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书友1888504067的5888大洋,书友半泽连续100大洋的打赏!谢书友1888504067,书友欧安办公的月票鼓励!谢各位好友的推荐票!
现在本类型站不安排推荐,对***排行榜,粉丝排行榜都屏蔽了,好在有这么多书友一如既往的支持!给您们鞠躬了!
------------------------------------------------------------------------------------
“感觉肯定不好呀!哪个喜欢被监视呀!”南槐瑾说。,shuhАhА 。
“是呀,我们天天在别人的监视下生活。”
“这不就是有特务政治的味道。”南槐瑾说。
“是呀,我后来发现老师这个群体就是一群被扭曲了的一群人。他们的心理是不健康的。你知道我们班的大才子的处境吗?”高清元说。
“我们班的大才子可是你呀。”
“我哪能算才子。就是章平晓。分在一个公社中学教高中的。”
“他怎么啦?”
“唉!说起来很滑稽。我们这个章平晓也不看在什么环境。他在那么封闭的公社,是个大山区,他上课是穿着一件蓝色的碎花衬衣,喇叭裤,还蓄着长发。上课时喊男生叫某某先生,喊女生为某某小姐。这些都是小节。最要命的是和校长带一个年级的语文。当时校长这样安排就存了私心,认为才从学校出来的学生在教学方面不会构成威胁,去年寒假前,全县各高中组织了一次统考,他教的班级教学质量把校长甩了一大截,校长不高兴就算了,他也不知道韬光养晦,到处炫耀成绩。校长就和他在本学期把班级两人交换了。原先他教的学生喜欢他的教学,在学校闹事,要求还原,这下把校长彻底得罪了,校长认为这事是章平晓煽动学生搞得。就把他的课停了。他就天天无所事事。下班吃饭时就端着碗到校长家,见饭就吃,吃了就走。”高清元说到这喘了口气。
“我支持他这么搞。”南槐瑾适时点评,表面自己的态度。
“你还支持呢!校长没有办法见他会来就把门关着,他就用砖头砸门。校长没有办法就到别的老师屋里,他就跟着去那个老师的屋里。你看章平晓人高马大的,又有一把力气。要论动手,老大,我们两个任意一个和他单挑有胜算吗?”高清元问南槐瑾。
“还真没有。”南槐瑾想了想说。
“后来,校长只好恢复他上课。我看这最后会产生悲剧。”高清元说。
听了同学的遭遇,南槐瑾才知道自己这点事算什么,自己只是遭遇一些小人心理的暗算,就像遇到小偷或者打劫的。小偷多少还有胆怯之心,那打劫的明火执仗,你不就范也许有生命之忧呢。
两人再聊了会儿,南槐瑾就要回去说怕家里人挂着。
“好,我送你,听说你给我找了一个漂亮嫂子,我还没有见过,能把金屋藏的娇让我看看嘛?”高清元开玩笑说。
“怎么不可以,我给你说,兄弟是手足,妻子是衣服,谁要是敢动我的衣服,我就打断谁的手足。哈哈!”南槐瑾也开玩笑说。
“我怎么会动你的衣服,看你的衣服是小号的。我怕穿不得。哈哈!”两人开着玩笑,勾肩搭背地往南槐瑾家走去。
到了南槐瑾家门口,喻洁正站在门口往南槐瑾怎么还不回来。见了南槐瑾两个,南槐瑾就开玩笑地对喻洁说:“大嫂,来见过叔叔。”
喻洁一愣,南槐瑾学说的完全是水浒传里武松景阳冈打虎以后,武大领武松回家后对潘金莲说话的口气。
喻洁见南槐瑾出去了一趟后一扫这段时间萎靡不振的面貌,就顺着学古代妇人道万福的样子说:“奴家见过叔叔。”
三人就笑了。
“果然!”高清元学乾隆皇帝在泰山上的题词。
“什么果然?”喻洁不知高清元在说什么就问。
“没有说什么?”南槐瑾帮助遮掩着说。
“清元,来了。”南涧秋出来见了高清元说。
“大爹。”高清元和柳如是,南槐瑾三人都把对方的父母叫爹。
“进屋来喝茶呀。”南涧秋对儿子的三个异姓兄弟很喜欢。
“今天就算了,太晚了,怕家里人惦记。大爹,老大,嫂子,走了!”高清元说完就走了。
南槐瑾回家后就和父母商量自己到新屋那边睡,明早要起早床。喻洁就在老房子休息。
第二天一早,四点钟以前,南槐瑾就和三个搬运工一起装车,然后就和闷葫芦似的胡师傅一起往蒹葭市赶去,南槐瑾开始还想和胡师傅说话,发现他只是专心开车,有时候回答就是答非所问。后来南槐瑾也就补起瞌睡来。一觉醒来看时间才八点钟,南槐瑾就对胡师傅说见到餐馆停下来吃了早饭再走。
南槐瑾接着睡觉,刚睡一会儿就感觉摇晃的车不摇晃了,停了。南槐瑾睁开眼见是一个集镇,车正好停在一个餐馆门口。
南槐瑾下车就和胡师傅进了餐馆,一人要了一碗肉丝面,在等着煮面的档口,南槐瑾见桌上有报刊,就捡了一本杂志翻起来。上面有一个故事:
***行赏
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天下,当上了皇帝,史称汉高祖。接着,要对功臣们评定功绩的大小,给予封赏。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要封他为赞侯,给予的封户也最多。群臣们对此不满,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这时,关内侯鄂千秋把刘邦要讲而未讲的话讲了出来:“众位大臣的主张是不对时。曹参虽然有转战各处、夺取地盘的功劳,但这是一时的事情。大王与楚军相持五年,常常失掉军队,只身逃走也有好几次。然而,萧何常派遣军队补充前线。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让他做的。汉军与楚军在荥阳时对垒数年,军中没有口粮,萧何又用车船运来粮食。如今即使没有上百个曹参,对汉室也不会有损失,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在万世的功勋之上呢?应该是萧何排在第一位,曹参居第二位。”刘邦肯定了鄂千秋的话,于是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许地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南槐瑾读了想,这当领导的最难就是在摆成绩,讲贡献时的平衡,这刘邦的做法可以借鉴。
南槐瑾接着看了第二个故事:
猴子吃西瓜
猴王找到了一个大西瓜,但是,他不知道西瓜的吃法。有心请教别人吧,又不好意思,那样就显得自己太无知了。“这……哎!有了!”
猴王想出了一个妙计。他把猴子、猴孙,那一大群猴儿召集到一块儿。猴王说:“今天我找到了一个大西瓜,把你们请来饱餐一顿。可是我要先考考你们。这西瓜的吃法嘛,我是知道的,可我要看你们说的对不对。谁说对了就多吃一份,谁要是说错了,可是要受罚的。”
小毛猴听了,搔了搔腮说:“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儿!”
“不对!”一只短尾巴猴说:“我不同意他的说法!上次我到姑姑家吃过甜瓜,甜瓜是吃皮的。我想甜瓜是瓜,西瓜也是瓜,总而言之都是瓜。西瓜当然也吃皮啦!”
“吃西瓜吃瓤!”
“不对,西瓜是吃皮的!”
“这……”猴王不知谁是谁非,就把眼光转到了年岁最大的老猴身上。
老猴一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就哆哆嗦嗦地站起来,说话了:“这个这个这个……就西瓜当然……是吃皮的啦!我之所以老而不死,就是吃了西瓜皮的缘故!”
听老猴这么一说,猴子们都喊叫起来:“对,吃西瓜吃皮!吃西瓜吃皮!”
猴王一看大家都说西瓜是吃皮,就以为真正的答案找出来了。他大着胆子对大家说:“你们大家说得都对,吃西瓜是吃皮。哼,只有小毛猴说错了,那就让它吃瓤,我们大家都吃西瓜皮。”说着拿起刀“扑”的一下把西瓜剖开。
吃着吃着,一只小猴子觉得不是味儿,捅了捅旁边的说:“哎,我说,这东西怎么不好吃呀?”
“那,那是你吃不惯。我过去常吃西瓜,西瓜嘛,就是这个味儿。”
“我们在嘲笑猴子的时候其实人类就有许多人就是这样不知装知,不懂装懂。”南槐瑾想到了这句定性的话后摇了摇头。
人生如茶
一个屡遭挫折、几经沉浮、万念俱灰的年轻人找到从谂大师,要拜他为师、出家为僧。从谂大师端坐在禅座上倾听完年轻人的絮叨后,微睁双目对静侯在一旁的小沙弥吩咐道:“生火,待茶。”
片刻后,小沙弥捧上一只烧着木碳的小土炉,并在桌上摆好茶具。从谂大师分别在三个茶杯里放进茶叶后,往第一个杯子里冲进了冷水。等到水壶里的水开始冒气后,又在第二只杯子里冲上了温水。大师对年轻人说:“施主请用茶。”年轻人听了一楞说:“哪有用冷水和温水泡茶的?”大师微微一笑说:“施主不仿试试。”
出于礼貌,年轻人端起了第一杯,只见颗颗茶叶尽浮于水面。他吹开茶叶勉强地啜了一小口后又端起第二杯,只见颗颗茶叶仍是浮于水面,只是汤色有少许变绿,他又啜了一小口。大师问:“施主,老纳的茶如何?”年轻人摇了摇头说:“不好,寡淡,无半缕茶香亦无半点茶味。”大师说:“这可是江浙名茶铁观音呀,为何说它不好?”年轻人说:“茶是好茶,泡法不当?”“哦?那烦请施主为老纳泡上一杯如何?”年轻人点头应允。
当壶口冒出大气,水面翻起蟹眼大的水泡时,年轻人提起水壶往第三个杯子里冲水,然后又将杯中之水倒掉。大师说:“这么好的第一泡茶,施主把它倒掉岂不可惜了?”年轻人回答:“这叫洗茶,不将茶叶上的灰尘,杂物洗去会影响茶香和茶味。”
年轻人说完提起水壶离杯一尺多高,慢慢地往杯子里冲了小半杯水,片刻后年轻人又如法冲了第二冲,第三冲,当冲到第三冲时,随着杯口缓缓升起的阵阵白气,已能闻到茶的淡淡清香。大师说:“已有茶香味了,可以饮了吧?”年轻人说:“还要如此冲两次方可饮得!”大师问:“为何要这么麻烦冲五次呢?一次冲满岂不省事?”年轻人说:“一次冲好虽省事,但冲好水后茶叶仍会轻轻地浮于水面,不仅透不出茶叶的清香,而且泡出来的茶汁也不均匀。必须经过多次冲沏,茶叶沉了又浮,浮了又沉,经过多次沉沉浮浮,茶叶才能释放出它那春的清幽,夏的炽烈,秋的醇厚,冬的凛冽,这茶自然也就香了。”年轻人边说边又冲了两次水,此时真的是满室清香。
从谂大师没有端茶,他目光如炷地看着年轻人说:“难得施主把茶道悟得如此透彻,只可惜你没有悟到这世间的人其实也像茶一样,只有那些栉风沐雨,饱经沧桑,历经坎坷,翻翻滚滚,沉沉浮浮的人,最终才能达到他们人生智慧与生命价值的高峰,溢出他们生命的一缕缕清香!如若偶遇挫折就心灰意冷,遁入空门,这样的人与我所泡的两杯茶有何区别?”年轻人没有再说话,他双膝跪在地上朝从谂大师叩了三个响头,起身头也不回地下山去了!南槐瑾看完这个故事就把书递给胡师傅想让他看了这个带有寓言故事后和自己交流,胡师傅瓮声瓮气说:“我不识字!”-- by:dad856|65025|16782307 -->
现在本类型站不安排推荐,对***排行榜,粉丝排行榜都屏蔽了,好在有这么多书友一如既往的支持!给您们鞠躬了!
------------------------------------------------------------------------------------
“感觉肯定不好呀!哪个喜欢被监视呀!”南槐瑾说。,shuhАhА 。
“是呀,我们天天在别人的监视下生活。”
“这不就是有特务政治的味道。”南槐瑾说。
“是呀,我后来发现老师这个群体就是一群被扭曲了的一群人。他们的心理是不健康的。你知道我们班的大才子的处境吗?”高清元说。
“我们班的大才子可是你呀。”
“我哪能算才子。就是章平晓。分在一个公社中学教高中的。”
“他怎么啦?”
“唉!说起来很滑稽。我们这个章平晓也不看在什么环境。他在那么封闭的公社,是个大山区,他上课是穿着一件蓝色的碎花衬衣,喇叭裤,还蓄着长发。上课时喊男生叫某某先生,喊女生为某某小姐。这些都是小节。最要命的是和校长带一个年级的语文。当时校长这样安排就存了私心,认为才从学校出来的学生在教学方面不会构成威胁,去年寒假前,全县各高中组织了一次统考,他教的班级教学质量把校长甩了一大截,校长不高兴就算了,他也不知道韬光养晦,到处炫耀成绩。校长就和他在本学期把班级两人交换了。原先他教的学生喜欢他的教学,在学校闹事,要求还原,这下把校长彻底得罪了,校长认为这事是章平晓煽动学生搞得。就把他的课停了。他就天天无所事事。下班吃饭时就端着碗到校长家,见饭就吃,吃了就走。”高清元说到这喘了口气。
“我支持他这么搞。”南槐瑾适时点评,表面自己的态度。
“你还支持呢!校长没有办法见他会来就把门关着,他就用砖头砸门。校长没有办法就到别的老师屋里,他就跟着去那个老师的屋里。你看章平晓人高马大的,又有一把力气。要论动手,老大,我们两个任意一个和他单挑有胜算吗?”高清元问南槐瑾。
“还真没有。”南槐瑾想了想说。
“后来,校长只好恢复他上课。我看这最后会产生悲剧。”高清元说。
听了同学的遭遇,南槐瑾才知道自己这点事算什么,自己只是遭遇一些小人心理的暗算,就像遇到小偷或者打劫的。小偷多少还有胆怯之心,那打劫的明火执仗,你不就范也许有生命之忧呢。
两人再聊了会儿,南槐瑾就要回去说怕家里人挂着。
“好,我送你,听说你给我找了一个漂亮嫂子,我还没有见过,能把金屋藏的娇让我看看嘛?”高清元开玩笑说。
“怎么不可以,我给你说,兄弟是手足,妻子是衣服,谁要是敢动我的衣服,我就打断谁的手足。哈哈!”南槐瑾也开玩笑说。
“我怎么会动你的衣服,看你的衣服是小号的。我怕穿不得。哈哈!”两人开着玩笑,勾肩搭背地往南槐瑾家走去。
到了南槐瑾家门口,喻洁正站在门口往南槐瑾怎么还不回来。见了南槐瑾两个,南槐瑾就开玩笑地对喻洁说:“大嫂,来见过叔叔。”
喻洁一愣,南槐瑾学说的完全是水浒传里武松景阳冈打虎以后,武大领武松回家后对潘金莲说话的口气。
喻洁见南槐瑾出去了一趟后一扫这段时间萎靡不振的面貌,就顺着学古代妇人道万福的样子说:“奴家见过叔叔。”
三人就笑了。
“果然!”高清元学乾隆皇帝在泰山上的题词。
“什么果然?”喻洁不知高清元在说什么就问。
“没有说什么?”南槐瑾帮助遮掩着说。
“清元,来了。”南涧秋出来见了高清元说。
“大爹。”高清元和柳如是,南槐瑾三人都把对方的父母叫爹。
“进屋来喝茶呀。”南涧秋对儿子的三个异姓兄弟很喜欢。
“今天就算了,太晚了,怕家里人惦记。大爹,老大,嫂子,走了!”高清元说完就走了。
南槐瑾回家后就和父母商量自己到新屋那边睡,明早要起早床。喻洁就在老房子休息。
第二天一早,四点钟以前,南槐瑾就和三个搬运工一起装车,然后就和闷葫芦似的胡师傅一起往蒹葭市赶去,南槐瑾开始还想和胡师傅说话,发现他只是专心开车,有时候回答就是答非所问。后来南槐瑾也就补起瞌睡来。一觉醒来看时间才八点钟,南槐瑾就对胡师傅说见到餐馆停下来吃了早饭再走。
南槐瑾接着睡觉,刚睡一会儿就感觉摇晃的车不摇晃了,停了。南槐瑾睁开眼见是一个集镇,车正好停在一个餐馆门口。
南槐瑾下车就和胡师傅进了餐馆,一人要了一碗肉丝面,在等着煮面的档口,南槐瑾见桌上有报刊,就捡了一本杂志翻起来。上面有一个故事:
***行赏
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天下,当上了皇帝,史称汉高祖。接着,要对功臣们评定功绩的大小,给予封赏。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要封他为赞侯,给予的封户也最多。群臣们对此不满,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这时,关内侯鄂千秋把刘邦要讲而未讲的话讲了出来:“众位大臣的主张是不对时。曹参虽然有转战各处、夺取地盘的功劳,但这是一时的事情。大王与楚军相持五年,常常失掉军队,只身逃走也有好几次。然而,萧何常派遣军队补充前线。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让他做的。汉军与楚军在荥阳时对垒数年,军中没有口粮,萧何又用车船运来粮食。如今即使没有上百个曹参,对汉室也不会有损失,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在万世的功勋之上呢?应该是萧何排在第一位,曹参居第二位。”刘邦肯定了鄂千秋的话,于是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许地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南槐瑾读了想,这当领导的最难就是在摆成绩,讲贡献时的平衡,这刘邦的做法可以借鉴。
南槐瑾接着看了第二个故事:
猴子吃西瓜
猴王找到了一个大西瓜,但是,他不知道西瓜的吃法。有心请教别人吧,又不好意思,那样就显得自己太无知了。“这……哎!有了!”
猴王想出了一个妙计。他把猴子、猴孙,那一大群猴儿召集到一块儿。猴王说:“今天我找到了一个大西瓜,把你们请来饱餐一顿。可是我要先考考你们。这西瓜的吃法嘛,我是知道的,可我要看你们说的对不对。谁说对了就多吃一份,谁要是说错了,可是要受罚的。”
小毛猴听了,搔了搔腮说:“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儿!”
“不对!”一只短尾巴猴说:“我不同意他的说法!上次我到姑姑家吃过甜瓜,甜瓜是吃皮的。我想甜瓜是瓜,西瓜也是瓜,总而言之都是瓜。西瓜当然也吃皮啦!”
“吃西瓜吃瓤!”
“不对,西瓜是吃皮的!”
“这……”猴王不知谁是谁非,就把眼光转到了年岁最大的老猴身上。
老猴一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就哆哆嗦嗦地站起来,说话了:“这个这个这个……就西瓜当然……是吃皮的啦!我之所以老而不死,就是吃了西瓜皮的缘故!”
听老猴这么一说,猴子们都喊叫起来:“对,吃西瓜吃皮!吃西瓜吃皮!”
猴王一看大家都说西瓜是吃皮,就以为真正的答案找出来了。他大着胆子对大家说:“你们大家说得都对,吃西瓜是吃皮。哼,只有小毛猴说错了,那就让它吃瓤,我们大家都吃西瓜皮。”说着拿起刀“扑”的一下把西瓜剖开。
吃着吃着,一只小猴子觉得不是味儿,捅了捅旁边的说:“哎,我说,这东西怎么不好吃呀?”
“那,那是你吃不惯。我过去常吃西瓜,西瓜嘛,就是这个味儿。”
“我们在嘲笑猴子的时候其实人类就有许多人就是这样不知装知,不懂装懂。”南槐瑾想到了这句定性的话后摇了摇头。
人生如茶
一个屡遭挫折、几经沉浮、万念俱灰的年轻人找到从谂大师,要拜他为师、出家为僧。从谂大师端坐在禅座上倾听完年轻人的絮叨后,微睁双目对静侯在一旁的小沙弥吩咐道:“生火,待茶。”
片刻后,小沙弥捧上一只烧着木碳的小土炉,并在桌上摆好茶具。从谂大师分别在三个茶杯里放进茶叶后,往第一个杯子里冲进了冷水。等到水壶里的水开始冒气后,又在第二只杯子里冲上了温水。大师对年轻人说:“施主请用茶。”年轻人听了一楞说:“哪有用冷水和温水泡茶的?”大师微微一笑说:“施主不仿试试。”
出于礼貌,年轻人端起了第一杯,只见颗颗茶叶尽浮于水面。他吹开茶叶勉强地啜了一小口后又端起第二杯,只见颗颗茶叶仍是浮于水面,只是汤色有少许变绿,他又啜了一小口。大师问:“施主,老纳的茶如何?”年轻人摇了摇头说:“不好,寡淡,无半缕茶香亦无半点茶味。”大师说:“这可是江浙名茶铁观音呀,为何说它不好?”年轻人说:“茶是好茶,泡法不当?”“哦?那烦请施主为老纳泡上一杯如何?”年轻人点头应允。
当壶口冒出大气,水面翻起蟹眼大的水泡时,年轻人提起水壶往第三个杯子里冲水,然后又将杯中之水倒掉。大师说:“这么好的第一泡茶,施主把它倒掉岂不可惜了?”年轻人回答:“这叫洗茶,不将茶叶上的灰尘,杂物洗去会影响茶香和茶味。”
年轻人说完提起水壶离杯一尺多高,慢慢地往杯子里冲了小半杯水,片刻后年轻人又如法冲了第二冲,第三冲,当冲到第三冲时,随着杯口缓缓升起的阵阵白气,已能闻到茶的淡淡清香。大师说:“已有茶香味了,可以饮了吧?”年轻人说:“还要如此冲两次方可饮得!”大师问:“为何要这么麻烦冲五次呢?一次冲满岂不省事?”年轻人说:“一次冲好虽省事,但冲好水后茶叶仍会轻轻地浮于水面,不仅透不出茶叶的清香,而且泡出来的茶汁也不均匀。必须经过多次冲沏,茶叶沉了又浮,浮了又沉,经过多次沉沉浮浮,茶叶才能释放出它那春的清幽,夏的炽烈,秋的醇厚,冬的凛冽,这茶自然也就香了。”年轻人边说边又冲了两次水,此时真的是满室清香。
从谂大师没有端茶,他目光如炷地看着年轻人说:“难得施主把茶道悟得如此透彻,只可惜你没有悟到这世间的人其实也像茶一样,只有那些栉风沐雨,饱经沧桑,历经坎坷,翻翻滚滚,沉沉浮浮的人,最终才能达到他们人生智慧与生命价值的高峰,溢出他们生命的一缕缕清香!如若偶遇挫折就心灰意冷,遁入空门,这样的人与我所泡的两杯茶有何区别?”年轻人没有再说话,他双膝跪在地上朝从谂大师叩了三个响头,起身头也不回地下山去了!南槐瑾看完这个故事就把书递给胡师傅想让他看了这个带有寓言故事后和自己交流,胡师傅瓮声瓮气说:“我不识字!”-- by:dad856|65025|16782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