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琴思魏野,野梅香彻骨。

  骨醉壶中酒,酒酣拔剑舞。

  刘旭星崇尚古字的神奇力量,觉得鼓字很奇妙。一声天鼓辟金扉,三十仙材上翠微。鼓钟与看千人会,玉石难分十种仙。神仙蜕骨鼓楼山,一去丹霄更不还。于是决定炼制含鼓字的宝字灵钟(又名:文气宝钟),此钟的终极版蕴含三千大道,一共3000面,每面刻有一个文气鼎盛的古字,一字藏一道,又名“大道三千钟”。

  此外,还利于创作出含鼓字的文佑宝诗、战诗词、嵌名联、藏名诗、相关创意作品等。

  刘旭星一共找到64句含鼓字的今音契合四声喜全递的五字句,鼓字的文气等级是64级。

  基于普通话来读,64句含鼓字的声动好句是:

  第一句:戈船鼓四更12341《秋感其一》(清代周星诒)

  戈船的内涵:

  古代战船的一种。《汉书。武帝纪》:“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下湟水;楼船将军杨僕出豫章,下湞水;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颜师古注引臣瓒曰:“《伍子胥书》有戈船,以载干戈,因谓之戈船也。”《西京杂记》卷六:“昆明池中有戈船、楼船各数百艘。楼船上建楼櫓,戈船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幡毦。旍葆麾盖,照灼涯涘,余少时犹忆见之。”唐代李百药《和许侍郎游昆明池》:“年深平馆宇,道泰偃戈船。”清顾炎武《常熟归生晟陈生芳绩书来以诗答之》:“海上戈船连沪瀆,石头烽火照秦淮。”

  第二句:周王鼓未摧12341《赋五音石鱼》(元末明初梁寅),题注:石鱼者云山寺之故物雪印致之天宁因观而赋之;

  第三句:三朝候鼓赊12431(唐代耿湋《元日早朝》)

  三朝的内涵:

  1。外朝、内朝、燕朝。《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汉郑玄注:“周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内朝之在路门内者或谓之燕朝。”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内朝、燕朝。外朝在王宫库门外,有非常之事以询万民於宫中。内朝在路门外,燕朝在路门内,盖内朝以见羣臣,或谓之路朝,燕朝以听政,犹今之奏事,或谓之燕寝。”

  2。指前后三代君主统治的时期。唐代李德裕《离平泉马上作》诗:“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唐代李远《赠写御容李长史》诗:“三朝供奉无人敌,始觉僧繇浪得名。”宋代苏轼《题永叔会老堂》诗:“三朝出处共雍容,岁晚交情见二公。”

  第四句:先宜驾鼓车12431《复愁十二首其八》(唐代杜甫)

  第五句:一鼓游上京13241(唐代岑参《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

  上京的内涵:

  1。古代对国都的通称。《文选。班固<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李善注:“有羽翼於京师也。”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德璉发跡於此魏,足下高视於上京。”宋刘攽《送韩玉汝司封奉使两浙》诗之三:“组练白玉粒,一月来上京。”梁启超《复刘古愚山长书》:“秦中自古帝都,万一上京有变,则六飞行在,犹将赖之。”

  2。古都名。渤海以王都忽汗城为上京龙泉府。故址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东京城。

  3。古都名。契丹会同元年(公元938年)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4。古都名。金代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以京师会宁府为上京,故址在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

  第六句:街鼓报黄昏13421(宋朝王益《诉衷情》)

  第七句:疏鼓应繁丝13421《江上赛神》(唐代李端)

  第八句:听鼓事朝珂13421(唐代李商隐《镜槛》)

  听鼓的内涵:

  1。古代官府卯刻击鼓,入值;午刻再鼓,下值。因称官吏赴衙值班为“听鼓”。《北史。王晧传》:“﹝晧﹞为司徒掾,在府听午鼓,蹀躞待去。”唐代李商隐《无题》诗:“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臺类转蓬。”

  2。官吏赴缺候补。清代黄轩祖《游梁琐记。张勤果轶事》:“弱冠随父听鼓汴垣。”

  第九句:箫鼓不曾休13421《桂林》(唐代李商隐)

  第十句:箫鼓盛唐歌13421《隋王鼓吹曲十首其五出藩曲》(南北朝谢朓)

  盛唐的内涵:

  1。上古帝王唐尧的时代。南朝齐谢朓《出藩曲》:“鐃音《巴渝曲》,簫鼓盛唐歌。”《隋书。音乐志中》:“曲高大夏,声和盛唐。”

  2。尊颂唐王朝之词。唐李百药《赞道赋》:“赫矣盛唐,大哉灵庆。”

  3。唐代自开元至大历间,为唐诗的全盛时期,唐诗分期者称为盛唐,有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掛角,无跡可求。”

  第十一句:箫鼓谢年丰13421《尧庙》(宋代范仲淹)

  第十二句:钟鼓报晨兴13421《除夜》(宋代陈与义),“隔林钟鼓报晨兴”出自《出游四首其二》(宋代陆游),这句是二转青句;

  钟鼓的内涵:

  亦作“钟皷”。1。钟和鼓。古代礼乐器。《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国语。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唐代皮日休《补周礼九夏系文》:“凡乐事,钟皷以奏《九夏》。”

  2。借指音乐。宋代范仲淹《今乐犹古乐赋》:“曷若我咸臻仁寿,共乐钟鼓。”

  3。指权贵人家的音乐。代指富贵。《陈书。徐陵传》:“但山梁饮啄,非有意於笼樊;江海飞浮,本无情於钟鼓。”

  第十三句:挝鼓过银山13421《水调歌头赋三门津》(金末元初元好问)

  第十四句:箫鼓送余哀13421《英宗皇帝挽词二首其一》(宋朝曾巩)

  箫鼓的内涵:

  箫与鼓。泛指乐奏。南朝梁江淹《别赋》:“琴羽张兮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宋代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明代王玉峰《焚香记。赴任》:“楼船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清代昭槤《啸亭续录。端午龙舟》:“乾隆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福海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唐代李白《发白马》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簫鼓聒山岳,沧溟涌涛波。”

  第十五句:钟鼓悦爰居13421《邃经堂》(宋朝李廌)

  第十六句:箫鼓动洪钧13421《嘉靖丙戌元宵燕集分得银字赋二十韵》(明代黄佐)

  洪钧的内涵:

  1。指天。《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之二》:“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羣生。”李善注:“洪钧,大钧,谓天也;大块,谓地也。言天地陶化万类,而羣化禀受其形也。”唐代郑絪《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洪钧齐万物,縹帙整羣书。”清代陈梦雷《告都城隍文》:“勅封都城隍正神,既能节阴宣阳佐洪钧於宇宙,必当扶忠褫佞植正气於乾坤。”

  2。比喻国家政权。唐代李德裕《离平泉马上作》诗:“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唐代黄滔《南海韦尚书启》:“将以鏘履声而朝紫殿,扩心秤而启洪钧。”宋代司马光《和始平公梦中有怀归之念作诗始得两句而寤因足成一章》:“元宰抚洪钧,四海可熏灼。”

  第十七句:钟鼓梵王家13421《初晴独游东山寺五言六韵》(宋代欧阳修),“空山钟鼓梵王家”出自《郡斋怀隐庵其二》(宋代辛弃疾),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十八句:箫鼓敬亭巫13421《宣城书怀》(宋代朱翌)

  第十九句:箫鼓变和声13421《和雪前数刻迎郊赦口占》(宋代韦骧)

  和声的内涵:

  1。和谐的乐音。《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故和声入於耳,而藏於心。”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上》:“使丝竹与俎豆并存,羽旄与揖让俱用,正言与和声同发。”宋代苏轼《集英殿秋宴教坊词致语口号》:“高秋爽气明宫殿,元祐和声入管絃。”

  2。调和声调;协和声调。《书。舜典》:“声依永,律和声。”孔传:“言当依声律以和乐。”周秉钧注引俞樾曰:“依其所咏以定五声,是谓声依永。又患其不和也,而以六律六吕和之,是谓律和声。”《旧唐书。音乐志三》:“礼惟崇德,乐以和声。”刘师培《文说》:“和声依永,八音於焉克谐;六律五声,五言於焉出纳。”

  3。音乐术语。指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的规律同时发声。

  第二十句:箫鼓震阳休13421《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其八禊堂》(宋朝司马光)

  第二十一句:箫鼓祭全疏13421《次韵唐彦猷所题顾野王祠与霍子孟庙对》(宋朝张元干),题注:元徐硕《至元嘉禾志》卷二九作张尧干诗,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二十二句:箫鼓和铙钲13421《秋晓》(宋代李廌)

  第二十三句:箫鼓闹林中13421《埭北》(宋代陆游)

  第二十四句:箫鼓赛年丰13421《遣怀二首其一》(宋代陆游)

  第二十五句:箫鼓凤台春13421《濮妃袝庙挽词二首其一》(宋代陈襄)

  凤台的内涵:

  1。古台名。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公为作凤臺,夫妇止其上。”南朝宋鲍照《升天行》:“凤臺无还驾,簫管有遗声。”唐代黄滔《催妆》诗:“吹簫不是神仙曲,争引秦娥下凤臺。”元代杨维桢《小游仙》诗之十二:“嬴家楼头縹緲女,底用萧郎筑凤臺。”

  2。泛指华美的楼台。南朝陈张正见《门有车马客行》:“舞袖飘金谷,歌声遶凤臺。”清代邵粹夫《京华杂感》诗:“中宵独坐看银汉,王气葱葱起凤臺。”

  第二十六句:箫鼓报平安13421《晓起》(宋代范成大)

  第二十七句:箫鼓愬南风13421《韩献肃公挽词三首其二》(宋代范祖禹)

  第二十八句:箫鼓自邻舟13421《秋日同王显父赵子野何庄叟泛湖赵紫芝继至分韵得秋字》(宋代赵汝燧)

  第二十九句:箫鼓下神鸦13421《题陈氏潇湘八景图其六》(元代陈旅)

  神鸦的内涵:

  1。指巴陵附近逐舟觅食的乌鸦。唐代杜甫《过洞庭湖》诗:“护堤盘古木,迎櫂舞神鸦。”

  2。指庙里吃祭品的乌鸦。宋代范成大《吴船录》卷下:“庙有驯鸦,客舟将来,则迓於数里之外,或直至县下,船过亦送数里,人以饼饵掷空,鸦仰喙承取,不失一,土人谓之神鸦,亦谓之迎船鸦。”

  第三十句:箫鼓振林渊13421《荷亭饮丁竟豪宪副次韵其二》(明代孙传庭)

  第三十一句:箫鼓送龙舟13421《端阳日过子容登瞻辰楼》(明代何景明)

  第三十二句:箫鼓送黄昏13421《夏日同陈世鸣凭虚阁宴集次陈徐二子壁间韵四首其二》(明代欧大任)

  第三十三句:箫鼓夜来多13421《即事》(明代袁宏道)

  第三十四句:箫鼓动鸿钧13421《嘉靖丙戌元宵燕集分得银字赋二十韵》(明代黄佐)

  第三十五句:阴碛鼓无声14321(唐代张籍《征西将》)

  第三十六句:山应鼓鼙声14321《遣行十首其十》(唐代元稹)

  第三十七句:幽壑鼓寒涛14321《偈颂一百零九首其一十三》(宋代释可湘)

  第三十八句:银涛鼓霁雷21342《己丑九日南轩山长许栗夫邀学官及诸生登高翠微亭以唐人登高诗前四句分韵赋诗在座诸生有得开字者余为代赋五十韵》(明代陶安)

  第三十九句:洪津鼓万流21342《诗二十五首其二十一四月十四日夕右英夫人吟歌此曲》(魏晋云林右英夫人)

  第四十句:尘飞战鼓急21432《白马篇》(隋代杨广)

  第四十一句:临衰厌鼓鼙21432(唐代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不意临衰厌鼓鼙”出自《次韵呈德基兼呈王侍郎》(宋代李处权),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四十二句:临衰见鼓鼙21432(唐代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第四十三句:人多事鼓鼙21432《送人出塞》(唐代杨凝),题注:一作李昌符诗,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四十四句:儒衣事鼓鼙21432(唐代皇甫冉《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中山水》)

  第四十五句:王师罢鼓鼙21432《和袁郎中破贼后军行过剡中山水谨上太尉》(唐代刘长卿)

  第四十六句:伐鼓军乐陈23142《军中冬燕》(唐代韦应物)

  第四十七句:铜鼓赛江神23412(唐代白居易《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还见于《送客南归有怀》(唐代许浑),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四十八句:鼙鼓或惊雷23412《得滕岳阳书大誇湖山之美郡署怀物甚野其意有恋著之趣作诗一百四十言为寄且警激之》(宋代欧阳修)

  第四十九句:何必鼓丘门24312(宋代丁谓《瑟》)

  第五十句:承事鼓音王24312(明代楚石梵琦《怀净土百韵诗》)

  第五十一句:鼓门通幕府32143《送李大夫赴广州》(唐代钱起)

  第五十二句:鼓琴思魏野32143《鉴湖八景为周履常赋其七按鹤亭》(元代凌云翰)

  第五十三句:鼓迎方祭鬼32143《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唐代杜甫)

  第五十四句:鼓迎非祭鬼32143《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唐代杜甫)

  第五十五句:水禽骇笳鼓32413《郡侯访予于沧浪亭因而高会翌日以一章谢之》(宋代苏舜钦)

  第五十六句:蜀将分旗鼓34123《西山三首其一》(唐代杜甫),题注:即岷山,捍阻羌夷,全蜀巨障;

  第五十七句:法仗叠箫鼓34213《感兴三首其一》(宋代苏舜钦)

  第五十八句:晓战随金鼓34213《塞下曲六首其一》(唐代李白)

  第五十九句:广槛停箫鼓34213《趋慈和寺移宴》(唐代许浑)

  第六十句:洛阳钟鼓至42134(唐代杜审言《夏日过郑七山斋》)

  第六十一句:梦回三鼓尽42134(宋朝白玉蟾《博罗县驿》)

  第六十二句:梦随三鼓动42134(宋朝艾性夫《正觉僧榻》)

  第六十三句:画船箫鼓转42134《小重山其二》(宋代贺铸),“画船箫鼓转溪来”出自《登照碧亭次韵燕若水》(宋代刘挚),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六十四句:万鼓雷殷地43214(唐代高适《塞下曲》)

  万鼓雷殷地43214=4321 3214,任意相邻4字的发音都是四种声调全有,即为四声喜全递,念起来最声动。

  忽略轻声,1代表1声,2代表2声,3代表3声,4代表4声。

  基于今音的四种声调,5字句一共有1024种声调结构,契合四声喜全递的声调结构仅有24种,因此找出这64句是非常不容易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仙史最强音,仙史最强音最新章节,仙史最强音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