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忙年的间隙就码字,虽然很辛苦,但看见鸣凤山人,汪氏大碗厨,钟二叔,割肉等人的打赏,订阅,自己如果不勤奋码字,怎么对得起这些好友!
―――――――――――――――――――――――――――――――――――――
在王永胜右边坐的是河之洲公社中学的校长,他也是总支副书记。
三个人坐定,会议室还是充斥着盈盈嗡嗡的说话声音,还有喝茶的刺溜声音,咳漱声。那时人们还没有手机,所以还没有手机的铃声和肆无忌惮打电话的声音。
王永胜也早已经熟悉这种情况。每次开这样的会会前都是这个样子,王永胜和他的部下们都司空见惯了。王永胜还主动和几个有资格,有影响的校长打招呼,套近乎。那时会风松弛,主要原因是政治斗争十分残酷,也许你今天在台上威威赫赫,明天就在台下挨批挨斗。
南槐瑾从在教室当学生,到由学生变老师,身份变了,但由于跟社会接触不多,见惯了规规矩矩的上课的情况,就有些不适应这种吵吵嚷嚷的场面。他想的就是我主持会议就要改变这种散漫的会风。治理队伍先治理会风!
南怀瑾眼观鼻,鼻观心,默默地在脑壳里过着自己的方案。
南槐瑾一个人似在闭目养神般的入定,王永胜看在眼里,想这小子在这片吵嚷中竟然这么安静地坐着,闹中取静,这番定力将会促他成器。
南槐瑾却不知自己的这番和大家格格不入的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家在关注中逐步安静下来,连王永胜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情绪还没有完全酝酿好,竟然因为南槐瑾的原因会场安静了。
“好,现在我们开会。”王永胜一宣布开始开会,南槐瑾的眼睛瞬间睁开。
“今天的会议议程想必大家也知道了,就是民转公的事。原先民转公工作都是小范围进行的,像这次一个公社所批的指标,就有原先全县的多。这可是一个好消息呀。说明政fu正在花气力解决我们民办老师的出路问题。我可以预测,像这样大规模地民转公这次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会逐步解决这一历史遗留的问题。老师们,这是好消息,这个好消息不是告诉你,这民转公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排排坐,分果果的事而是要挑选,或者选拔的。所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是没有机会的。我这就算作动员报告吧,
“这次民转公上面只给指标,当然是推荐指标,不给具体的推荐办法,由我们各个公社自己确定推荐标准,发到教育局,人事局,财政局备案。现在召集大家开会就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我们的推荐方法。请大家畅所欲言。下面给大家准备五分钟的思考时间,然后我就赶麻雀一样挨着点名。”王永胜的话刚说完,整个会场像开了锅的水,沸腾起来了。王永胜也和台上的两个校长开起了小会。
南槐瑾判断,这些人事先没有思想和精神上的准备。所以王永胜一说完,大家都是很茫然地发表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空谈和牢骚。我们有许多干部习惯于上面给具体的指示,如果这指示稍微含糊点,下级就会无所适从。像这次民转公,上面只搞总量控制,不给你具体条件,看起来是权力下放,实际上是把被骂的风险转嫁到基层。你想,混乱无序的上十年没有办像样的教育,教育应该有的很自然的新老交替。但现在一觉睡醒了,要办教育了,严重缺乏师资,而且这些师资解决了要国家财政承担,陡然增加这笔财政支出,财政还承受不了。怎么办?民办。
这民办老师也不是首创。我们还有民兵嘛。民兵不就是民办的兵?
现在国家财力有所缓解,逐年安排财政收入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客观的。可是现在把权力突然交到自己手上了,好多人不适应,被动地接受工作可以,只要被主动的自己安排就茫然了,这是当时人们的一种长期心理依赖所形成的奴隶思想。
会场议论了不到一分钟就慢慢安静下来了。主要是大家没有什么新鲜的话题与好的办法。
“杨福利,你打头炮。”
河之洲公社是沿雎河往下一条狭长的区域里的公社。它是雎县城关的外围,又只占了一半的外围。从北经西往南,形成一个半包围的形状。这杨福利是靠近城关的北门小学的校长。临城的原因,胆子也就大一些,再说他属于胆汁质气质的人,敢于说话。如果开会出现冷场,王永胜总喜欢先点他发言,这样局面就打开了。
“我说很简单,就从年龄大的依次往下挎,有好多人就挎到最后一个。这不跟我们坐车买票一样吗,先到的坐前面,后到的坐后面。”杨福利率先提出了一个论资排辈的方法。他一说就又引起了一阵嗡嗡的声音,好像直升飞机飞过一样。声音很快就静下来了。
杨福利自己也是一个民办老师,而且年龄偏大。
“我不赞成杨校长的观点。”说话的是南门小学的校长叫陈促进的。他才三十来岁。如果按杨福利的做法,那他还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也许排到他那里时,黄花菜也凉了。陈促进说完,没有说理由。
王永胜就问:“陈校长,你可不能搞表态式发言,说说理由。”
“我的理由很简单,如果按杨校长的提法,就是论资排辈,我们工作可以不努力,只需要混时间就可以了,我想这不符合这次民转公工作的精神。如果这样,何必还分公社下转公立老师的指标。教育局人事股就把全县老师按照年龄从大到小一排,岂不省事,偏要花这个功夫分公社来搞。这不符合上级领导的意图。所以我不赞成光看年龄这一种方法。”
“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王永胜问。
“我还没有考虑成熟。但我知道按年龄肯定不行。如果推而广之,哪国家领导人是不是也该找一个年龄最大的人来担任?”
“我说按学校分,一个学校可以分几个就是几个,教育局就是这么按公社来分的指标,我们为什么不能也这样呢?”这是西门小学的郭德勤校长的方法。东门小学属于城关镇,要不然真的就热闹了。
三个城门的校长说了三个方法。王永胜就把目光望向松柏小学的校长。这个校长和前面三个校长不同,他是公立老师,所以可以置身事外,显得中立。
松柏小学的校长叫谭春风:“我来说一个方法,我们不管怎么弄,都会引起一些矛盾。我们学校每次杀猪了分肉时都是采用拈纸团子。各人看各人的运气。”
谭春风的话一说完,议论的声音更大了。有很多人直接在底下喊,说他的方法最好。
王永胜见风向转成这样,简直有些滑稽了,就敲了敲桌子:“这拈团子的方法简直是儿戏。我问谭校长,你们学校每次安排工作是不是也拈的团子呀。这不是分肉,我的同志。”
王永胜否了谭校长的提法以后,王永胜见大家也没有了其他的合理建议,开小会的多,想发言的少。
“大家还有没有好的点子或者建议。没有就先休息十分钟,大家该上厕所的抓紧。该抽烟的也抓紧到外面去抽,你们看这会议室像失火了的,也像农村烧火土一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休息后接着发言。那些还没有说的要准备好。”王永胜就宣布暂时休会。
王永胜就和两个副书记出去了。南槐瑾也没有上厕所的意思,就坐在那里看这些校长的表现。南槐瑾原先在教育学书上看到一个论断说,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很是向往。总在想自己将来要治理一所学校,要让这所学校和牛津,剑桥一样成为世界名校。现在看这些校长考虑问题的方式,对事物的判断和赵晋成没有什么两样。校长就只有这个水平,那么他们治下的老师又会怎么样呢。南槐瑾一方面是极度的失望,就像一个象棋高手,遇到的都是一些臭棋篓子,高处不胜寒的滋味很快滋生。南槐瑾转念一想,这也为自己脱颖而出创造了绝佳的条件。
南槐瑾想这些校长大约在学校只要教学班级有人在上课,学生没有放羊儿,就是在放羊儿也不要紧,只要有人在放就行了。
一些校长大约在外面过足了烟瘾就陆陆续续走进会议室。不过人刚坐定,仿佛手指间不夹一根香烟就不习惯一样。
会议室刚刚散了一些的烟雾就又弥漫起来。有人就又咳嗽了。
南槐瑾想,他们对烟的痴迷大约远远高于对学校工作的研究与管理。南槐瑾原先还以为就是自己所处的学校是这个样子,现在看来概莫能外。南槐瑾心里变得沉甸甸的了。
校长们进来后都还是围绕前几个发言的提法在说。还在争论到底是抓阄还是分配指标。
王永胜和两个总支副书记走了进来。王永胜也没有宣布会议继续,只是用眼睛扫视会场。他眼睛扫到的地方就逐步安静下来。
“好,我们继续开会。大家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王永胜待大家安静下来就说,“我们就请……”“王组长,我来说几句。”这个声音从南槐瑾的身后响起。南槐瑾没有回头,静听后面的有何高见。后面的那个校长一说,让南槐瑾大吃一惊,不由得扭转头去。-- by:dad856|65025|16700619 -->
―――――――――――――――――――――――――――――――――――――
在王永胜右边坐的是河之洲公社中学的校长,他也是总支副书记。
三个人坐定,会议室还是充斥着盈盈嗡嗡的说话声音,还有喝茶的刺溜声音,咳漱声。那时人们还没有手机,所以还没有手机的铃声和肆无忌惮打电话的声音。
王永胜也早已经熟悉这种情况。每次开这样的会会前都是这个样子,王永胜和他的部下们都司空见惯了。王永胜还主动和几个有资格,有影响的校长打招呼,套近乎。那时会风松弛,主要原因是政治斗争十分残酷,也许你今天在台上威威赫赫,明天就在台下挨批挨斗。
南槐瑾从在教室当学生,到由学生变老师,身份变了,但由于跟社会接触不多,见惯了规规矩矩的上课的情况,就有些不适应这种吵吵嚷嚷的场面。他想的就是我主持会议就要改变这种散漫的会风。治理队伍先治理会风!
南怀瑾眼观鼻,鼻观心,默默地在脑壳里过着自己的方案。
南槐瑾一个人似在闭目养神般的入定,王永胜看在眼里,想这小子在这片吵嚷中竟然这么安静地坐着,闹中取静,这番定力将会促他成器。
南槐瑾却不知自己的这番和大家格格不入的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家在关注中逐步安静下来,连王永胜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情绪还没有完全酝酿好,竟然因为南槐瑾的原因会场安静了。
“好,现在我们开会。”王永胜一宣布开始开会,南槐瑾的眼睛瞬间睁开。
“今天的会议议程想必大家也知道了,就是民转公的事。原先民转公工作都是小范围进行的,像这次一个公社所批的指标,就有原先全县的多。这可是一个好消息呀。说明政fu正在花气力解决我们民办老师的出路问题。我可以预测,像这样大规模地民转公这次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会逐步解决这一历史遗留的问题。老师们,这是好消息,这个好消息不是告诉你,这民转公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排排坐,分果果的事而是要挑选,或者选拔的。所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是没有机会的。我这就算作动员报告吧,
“这次民转公上面只给指标,当然是推荐指标,不给具体的推荐办法,由我们各个公社自己确定推荐标准,发到教育局,人事局,财政局备案。现在召集大家开会就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我们的推荐方法。请大家畅所欲言。下面给大家准备五分钟的思考时间,然后我就赶麻雀一样挨着点名。”王永胜的话刚说完,整个会场像开了锅的水,沸腾起来了。王永胜也和台上的两个校长开起了小会。
南槐瑾判断,这些人事先没有思想和精神上的准备。所以王永胜一说完,大家都是很茫然地发表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空谈和牢骚。我们有许多干部习惯于上面给具体的指示,如果这指示稍微含糊点,下级就会无所适从。像这次民转公,上面只搞总量控制,不给你具体条件,看起来是权力下放,实际上是把被骂的风险转嫁到基层。你想,混乱无序的上十年没有办像样的教育,教育应该有的很自然的新老交替。但现在一觉睡醒了,要办教育了,严重缺乏师资,而且这些师资解决了要国家财政承担,陡然增加这笔财政支出,财政还承受不了。怎么办?民办。
这民办老师也不是首创。我们还有民兵嘛。民兵不就是民办的兵?
现在国家财力有所缓解,逐年安排财政收入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客观的。可是现在把权力突然交到自己手上了,好多人不适应,被动地接受工作可以,只要被主动的自己安排就茫然了,这是当时人们的一种长期心理依赖所形成的奴隶思想。
会场议论了不到一分钟就慢慢安静下来了。主要是大家没有什么新鲜的话题与好的办法。
“杨福利,你打头炮。”
河之洲公社是沿雎河往下一条狭长的区域里的公社。它是雎县城关的外围,又只占了一半的外围。从北经西往南,形成一个半包围的形状。这杨福利是靠近城关的北门小学的校长。临城的原因,胆子也就大一些,再说他属于胆汁质气质的人,敢于说话。如果开会出现冷场,王永胜总喜欢先点他发言,这样局面就打开了。
“我说很简单,就从年龄大的依次往下挎,有好多人就挎到最后一个。这不跟我们坐车买票一样吗,先到的坐前面,后到的坐后面。”杨福利率先提出了一个论资排辈的方法。他一说就又引起了一阵嗡嗡的声音,好像直升飞机飞过一样。声音很快就静下来了。
杨福利自己也是一个民办老师,而且年龄偏大。
“我不赞成杨校长的观点。”说话的是南门小学的校长叫陈促进的。他才三十来岁。如果按杨福利的做法,那他还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也许排到他那里时,黄花菜也凉了。陈促进说完,没有说理由。
王永胜就问:“陈校长,你可不能搞表态式发言,说说理由。”
“我的理由很简单,如果按杨校长的提法,就是论资排辈,我们工作可以不努力,只需要混时间就可以了,我想这不符合这次民转公工作的精神。如果这样,何必还分公社下转公立老师的指标。教育局人事股就把全县老师按照年龄从大到小一排,岂不省事,偏要花这个功夫分公社来搞。这不符合上级领导的意图。所以我不赞成光看年龄这一种方法。”
“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王永胜问。
“我还没有考虑成熟。但我知道按年龄肯定不行。如果推而广之,哪国家领导人是不是也该找一个年龄最大的人来担任?”
“我说按学校分,一个学校可以分几个就是几个,教育局就是这么按公社来分的指标,我们为什么不能也这样呢?”这是西门小学的郭德勤校长的方法。东门小学属于城关镇,要不然真的就热闹了。
三个城门的校长说了三个方法。王永胜就把目光望向松柏小学的校长。这个校长和前面三个校长不同,他是公立老师,所以可以置身事外,显得中立。
松柏小学的校长叫谭春风:“我来说一个方法,我们不管怎么弄,都会引起一些矛盾。我们学校每次杀猪了分肉时都是采用拈纸团子。各人看各人的运气。”
谭春风的话一说完,议论的声音更大了。有很多人直接在底下喊,说他的方法最好。
王永胜见风向转成这样,简直有些滑稽了,就敲了敲桌子:“这拈团子的方法简直是儿戏。我问谭校长,你们学校每次安排工作是不是也拈的团子呀。这不是分肉,我的同志。”
王永胜否了谭校长的提法以后,王永胜见大家也没有了其他的合理建议,开小会的多,想发言的少。
“大家还有没有好的点子或者建议。没有就先休息十分钟,大家该上厕所的抓紧。该抽烟的也抓紧到外面去抽,你们看这会议室像失火了的,也像农村烧火土一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休息后接着发言。那些还没有说的要准备好。”王永胜就宣布暂时休会。
王永胜就和两个副书记出去了。南槐瑾也没有上厕所的意思,就坐在那里看这些校长的表现。南槐瑾原先在教育学书上看到一个论断说,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很是向往。总在想自己将来要治理一所学校,要让这所学校和牛津,剑桥一样成为世界名校。现在看这些校长考虑问题的方式,对事物的判断和赵晋成没有什么两样。校长就只有这个水平,那么他们治下的老师又会怎么样呢。南槐瑾一方面是极度的失望,就像一个象棋高手,遇到的都是一些臭棋篓子,高处不胜寒的滋味很快滋生。南槐瑾转念一想,这也为自己脱颖而出创造了绝佳的条件。
南槐瑾想这些校长大约在学校只要教学班级有人在上课,学生没有放羊儿,就是在放羊儿也不要紧,只要有人在放就行了。
一些校长大约在外面过足了烟瘾就陆陆续续走进会议室。不过人刚坐定,仿佛手指间不夹一根香烟就不习惯一样。
会议室刚刚散了一些的烟雾就又弥漫起来。有人就又咳嗽了。
南槐瑾想,他们对烟的痴迷大约远远高于对学校工作的研究与管理。南槐瑾原先还以为就是自己所处的学校是这个样子,现在看来概莫能外。南槐瑾心里变得沉甸甸的了。
校长们进来后都还是围绕前几个发言的提法在说。还在争论到底是抓阄还是分配指标。
王永胜和两个总支副书记走了进来。王永胜也没有宣布会议继续,只是用眼睛扫视会场。他眼睛扫到的地方就逐步安静下来。
“好,我们继续开会。大家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王永胜待大家安静下来就说,“我们就请……”“王组长,我来说几句。”这个声音从南槐瑾的身后响起。南槐瑾没有回头,静听后面的有何高见。后面的那个校长一说,让南槐瑾大吃一惊,不由得扭转头去。-- by:dad856|65025|1670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