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官路 402,对比

小说:师道官路 作者:刚强与散淡 更新时间:2024-08-19 16:59:19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拙作上周周获网站主编力荐推荐!谢书友41513394成为拙作第71位粉丝,距100位粉丝还差29位,好期待呀!来呀!

  王永胜,牛从文都看见了穿黄色制服的警察从操场走过,这时幸亏已经打了预备铃,学生都到教室了,所以没有让好奇的学生围观。在学校都有这样的情况,来了一个陌生人,特别是穿制服的,都可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南槐瑾揣测大约是为陈促进的事情来的。南槐瑾的思路就由课文《匆匆》跳到了陈促进的命运上。又由陈促进跳到自己和牛从文的事情上,突然就有了慌慌的心跳。

  难怪人们总结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这样的经典语录。南槐瑾心里想自己和牛从文的交往中有没有什么把柄。也许自己没有注意,而她留有什么把柄自己不知道呢。

  南槐瑾一直不知道他已经在牛从文身体里留了天大的把柄,直到二三十年后才知道自己有孽债。这是很远的故事了,敬请书友关注。

  钟青岱上课了,南槐瑾随着一声起立,才把思绪收回来。对匆匆如何处理也还没有一个具象。

  一篇妙文就在钟青岱的毫无新意的教法下完成了。南槐瑾边听课边想,要自己来上这篇课文,就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读来完成赏析。遗憾的是钟青岱大约把主要心思花在如何管理上了。

  南槐瑾随着对学校的逐步了解发现一个共性:学校的管理者往往不是学校业务很强的人,甚至有的是对教育没有什么认识的人,他们由于在教育教学上难以有所建树,就走偏门,不在课堂上下功夫,而是功夫全在课堂外。

  更让人无奈或者气恼的是他们只琢磨人,而不琢磨事。遇到容易管而且很快见到好处的,他有权利插手,参与到摘桃子的队伍中。遇到棘手的事就是你的事情了,你找他请示或者汇报他会说这点小事你就处理不好,不知学校把你供在这里干什么。

  他们这些人又有话语权,你就等着被他们阴你一下吧。

  这种现状让南槐瑾很反感,在当时他也很无奈。后来南槐瑾当了有决定权的领导时,发现要扭转这种畸形现象又是多么的麻烦,阻力是很大的。所谓习以为常。人们大多是属于保守型的心理,变革会有什么结果,大家都不知道。

  一节课就在南槐瑾胡思乱想和钟青岱按部就班的毫无新意的教学中结束。

  第二节课是个小女孩上课,她那样子比南槐瑾大不了多少,南槐瑾见这个年龄段的当老师的女孩子后,很容易联想到喻洁和柳翠,她们也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要接受严峻的挑战和选择。

  南槐瑾更想不到的是这次考试成绩,进入前二十名的年轻人居多,如果还稍微扩展一下,年轻人所占的比例就更大。

  年轻人更适合考试,或者说更会考试。

  这个年轻女孩子就没有钟青岱灵活,也不知道给听课的老师找书,南槐瑾就从后排的一个学生那里借了一本教材,问她今天上什么。

  她说:“白鹅。”

  南槐瑾见这孩子和其他的孩子都是一样的,教材都包了书皮,不像农村学校的一些学生,教材的边都卷了,有的就像腌菜,皱皱巴巴。

  南槐瑾由这个学生的教材就想到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就是这点点滴滴形成起来的,也许就是这些语文数学老师,或者班主任的引导,学生学会了惜物。

  南槐瑾现在心情由这本教材而起,变得好多了,所以默读时是一种愉快的心理状态:

  “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这朋友住在北碚,特地从北碚把这鹅带到重庆来送给我,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鹅的高傲,更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也要它引亢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厮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平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畜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次吃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滋味,它是依着它的胃口而选定的。这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水盆偶然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踏大步走上前去,饮水一口。再踏大步走到一定的地方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南槐瑾读了两遍课文,心里对文本有了具象,就想自己该怎样处理这篇课文。

  这个老师叫什么,当时钟青岱给他们介绍时,南槐瑾有点分心,没有记住,也不要紧,写上学校名了,下来问了再补也不迟。南槐瑾的听课笔记就有了下列记录:

  一、谈话导入:说说你们眼中的牛和鹅,你们对这两种动物的认识是怎么产生的。

  二、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讨论:这一段交代了什么?

  鹅的来历。

  四、齐读课文1―4自然段。

  五、“我”的认识前后有没有变化?

  六、齐读课文2、3自然段。

  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课文写了鹅的什么特征?

  2、指名读课文2、3自然段。

  3、找出文中描写鹅追赶“我们”、“我”时神态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鹅当时的神情如何?

  4、找出文中描写“我”被鹅追赶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反复读。说一说,“我”当时的神情如何?

  5、齐读课文3―4自然段,指导朗读。

  学生正在读书时,下课铃响了。

  南槐瑾对王永胜和牛从文说:“我还继续听一节课。”

  王永胜很诧异:“你还听一节课?听谁的?”

  “就听刚才上课的,没有听完,这个老师上课还有特点。”南槐瑾说。

  “你是不是看见是个小女孩上课,想多看看呀?告诉你吧,不要再听了,再听课后你会后悔的。”牛从文说。

  “怎么会后悔呢?这课上的不错呀?”南槐瑾不明就里。

  “槐瑾,我问你,你看见一朵花盛开后非常美丽,你是不是就守着它开放,直到凋谢?”王永胜问南槐瑾。

  “不会,哪多扫兴?”南槐瑾想了说。

  “是呀!”王永胜说完拍拍南槐瑾的肩说,“我们在哪都只听一个人的一节课,你要感兴趣以后再来听。这样人家无话说。”南槐瑾对王永胜这个说法有些不明白。-- by:dad856|65025|16701032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师道官路,师道官路最新章节,师道官路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