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哔哔!!”
5月29日清晨,刚六点整,楼道里就传出刺耳的哨声。
“起床!!”
“所有人员戴帽子,束腰带楼下集合。”
陈默听到哨声,努力的睁开有些酸胀的双眼,他跟别的老兵不一样,没买机械表带在身边。
昨晚从电教楼回来,压根不清楚几点,更不清楚什么时候睡着,只觉得刚闭眼,哨子就响了。
睡眠不足,这会脑袋昏沉的厉害。
“秀才,别几把偷懒,精神点,今个还有考核呢,昨晚是不是领导又单独表扬你了?”
下铺的王博跳到地上穿着裤子,还不忘仰头看向上铺的陈默,随口催促。
“肯定要夸啊,要是没有秀才,咱们昨晚指不定要在山里,跟人死磕到什么时候呢。”
临铺的丁泽良同样起身,笑嘻嘻的说着。
大家这么议论,很明显是想套套话,看学院没有什么奖励啥的。
陈默揉了揉太阳穴,一边穿衣服一边道:“夸是没怎么夸,就问了点别的事。”
“兄弟们,我今天可能会有点其他事要忙,可能会换地方。”
“有事你就忙,需要帮忙吱一声。”
谢勇随口回应着。
宿舍内,也没人把陈默的话当回事,毕竟这家伙换宿舍都不是头一回了。
过几天还不是颠颠的回来。
都是老兵,都在为年中考核蓄力,没有人意识到陈默说的这番话,实际上就是告别了。
按照昨晚罗主任的说法,申请换了专业,就要跟着第一批人离开,以后怕是很难再见到这帮相识不久的朋友了。
不过这也没啥。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革命军人在哪都一样。
在心里安抚了一下下,陈默便匆忙穿好衣服,拿着帽子,腰带,跟上人群跑到楼下集合。
三号楼前的空地上。
学员分队的队长方淮,正低头盯着腕表上的时间,掐点等待学员集合时。
抬头看到陈默跟着人群一起下来集合,他仰头大声道:“那什么秀才,罗主任不是说让你写报告嘛?”
“你今天不用集合了,该忙你的就去忙。”
“其他同志,以班为单位,看下人数到齐没,速度都快一些,等下军体场要召开大会,针对昨天考核的情况做下总结。”
“都快点。”
方淮在前面嚷嚷着,陈默知道自己转专业的事,罗耀武已经安排人通知过了。
他趁着整队期间,转头看了眼谢勇,王博几人,咧嘴笑了笑,随即又拍了拍老谢的肩膀,道:“班长,加油。”
“诶,放心吧,咱怂不了一点。”
“赶紧去忙你的吧。”
谢勇推着陈默走出队列,望着面前一群老兵,神情专注的列队,各自都在努力的沿着自己的轨迹去奋斗。
陈默看了一会,这才脚步匆匆的离开。
他没回宿舍,而是去经安教学楼,先去询问下转专业都需要做什么准备。
毕竟,就算罗耀武开口,算是走绿色通道。
肯定比自己提出简单的多,可那也不能随便找个纸写下申请就行啊。
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不过,流程也没陈默想的那么困难。
特事特办,有罗耀武打招呼确实容易的多。
来到侦察指挥系教员办公的地方,陈默过去,都没人问他干啥,申请表就递了过来。
至于转专业的流程,什么教员评估,公示之类的通通省略。
申请表填好拿到副院长那盖章,再拿到装甲与通讯专业留档,最后跑一趟陆院政治部落实,整个流程就算是下来了。
到了中午。
陈默忙完去食堂吃了顿饭。
正在宿舍打包东西时,昨晚见过面的那名助理员裴帅军,跑到了402宿舍门口。
他先是朝着里头张望一眼,发现陈默把被褥,棉被,凉席,学院配发的所有东西正在进行打包。
裴帅军迈步走进宿舍笑道:“我还寻思着过来提醒你呢,基地那边没有配套的物资,需要你打包多带一些过去。”
“怎么样,上午转系还顺利吗?”
“上尉好!!”
陈默听到动静,急忙起身打招呼,而后才回应道:“一切顺利,申请报告已经递到政治部了。”
裴帅军点点头:“行,顺利就行,你收拾好咱们就走吧,天黑之前要赶到地方。”
类似他这种助理员,都是跟在首长身边的人,裴帅军昨天晚上说跟陈默有缘,那还真不是瞎扯,他这活不光相当于文书。
还跟机要秘书一样,知道的东西可不少。
陈默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抬头问道:“我昨天听罗主任说要去基地,咱们基地在哪?”
“离你老单位不远,就在晋阳西南方向,以前那里好像是个发射井,还配套了雷达预警站,后来废弃了这次是重新扩建被启用。”
晋阳西南方向
陈默仰头想了想,对什么发射井之类的还真没啥印象。
不过,那个方位山脉多,被废弃的军事基地更多,有些是抗战期间建立的碉堡和暗道,后来有驻军又撤走。
有些则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军事设施需要更新迭代,干脆转移地方。
这位置可不好估计。
不过,听裴帅军这意思,单单一个基地选址问题,上面恐怕也因为这事吵过好几次了。
一开始只是想着拿哪个军区做实验,昨天晚上,罗主任又说,要跟38军装甲六师达成一些共识。
如今又把基地建在63军所在的晋阳,听着关系有些乱,其实也就那回事。
毕竟,上面的人也不是神啊。
他们每走一步都是慎之又慎,偶尔会吵得不可开交,偶尔也会意见出奇的一致。
反正就是摸索着前行。
陈默以前担任过机要秘书,他最清楚,其实上面的人远远没有基层的干部,想得那么神秘。
这个年代,很多政策唯一不变的规律,就是一直在变,没啥稀奇。
东西收拾好之后,陈默把背包背起来,携行包提在手中。
转身望着上铺,自己那空荡荡的床位,陈默叹了口气。
自己进部队时间还没多久呢,就已经经历数次调动,这也得亏他不是多愁善感的少年。
要不然,这情绪一时半会还真不好调整。
陶村新兵连有新兵期的回忆,苦池侦察连也有属于下连后的回忆。
陆院三号学员楼,402宿舍大家接触的时间虽不久,但这里有夜老虎的人,有卫戍区警卫师的人,也有其他英雄单位出来的老兵。
比较牛的单位,出来的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傲气归傲气,却不会像一些普通单位那帮老兵,那么喜欢欺负人。
在这边生活一个月,气氛各方面还挺不错。
临走了,真有些舍不得。
陈默将宿舍门关上,由于正处于考核,那帮室友不知道又被安排到哪里。
午休都回不来,自然也就没办法告别了。
要出发了。
裴帅军带路,陈默跟在后面,两人径直来到陆院一号楼前集合。
这个所谓的一号楼,是一栋高七层,长大概一百多米的机关办公大楼,瞧着比经安大楼还要气派。
门前东西两侧各有四颗参天雪松,傲然挺立,四季常青,雪松对着没多远还有一眼喷泉。
可能是年中考核期间,其他学院包括上面领导都会过来,平时不见喷水的喷泉今天喷得格外起劲。
水柱犹如条条巨龙,直冲云霄。
绕是陈默经历过后世,也见识过比这更宏伟的建筑,可在九十年代,这种设施依旧让人有种很强的割裂感。
楼顶南檐矗立着“团结,奋进,求实,创新”八个字的校训,熠熠生辉。
陈默瞅瞅校训,又瞅瞅大喷泉,他正盯着起劲的时候。
旁边裴帅军伸手拉了他一下,示意远处一号楼的方向。
此时,战略战役学主任罗耀武,陆院副院长张津南,都从一号楼内出来,后面黑压压的跟着几十人。
看样子,有些是学院的教员,有些则是教员带的学生,随便扫一眼,没发现有认识的人。
陈默急忙伸手拽拽军装,尽可能让自己看起来得体一些,迎着过来的人群立正,敬礼!
“嗬,你小子。”
张津南走过来,看到陈默时,他那原本笑呵呵的神情,顿时拉下了脸。
要不是因为考核的缘故,他是真想让陈默去学院门口站两天岗。
没成想,这个想法还没实施呢。
陈默又在冲山考核中,带队立了功。
一天之内,既找麻烦又立功的学员,他张津南不是没见过,但就是对面前这人有些腻歪,说不上的感觉。
他总觉得这个年轻人做很多事,都是有目的,且目的性还很强。
“副院长好。”
陈默再次敬礼,身板挺得也比刚才更直。
“行了。”张津南摆了摆手:“过去后少找点麻烦,好好学习。”
“罗主任对你评价不低,既然转了专业,到那边就好好学,到时候基地那边过去人之前,教务人员正式上岗,是要经过考核的。”
“明白嘛?”
“是!”
“嗯,走吧。”
张津南挥了挥手,似是不愿意跟陈默多讲。
在罗耀武的带领下,一行人排着队登上两辆蓝色的大巴车。
先头出发的人数不算多,可也不算少,足足七八十人。
人家要么是有同系的舍友挥手送别,要么是有校领导,笑眯眯的摆手。
就陈默一个光杆司令,提着包径直走到大巴车的后面。
索性跟着领导出行待遇还不错,陆院学员楼宿舍内都没有空调,大巴车里倒是开得挺足。
他也不认识旁人,干脆就将背包,携行包摆在后座,拉上车窗旁边的帘子,刚准备要歪着脑袋休息一会时。
裴帅军怀里抱着一摞牛皮纸袋,晃晃悠悠的走到了后座。
一屁股坐在陈默跟前,咧嘴笑着将牛皮纸袋全都塞到陈默怀里,道:“这是罗主任让我带给你的。”
“转了专业,文化课方面就要更加重视,这里面是近些年装甲与通讯专业做的课题,主任说你在这些地方底子薄,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学习上。”
“结合这次在基地的实习机会,完成从一名战士到指挥官的蜕变。”
“还有,你别嫌我啰嗦,这可都是主任说的,不光文化课要多上上心,从一名战士到一名军官,再到一名指挥官,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区别,这都是一个全新领域。”
“反正说白了就是多学习,知道不。”
陈默抱着一摞牛皮纸袋,他对于学习没啥反感的,毕竟自家清楚自家事。
他现在很多东西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真动手实操的话,怕是有点吃力,多学点不会有坏处。
可.
陈默翻着厚厚的一摞文件,有些奇怪道:“首长,这课题能有这么多嘛?”
“别,你可别叫我首长。”听到陈默的称呼,裴帅军也被吓了一跳,他狗狗祟祟的抬头,没发现前面坐的校领导朝后看。
老裴才长松了口气,特么的,别的不说,光这趟车里就坐了不下六七个大校,他一个上尉,何德何能敢称“首长”?
“你叫我帅军或者老裴都行,再不济叫我助理都行,可别瞎喊。”
说着,裴帅军将一摞文件后面几份抽出来丢给陈默,道:“这几个不是课题,是目前已经在基地的第一批士官。”
“里面是有关他们的资料。”
“这么快就有人来了?”陈默有些诧异,毕竟,昨天晚上罗主任才说过他们是第一批过去,怎么还有比他们更早的?
“也不算到了,他们差不多跟我们同时到。”
裴帅军摇摇头解释道:“基地目前很多东西都已经竣工,但很多工作,学院的教员还有学员做不来,必须从部队调一批。”
“这些人等下是我负责安排前期的准备工作,就顺带着把资料带过来了。”
听着裴帅军嘴上说的挺好听。
什么学院的教员,学员做不来,陈默暗自撇了撇嘴没有吭声。
哪有什么做不来的工作啊,无非就是基地刚刚建成,杂草需要拔,标语需要刷。
既然是士官培训基地,很多东西肯定不能完全按照学院的规格来。
说白了,第一批过去的士官,不就是干活的嘛。
还整得那么高大上。
刚才陈默还期待着,会不会有侦察连的人过来,现在他倒是不期待了。
不过,他还是拆开其中一份老兵的资料,大致扫了一遍。
只看一遍,陈默就眉头紧锁,发现不对劲了。
不是资料不对,而是这个人的经历不太对劲,他拆开的这份资料是63军机步旅一名三级士官,名叫高肃锋。
这人也是全连唯一的一个三级士官。
资料上显示,高肃锋每年12月到3月都会带新兵,4月修年假,5月回部队准备准备,6月份又去教导队,带那些想当班长的两年兵。
带三个月到了9月份,回到部队呆两三个月,整合整合连里要退伍的老兵,接下来,又要去带新兵,循环往复,至少近三年都是这样。
陈默光看着资料,就知道这可不是一个老油子能诠释的人才,而是大油子啊。
他拿着资料看了又看,最终丢给裴帅军道:“首长,这人是第一批来基地的?”
“嘘!嘘!嘘!!我靠,你小声点。”裴帅军听到又叫自己“首长”,他整个人差点崩溃了。
向来不怎么爆粗口的他,都忍不住压低声音道:“你小子咋听不懂话呢,叫我老裴,听到没?”
他一边吐槽,一边拿起高肃锋的资料看了看:“这人咋了?我看他阅历挺丰富,目前咱们基地最缺的就是这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
“是挺丰富,但你别被他气死就行。”陈默嘿嘿一笑。
“啥意思?”裴帅军愣了愣,没听明白。
不过,陈默却没打算再解释了,因为这东西解释不了。
裴帅军不是部队里面的人,他压根不懂,一整个连队唯一的三级士官,那不说是香饽饽也差不了多少吧?
学院第一批来人,是奔着建设,为后来打基础,这谁都知道。
部队里面来的人,就是干杂活的,这谁看不出来?
可干杂活这种事,就把全连唯一的三级士官派过来,可能嘛?
再看看资料上。
这人一年到头,不是带新兵,就是带两年兵,要不就是休假,基本没怎么在自己连队里面呆过。
这不明摆着是连里故意安排,要不谁愿意把好兵往外推啊。
接连看了几份资料,陈默揉了揉太阳穴,没打算继续看了。
因为第一批安排过来的,不光高肃锋,其他人也多少都带点问题。
陈默吐槽归吐槽,他也不觉得有啥毛病,毕竟不是所有单位,都能看到士官培训基地的好处。
或者说不是所有好处,都能落实到该单位管理者的身上。
野战军内部单位挖人有个规则,如果对方单位同意,那你挖走没毛病,如果对方单位不同意,你所在的单位足够厉害,可以去上级拿调令,强行挖走。
但前提是,强挖这事必须摆在台面,跟人家所在单位的主官说清楚。
只要把话说明白,那就是摆到明面上,各凭本事。
否则的话,别人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好兵,被人暗戳戳的给弄走,这和不经过父母同意,拉人家姑娘私奔有什么区别?
都能整成生死大仇了。
像电视剧里演的那种特种兵选拔,基层连队上赶着把好兵送去,那都纯属扯淡。
现实当中,各单位为了好兵,急头白脸拍桌子摔椅子,脑子都快打出屎的情况都不少见。
好兵是什么?
是基层连队士兵的标杆,是信仰。
尖子兵流失,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整个连队战斗力拉垮,最后全团都会受到影响。
理解这些,就理解高肃锋一年到头,在连里呆不到四个月,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了。
现在培训基地还没正式招收士官,就已经出现这种情况。
不难想象。
以后这个士官基地的干部和教员,绝对是各学院趋之若鹜的香饽饽集中点,因为信息化的噱头足够大。
前景足够辽阔。
而相应的,需要培训的士官,却很难真正招收到需要的人才。
一个搞不好,最终的实验还是会失败。
毕竟,实验时需要打仗,需要冲锋陷阵的不是教员,也不是教务的人,而是过来接受培训的战士。
陈默看完资料,他觉得有必要去跟罗主任说说相关的问题。
倒不是怕罗耀武想不到这点,人家师级参谋长出身,对基层的事情,恐怕没人比他更清楚。
但人家清楚是人家的事。
自己去提就是自己的功啊。
但也不着急,现在车上人多,陈默打算到了基地之后再谈谈这事。
看着窗外车辆还在半路上行驶,他拆开一部分课题,认真观看了一下。
装甲与通讯的课题,没什么意外,大多都是围绕库尔斯会战时,汉斯国装甲部队携行补给,与突击结合方式的保障特点分析。
还有二战时,坦克大会战方面的种种特点分析。
除此之外,这个专业也没什么可学习的了。
毕竟,重装部队九十年代初才出现,本身接触也没多少年,自家没有像样的战役去进行研究。
可不得一直往前推,去研究以前国外的战役,用来补充自己的缺点。
昨天晚上,罗主任说会打仗的没几个,这话不是危言耸听。
确实没几个。
单单是眼光和经验方面,局限性就太大了,这还是处在第一次海湾战争,已经爆发的前提下。
若是没有爆发。
这种研究装甲作战的课题,怕是还要更加滞后,连军事学院的课题都在研究这些。
可想而知,装甲单位基层里面,有关步坦,炮坦,空坦动态以及静态作战协同的必修科目,有几个单位目前能做到?
不经历这些,那些装甲单位,充其量也只是装备重装的摩托化单位而已。
发挥不出装甲部队的威力。
事实上,世纪末这段时期,野战军的机械化程度大概在60%。
这只是装备方面的统计,并非应用。
若是只论应用的话,全军只有10个甲种集团军,才能做到有模有样的机械化,另外10个乙种集团军,充其量就只是摩托化。
没办法啊,大时代如此,国家闷头发展。
很多训练所用的油料,弹药,装备保障等等方面,就是差远了。
“都准备一下,马上下车了。”
陈默正看着手中的课题入迷时,大巴前方突然传出声音。
到地方了。
陈默急忙收起手中的文件,他拉开窗帘,看着外面用红砖砌成的围墙,连水泥都还没刷,墙体绵延数百米,一眼望不到头。
由于车身高度有限,加上距离的远,他看不到基地内的陈设。
不过,里面新挂的国旗正迎风招展,红得耀眼,也红得夺目。
这就是士官培训基地啊。
陈默快速收拾东西,准备排队下车。
盼了这么久的基地,终于是来了。
5月29日清晨,刚六点整,楼道里就传出刺耳的哨声。
“起床!!”
“所有人员戴帽子,束腰带楼下集合。”
陈默听到哨声,努力的睁开有些酸胀的双眼,他跟别的老兵不一样,没买机械表带在身边。
昨晚从电教楼回来,压根不清楚几点,更不清楚什么时候睡着,只觉得刚闭眼,哨子就响了。
睡眠不足,这会脑袋昏沉的厉害。
“秀才,别几把偷懒,精神点,今个还有考核呢,昨晚是不是领导又单独表扬你了?”
下铺的王博跳到地上穿着裤子,还不忘仰头看向上铺的陈默,随口催促。
“肯定要夸啊,要是没有秀才,咱们昨晚指不定要在山里,跟人死磕到什么时候呢。”
临铺的丁泽良同样起身,笑嘻嘻的说着。
大家这么议论,很明显是想套套话,看学院没有什么奖励啥的。
陈默揉了揉太阳穴,一边穿衣服一边道:“夸是没怎么夸,就问了点别的事。”
“兄弟们,我今天可能会有点其他事要忙,可能会换地方。”
“有事你就忙,需要帮忙吱一声。”
谢勇随口回应着。
宿舍内,也没人把陈默的话当回事,毕竟这家伙换宿舍都不是头一回了。
过几天还不是颠颠的回来。
都是老兵,都在为年中考核蓄力,没有人意识到陈默说的这番话,实际上就是告别了。
按照昨晚罗主任的说法,申请换了专业,就要跟着第一批人离开,以后怕是很难再见到这帮相识不久的朋友了。
不过这也没啥。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革命军人在哪都一样。
在心里安抚了一下下,陈默便匆忙穿好衣服,拿着帽子,腰带,跟上人群跑到楼下集合。
三号楼前的空地上。
学员分队的队长方淮,正低头盯着腕表上的时间,掐点等待学员集合时。
抬头看到陈默跟着人群一起下来集合,他仰头大声道:“那什么秀才,罗主任不是说让你写报告嘛?”
“你今天不用集合了,该忙你的就去忙。”
“其他同志,以班为单位,看下人数到齐没,速度都快一些,等下军体场要召开大会,针对昨天考核的情况做下总结。”
“都快点。”
方淮在前面嚷嚷着,陈默知道自己转专业的事,罗耀武已经安排人通知过了。
他趁着整队期间,转头看了眼谢勇,王博几人,咧嘴笑了笑,随即又拍了拍老谢的肩膀,道:“班长,加油。”
“诶,放心吧,咱怂不了一点。”
“赶紧去忙你的吧。”
谢勇推着陈默走出队列,望着面前一群老兵,神情专注的列队,各自都在努力的沿着自己的轨迹去奋斗。
陈默看了一会,这才脚步匆匆的离开。
他没回宿舍,而是去经安教学楼,先去询问下转专业都需要做什么准备。
毕竟,就算罗耀武开口,算是走绿色通道。
肯定比自己提出简单的多,可那也不能随便找个纸写下申请就行啊。
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不过,流程也没陈默想的那么困难。
特事特办,有罗耀武打招呼确实容易的多。
来到侦察指挥系教员办公的地方,陈默过去,都没人问他干啥,申请表就递了过来。
至于转专业的流程,什么教员评估,公示之类的通通省略。
申请表填好拿到副院长那盖章,再拿到装甲与通讯专业留档,最后跑一趟陆院政治部落实,整个流程就算是下来了。
到了中午。
陈默忙完去食堂吃了顿饭。
正在宿舍打包东西时,昨晚见过面的那名助理员裴帅军,跑到了402宿舍门口。
他先是朝着里头张望一眼,发现陈默把被褥,棉被,凉席,学院配发的所有东西正在进行打包。
裴帅军迈步走进宿舍笑道:“我还寻思着过来提醒你呢,基地那边没有配套的物资,需要你打包多带一些过去。”
“怎么样,上午转系还顺利吗?”
“上尉好!!”
陈默听到动静,急忙起身打招呼,而后才回应道:“一切顺利,申请报告已经递到政治部了。”
裴帅军点点头:“行,顺利就行,你收拾好咱们就走吧,天黑之前要赶到地方。”
类似他这种助理员,都是跟在首长身边的人,裴帅军昨天晚上说跟陈默有缘,那还真不是瞎扯,他这活不光相当于文书。
还跟机要秘书一样,知道的东西可不少。
陈默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抬头问道:“我昨天听罗主任说要去基地,咱们基地在哪?”
“离你老单位不远,就在晋阳西南方向,以前那里好像是个发射井,还配套了雷达预警站,后来废弃了这次是重新扩建被启用。”
晋阳西南方向
陈默仰头想了想,对什么发射井之类的还真没啥印象。
不过,那个方位山脉多,被废弃的军事基地更多,有些是抗战期间建立的碉堡和暗道,后来有驻军又撤走。
有些则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军事设施需要更新迭代,干脆转移地方。
这位置可不好估计。
不过,听裴帅军这意思,单单一个基地选址问题,上面恐怕也因为这事吵过好几次了。
一开始只是想着拿哪个军区做实验,昨天晚上,罗主任又说,要跟38军装甲六师达成一些共识。
如今又把基地建在63军所在的晋阳,听着关系有些乱,其实也就那回事。
毕竟,上面的人也不是神啊。
他们每走一步都是慎之又慎,偶尔会吵得不可开交,偶尔也会意见出奇的一致。
反正就是摸索着前行。
陈默以前担任过机要秘书,他最清楚,其实上面的人远远没有基层的干部,想得那么神秘。
这个年代,很多政策唯一不变的规律,就是一直在变,没啥稀奇。
东西收拾好之后,陈默把背包背起来,携行包提在手中。
转身望着上铺,自己那空荡荡的床位,陈默叹了口气。
自己进部队时间还没多久呢,就已经经历数次调动,这也得亏他不是多愁善感的少年。
要不然,这情绪一时半会还真不好调整。
陶村新兵连有新兵期的回忆,苦池侦察连也有属于下连后的回忆。
陆院三号学员楼,402宿舍大家接触的时间虽不久,但这里有夜老虎的人,有卫戍区警卫师的人,也有其他英雄单位出来的老兵。
比较牛的单位,出来的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傲气归傲气,却不会像一些普通单位那帮老兵,那么喜欢欺负人。
在这边生活一个月,气氛各方面还挺不错。
临走了,真有些舍不得。
陈默将宿舍门关上,由于正处于考核,那帮室友不知道又被安排到哪里。
午休都回不来,自然也就没办法告别了。
要出发了。
裴帅军带路,陈默跟在后面,两人径直来到陆院一号楼前集合。
这个所谓的一号楼,是一栋高七层,长大概一百多米的机关办公大楼,瞧着比经安大楼还要气派。
门前东西两侧各有四颗参天雪松,傲然挺立,四季常青,雪松对着没多远还有一眼喷泉。
可能是年中考核期间,其他学院包括上面领导都会过来,平时不见喷水的喷泉今天喷得格外起劲。
水柱犹如条条巨龙,直冲云霄。
绕是陈默经历过后世,也见识过比这更宏伟的建筑,可在九十年代,这种设施依旧让人有种很强的割裂感。
楼顶南檐矗立着“团结,奋进,求实,创新”八个字的校训,熠熠生辉。
陈默瞅瞅校训,又瞅瞅大喷泉,他正盯着起劲的时候。
旁边裴帅军伸手拉了他一下,示意远处一号楼的方向。
此时,战略战役学主任罗耀武,陆院副院长张津南,都从一号楼内出来,后面黑压压的跟着几十人。
看样子,有些是学院的教员,有些则是教员带的学生,随便扫一眼,没发现有认识的人。
陈默急忙伸手拽拽军装,尽可能让自己看起来得体一些,迎着过来的人群立正,敬礼!
“嗬,你小子。”
张津南走过来,看到陈默时,他那原本笑呵呵的神情,顿时拉下了脸。
要不是因为考核的缘故,他是真想让陈默去学院门口站两天岗。
没成想,这个想法还没实施呢。
陈默又在冲山考核中,带队立了功。
一天之内,既找麻烦又立功的学员,他张津南不是没见过,但就是对面前这人有些腻歪,说不上的感觉。
他总觉得这个年轻人做很多事,都是有目的,且目的性还很强。
“副院长好。”
陈默再次敬礼,身板挺得也比刚才更直。
“行了。”张津南摆了摆手:“过去后少找点麻烦,好好学习。”
“罗主任对你评价不低,既然转了专业,到那边就好好学,到时候基地那边过去人之前,教务人员正式上岗,是要经过考核的。”
“明白嘛?”
“是!”
“嗯,走吧。”
张津南挥了挥手,似是不愿意跟陈默多讲。
在罗耀武的带领下,一行人排着队登上两辆蓝色的大巴车。
先头出发的人数不算多,可也不算少,足足七八十人。
人家要么是有同系的舍友挥手送别,要么是有校领导,笑眯眯的摆手。
就陈默一个光杆司令,提着包径直走到大巴车的后面。
索性跟着领导出行待遇还不错,陆院学员楼宿舍内都没有空调,大巴车里倒是开得挺足。
他也不认识旁人,干脆就将背包,携行包摆在后座,拉上车窗旁边的帘子,刚准备要歪着脑袋休息一会时。
裴帅军怀里抱着一摞牛皮纸袋,晃晃悠悠的走到了后座。
一屁股坐在陈默跟前,咧嘴笑着将牛皮纸袋全都塞到陈默怀里,道:“这是罗主任让我带给你的。”
“转了专业,文化课方面就要更加重视,这里面是近些年装甲与通讯专业做的课题,主任说你在这些地方底子薄,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学习上。”
“结合这次在基地的实习机会,完成从一名战士到指挥官的蜕变。”
“还有,你别嫌我啰嗦,这可都是主任说的,不光文化课要多上上心,从一名战士到一名军官,再到一名指挥官,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区别,这都是一个全新领域。”
“反正说白了就是多学习,知道不。”
陈默抱着一摞牛皮纸袋,他对于学习没啥反感的,毕竟自家清楚自家事。
他现在很多东西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真动手实操的话,怕是有点吃力,多学点不会有坏处。
可.
陈默翻着厚厚的一摞文件,有些奇怪道:“首长,这课题能有这么多嘛?”
“别,你可别叫我首长。”听到陈默的称呼,裴帅军也被吓了一跳,他狗狗祟祟的抬头,没发现前面坐的校领导朝后看。
老裴才长松了口气,特么的,别的不说,光这趟车里就坐了不下六七个大校,他一个上尉,何德何能敢称“首长”?
“你叫我帅军或者老裴都行,再不济叫我助理都行,可别瞎喊。”
说着,裴帅军将一摞文件后面几份抽出来丢给陈默,道:“这几个不是课题,是目前已经在基地的第一批士官。”
“里面是有关他们的资料。”
“这么快就有人来了?”陈默有些诧异,毕竟,昨天晚上罗主任才说过他们是第一批过去,怎么还有比他们更早的?
“也不算到了,他们差不多跟我们同时到。”
裴帅军摇摇头解释道:“基地目前很多东西都已经竣工,但很多工作,学院的教员还有学员做不来,必须从部队调一批。”
“这些人等下是我负责安排前期的准备工作,就顺带着把资料带过来了。”
听着裴帅军嘴上说的挺好听。
什么学院的教员,学员做不来,陈默暗自撇了撇嘴没有吭声。
哪有什么做不来的工作啊,无非就是基地刚刚建成,杂草需要拔,标语需要刷。
既然是士官培训基地,很多东西肯定不能完全按照学院的规格来。
说白了,第一批过去的士官,不就是干活的嘛。
还整得那么高大上。
刚才陈默还期待着,会不会有侦察连的人过来,现在他倒是不期待了。
不过,他还是拆开其中一份老兵的资料,大致扫了一遍。
只看一遍,陈默就眉头紧锁,发现不对劲了。
不是资料不对,而是这个人的经历不太对劲,他拆开的这份资料是63军机步旅一名三级士官,名叫高肃锋。
这人也是全连唯一的一个三级士官。
资料上显示,高肃锋每年12月到3月都会带新兵,4月修年假,5月回部队准备准备,6月份又去教导队,带那些想当班长的两年兵。
带三个月到了9月份,回到部队呆两三个月,整合整合连里要退伍的老兵,接下来,又要去带新兵,循环往复,至少近三年都是这样。
陈默光看着资料,就知道这可不是一个老油子能诠释的人才,而是大油子啊。
他拿着资料看了又看,最终丢给裴帅军道:“首长,这人是第一批来基地的?”
“嘘!嘘!嘘!!我靠,你小声点。”裴帅军听到又叫自己“首长”,他整个人差点崩溃了。
向来不怎么爆粗口的他,都忍不住压低声音道:“你小子咋听不懂话呢,叫我老裴,听到没?”
他一边吐槽,一边拿起高肃锋的资料看了看:“这人咋了?我看他阅历挺丰富,目前咱们基地最缺的就是这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
“是挺丰富,但你别被他气死就行。”陈默嘿嘿一笑。
“啥意思?”裴帅军愣了愣,没听明白。
不过,陈默却没打算再解释了,因为这东西解释不了。
裴帅军不是部队里面的人,他压根不懂,一整个连队唯一的三级士官,那不说是香饽饽也差不了多少吧?
学院第一批来人,是奔着建设,为后来打基础,这谁都知道。
部队里面来的人,就是干杂活的,这谁看不出来?
可干杂活这种事,就把全连唯一的三级士官派过来,可能嘛?
再看看资料上。
这人一年到头,不是带新兵,就是带两年兵,要不就是休假,基本没怎么在自己连队里面呆过。
这不明摆着是连里故意安排,要不谁愿意把好兵往外推啊。
接连看了几份资料,陈默揉了揉太阳穴,没打算继续看了。
因为第一批安排过来的,不光高肃锋,其他人也多少都带点问题。
陈默吐槽归吐槽,他也不觉得有啥毛病,毕竟不是所有单位,都能看到士官培训基地的好处。
或者说不是所有好处,都能落实到该单位管理者的身上。
野战军内部单位挖人有个规则,如果对方单位同意,那你挖走没毛病,如果对方单位不同意,你所在的单位足够厉害,可以去上级拿调令,强行挖走。
但前提是,强挖这事必须摆在台面,跟人家所在单位的主官说清楚。
只要把话说明白,那就是摆到明面上,各凭本事。
否则的话,别人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好兵,被人暗戳戳的给弄走,这和不经过父母同意,拉人家姑娘私奔有什么区别?
都能整成生死大仇了。
像电视剧里演的那种特种兵选拔,基层连队上赶着把好兵送去,那都纯属扯淡。
现实当中,各单位为了好兵,急头白脸拍桌子摔椅子,脑子都快打出屎的情况都不少见。
好兵是什么?
是基层连队士兵的标杆,是信仰。
尖子兵流失,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整个连队战斗力拉垮,最后全团都会受到影响。
理解这些,就理解高肃锋一年到头,在连里呆不到四个月,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了。
现在培训基地还没正式招收士官,就已经出现这种情况。
不难想象。
以后这个士官基地的干部和教员,绝对是各学院趋之若鹜的香饽饽集中点,因为信息化的噱头足够大。
前景足够辽阔。
而相应的,需要培训的士官,却很难真正招收到需要的人才。
一个搞不好,最终的实验还是会失败。
毕竟,实验时需要打仗,需要冲锋陷阵的不是教员,也不是教务的人,而是过来接受培训的战士。
陈默看完资料,他觉得有必要去跟罗主任说说相关的问题。
倒不是怕罗耀武想不到这点,人家师级参谋长出身,对基层的事情,恐怕没人比他更清楚。
但人家清楚是人家的事。
自己去提就是自己的功啊。
但也不着急,现在车上人多,陈默打算到了基地之后再谈谈这事。
看着窗外车辆还在半路上行驶,他拆开一部分课题,认真观看了一下。
装甲与通讯的课题,没什么意外,大多都是围绕库尔斯会战时,汉斯国装甲部队携行补给,与突击结合方式的保障特点分析。
还有二战时,坦克大会战方面的种种特点分析。
除此之外,这个专业也没什么可学习的了。
毕竟,重装部队九十年代初才出现,本身接触也没多少年,自家没有像样的战役去进行研究。
可不得一直往前推,去研究以前国外的战役,用来补充自己的缺点。
昨天晚上,罗主任说会打仗的没几个,这话不是危言耸听。
确实没几个。
单单是眼光和经验方面,局限性就太大了,这还是处在第一次海湾战争,已经爆发的前提下。
若是没有爆发。
这种研究装甲作战的课题,怕是还要更加滞后,连军事学院的课题都在研究这些。
可想而知,装甲单位基层里面,有关步坦,炮坦,空坦动态以及静态作战协同的必修科目,有几个单位目前能做到?
不经历这些,那些装甲单位,充其量也只是装备重装的摩托化单位而已。
发挥不出装甲部队的威力。
事实上,世纪末这段时期,野战军的机械化程度大概在60%。
这只是装备方面的统计,并非应用。
若是只论应用的话,全军只有10个甲种集团军,才能做到有模有样的机械化,另外10个乙种集团军,充其量就只是摩托化。
没办法啊,大时代如此,国家闷头发展。
很多训练所用的油料,弹药,装备保障等等方面,就是差远了。
“都准备一下,马上下车了。”
陈默正看着手中的课题入迷时,大巴前方突然传出声音。
到地方了。
陈默急忙收起手中的文件,他拉开窗帘,看着外面用红砖砌成的围墙,连水泥都还没刷,墙体绵延数百米,一眼望不到头。
由于车身高度有限,加上距离的远,他看不到基地内的陈设。
不过,里面新挂的国旗正迎风招展,红得耀眼,也红得夺目。
这就是士官培训基地啊。
陈默快速收拾东西,准备排队下车。
盼了这么久的基地,终于是来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最新章节,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最新章节,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