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结束,张俪的表情就不太对劲了,赶着要回去,一语不发。
“张俪?张俪?”余切在后边儿叫他。
张俪只管快步走。
坏事儿了!
陈小旭多聪明啊,主动代替张俪问道:“余切,电影最后那个女明星是谁?”
“宫雪。”余切老实道。
“我知道,我能不认识咱的双料影后吗?我是说,她对你来说到底是谁?”陈小旭说。
“战友,同志!”余切明白过来了,伸出手指头立起来发誓道:“我确实是没发生什么,大家都能看得到。电影拍摄了几个月,除了刚开始那一个月,还有最后上映前,我几乎是没私下接触过。”
陈小旭竟然在和余切打配合!
张俪一边听,一边默默的放慢步子。
陈小旭赶快拉住张俪:“张俪,余切不会胡说的。他大事从来不糊涂,你应该对他放心!”
接着,又贴着张俪的耳朵小声道:“咱剧组里面,那个原先要出国的乐韵,看了之后,不也经常来打听他吗?尤二姐也是……总是提起他。”
“他们作家受人喜欢是正常的,不要太往心里面去。”
“上次我们回鞍城,我家里人还老是提余切呢!我妈和我爸……呸!我表姐还有她那孩子都很喜欢余切。鞍城话剧团也有很多人喜欢余大作家……我们一起去,一起回来,你都是看在眼底的!”
“不要太多心!”
张俪停下来了,总算开口道:“余切,你以后不能再和这个人有什么亲密接触。”
“那是一定没有的。”余切仿佛遇见了啥天大的委屈,“我保证,非工作之外的接触,是绝对没有发生过的。”
一边说,一边余切自个儿也在回忆:老山前线?还是拍电影的时候?或者那一次火车上遇见过?
确实是没发生什么。
稍微亲近一点的时候,那都是去年秋天在沪市的时候了,几个女的轮番代表沪市制片厂来“关心”自己。但自己和宫雪那个妹妹相处得也要更多一些。
宫雪有时候会从黄浦江对岸抱个大西瓜过来,切成好多片。你不能因为我吃了人家的西瓜,就把我判为死刑啊。
对啊!
我慌个什么?
我真是啥也没做。
“——什么是非工作之外的?”张俪道。
余切回忆起这年头男人追求女人的约会套路,一条条列出来否认道:
“比如约出来像咱们一样看电影,骑自行车游山玩水,只有两个人,还有……还有单独在一个房间读了一整晚上的剧本……”
当初张鉄林想要追求宫雪,就是约她出来骑自行车……在这个时候,就是十分直白的追求之举了。
张俪一听脸都气红了:“一晚上关起来看剧本?!这当然不行了!我虽然不如你会读书,也知道爱情的忠贞。”
张俪的话还没说完,又道:“在片场里面,我基本上很少和男人说话,除了一定要演戏——那都是许多人看着的,大庭广众之下!我为什么私下不和人说话呢?”
“就是因为,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如果我下了戏之后,还是老和别的男人说话,打闹——比如欧阳奋强,那就容易让别人说闲话,以为我有什么坏想法。其实我是不愿意扯上什么关系的。”
张俪重重道。
余切很少碰见张俪这么生气过,她就跟那种几斤重的小猫,平时随便亮出肚皮让你摸,却忽然炸了毛一样,让人觉得很惊讶。
余切又乐又急,只能把眼睛望着陈小旭:陈小旭,你管管张俪吧。
陈小旭赶快道:“张俪,你说的都对!还是你想的最周到——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余切马上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事情又那么重要,那是国家大事,上了新闻的……余切,你快说说你过去是干什么的?”
余切自然不可能把背后真实的博弈讲出来,他结合时下的新闻,临场胡诌了一番,半真半假:
“我们这些人都是去庆祝中哥友谊五周年的……诺奖大文豪马尔克斯……”余切伸出大拇指道,“他急着要见识我们东方文学,我特地过去交流,让他知道东方有一批他的模仿者。”
“还有呢?”陈小旭示意余切再说一点儿。
“还有……还有美国的几个大学也发了邀请,可能还有一些华人学者也要来。”
陈小旭立刻接话道:“他这是国家大事,不能让外面的人看笑话,说不定现在就有记者看着咱们,随时准备写上报纸!”
“对,对!”
张俪一听,那种国家大事的宏大感顿时压过了她,不好再发脾气。同时也觉得很委屈。她本来对余切有点怨气,这是人之常情,忽然陈小旭把调子起得这么高,竟然连生气也不好生气了,心里顿时想:怎么陈小旭也来帮余切说话了!
余切是个大猪蹄子也就罢了,你怎么也能这样呢?
张俪的怨气,都转移到了陈小旭身上,这正是陈小旭需要的。
三个人骑车回去。以前是陈小旭在后边儿,张俪挤在前面——现在换了个儿,甭提有多尴尬。一路上,张俪扯着余切的衣服,陈小旭蹲在余切前边儿,冷风呼呼的往她衣服里面灌,还得腾出空来给后面的人坐。
一下来,陈小旭腿都麻了,情不自禁道:“这位置真不好坐!张俪!”
张俪还在气头上,听到这话噗嗤一笑道:“那不是?”
余切见状,摸着下巴道:“是时候鸟枪换炮了,这摩托车载不了太多人,该买个‘斯蒂庞克’,坐个五个六个七八个人……小轿车整起来。”
张俪一听想歪了,又生气道:“你买个三轮车,也能载十个人呢!只要你蹬得动!”
——————
傍晚,几人吃饭也没吃好。张俪没吃几口就“饱了”。
“你俩一个是一家之主,一个是客人,你们都吃完了叫我就成,我来洗碗伺候。”
余切说:“这可不至于,你去哪?”
“我去看点书,识时务一点,提升一点儿自己的文采,免得被社会淘汰,被扫地出门!”
宝姐姐啥时候也这么会挤兑人了!
张俪撂下这话。
“砰!”
关上门。张俪忍不住伤心起来。
大银幕上宫雪笑的挺甜,画面不断在她脑子里面反复播放,让她醋意大发!
她早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剧组里面经常要提到余切,那一批红学顾问们,因为余切的缘故,相当照顾张俪。
来投资的泰国富商也点名“我是为了余老师才来投资的”,导演王福林经常拉着张俪嘘寒问暖,开玩笑“你对象是我们的财神爷”!
……
《红楼梦》是一个封闭式训练了多年的剧组,不仅仅是穿着和打扮像古人看齐,实际上是方方面面都按照古人看齐!天天看那些东西,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
两年前,余切来圆明园片场探班,黄袍加身,客串了“不存在的皇帝”。他后来越来越有名气,对他这个“不存在的幕后皇帝”,剧组里面的女演员,都忍不住来找张俪打听。
眼下拍摄接近只剩下一年,大家都要各自找出路。《红楼梦》总计数十个女演员,大部分人来京城见识了繁华之后,就很不愿意回去了,然而又不得不妥协。
有时就会流露出一些闲言碎语,说“唉,我要是张俪就好了!贾宝玉靠不住,她对象却是个人中龙凤——听说之前做编剧,《小鞋子》选拔一批演员,其中就有些本来要回边疆的,因为他几句话留在了大城市!”
这些……张俪都是知道的。一点儿没触动也不可能。
但陈小旭都还没有……陈小旭也不行……陈小旭也就罢了,这个宫雪是怎么一回事?
张俪抱着一本,刚翻了几页,忽然她听到了隐隐的说话声,立刻把书放下了,贴在门口听。
四合院里面,余切和陈小旭的声音,从夜色中传来……
只听到陈小旭问:“余切,这也不能怪你,你一个作家,恐怕都收到了许多求爱信,这是没办法的……关键在于你到底有没有做什么,那你到底有没有?”
“现在张俪已经走了,你悄悄的说个实话,我一定不会告诉张俪的。”
陈小旭提高了音调,刚好使张俪能听到。
余切大声道:“一点儿也没有。”
“你凭什么认为没有?事事都要讲证据!”陈小旭“怒”道。
余切沉吟片刻,却讲起了一个故事:“和我一起访问的有个人叫钱忠书,他这个人原先是个基督徒,特别喜欢那种在感情上干净的人!他很推崇对岸一个叫胡适之的人,认为他感情十分干净,从一而终。尤其是看了胡适之的日记之后,更是觉得这个人是个赤诚的真君子,觉得大家错怪了他!”
胡适之的大名,陈小旭和张俪是不可能不知道的。胡适之正是开创红学考证派的一方大佬。
胡适之虽然是“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之一,13岁时却被母亲一手包办了个传统婚姻,和一个叫“江冬秀”的女人老老实实结了婚。
传言他出于孝道,接受了这段传统婚姻,婚礼上仅以鞠躬代替跪拜等新式礼节尝试调和矛盾。
虽然是个包办婚姻,二人一辈子却婚姻和谐,而且江冬秀的性格十分强势,管教胡适之很严格。
胡适之晚年甚至以“怕太太协会”自嘲——钱忠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看到了胡适之的那些经历,心里面顿时觉得这是个有情有义的好男人。
大多数人对胡适之感情的了解,也仅限于此。
陈小旭说:“你说你自己,提别人干什么?胡适之对老婆这么好,都‘怕’老婆了,你也要学他吗?”
余切大笑道:“我当然不能学他!实际上,胡适之有多段婚外恋,这些他当然不会拿到日记里面来说。他说自己‘怕’老婆,他自己属兔,老婆属虎,他们是虎兔相克!其实在暗搓搓的讽刺他老婆,表示他自己的婚姻十分压抑。”
“你以为他怕老婆是爱老婆?大错特错!”余切说,“胡适之还提出过离婚,他老婆以死相逼,胡适之害怕担上逼死老婆的名声,只好维持形婚。这些都是以前见过报纸的!”
“钱忠书他只看胡适之单方面的话,只看他写的日记,其他资料都不愿意看,当然觉得这人有情有义了!”
陈小旭一方面震惊于胡适之竟然是这么一个人!一方面又纳闷:“你说这个干什么?和你还有张俪有什么关系?”
张俪听到这段话,也忍不住跺脚:是啊!和我有什么关系?
胡适之虽然是伪君子,好歹也知道扮做君子。
你这些话的意思是,你连这些也懒得装了吗?
余切说:“胡适之鼓励女性解放,实际上却错害了许多女性,使他婚外恋的女人们孤独终老,情感十分悲剧,维持他自己的圣人形象——连钱忠书这些人被蒙骗了!”
“他到底爱他的原配吗?也不是,原配不过是他维持形象的工具,他没有爱过任何人,从情感和责任上讲,他只爱他自己!”
“我一定不能做这样的人,到现在为止,我是能明明白白的承认,我爱张俪。”
“要是我做了什么错事,要杀要剐都让她来!何况我现在没做!我正是钱忠书推崇的那种人,胡适之做梦也想成为、但不敢成为、也绝不能成为的那种人,虽然我并不为此感到骄傲。”
余切这话真是掷地有声!
不仅贬“胡”抬“余”,还说明了一个事儿:自古论迹不论心,我连“迹”都没有,哪里来的错误可有。
陈小旭被这历史级别的大瓜惊得半晌没说话,而后又听到余切的告白,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然后,陈小旭道:“你这话应该让张俪听见,把这话给张俪说!她怎么想我不知道,我自己真的相信了!”
“我也相信了!”
张俪听罢,立刻推门过来,抱着余切道歉:“你说的好,胡适之那种人,是爱自己而不是爱别人!我自从演了《红楼梦》以来,对里面的悲剧见得多了,你一定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余切抱住张俪,朝陈小旭挤眉弄眼。
陈小旭却有种“恍然”的感觉,她仔细想想余切说的那些话,不知道为什么,竟然也觉得高兴。
“张俪?张俪?”余切在后边儿叫他。
张俪只管快步走。
坏事儿了!
陈小旭多聪明啊,主动代替张俪问道:“余切,电影最后那个女明星是谁?”
“宫雪。”余切老实道。
“我知道,我能不认识咱的双料影后吗?我是说,她对你来说到底是谁?”陈小旭说。
“战友,同志!”余切明白过来了,伸出手指头立起来发誓道:“我确实是没发生什么,大家都能看得到。电影拍摄了几个月,除了刚开始那一个月,还有最后上映前,我几乎是没私下接触过。”
陈小旭竟然在和余切打配合!
张俪一边听,一边默默的放慢步子。
陈小旭赶快拉住张俪:“张俪,余切不会胡说的。他大事从来不糊涂,你应该对他放心!”
接着,又贴着张俪的耳朵小声道:“咱剧组里面,那个原先要出国的乐韵,看了之后,不也经常来打听他吗?尤二姐也是……总是提起他。”
“他们作家受人喜欢是正常的,不要太往心里面去。”
“上次我们回鞍城,我家里人还老是提余切呢!我妈和我爸……呸!我表姐还有她那孩子都很喜欢余切。鞍城话剧团也有很多人喜欢余大作家……我们一起去,一起回来,你都是看在眼底的!”
“不要太多心!”
张俪停下来了,总算开口道:“余切,你以后不能再和这个人有什么亲密接触。”
“那是一定没有的。”余切仿佛遇见了啥天大的委屈,“我保证,非工作之外的接触,是绝对没有发生过的。”
一边说,一边余切自个儿也在回忆:老山前线?还是拍电影的时候?或者那一次火车上遇见过?
确实是没发生什么。
稍微亲近一点的时候,那都是去年秋天在沪市的时候了,几个女的轮番代表沪市制片厂来“关心”自己。但自己和宫雪那个妹妹相处得也要更多一些。
宫雪有时候会从黄浦江对岸抱个大西瓜过来,切成好多片。你不能因为我吃了人家的西瓜,就把我判为死刑啊。
对啊!
我慌个什么?
我真是啥也没做。
“——什么是非工作之外的?”张俪道。
余切回忆起这年头男人追求女人的约会套路,一条条列出来否认道:
“比如约出来像咱们一样看电影,骑自行车游山玩水,只有两个人,还有……还有单独在一个房间读了一整晚上的剧本……”
当初张鉄林想要追求宫雪,就是约她出来骑自行车……在这个时候,就是十分直白的追求之举了。
张俪一听脸都气红了:“一晚上关起来看剧本?!这当然不行了!我虽然不如你会读书,也知道爱情的忠贞。”
张俪的话还没说完,又道:“在片场里面,我基本上很少和男人说话,除了一定要演戏——那都是许多人看着的,大庭广众之下!我为什么私下不和人说话呢?”
“就是因为,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如果我下了戏之后,还是老和别的男人说话,打闹——比如欧阳奋强,那就容易让别人说闲话,以为我有什么坏想法。其实我是不愿意扯上什么关系的。”
张俪重重道。
余切很少碰见张俪这么生气过,她就跟那种几斤重的小猫,平时随便亮出肚皮让你摸,却忽然炸了毛一样,让人觉得很惊讶。
余切又乐又急,只能把眼睛望着陈小旭:陈小旭,你管管张俪吧。
陈小旭赶快道:“张俪,你说的都对!还是你想的最周到——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余切马上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事情又那么重要,那是国家大事,上了新闻的……余切,你快说说你过去是干什么的?”
余切自然不可能把背后真实的博弈讲出来,他结合时下的新闻,临场胡诌了一番,半真半假:
“我们这些人都是去庆祝中哥友谊五周年的……诺奖大文豪马尔克斯……”余切伸出大拇指道,“他急着要见识我们东方文学,我特地过去交流,让他知道东方有一批他的模仿者。”
“还有呢?”陈小旭示意余切再说一点儿。
“还有……还有美国的几个大学也发了邀请,可能还有一些华人学者也要来。”
陈小旭立刻接话道:“他这是国家大事,不能让外面的人看笑话,说不定现在就有记者看着咱们,随时准备写上报纸!”
“对,对!”
张俪一听,那种国家大事的宏大感顿时压过了她,不好再发脾气。同时也觉得很委屈。她本来对余切有点怨气,这是人之常情,忽然陈小旭把调子起得这么高,竟然连生气也不好生气了,心里顿时想:怎么陈小旭也来帮余切说话了!
余切是个大猪蹄子也就罢了,你怎么也能这样呢?
张俪的怨气,都转移到了陈小旭身上,这正是陈小旭需要的。
三个人骑车回去。以前是陈小旭在后边儿,张俪挤在前面——现在换了个儿,甭提有多尴尬。一路上,张俪扯着余切的衣服,陈小旭蹲在余切前边儿,冷风呼呼的往她衣服里面灌,还得腾出空来给后面的人坐。
一下来,陈小旭腿都麻了,情不自禁道:“这位置真不好坐!张俪!”
张俪还在气头上,听到这话噗嗤一笑道:“那不是?”
余切见状,摸着下巴道:“是时候鸟枪换炮了,这摩托车载不了太多人,该买个‘斯蒂庞克’,坐个五个六个七八个人……小轿车整起来。”
张俪一听想歪了,又生气道:“你买个三轮车,也能载十个人呢!只要你蹬得动!”
——————
傍晚,几人吃饭也没吃好。张俪没吃几口就“饱了”。
“你俩一个是一家之主,一个是客人,你们都吃完了叫我就成,我来洗碗伺候。”
余切说:“这可不至于,你去哪?”
“我去看点书,识时务一点,提升一点儿自己的文采,免得被社会淘汰,被扫地出门!”
宝姐姐啥时候也这么会挤兑人了!
张俪撂下这话。
“砰!”
关上门。张俪忍不住伤心起来。
大银幕上宫雪笑的挺甜,画面不断在她脑子里面反复播放,让她醋意大发!
她早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剧组里面经常要提到余切,那一批红学顾问们,因为余切的缘故,相当照顾张俪。
来投资的泰国富商也点名“我是为了余老师才来投资的”,导演王福林经常拉着张俪嘘寒问暖,开玩笑“你对象是我们的财神爷”!
……
《红楼梦》是一个封闭式训练了多年的剧组,不仅仅是穿着和打扮像古人看齐,实际上是方方面面都按照古人看齐!天天看那些东西,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
两年前,余切来圆明园片场探班,黄袍加身,客串了“不存在的皇帝”。他后来越来越有名气,对他这个“不存在的幕后皇帝”,剧组里面的女演员,都忍不住来找张俪打听。
眼下拍摄接近只剩下一年,大家都要各自找出路。《红楼梦》总计数十个女演员,大部分人来京城见识了繁华之后,就很不愿意回去了,然而又不得不妥协。
有时就会流露出一些闲言碎语,说“唉,我要是张俪就好了!贾宝玉靠不住,她对象却是个人中龙凤——听说之前做编剧,《小鞋子》选拔一批演员,其中就有些本来要回边疆的,因为他几句话留在了大城市!”
这些……张俪都是知道的。一点儿没触动也不可能。
但陈小旭都还没有……陈小旭也不行……陈小旭也就罢了,这个宫雪是怎么一回事?
张俪抱着一本,刚翻了几页,忽然她听到了隐隐的说话声,立刻把书放下了,贴在门口听。
四合院里面,余切和陈小旭的声音,从夜色中传来……
只听到陈小旭问:“余切,这也不能怪你,你一个作家,恐怕都收到了许多求爱信,这是没办法的……关键在于你到底有没有做什么,那你到底有没有?”
“现在张俪已经走了,你悄悄的说个实话,我一定不会告诉张俪的。”
陈小旭提高了音调,刚好使张俪能听到。
余切大声道:“一点儿也没有。”
“你凭什么认为没有?事事都要讲证据!”陈小旭“怒”道。
余切沉吟片刻,却讲起了一个故事:“和我一起访问的有个人叫钱忠书,他这个人原先是个基督徒,特别喜欢那种在感情上干净的人!他很推崇对岸一个叫胡适之的人,认为他感情十分干净,从一而终。尤其是看了胡适之的日记之后,更是觉得这个人是个赤诚的真君子,觉得大家错怪了他!”
胡适之的大名,陈小旭和张俪是不可能不知道的。胡适之正是开创红学考证派的一方大佬。
胡适之虽然是“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之一,13岁时却被母亲一手包办了个传统婚姻,和一个叫“江冬秀”的女人老老实实结了婚。
传言他出于孝道,接受了这段传统婚姻,婚礼上仅以鞠躬代替跪拜等新式礼节尝试调和矛盾。
虽然是个包办婚姻,二人一辈子却婚姻和谐,而且江冬秀的性格十分强势,管教胡适之很严格。
胡适之晚年甚至以“怕太太协会”自嘲——钱忠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看到了胡适之的那些经历,心里面顿时觉得这是个有情有义的好男人。
大多数人对胡适之感情的了解,也仅限于此。
陈小旭说:“你说你自己,提别人干什么?胡适之对老婆这么好,都‘怕’老婆了,你也要学他吗?”
余切大笑道:“我当然不能学他!实际上,胡适之有多段婚外恋,这些他当然不会拿到日记里面来说。他说自己‘怕’老婆,他自己属兔,老婆属虎,他们是虎兔相克!其实在暗搓搓的讽刺他老婆,表示他自己的婚姻十分压抑。”
“你以为他怕老婆是爱老婆?大错特错!”余切说,“胡适之还提出过离婚,他老婆以死相逼,胡适之害怕担上逼死老婆的名声,只好维持形婚。这些都是以前见过报纸的!”
“钱忠书他只看胡适之单方面的话,只看他写的日记,其他资料都不愿意看,当然觉得这人有情有义了!”
陈小旭一方面震惊于胡适之竟然是这么一个人!一方面又纳闷:“你说这个干什么?和你还有张俪有什么关系?”
张俪听到这段话,也忍不住跺脚:是啊!和我有什么关系?
胡适之虽然是伪君子,好歹也知道扮做君子。
你这些话的意思是,你连这些也懒得装了吗?
余切说:“胡适之鼓励女性解放,实际上却错害了许多女性,使他婚外恋的女人们孤独终老,情感十分悲剧,维持他自己的圣人形象——连钱忠书这些人被蒙骗了!”
“他到底爱他的原配吗?也不是,原配不过是他维持形象的工具,他没有爱过任何人,从情感和责任上讲,他只爱他自己!”
“我一定不能做这样的人,到现在为止,我是能明明白白的承认,我爱张俪。”
“要是我做了什么错事,要杀要剐都让她来!何况我现在没做!我正是钱忠书推崇的那种人,胡适之做梦也想成为、但不敢成为、也绝不能成为的那种人,虽然我并不为此感到骄傲。”
余切这话真是掷地有声!
不仅贬“胡”抬“余”,还说明了一个事儿:自古论迹不论心,我连“迹”都没有,哪里来的错误可有。
陈小旭被这历史级别的大瓜惊得半晌没说话,而后又听到余切的告白,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然后,陈小旭道:“你这话应该让张俪听见,把这话给张俪说!她怎么想我不知道,我自己真的相信了!”
“我也相信了!”
张俪听罢,立刻推门过来,抱着余切道歉:“你说的好,胡适之那种人,是爱自己而不是爱别人!我自从演了《红楼梦》以来,对里面的悲剧见得多了,你一定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余切抱住张俪,朝陈小旭挤眉弄眼。
陈小旭却有种“恍然”的感觉,她仔细想想余切说的那些话,不知道为什么,竟然也觉得高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文豪1983,文豪1983最新章节,文豪1983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文豪1983,文豪1983最新章节,文豪1983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