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绝望控诉:缺少化肥的锅?我们农民不敢背,但减少了种地收入,损失只能农民承担!》
2011年6月25日上午。
农民吧上面的一条贴文,彻底火了,已经有上万条评论,盖楼都盖到了999 ,点赞更是多达10万+。
这条贴文火了之后,就被搬运到了各大新闻的网页上,电脑新闻热点,以及手机的Wap端。
南粤日报:《东北这个市,竟然缺化肥?市领导在做什么?》
琼海通报:《春耕这么重要的事情,市政府难道毫无作为?》
小农社论:《早就过了小农时代,不把农业武装起来,受苦的还是全国人民》
辛辣新闻:《灵云不灵,化肥不在,谁为民做主?》
从6月25日上午的一条贴吧文,到了第二天也就是26日的上午,热度已经彻底起来了。
已经有不少地方的新闻频道,开始评论这件事。
就算是一些早间新闻,类似于娱乐性的新闻频道,也都开始调侃这件事。
缺肥吗?问问灵云市啊。
东北的地盘上缺肥,市政府领导咋想的?
仅仅两天的时间,坐在灵云市政府办公室的谭龙,人都憔悴了一圈。
压力突然倍增了。
他勒令市政府立即应对,必须把这件事的热度压下去。
同时,恳请市委宣传部,和各县的县委宣传部,找到贴文的始作俑者,看一看是谁在背后捅刀子。
市委书记侯勇也怒了,直接把谭龙叫到办公室,怒骂了十分钟。
谭龙本就是他的手下,甚至是手下的手下。
祁秀萍是侯勇的人,谭龙是祁秀萍的人。
所以谭龙骂他,一点都不犯毛病。
谭龙也不敢跟侯勇顶着干,毕竟他还想让市委书记说句好话,帮他解决市长的问题。
因此,他急忙表示这件事,一定会尽快解决的。
但是到了26日下午的时候,又有几条新闻,把节奏带跑了。
《国产化肥,到底可不可用?》
《东哲化肥公司与三丰化肥公司的产品,及时救活灵云市的苗儿》
《近距离观察:国产化肥效力强劲的铁证,用过的农民都说好!》
《玉米苗的长势很好,苗颜色黑绿,说明肥力强劲,以此证明国产化肥,牛!》
下午的时候,新闻的节奏已经变了,从对灵云市政府的指责,变成了对国产化肥企业的夸赞。
还有很多媒体记者去灵云市周边的农田,拍了照片和视频,所有用过三丰化肥和东哲化肥的老农民,都竖起大拇指,说这个化肥,一点都不比国外的史丹利,施可丰差啊。
如此一来,这次事件,带火了两大化肥企业,那就是东哲化肥和三丰化肥,导致这两家企业的订单激增。
而两个化肥公司总部也迅速派人到了灵云市庆和县的分厂,询问细节。
最后他们得知,是县委书记杨东牵线搭桥,才会有这样的变化。
当即两家总部的老总拍板,对庆和县增加投资,共计6.7亿元,用来设厂,设化肥厂,专门提供给东北地区的农民客户。
他们两家总部希望建在庆和县的几个分厂,能够年产化肥至少三百万吨,用于满足东北地区的需求。
2011年全国化肥总用量是3800万吨。
所以在东北地区提供年产量300万吨化肥,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因为东北地区的化肥消耗量,占据全国的百分之二十七。
他们只提供五百万顿,也给其他化肥企业留了一大片市场空间,不至于吃独食。
两家企业,被这次新闻事件,彻底带火了。
始作俑者就是杨东。
但是其他人不知道。
可作为两家企业的董事长,却心里很清楚。
但他们不能说,因为其中涉及到当地的领导派系斗争。
能把企业做的这么大,都不是傻子。
他们虽然清楚,却也只是装聋作哑。
但他们的举动,增加的投资,就说明了一切问题。
企业老总不是傻子。
那么常务副市长谭龙,是不是傻子那?
他当然更不是傻子了。
所以两天之后,他已经猜到了这次新闻热点事件的背后,就是杨东搞的鬼。
可是他能怎么说?
不仁不义的事情,是他先做的,又不是杨东先惹乎他的。
杨东只能说是合理反击罢了。
你的嘴巴抽了过来,我的嘴巴难道还不能抽回去吗?
没有这样的道理。
因此,谭龙只能吃了这次哑巴亏。
但对杨东的记恨,滔滔不绝的变多了。
之前他只是怕杨东坏了他的大事,已经发现他的一些背后秘密。
但现在他是彻底恨上了杨东。
因为很有可能,杨东这样做,会坏了他的市长之梦。
事实上,也差不多。
2011年6月27日,星期一。
吉江省委召开常委会,就灵云市的市长等人事问题,进行讨论,涉及调整33名干部,其中正厅级干部9名,省管副厅级干部19名,省管正处级干部5名。
省委对人事的调整,并不是每个月都要调整,而是以半年为单位,基本上是上半年集中调整一次,下半年集中调整一次。
偶尔也会有些微调,比如某些干部被双规了,或者退休年纪到了。
而这次召开的人事会议,就是上半年的集中调整。
省委书记陈国民,省长张玉侠,加上其他九位省委常委,对相关岗位进行发言推荐投票。
最终,轮到灵云市的代市长人选。
省委组织部长科立信对灵云市长的推荐进行发言。
“灵云市一直以来都是我省经济大市,工业大市,以及农业大市,全市对我省的贡献举足轻重,因此政府一把手的人选,也至关重要。”
“恰逢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因此必须打响灵云市的经济这一炮。”
“灵云市的代市长人选,经过省委组织部同志的几个月调查走访敲定,现在一共有三位候选人。”
“今天就三位候选人,请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们,对此投票,并且说明理由。”
“候选人一,祁秀萍,1960年出生,女,汉族,党员,大学学历,曾任吉江省发改委项目规划处处长,灵云市云北区委书记,副市长,常务副市长,现任灵云市纪委书记。”
“候选人二,谭龙,1962年出生,男,汉族,党员,大学学历,曾任灵云市开阳县县长,县委书记,市委常委,现任灵云市常务副市长。”
“候选人三,尹锡跃,1962年出生,男,朝鲜族,党员,大学学历,曾任顺吉朝族自治州财政局长,自治州副州长,现任党委副书记。”
“以上三位同志,就是我们省委组织部对全省符合要求的数百名副厅级干部,数十名正厅级干部调查走访之后,敲定的名单。”
“现在请同志们进行表决,举手表决,说明理由。”
2011年6月25日上午。
农民吧上面的一条贴文,彻底火了,已经有上万条评论,盖楼都盖到了999 ,点赞更是多达10万+。
这条贴文火了之后,就被搬运到了各大新闻的网页上,电脑新闻热点,以及手机的Wap端。
南粤日报:《东北这个市,竟然缺化肥?市领导在做什么?》
琼海通报:《春耕这么重要的事情,市政府难道毫无作为?》
小农社论:《早就过了小农时代,不把农业武装起来,受苦的还是全国人民》
辛辣新闻:《灵云不灵,化肥不在,谁为民做主?》
从6月25日上午的一条贴吧文,到了第二天也就是26日的上午,热度已经彻底起来了。
已经有不少地方的新闻频道,开始评论这件事。
就算是一些早间新闻,类似于娱乐性的新闻频道,也都开始调侃这件事。
缺肥吗?问问灵云市啊。
东北的地盘上缺肥,市政府领导咋想的?
仅仅两天的时间,坐在灵云市政府办公室的谭龙,人都憔悴了一圈。
压力突然倍增了。
他勒令市政府立即应对,必须把这件事的热度压下去。
同时,恳请市委宣传部,和各县的县委宣传部,找到贴文的始作俑者,看一看是谁在背后捅刀子。
市委书记侯勇也怒了,直接把谭龙叫到办公室,怒骂了十分钟。
谭龙本就是他的手下,甚至是手下的手下。
祁秀萍是侯勇的人,谭龙是祁秀萍的人。
所以谭龙骂他,一点都不犯毛病。
谭龙也不敢跟侯勇顶着干,毕竟他还想让市委书记说句好话,帮他解决市长的问题。
因此,他急忙表示这件事,一定会尽快解决的。
但是到了26日下午的时候,又有几条新闻,把节奏带跑了。
《国产化肥,到底可不可用?》
《东哲化肥公司与三丰化肥公司的产品,及时救活灵云市的苗儿》
《近距离观察:国产化肥效力强劲的铁证,用过的农民都说好!》
《玉米苗的长势很好,苗颜色黑绿,说明肥力强劲,以此证明国产化肥,牛!》
下午的时候,新闻的节奏已经变了,从对灵云市政府的指责,变成了对国产化肥企业的夸赞。
还有很多媒体记者去灵云市周边的农田,拍了照片和视频,所有用过三丰化肥和东哲化肥的老农民,都竖起大拇指,说这个化肥,一点都不比国外的史丹利,施可丰差啊。
如此一来,这次事件,带火了两大化肥企业,那就是东哲化肥和三丰化肥,导致这两家企业的订单激增。
而两个化肥公司总部也迅速派人到了灵云市庆和县的分厂,询问细节。
最后他们得知,是县委书记杨东牵线搭桥,才会有这样的变化。
当即两家总部的老总拍板,对庆和县增加投资,共计6.7亿元,用来设厂,设化肥厂,专门提供给东北地区的农民客户。
他们两家总部希望建在庆和县的几个分厂,能够年产化肥至少三百万吨,用于满足东北地区的需求。
2011年全国化肥总用量是3800万吨。
所以在东北地区提供年产量300万吨化肥,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因为东北地区的化肥消耗量,占据全国的百分之二十七。
他们只提供五百万顿,也给其他化肥企业留了一大片市场空间,不至于吃独食。
两家企业,被这次新闻事件,彻底带火了。
始作俑者就是杨东。
但是其他人不知道。
可作为两家企业的董事长,却心里很清楚。
但他们不能说,因为其中涉及到当地的领导派系斗争。
能把企业做的这么大,都不是傻子。
他们虽然清楚,却也只是装聋作哑。
但他们的举动,增加的投资,就说明了一切问题。
企业老总不是傻子。
那么常务副市长谭龙,是不是傻子那?
他当然更不是傻子了。
所以两天之后,他已经猜到了这次新闻热点事件的背后,就是杨东搞的鬼。
可是他能怎么说?
不仁不义的事情,是他先做的,又不是杨东先惹乎他的。
杨东只能说是合理反击罢了。
你的嘴巴抽了过来,我的嘴巴难道还不能抽回去吗?
没有这样的道理。
因此,谭龙只能吃了这次哑巴亏。
但对杨东的记恨,滔滔不绝的变多了。
之前他只是怕杨东坏了他的大事,已经发现他的一些背后秘密。
但现在他是彻底恨上了杨东。
因为很有可能,杨东这样做,会坏了他的市长之梦。
事实上,也差不多。
2011年6月27日,星期一。
吉江省委召开常委会,就灵云市的市长等人事问题,进行讨论,涉及调整33名干部,其中正厅级干部9名,省管副厅级干部19名,省管正处级干部5名。
省委对人事的调整,并不是每个月都要调整,而是以半年为单位,基本上是上半年集中调整一次,下半年集中调整一次。
偶尔也会有些微调,比如某些干部被双规了,或者退休年纪到了。
而这次召开的人事会议,就是上半年的集中调整。
省委书记陈国民,省长张玉侠,加上其他九位省委常委,对相关岗位进行发言推荐投票。
最终,轮到灵云市的代市长人选。
省委组织部长科立信对灵云市长的推荐进行发言。
“灵云市一直以来都是我省经济大市,工业大市,以及农业大市,全市对我省的贡献举足轻重,因此政府一把手的人选,也至关重要。”
“恰逢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因此必须打响灵云市的经济这一炮。”
“灵云市的代市长人选,经过省委组织部同志的几个月调查走访敲定,现在一共有三位候选人。”
“今天就三位候选人,请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们,对此投票,并且说明理由。”
“候选人一,祁秀萍,1960年出生,女,汉族,党员,大学学历,曾任吉江省发改委项目规划处处长,灵云市云北区委书记,副市长,常务副市长,现任灵云市纪委书记。”
“候选人二,谭龙,1962年出生,男,汉族,党员,大学学历,曾任灵云市开阳县县长,县委书记,市委常委,现任灵云市常务副市长。”
“候选人三,尹锡跃,1962年出生,男,朝鲜族,党员,大学学历,曾任顺吉朝族自治州财政局长,自治州副州长,现任党委副书记。”
“以上三位同志,就是我们省委组织部对全省符合要求的数百名副厅级干部,数十名正厅级干部调查走访之后,敲定的名单。”
“现在请同志们进行表决,举手表决,说明理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局停职?我转投市纪委调查组,开局停职?我转投市纪委调查组最新章节,开局停职?我转投市纪委调查组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局停职?我转投市纪委调查组,开局停职?我转投市纪委调查组最新章节,开局停职?我转投市纪委调查组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