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
鱼鳞在夜空中划过银光,水珠如玉。
也不知是竹屋主人的特殊关照,还是良十七的确运气很好,小半个时辰,他就收获了大半桶鱼虾。
银盘映墨,渐渐地一片空寥,水波微微地躁动起来。不知什么时候起,和着这天地的拍子,一阵歌声遥遥,若有似无传开。
跟大多数人印象中不一样的是,歌声并非是哀婉或者悠扬的,虽然不能听得十分真切,但它跳动着,断断续续也带来几分活泼和雀跃。
身侧长久静谧着的另一根鱼竿也偏转了些,良十七知道卓无昭醒了过来。
“睡够了?”良十七咧着嘴一抬杆,鱼尾勾月,几乎甩在卓无昭脸上。
卓无昭偏了偏脑袋,鱼就擦着他的脸飞过,散发着冰冷的光。
“吵。”
他乜斜着良十七,其实眼里的睡意还没散尽,整个人少了锋芒,懒洋洋的。
良十七依旧笑着:“你要是再不醒,我就自己去看鲛人了。”
“神陆究竟有没有鲛人都两说。”卓无昭仔细听了会儿,“不觉得这调子耳熟?”
良十七露出个怀疑的表情。
卓无昭提醒他:“前天,弥坨寨的祝酒歌。”
“你这样一说……”良十七深思起来,话倒是没停,“我更想看看了。”
他说到做到,一时间收起鱼竿和网,将东西都塞回舱里,然后扒着船沿,问底下那团影子:“蛟兄,能带我们去找歌声来源吗?”
没任何言语回应。只是船身一荡,随着波浪再度起伏,往歌声方向飘去。
“多谢!”
良十七又喊一声,缩回头。
桑老给他们狸猫牌时说起过,他们要找的“人”曾经也是狸奴庄的“门客”。后来,庄中“门客”越来越多,此“人”修行日进,不喜热闹,于是桑老给它另寻了个合适的住所,也就是那间竹屋。
即便搬出来,燕东流或者桑老得空时,还是会前来关心它生活和修行。偶尔一些法门被路人窥见,传来传去,就成了志怪一则。
“倒悬山会有类似的故事吗?”卓无昭忽然问。
良十七想了想:“很少。不过我自出生起就待在玄山,没怎么外出过,嗯……蔺老板那件事,我还被罚关了三十年禁闭。”
卓无昭一怔:“你……”
“你果然知道蔺老板的来历。”良十七看着他,一双眼睛里是星子,是火苗,熠熠生辉,连夜色也被点亮,“不瞒你说,蔺老板能顺利出走,我可是有大功劳。”
卓无昭语气沉了下去:“你为什么跟我说这个?”
“我只是想告诉你,对我戒心不用那么重。”良十七笑了笑,正色起来,“我信任蔺老板,也信任渔佬——其实他们没跟我说太多,就叫我帮衬着点,你若是真坏了事,我也会亲手杀你。”
卓无昭默然。
无垠水色间,小船追着月亮一般,在湖面划开长长一道。
不知过去多久,歌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活泼,长风中也飘出烧烤香味,浓郁诱人。
一座起伏的岛屿在望。
小船在一片银灰色沙堆旁停稳,良十七和卓无昭跳下来,放眼处草木环绕,古树葱郁,有人声笑语,有拍掌喝彩,也有篝火融融。
“阿挺,你也来一段!我替你看火!”
趁着一名红巾汉子边唱边扭动间隙,爽朗的笑声响起,是个有些沙哑的女子嗓音。顿了顿,她搁下酒坛,望向草木外:“什么人!”
“三山四海,走过路过。”
良十七高声喊出新学的切口,难掩兴奋。
转眼,他与卓无昭一前一后走入火光范围,原本的歌与舞都停下来,岛屿上短暂地安静了一瞬。
这燃起的篝火显然是被用心搭建,方正齐整,当中支着木架,串起一只肥厚羊腿,搭着几只鹌鹑、兔子之类,还有切成小段的蛇肉。一名满面红光的汉子时不时伸手转动几下,拿脚边小罐里的刷子往上刷油。
一旁地上摊开许多阔叶和油纸,都是已经做熟的食物,兼着新鲜的果子、拌菜,还有几坛未开封的老酒。
“这是燕子巷老伯家的酱肉、杜康坊的仙人酿?”良十七认出来,目光看向那个发现他们的女子。
女子一张脸亮若火玉,左右眼角下分别一点痣,风流隐现。闻言,她也并未局促:“是啊。”她大方一笑,挥手,坦露出腰间一对子母银钩,“两位不嫌弃的话,入座如何?”
话音未落,那红巾汉子退一步,贴近了烤肉的汉子,等于是将来路的一片空地让了出来。
“却之不恭。”良十七拉着卓无昭大咧咧坐下,“我听说当地‘三奇三怪’,特意邀好友来此夜钓会鲛人,不料遇见三位。冒昧问一句,三位就是沧水鲛人吗?”
“扑哧。”
女子失笑。剩下二人对视一眼,颇有些放下戒备的意味。
“我们几个——看起来像那种不食烟火的吗?”女子指了指自己,又指两位同伴,眼睛都眯成了月牙,“只不过是哪儿有俏哪儿钻,忙忙碌碌的,到底和两位还有点缘分,今夜撞上了。”
良十七点点头。他当然能听懂女子话里的意思,“哪儿有俏”跟“哪儿有活”没什么区别,这三个大概是结了伴、以赏单为生的散修浪客。
红巾汉子皱了皱眉:“妍姐,你醉了。”
“哎,没醉。”女子接得极顺,“两位公子相貌堂堂,一看就是名门弟子,怕什么?心里没鬼,各自尽兴,也不招呼你们啦,想吃什么自己拿,想喝酒,拎一坛子就是。”
良十七眼睛亮了亮,刚要开口,被卓无昭抢了先:“妍姐的好意心领,但师门规矩多,不让饮酒。”
“哦?”女子又饮一口,唇上透着亮煞了的水光,她的目光也投过来,落在卓无昭脸上,“这位公子一直不说话,还以为是嫌弃陌生人呢,原来是个乖巧孩子。”
卓无昭似乎赧然,垂下头,没有接话。
女子莞尔:“脸皮这么薄,却敢告师长,是不是?”
后一句,她问的是良十七。
鱼鳞在夜空中划过银光,水珠如玉。
也不知是竹屋主人的特殊关照,还是良十七的确运气很好,小半个时辰,他就收获了大半桶鱼虾。
银盘映墨,渐渐地一片空寥,水波微微地躁动起来。不知什么时候起,和着这天地的拍子,一阵歌声遥遥,若有似无传开。
跟大多数人印象中不一样的是,歌声并非是哀婉或者悠扬的,虽然不能听得十分真切,但它跳动着,断断续续也带来几分活泼和雀跃。
身侧长久静谧着的另一根鱼竿也偏转了些,良十七知道卓无昭醒了过来。
“睡够了?”良十七咧着嘴一抬杆,鱼尾勾月,几乎甩在卓无昭脸上。
卓无昭偏了偏脑袋,鱼就擦着他的脸飞过,散发着冰冷的光。
“吵。”
他乜斜着良十七,其实眼里的睡意还没散尽,整个人少了锋芒,懒洋洋的。
良十七依旧笑着:“你要是再不醒,我就自己去看鲛人了。”
“神陆究竟有没有鲛人都两说。”卓无昭仔细听了会儿,“不觉得这调子耳熟?”
良十七露出个怀疑的表情。
卓无昭提醒他:“前天,弥坨寨的祝酒歌。”
“你这样一说……”良十七深思起来,话倒是没停,“我更想看看了。”
他说到做到,一时间收起鱼竿和网,将东西都塞回舱里,然后扒着船沿,问底下那团影子:“蛟兄,能带我们去找歌声来源吗?”
没任何言语回应。只是船身一荡,随着波浪再度起伏,往歌声方向飘去。
“多谢!”
良十七又喊一声,缩回头。
桑老给他们狸猫牌时说起过,他们要找的“人”曾经也是狸奴庄的“门客”。后来,庄中“门客”越来越多,此“人”修行日进,不喜热闹,于是桑老给它另寻了个合适的住所,也就是那间竹屋。
即便搬出来,燕东流或者桑老得空时,还是会前来关心它生活和修行。偶尔一些法门被路人窥见,传来传去,就成了志怪一则。
“倒悬山会有类似的故事吗?”卓无昭忽然问。
良十七想了想:“很少。不过我自出生起就待在玄山,没怎么外出过,嗯……蔺老板那件事,我还被罚关了三十年禁闭。”
卓无昭一怔:“你……”
“你果然知道蔺老板的来历。”良十七看着他,一双眼睛里是星子,是火苗,熠熠生辉,连夜色也被点亮,“不瞒你说,蔺老板能顺利出走,我可是有大功劳。”
卓无昭语气沉了下去:“你为什么跟我说这个?”
“我只是想告诉你,对我戒心不用那么重。”良十七笑了笑,正色起来,“我信任蔺老板,也信任渔佬——其实他们没跟我说太多,就叫我帮衬着点,你若是真坏了事,我也会亲手杀你。”
卓无昭默然。
无垠水色间,小船追着月亮一般,在湖面划开长长一道。
不知过去多久,歌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活泼,长风中也飘出烧烤香味,浓郁诱人。
一座起伏的岛屿在望。
小船在一片银灰色沙堆旁停稳,良十七和卓无昭跳下来,放眼处草木环绕,古树葱郁,有人声笑语,有拍掌喝彩,也有篝火融融。
“阿挺,你也来一段!我替你看火!”
趁着一名红巾汉子边唱边扭动间隙,爽朗的笑声响起,是个有些沙哑的女子嗓音。顿了顿,她搁下酒坛,望向草木外:“什么人!”
“三山四海,走过路过。”
良十七高声喊出新学的切口,难掩兴奋。
转眼,他与卓无昭一前一后走入火光范围,原本的歌与舞都停下来,岛屿上短暂地安静了一瞬。
这燃起的篝火显然是被用心搭建,方正齐整,当中支着木架,串起一只肥厚羊腿,搭着几只鹌鹑、兔子之类,还有切成小段的蛇肉。一名满面红光的汉子时不时伸手转动几下,拿脚边小罐里的刷子往上刷油。
一旁地上摊开许多阔叶和油纸,都是已经做熟的食物,兼着新鲜的果子、拌菜,还有几坛未开封的老酒。
“这是燕子巷老伯家的酱肉、杜康坊的仙人酿?”良十七认出来,目光看向那个发现他们的女子。
女子一张脸亮若火玉,左右眼角下分别一点痣,风流隐现。闻言,她也并未局促:“是啊。”她大方一笑,挥手,坦露出腰间一对子母银钩,“两位不嫌弃的话,入座如何?”
话音未落,那红巾汉子退一步,贴近了烤肉的汉子,等于是将来路的一片空地让了出来。
“却之不恭。”良十七拉着卓无昭大咧咧坐下,“我听说当地‘三奇三怪’,特意邀好友来此夜钓会鲛人,不料遇见三位。冒昧问一句,三位就是沧水鲛人吗?”
“扑哧。”
女子失笑。剩下二人对视一眼,颇有些放下戒备的意味。
“我们几个——看起来像那种不食烟火的吗?”女子指了指自己,又指两位同伴,眼睛都眯成了月牙,“只不过是哪儿有俏哪儿钻,忙忙碌碌的,到底和两位还有点缘分,今夜撞上了。”
良十七点点头。他当然能听懂女子话里的意思,“哪儿有俏”跟“哪儿有活”没什么区别,这三个大概是结了伴、以赏单为生的散修浪客。
红巾汉子皱了皱眉:“妍姐,你醉了。”
“哎,没醉。”女子接得极顺,“两位公子相貌堂堂,一看就是名门弟子,怕什么?心里没鬼,各自尽兴,也不招呼你们啦,想吃什么自己拿,想喝酒,拎一坛子就是。”
良十七眼睛亮了亮,刚要开口,被卓无昭抢了先:“妍姐的好意心领,但师门规矩多,不让饮酒。”
“哦?”女子又饮一口,唇上透着亮煞了的水光,她的目光也投过来,落在卓无昭脸上,“这位公子一直不说话,还以为是嫌弃陌生人呢,原来是个乖巧孩子。”
卓无昭似乎赧然,垂下头,没有接话。
女子莞尔:“脸皮这么薄,却敢告师长,是不是?”
后一句,她问的是良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