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幽州大军,对盛京隐隐间呈三面围攻之势。

  盛京城内,君臣齐齐慌乱起来。

  幽州军势不可挡,满清覆灭,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吵作一团。

  有人坚决要恭维京城,誓要与京城共存亡。

  有人要撤出盛京,前往投奔蒙古。

  他们完全可以借机反客为主,吞并蒙古,等发展起来之后,再来报仇雪恨。

  两派人员,一时吵的不可开交。

  康麻子看着吵做一团的大臣,只觉得一阵心累。

  他心如明镜,知道那些誓与满清共存亡的大臣们,也并非果真对大清忠心耿耿。

  这些人,多半都是暗中早已投奔大夏之人。

  他们自然不想让自己逃走了。

  等幽州军团团将盛京围困住之后,他们甚至可以发动兵变,将自己拿下,然后献给冠军侯,必将是大功一件。

  而那些要逃走,以图将来的大臣,也并不是真的想要以图将来。

  他们只是贪生怕死罢了。

  他麾下全是这等臣子,如何不亡国?

  这会子功夫,康麻子忽然间想到崇祯临终所言: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最终,康麻子还是选择了后者。

  他也不想死,更不甘心就此而死。

  这一走,只不过是以图将来罢了。

  他康麻子,还是会回来的!

  接下来,康麻子制止了群臣的争吵,直接宣布退朝。

  康麻子是准备走了,但是不准备在朝堂之上就说出来。

  不然的话,怕是不知会遭到多少阻力,他未必就能走的了的。

  哪怕是那些一心要走的大臣武将,他也不准备全带走。

  甚至就连军队,他也不准备全带走的。

  因为他十分清楚,幽州军三面围攻,他惟有足够果断,逃的足够快,才有可能逃脱。

  一旦有所迟疑,必定会被幽州军追上无疑。

  因此,这一次逃走,他就不能带太多人,招摇过市的逃走。

  最终,康麻子决定,只带着自己三千精锐内卫。

  大臣只带十人,至于他的嫔妃和子女,康麻子没准备带着。

  在逃走的路上,妇人和孩子会拖累他们的速度。

  计议已定,康麻子便让人暗中联络十个大臣,然后约定他们今晚从南门而走。

  接下来,康麻子又命自己的三千精锐内卫去南门调防。

  这个调动,虽然有些不正常。

  不过因为幽州军马上大军压境,倒也没引起太大的怀疑。

  而康麻子,则是换上士兵的衣服,混在内卫之中,跟着内卫,一道去了南门。

  等半夜的时候,十个康麻子心腹大臣武将,全部到齐。

  然后他们悄然开了南门,直接向南而逃。

  到了海边,有船接应,会将他们送走。

  然后转道向蒙古,寻求蒙古的庇护。

  原本蒙古被他们满清收拾的服服帖帖,只能依附他们而生存。

  前面许多战役,充当先锋的,都是蒙古兵。

  不然的话,他们满清,哪里来的这么多的兵力消耗?

  只是如今,他们满清就要覆灭了。

  这一次前往蒙古,只怕就要寄人篱下了。

  想到此处,康麻子不由黯然伤神。

  只是如今,却也顾不得这许多了。

  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先赶紧跑路。

  所幸一路上,并没有遇到任何追兵。

  等天亮的时候,他们早已远离盛京。

  他们一路向海边狂奔而去。

  且说到了第二日,盛京城中,终于发现,他们的皇帝消失不见了。

  随着他们消失不见的,还有十个文臣武将,还有三千精锐内卫。

  至此,朝中文武大臣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他们的皇上,竟然趁夜跑路了。

  并且还抛弃了他们所有人。

  这个发现,让整座盛京之中,一片哗然。

  也让他们的士气,一下降到了冰点。

  而其中少部分已经暗中被福察初升说服,暗中投降了大夏的文官武将,此时干脆不装了,摊牌了。

  他们召集众人说道,既然他们的皇帝已经抛弃了他们,独自逃走了。

  那么如今他们又在为谁效忠?

  既然如此,何不向幽州军献出盛京,谋求一条活路?

  众人皆怕死,况且如今还有人领头。

  就算后人唾弃,左右也不唾弃自己。

  想到此处,所有人都答允下来。

  接下来,盛京大门大开。

  盛京城中留下来的大臣们,派出使者来,前往幽州军献城。

  贾琮得知消息,都被惊呆了。

  他原以为,盛京虽然必定防守不住。

  但是怎么也要等自己围城之后,他们装模作样的抵挡一番,这才羞羞答答的主动打开城门投降。

  断然没想到的是,这些人,竟然连脸都不要了。

  自己还没开始围城呢,他们便主动投降了。

  不过这倒是省了许多功夫,也是好事儿。

  不过,贾琮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就入驻盛京。

  君子行不危墙,坐不垂堂。

  贾琮先派出大军去,彻底掌控了盛京城之后,这才进入到盛京之中。

  进入到盛京之后,贾琮这才知道,原来满清的小皇帝康麻子,竟是趁夜逃走了。

  怪不得他们的大臣会投降呢,这还真是有其君必有其臣。

  柳湘莲和贾环听了,当即大喜。

  忙请命要率部追赶,誓要拿下满清皇帝。

  贾琮却是笑道:“不急,不需要你们出手,跑也就跑了。”

  “满清已经灭亡了,一个亡国之君罢了,还能成什么气候?”

  “更何况,说不定他幡然醒悟,又主动回来请罪了呢?”

  柳湘莲和贾环,都十分不甘,但又无法违背贾琮的命令。

  这两人,早在心里憋足了一股劲,要在覆灭满清一战中,赚取军功,从而封王拜相。

  他们已经憋着劲的要当第一个攻入满清京城的队伍。

  只是没想到,满清竟然如此不顶用,竟然主动投降了。

  这一次覆灭满清之战,竟是让福察初升那个小白脸占了上风,获取了最大的军功。

  且说康麻子带着三千兵马,经过两天奔波,终于来到了海边。

  海边,早就事先准备好了大船。

  船上,也早准备好了淡水和粮食,舵手和水手,都是船上现成的。

  他们忙将战马牵上了船,然后所有人员也依次登船。

  不多时,船只离开港口,缓缓行驶,驶入大海之中。

  康麻子看着逐渐远去的陆地,忍不住长叹一声,心里忍不住百味陈杂起来。

  然而,这份感慨没坚持多久,就被船上传来的一阵阵惊呼声所打断。

  “不好了,漏水了!船漏水了!”

  “快,快堵上,快堵上这个口子!”

  “快向外舀水,别让船沉了!”

  “来不及了,这水进的太快了!”

  “船要沉了,船要沉了!咱们都要死在海里了吗?呜呜!”

  竟是所有船只,全部漏水。

  并且这漏水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完全堵不上的那种。

  这才多大会子功夫?所有船只,竟然都开始缓缓下沉。

  康麻子一颗心,也一下子沉入到了谷底。

  到了此时,他还如何不知?

  必定是有人背叛了他,早早在这些船上做了手脚。

  这时候,康麻子的亲卫,也迅速围拢过来保护康麻子。

  只是这是在大海上,他们的敌人乃是沉默的船只,还是大海。

  他们如何保护的了?

  船只沉没的越发快了。

  只怕用不多久,就要完全沉入海中。

  直到此时,他们才是发现。

  一只只小船悄然下海,迅速向外划去。

  这些人,必定便是船上的舵手、水手无疑。

  必定是他们捣的鬼无疑!

  所有士兵不由大恨。

  他们掏出弓箭来,纷纷射将过去。

  只是如今船体沉没在即,船上摇晃的厉害。

  站立尚且不稳,哪里还有什么准头?

  除了少数几个倒霉的水手被箭矢射中之外。

  绝大多数的箭矢,都落到了海里。

  船只沉没的速度越发快了起来。

  康麻子忍不住大叫了一声:“我命休矣!朕不甘心!”

  然后,船只很快就沉入大海之中。

  三千士兵,连同康麻子和十个文官武将在内,齐齐被海水吞没。

  他们都是北人,少有会水者。

  再加上如今还不到三月,春寒料峭,绝大多数人,都是很快沉入海底不见踪影。

  偶尔有少数会水的,还能坚持在海面上挣扎。

  只是此时,他们已经去岸边十几里路远,海水又凉,他们却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游到海上去了。

  更何况,方才逃到远处的水手,早已经停了下来。

  此时又折返回来,怎么可能容他们逃脱?

  而这些水手,耐心十足,他们一直等到所有人都沉入海中。

  这才靠近了现场,此时,他们只等着人从海中漂浮上来。

  他们要将康麻子的尸体带回去复命。

  这些水手,有些是已经被福察初升收买下来的。

  而大部分,直接就是混进来的福察军。

  反正都是满人,大家长的一模一样。

  康麻子作为皇帝,更是不可能认识底层的小兵。

  福察军混进来,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只能说,福察初升对满清朝廷的渗透,比康麻子所认为的,还要更加彻底。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开始有尸首不断浮起。

  这些水手,开始仔细搜寻康麻子的下落。

  对于其他人,他们完全不去关注。

  他们此行的任务,就是将康麻子的尸首带回去。

  一直寻找了一个多时辰,他们终于找到了康麻子的尸首。

  这些水手,兴奋地将之打捞了上来。

  此时,康麻子的尸首,已经被海水浸泡的浮肿起来。

  看上去,也不过是一具寻常的尸首罢了,丝毫看不出九五至尊的尊严来。

  接下来,这些水手,心满意足地返航。

  到了岸边,他们寻来事先藏好的马匹。

  直接将康麻子丢到一匹马背上,用绳子捆绑好了,然后回返。

  跑了没多久,康麻子的尸首在马背上这么一颠簸,竟是从他口中,喷出好几口水来,然后康麻子就剧烈的咳嗽起来。

  这一幕,倒是将其他水手都吓了一跳。

  他们也没料到,康麻子竟是又活过来了。

  此时,他们也不得不感叹。

  果然不愧是当过皇上的,果然是福大命大。

  活了那就更好了。

  接下来,这些水手忙停下来,给康麻子松了绑。

  康麻子被冻的瑟瑟发抖,这些水手——好吧,其实是福察军的士兵。

  这些士兵,又忙给他换了衣服,甚至还升起一堆火来给他烤了火。

  烤完火,还给他寻来食物让他吃了。

  等康麻子恢复了一些力气之后,他们这才回返。

  不料当日晚上,康麻子就发起了高烧。

  本是春寒料峭的天气,他在海里泡了将近两个时辰。

  又被绑在马背上颠簸了十几里路,要不发烧才是怪事。

  这些士兵,不得不请了郎中给康麻子抓药服下。

  又找来一辆马车,让他躺在马车上,缓缓而行。

  这一次,直走了五天功夫,才返回了盛京。

  而这五天功夫,贾琮一直都在全力掌控盛京。

  贾琮要的,并不是一个破碎的盛京,破碎的大清。

  而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后方。

  因此,自然要好生经营才是。

  而这一日,福察军的小队,终于返回。

  并且还带回来了半死不活的康麻子。

  听到这个消息,贾琮不由大喜过望。

  他原本想要的,不过是康麻子的尸体罢了。

  康麻子对满清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

  惟有打破这个精神寄托,才能让他们更快的归心。

  因此,贾琮是不想让康麻子逃走的,免得这些满清百姓,心里还有念想。

  而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些福察军,竟是活捉了康麻子。

  好吧,只能说康麻子福大命大而已。

  而活着的康麻子,效果要比尸体更好。

  接下来,贾琮亲自为康麻子诊治,给他把脉之后,贾琮写了一个方子。

  只喝了一天功夫,康麻子的身体,就大大减轻。

  然后,贾琮假传圣旨,满清皇上康麻子主动请降,大夏朝廷封康麻子为快活王。

  并且赏赐幽州一栋宅子给康麻子,还会将康麻子的妻妾子女,全都迁入幽州之中。

  大清都亡了,贾琮并不在乎康麻子这个亡国之君。

  直接将他一家人都迁到幽州去,命人好生看管着,权当养了一头猪也就是了。

  然后,贾琮又让人将这个消息,传遍整个大清。

  果然,这个消息一经传出。

  那些心里还念着大清,想着他们的皇帝逃了出去,早晚还会带兵打回来的人,此时不由断了念想。

  虽然说盛京是大清的京都,拿下盛京,拿下满清皇帝康麻子,就意味着满清的灭亡。

  但实际上,满清还是有小半的地盘,没有被他们拿下来的。

  原本还难免有一些心怀故主的顽固派,怕是仍然会誓死守城,与城同休。

  而如今,随着他们的皇上主动请降,这一口气,不免也就泄了。

  很快,满清剩下的小半疆域,几乎没有碰到任何抵抗的,纷纷投降下来。

  而接下来,贾琮将所有的满清士兵,都开始整编在一处。

  福察初升那边,贾琮直接给他补足了十万兵马。

  并且给出承诺,这一次覆灭满清之功,且先给他寄下。

  等朝廷安顿下来之后,贾琮必将会为其请功。

  如今贾琮总兵力已经超过三十万。

  十万福察军,贾琮也不怕他们造反。

  如今福察军中,也配备了一万步枪手。

  不过,他们自己并不能生产子弹。

  子弹都是军械处配备。

  只要失去幽州的后勤补给,福察军中的一万步枪手,他们手中的步枪,随时都能变为烧火棍。

  掌控着后勤,就掌控着福察军的命脉。

  而多出来的清军,则是平分给了其他几大将领。

  然后,贾琮命福察初升还有柳湘莲,带领大军先返回幽州。

  满清这边,贾琮留下了贾环还有吴山部共计十万大军。

  满清这边,还需要一番清洗才行。

  必须要将这里的土地,全部平均分配下去。

  同时这里,也不能留下清军驻守——当然,以后都不会再有清军了。

  不能留下满人士兵驻守,必须要留下幽州军才妥。

  以免引起军队哗变来。

  接下来,贾琮手握大军,在整个满人地盘上,进行了一次大的土地整改。

  在此期间,大量的欺压百姓的八旗贵族被杀死。

  他们的土地,一多半都分发给了百姓。

  剩下的土地,也都会租赁下去。

  这些土地,也不是贾琮自己留下来的。

  而是预留下将来人口增长之后的余地。

  因为有士兵镇压,那些满清贵族,自然翻不起多少浪花来。

  甚至许多满清的大官,无不后悔起为何要投降来。

  只是如今为时已晚。

  且说满清百姓,在贾琮主持正义,并且分发到了土地之后,无不兴奋起来。

  他们一下对大夏产生了归属感,对冠军侯贾琮,更是感恩戴德起来。

  接下来,贾琮将寇相请到盛京来坐镇,治理这片土地。

  寇相欣然而往。

  至此,贾琮终于抽出身来,回到了幽州。

  满清覆灭,如今,贾琮也开始将眼光聚焦到中原局势上。

  且说天赐帝出了京师之后,一路北上。

  他其实完全可以躲到燕云十六州来的。

  有冠军侯贾琮保护,必定能护佑他周全。

  不过天赐帝对贾琮,也十分防备。

  贾琮绝对不是什么忠臣良将,不然的话,也不会对他的旨意置之不理,拒不南下平反。

  天赐帝怕冠军侯会行曹操之举,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怕他去了燕云之地,就再也回不来了,只能成为冠军侯手中的傀儡。

  因此,左思右想之下,天赐帝最终逃到了济南府。

  这里离京城已经足够远。

  并且牛继宗守城,还是有些能力的。

  天赐帝觉得自己逃到济南府去,还是十分安全的。

  而贾琮,在得知这些消息之后,不由微微摇头。

  这天赐帝,果然烂泥扶不上墙啊。

  三藩叛军,果然来势汹汹。

  但是朝廷之中,其实还是有几员大将的。

  他们或许对上清军不行,但是对三藩叛军,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朝廷若是稳扎稳打,不愁抵挡不住反叛之军。

  甚至若他不逃,固守京城的话,只要叛军迟迟拿不下京师。

  等拱卫京师的义军一到,叛军必然生变。

  只可惜,这位天赐帝太过昏聩无能,竟是舍弃了京师而逃。

  不过这位倒是个狠人,他在逃走的时候,还带上了太上皇和皇室晋升的几根独苗。

  这天赐帝倒是有几分小聪明和狠辣的。

  他这是怕若留下太上皇和几个皇室成员,他这边一跑,那边就有人扶持这些人为帝。

  这样的话,他就危险了。

  因此,哪怕是逃跑,也要将这些麻烦统统都带在身边。

  若有什么不妥,先将他们统统杀死再做道理。

  而贾琮还发现,牛继宗留守京城,竟是成功守住了京城。

  不过三藩叛军,直接舍弃了京城,如今直奔济南府而去。

  这些叛军,倒也不傻,知道如今最紧要的,不是占据京师。

  也不是占领地盘,而是先将天赐帝拿下再作道理。

  只要杀了天赐帝,灭掉大夏皇室,那么他就能够登基为帝,号令天下。

  因此,这一路上,三藩叛军,并没有攻城掠地。

  吴三桂直接带了五万骑兵,直接长驱直入。

  除了偶尔会祸害百姓之外,直接急行军,长驱直入,直奔济南府而去。

  而沿途的这些守将,自知不是叛军对手,自然乐的见到这一幕。

  因此,叛军的速度,十分迅捷。

  而天赐帝到了济南府之后,遭受这番惊吓,不免大病了一场。

  病好之后,他在济南府,再次高乐起来。

  此时的天赐帝,不但名声大损,也失去了太多的掌控力。

  眼见叛军都要杀到济南府来了,他竟然还不知情。

  并且,或许因为他心里也觉得不妙,因此索性当了鸵鸟。

  竟然更是抓紧时间享乐起来。

  他又在济南府填充了几十后宫,也不早朝,也不过问政事,日日与美人高乐不已。

  其荒唐昏聩,令人咋舌不已。

  不几日,吴三桂带领五万骑兵,直接杀向济南府,不几日便能来到济南府的消息传来之后。

  天赐帝再也无法当鸵鸟,这才惊慌起来。

  他忙召集跟随他逃亡的大臣们商议国事。

  讨论起如何抵挡叛军来。

  有人提议干脆封平南王为一字并肩王,和他划江而治。

  有人提议前往投奔冠军侯。

  还有人提议,不如直接开城门投降,或许还能活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红楼肝属性,我在红楼肝属性最新章节,我在红楼肝属性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