有坑害过别人,更不用说去坑害这样一个好人了。”
倪太监在宫中可谓是声名远扬,其名声之大,甚至连刚到京城上任的道同都早有耳闻。关于他的种种事迹,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中被人们口口相传。
其中有一件事尤其令人愤慨,据说宫中的一些底层小火者因为家境贫寒,无法送得起碳敬银子,结果遭到了司礼监掌印陈忠的刁难。
他的声音带着些许恼怒,说道:“高立川,你之前奉劝老夫不要隔岸观火,现在又劝老夫不要蹚浑水,你这到底是何意?”
道同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高立川的不满和质疑,他觉得高立川的话前后矛盾,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瞪着高立川,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道同继续说道:“你如此这般前言不搭后语,究竟是安的什么心?难道你是在故意戏弄老夫不成?”他的语气越发严厉,显然已经有些动怒了。
一般来说,清廉正直的官员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个共同的毛病,那就是他们的性情比较刚烈。
这种刚烈可以说是嫉恶如仇,也可以说是容易着急上火。当道同被高立川当面顶撞时,他的这个毛病就立刻显现了出来。
面对道同的质问,高立川不敢用袖子去捂住脸,因为那样会显得他对道同不敬。
他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大人稍安勿躁,且听学生一言。”
然而,道同此时已经有些失去耐心了,他没好气地打断高立川,说道:“你高立川,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别在这里跟老夫绕圈子!”
高守礼满脸堆笑,小心翼翼地解释道:“学生的意思是大人您所处的位置非常特殊啊,京城府尹这个职位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担任的,非得是皇上的心腹之人不可。”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大人您就算一心想要秉公办理,但是这官场上的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呢?哪里是能分得清是非黑白的呢?”
高守礼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道同的反应,见他似乎并没有生气,便继续说道:“等到新年正旦的时候,咱们的皇上就已经五十九岁啦,而太子和秦王却正值壮年,如日中天呢。”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急切:“所以啊,大人,咱们现在既不能得罪太子,又不能开罪秦王,这可真是个两难的局面啊!”
高守礼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不过,学生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然而,还没等高守礼把他的办法说出来,道同就已经被他的这番话给气笑了。
道同没好气地骂道:“你这高立川,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就像你说的那样,两边都不帮,那岂不是两头都得罪了?这世上哪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啊?”
高守礼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大人,学生的意思是,咱们既不能对这件事置之不理,也不能完全包揽下来。其实,咱们完全可以巧妙地将这个烫手山芋……不对,是棘手的问题转交给其他人,让他们去处理呀。”
道同原本满心期待着高守礼能给他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可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随意地就抛出了一个主意,而且这个主意简直比虢石父给周幽王出的烽火戏诸侯还要糟糕。
道同气得差点笑出声来,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反问道:“我倒想问问,这京城里还有哪个倒霉蛋会愿意替老夫去当这个替罪羊呢?”
高守礼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容,他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大人,您可别这么说,这京城里还真有这么一位倒霉……呃,不对,应该说是侠肝义胆、热心肠的人呢。”
道同听了高守礼的话,轻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副无奈的表情,叹息道:“普天之下,除了老夫,这朝堂之上,哪里还能找到像老夫这样一根筋的臣子呢?”
道同的意思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晰了,像他这样目的单纯、不畏权贵,一心只想为百姓做主的清廉官员,在整个大明朝都是极其罕见的,甚至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如果真的要按照他所说的那样,秉持公正去办理秦王府的命案,那么必然会得罪太子和秦王其中的一位,而且是得罪到家的那种程度。
如此严重的后果,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承受得起的。
高守礼听了道同的话,沉默了片刻,然后回答道:“大人所言极是,大人您这样忠肝义胆的臣子,在朝堂之上确实是难以找到第二位了。然而,就在当下,确实还有这么一个人存在,只不过他现在正在皇宫之中。”
道同听到高守礼的话,不禁一愣,他追问道:“皇宫里还有这样的人?你说的不会是那位喜欢在皇宫里打抱不平的倪太监,倪勇吧?”
高守礼听到道同的话后,立刻用力地点了点头,表示非常赞同。他甚至还竖起一根大拇指,直直地伸到了道同的面前,仿佛在向他的顶头上司道同表示最高的敬意和赞扬。
“大人说得太对了!”高守礼满脸谄媚地说道,“正是那位倪公公啊!大人和我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这就叫英雄所见略同啊!”
道同看着高守礼那滑稽可笑的动作,不禁哑然失笑。他笑着骂道:“什么狗屁的英雄所见略同!”
然而,当他的话音落下,道同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的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也变得凝重。
“若是换了宫里的其他太监,老夫自然会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你。”道同郑重地说道,“但是,唯独这位倪勇,倪内侍却与他人不同。”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然后继续说道:“正如你刚才所说,他是一个侠肝义胆又正直的人。老夫这一辈子,从来没有坑害过别人,更不用说去坑害这样一个好人了。”
倪太监在宫中可谓是声名远扬,其名声之大,甚至连刚到京城上任的道同都早有耳闻。关于他的种种事迹,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中被人们口口相传。
其中有一件事尤其令人愤慨,据说宫中的一些底层小火者因为家境贫寒,无法送得起碳敬银子,结果遭到了司礼监掌印陈忠的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