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83 第71章 富豪粉丝

小说:文豪1983 作者:小时光恋曲 更新时间:2025-01-29 04:12:55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这头一回,讲的是几位逃难去南洋的男女,一路上历经各种苦难,勉强立足的过程。

  其中最有戏剧冲突的是漂亮的女性一来就要被威逼抢走,有钱的就要被哄骗走所有钱,有力气的就被殖民者征用,去扛沙袋修码头。

  他们原先都以为南洋是世外之地,一片净土,然而来了之后却发觉是另一个人间炼狱。

  发布之后,当然没有立刻引发轰动。

  然后每天一发,第二、第三回之后,剧情进入到第一个转折点:有人已经积累了原始资本,打算开厂单干;而有的人准备和日本人合作,大发国难财;女人们则被卖来卖去,受尽屈辱。

  第四回后,前面的铺垫得到收束,开厂单干的资金被奸商携款潜逃,和日本人合作的却发财致富,霸占娘家妇女,女人们已经开始能顶半边天,吃尽了苦头,努力生活。

  书中简直是一个南洋社会的大观园,这地方人种歧视严重,贪腐腐败横行,没有法律法规……华人要么团结起来,一点一点的打拼,要么就做二鬼子,得到暂时的平安。

  人们开始觉得:这倒是有点意思!

  84年的泰国经济发达远胜过大陆,因此无论是水果摊上摆摊的贩子,还是在河上泛舟的船夫,都有钱买一份报纸来打发时间,这些人是纯粹的底层体力劳动者,许多人时,还不得不掏出字典来认字。

  曼谷的唐人街,一位挑水货来卖的华人老农,正戴着老镜看《出路》这篇,看得眼泪汪汪。

  许多年前,他父亲活活累死,他母亲靠着洗衣服和乞讨,一点一点给他和另外几个兄弟姐妹抚养长大,尽管经济拮据,母亲却始终让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

  于是到了成年后,老农成为了一个水产贩子,多年打拼后,拥有一辆日本产的厢式车。他当然还是个小人物,但比他母亲那一代,已经实现了阶级的跃迁。

  而且兄弟感情和睦,一有事情,一声令下,全家族的人都会赶来拼命。

  这篇,简直就是在写他家族过去的人生啊,这个叫“余切”的作家,真是一个知道我们苦的好作家。

  但是他有一些字不认识,于是拦住了过路而来的中年人:“请问,这两个字怎么读?”

  “氤氲,就是说水汽弥漫的样子,比如我们泰国常常会下起大雨,天地间都仿佛隔了一层恍惚的看不见的纱,这种感觉就是氤氲。”

  老农明白了,就把报纸要回来:“谢谢你,原来这几个字是这个意思。”

  “不用谢!”

  中年人叫谢国民,他是谢家这一代的第四个孩子。

  谢国民这个人运气有点倒霉,二十年前做鸡鸭禽蛋的出口业务,但当时因为中国要偿还苏联的贷款,大量出口农产品,连带着他这个泰国的华人也跟着亏损,公司直接破产。

  好在家里,足足有四个兄弟在创业,另外几个兄弟做成功了,把他请回来做总经理,最后成为公司掌门人。

  谢国民既然做禽类生意,就经常往返大陆,因为大陆开放之后,人口最多,市场消费力最大,不论是饲料还是种鸡,他都有利可图。

  他孜孜不倦的投资大陆,维护大陆的政商关系,大陆有一批来泰国的访问团,他还捐了不少钱,虽然他本人并不信教。

  这么一想,忽然谢国民觉得,那篇上作者的名字有点熟悉。

  “余切”这两个字,不是一般人能取得出来的名字。在《中华日报》上,刊登的常常是华人圈内的消息和大陆消息,偶尔也有模仿查良庸的武侠问世,泰国人经常借助武侠,批评政府。

  但这种接近于传统文学的修辞,剧情却跌宕起伏,故事性强的,他属实是没有见过。

  谢国民走路的时候想,上奔驰的时候想,到了公司,听秘书汇报的时候,还是在想这个事情。

  他开了小差,依稀记得,似乎是前几月去大陆时,听说有一个流行的军旅作家……

  等等,余切?

  谢国民腾的弹起来,据他所知,余切这个人不就在此次的访泰代表团中吗!

  “你马上给我找来余切写的,是一个名字叫《出路》的,我今天碰巧看到……他的,连一个挑担的贩子也能看的津津有味。”

  秘书瞪大眼睛:“您也知道余切?”

  “我知道什么了?怎么,你又怎么知道的?”秘书说:“余切这个人是大陆来的作家,我们华人的报纸上讲过他这号人,他和诗琳通公主的关系好,许多人说,如果不是诗琳通岁数大了他许多,说不定是想要他来入赘……”

  谢国民哑然失笑:“你都说了些什么,他写再厉害,哪里能被公主看得上。他是因为得罪了越南人,我们害怕他被人暗杀,弄出国际性大笑话,才时时刻刻守着他的。”

  “余切还上过本地节目呢!”

  “节目?”

  “他在节目里面,说了《未婚妻的信》这篇的创作背景,还鼓励我们华人去参军,去考公,去做警察……做那些直接和暴力有关的职能部门。”

  谢国民更觉得有趣了:“这个余切,还真是不一般的大陆人,什么话都拿出去说啊,也就我们泰国能这么说了,要是马来西亚这些地方,要赶走他的。”

  此后谢国民了一些时间来看余切的《出路》,看完之后抓耳挠腮,心中堵了一股气,睡也睡不好,竟然到半夜都惊醒了!

  他一抬起头,脑海里就是的剧情:“那几个人后面的结局到底怎么样了?”

  为什么谢国民这么关心故事发展呢?

  因为谢家几兄弟就是标准的华人奋斗上去的家族,先有个舍得给孩子钱读书的父母,然后几个兄弟之间互帮互助,成全最有本事的那一个。

  谢国民就是卜蜂集团如今的总经理,而卜蜂集团,也是少数的家族成员不内斗,一致对外的华人集团。

  他这,难道是参考了我们家的发展吗?

  他实在想知道故事结局,想知道的厉害,就打听访问团在泰国的行程,得知他们还有几场佛学的交流会,等到了那一天。

  这期间,《出路》又连载了几期,看故事情节已经到了尾声:好人都得到了好报,坏人全以各种方式得不到幸福。

  但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他们但凡是要做出一点成就,都得依靠自己的家族,因为他们在本地是少数派,外人完全不可信。

  这有点《教父》的意思了啊,任你再牛逼的意大利家族,做大事还是靠儿子和兄弟们冲锋陷阵。

  要不说“意大利人是欧洲人当中的中国人”呢。

  《出路》一共只有十二期,倒数第二期是当年的主角们,今天以华人、华侨的身份回国认亲,他们感到近乡情怯,他们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一个传承。

  谢国民报名参加了会面,做好了捐钱的准备,心里还在想:来的真巧,这不又是他家里面的写照吗?

  五十年代,谢国民的父亲让这一代的四兄弟通通去大陆读书,足迹遍布川省、粤省许多地方,因为这种先见之明,改开后,他所在的卜蜂集团得以拿到第一个外资集团在华营业执照。

  他赶到金佛寺,这里有泰国华人华侨组建僧侣接待团,和大陆来的访问团。除了诗琳通和少数学者,全场最受欢迎的,就是那个挺像电影明星的青年人。

  “余切?”谢国民忍不住喊出声。

  “什么余切?”旁边,有一个岁数看起来比他大的商人惊讶道。

  谢国民认出来了,许书标,泰国现在的饮料大王。旗下的“红牛”在全世界畅销,一直有在大陆办饮料生产线的想法。

  “你也是看《出路》来的?”谢国民问他。

  许书标却说:“什么是《出路》?”

  “余切写的。”

  “余切是谁?”

  谢国民无奈一笑。

  嗨,搞不好,只有我确实是看了才来的。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文豪1983,文豪1983最新章节,文豪1983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