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刻,亚丁市郊外一处CIA安全屋内。
贾斯伯一脚踢翻了战术桌,上面的电子设备哗啦一声摔在地上。
屏幕碎裂的蓝光映在他扭曲的脸上,像是一张狰狞的面具:“又让他跑了!十七个人,三个狙击点,居然抓不住一个受伤的目标!还有你们负责监控的,为什么到现在连他的踪迹都没有找到!怎么回事?!这里不是非洲!姓宋的在这里没有任何支援!“
技术员怯懦的声音:“长官,目标显然提前得到了情报提示,否则不可能.“
“闭嘴!“
贾斯伯扯下耳机狠狠砸在墙上。
他转向身后的“守望者“小队成员和那些坐在电脑前的技术人员们:“我要这个区域每一寸土地都翻过来!调集我们在这里的所有资源!“
两小时后,位于巴林的美国海军基地内,一套名为“天眼“的卫星分析系统被紧急激活。
2颗KH-12锁眼卫星调整了轨道,将分辨率达到0.1米的光学镜头对准了亚丁市区及周边。
“把过去48小时的所有图像都调出来。“
贾斯伯对CIA技术团队下令。
“重点搜索鱼市场半径五公里内的异常热源和人员流动,我要你们马上找到他的踪迹!“
巨大的屏幕上,数以千计的卫星照片如瀑布般滚动。
系统开始标记出每一个可疑点:屋顶的反光、不寻常的车辆轨迹、人群中的异常行为模式.
“长官,数据量很大,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
负责技术的特工有些为难地向贾斯伯汇报。
贾斯伯还想发火,但旋即又压住了汹涌的情绪。
现在的情况就这样,自己发火也无济于事。
自己也当做过情报分析的活儿,这是门细活,挺熬人的。
要在海量的卫星拍摄资料中将可疑点标定出来之后再逐一放大分析。
对于一些模糊的点还要使用专业软件过滤后获得更清晰的效果。
这些工作都十分繁琐,哪怕将资料发送回兰利总部,让分析部门的人来做,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完成的工作量。
“最少需要多少小时?”他问。
“最少需要72小时。”
技术分析员如实回答。
“不行!”贾斯伯阴沉着脸,手猛地在空气中用力一挥:“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了,宋和平这个人的行事风格很果断,今晚遇伏之后他肯定已经是惊弓之鸟,现在搞不好已经在寻找离开也门的途径,72小时后就算找到他的踪迹,人也不在也门了!”
顿了顿,他伸出一个手掌,展开四根手指。
“最多四十八小时!如果不能完成,你现在就辞职,我马上找人接替你来干。”
“我尽力。”
那名负责情报分析的技术员显然感到受了来自于贾斯伯的压力,他相信自己的上司不是在开玩笑。
如果自己完不成这个任务,估计回去真的会被解雇。
“不是尽力,是一定!”
“一定……”
哈立德家的客房里,宋和平正在检查低头擦拭自己的武器。
AKM突击步枪的枪油味混合着窗外飘来的茉莉花香,形成一种奇特的违和感。
他拉开窗帘一角,月光下的亚丁城一片漆黑——电力系统早已瘫痪多日。
努拉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教授在书房用收音机听BBC的广播。“
宋和平点点头。这个前陆军军医的行为模式越来越引起他的兴趣。
“你觉得他可信吗?“
努拉罕见地犹豫了一下:“他的女儿.很单纯,我觉得他们不像坏人。“
这句话背后的含义让宋和平挑了挑眉。
努拉——这个以冷血著称的走私集团女首领居然因为一个小女孩而对整个家庭产生信任?
安东诺夫嚼着能量棒走进来,将卫星电话递给宋和平:“卫星电话充好电了,现在到处都停电,还好哈立德的车库里有备用的蓄电池供电。“
宋和平说:“阿凡提说新联络人后天午夜到。”
安东诺夫靠近了,压低声音说道:“刚才我在车库里你猜我发现了什么?“
努拉同宋和平转头看着这个大毛子,警惕地问道:“发现了什么?”
安东诺夫小声道:“我在他的工具抽屉里发现了暗格,里头藏了一把马卡洛夫手枪,苏联货。”
宋和平皱起了眉头。
一个军医出身的大学老师为何会有苏联制式手枪?
如果是西方特工或者间谍,也不会用这种老式手枪。
更何况,联系到之前哈立德在谈到目前的局势时候那种对西方的咬牙切齿,不像是表演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
按说他不是西方情报部门的人才对。
“可能是现在到处乱哄哄的,所以教授买回来保护家人的?”
努拉看了看两人,给出了一个似乎也挺合理的解释。
宋和平脑海里浮现出之前的那张地图的一角。
哈立德的身份越来越像藏在迷雾中的黑影,越来越多的疑点,似乎都在提示着自己,他的身份背景不简单。
“你们晚上注意点,睡觉的时候咱们几个人轮流睡,留一个值班。”
“这倒是个好主意。”安东诺夫耸耸肩:“毕竟只有三天时间。”
看起来,他并不愿意去戳穿哈立德的身份,更没兴趣刨根问底。
毕竟闹翻了对谁都没好处。
至少现在看来,哈立德并没有表现出敌意。
凌晨三点,宋和平守夜时去上厕所,发现书房门缝透出微光。
他悄无声息地靠近,听到短波收音机里传来BBC阿拉伯语频道的播报:
“.亚丁港今日再次爆发冲突,据信有外国特工参与.“
哈立德的声音突然响起,像是在自言自语:“时间不多了“
宋和平轻轻敲了敲门,里面的声音立刻消失了。
门开时,他看到哈立德面前的桌上摊开着那张军事地图,旁边是一台老式电报机。
“睡不着?“
宋和平假装没看见那些设备。
哈立德摘下眼镜揉了揉双眼:“习惯了深夜工作。“
他犹豫了一下又问:“你们的朋友什么时候到?“
“后天午夜。“宋和平决定试探一下:“在旧港区的废船厂。“
哈立德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正是废船厂的位置。
“那里现在不安全了,因为那里有一些老旧的船只,现在那玩意可是抢手的热门货,所以政府军派了士兵在那里巡逻。看来你的朋友对这里的情况并不熟悉。“
宋和平内心微微一震。
的确。
这次为了避免消息走漏,阿凡提直接安排心腹纳辛带人过来这边接应自己。
但纳辛是革命卫队的人,是波斯人,他并不是也门本地人,所以对亚丁港的情况不熟悉也在意料之中。
这一刻,宋和平忽然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虽然阿凡提派遣纳辛担任新接头人算是避免了走漏风声,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麻烦。
现在也门的局势乱糟糟的,很有可能会爆发内战。
纳辛算是过江龙,纵然带着几个精锐的革命卫队特种作战连的队员过来,如果不熟悉情况同样很容易出问题。
看到宋和平沉默不语,哈立德似乎更有把握了。
他抬头直视宋和平的眼睛:“我可以帮你们安排更安全的路线。“
宋和平没有立即回应。
他注意到电报机上的纸带显示着一串数字——某种编码信息。
这个“教授“显然不只是个学者或者前陆军军医那么简单。
“为什么帮我们?“宋和平终于问道。
哈立德的眼神变得坚定:“昨天在3号码头那边发生了剧烈交火,我打听过,据说是国外的特工在围剿三个外国人,至于三个人是什么身份,我不知道。“
话说到这,他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起来,仿佛已经看穿了宋和平的身份。
宋和平见状也不否认:“没错,那三个人就是我和努拉,还有安东,追捕我们的是美国中情局的行动分队,他们的目标是我。”
“你是什么人?”哈立德的目光里又多了几分喜悦。
“我嘛……”宋和平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怎么介绍自己,不过最后还是简单地做出了总结:“我是他们追杀名单上的人,听说悬赏还挺高的,排在前五。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举报,我估计能拿到两三千万美元。”
宋和平之所以敢这么说,当然对哈立德有把握才敢公开身份。
之所以明说自己被CIA追杀,就是在赌。
赌哈立德不是西方情报机构的人。
“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
哈立德的表情变得愤怒起来,仿佛受到了侮辱。
宋和平知道自己赌对了。
“抱歉,我只是顺口这么一说,毕竟两三千万美元足够很多人一辈子荣华富贵了。”
哈立德冷哼一声道:“我再穷也不至于去贪图那些西方殖民主义者的臭钱!”
这番话让宋和平刮目相看。
中东这一带,还是有硬汉的嘛。
跟萨米尔一样,估计也是反西方的本土主义者。
“你很讨厌西方人?”宋和平笑问:“难道不希望他们给你们送自由和民主吗?”
哈立德指了指窗外黑暗中的城市愤恨道:“看看现在的亚丁,这就是他们许诺的'民主'和'自由'。“
宋和平突然明白了。
哈立德不是普通的反对派,他属于某个地下抵抗网络——可能是伊朗支持的,也可能是本土爱国者组织。
无论如何,他估计早就在自己敲门的那一刻已经看穿了自己的伪装,却选择提供帮助。
“那你认为我们在哪接头比较好?“宋和平决定赌一把:“你愿意提供帮助吗?“
哈立德露出今晚第一个真心的笑容:“当然可以,只要和美国人为敌的,都是我的朋友。“
就在这时,楼上突然传来妮娜的哭声。
“这个国家估计要陷入内战了,未来一段时间会很乱。”哈立德朝门外看了看,然后说道:“我有一个请求,如果你们离开的时候,能不能把我妻子和女儿带走,把她们送到波斯去?“
“波斯?!”
宋和平愣了一下。
“为什么是去波斯?”
贾斯伯一脚踢翻了战术桌,上面的电子设备哗啦一声摔在地上。
屏幕碎裂的蓝光映在他扭曲的脸上,像是一张狰狞的面具:“又让他跑了!十七个人,三个狙击点,居然抓不住一个受伤的目标!还有你们负责监控的,为什么到现在连他的踪迹都没有找到!怎么回事?!这里不是非洲!姓宋的在这里没有任何支援!“
技术员怯懦的声音:“长官,目标显然提前得到了情报提示,否则不可能.“
“闭嘴!“
贾斯伯扯下耳机狠狠砸在墙上。
他转向身后的“守望者“小队成员和那些坐在电脑前的技术人员们:“我要这个区域每一寸土地都翻过来!调集我们在这里的所有资源!“
两小时后,位于巴林的美国海军基地内,一套名为“天眼“的卫星分析系统被紧急激活。
2颗KH-12锁眼卫星调整了轨道,将分辨率达到0.1米的光学镜头对准了亚丁市区及周边。
“把过去48小时的所有图像都调出来。“
贾斯伯对CIA技术团队下令。
“重点搜索鱼市场半径五公里内的异常热源和人员流动,我要你们马上找到他的踪迹!“
巨大的屏幕上,数以千计的卫星照片如瀑布般滚动。
系统开始标记出每一个可疑点:屋顶的反光、不寻常的车辆轨迹、人群中的异常行为模式.
“长官,数据量很大,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
负责技术的特工有些为难地向贾斯伯汇报。
贾斯伯还想发火,但旋即又压住了汹涌的情绪。
现在的情况就这样,自己发火也无济于事。
自己也当做过情报分析的活儿,这是门细活,挺熬人的。
要在海量的卫星拍摄资料中将可疑点标定出来之后再逐一放大分析。
对于一些模糊的点还要使用专业软件过滤后获得更清晰的效果。
这些工作都十分繁琐,哪怕将资料发送回兰利总部,让分析部门的人来做,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完成的工作量。
“最少需要多少小时?”他问。
“最少需要72小时。”
技术分析员如实回答。
“不行!”贾斯伯阴沉着脸,手猛地在空气中用力一挥:“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了,宋和平这个人的行事风格很果断,今晚遇伏之后他肯定已经是惊弓之鸟,现在搞不好已经在寻找离开也门的途径,72小时后就算找到他的踪迹,人也不在也门了!”
顿了顿,他伸出一个手掌,展开四根手指。
“最多四十八小时!如果不能完成,你现在就辞职,我马上找人接替你来干。”
“我尽力。”
那名负责情报分析的技术员显然感到受了来自于贾斯伯的压力,他相信自己的上司不是在开玩笑。
如果自己完不成这个任务,估计回去真的会被解雇。
“不是尽力,是一定!”
“一定……”
哈立德家的客房里,宋和平正在检查低头擦拭自己的武器。
AKM突击步枪的枪油味混合着窗外飘来的茉莉花香,形成一种奇特的违和感。
他拉开窗帘一角,月光下的亚丁城一片漆黑——电力系统早已瘫痪多日。
努拉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教授在书房用收音机听BBC的广播。“
宋和平点点头。这个前陆军军医的行为模式越来越引起他的兴趣。
“你觉得他可信吗?“
努拉罕见地犹豫了一下:“他的女儿.很单纯,我觉得他们不像坏人。“
这句话背后的含义让宋和平挑了挑眉。
努拉——这个以冷血著称的走私集团女首领居然因为一个小女孩而对整个家庭产生信任?
安东诺夫嚼着能量棒走进来,将卫星电话递给宋和平:“卫星电话充好电了,现在到处都停电,还好哈立德的车库里有备用的蓄电池供电。“
宋和平说:“阿凡提说新联络人后天午夜到。”
安东诺夫靠近了,压低声音说道:“刚才我在车库里你猜我发现了什么?“
努拉同宋和平转头看着这个大毛子,警惕地问道:“发现了什么?”
安东诺夫小声道:“我在他的工具抽屉里发现了暗格,里头藏了一把马卡洛夫手枪,苏联货。”
宋和平皱起了眉头。
一个军医出身的大学老师为何会有苏联制式手枪?
如果是西方特工或者间谍,也不会用这种老式手枪。
更何况,联系到之前哈立德在谈到目前的局势时候那种对西方的咬牙切齿,不像是表演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
按说他不是西方情报部门的人才对。
“可能是现在到处乱哄哄的,所以教授买回来保护家人的?”
努拉看了看两人,给出了一个似乎也挺合理的解释。
宋和平脑海里浮现出之前的那张地图的一角。
哈立德的身份越来越像藏在迷雾中的黑影,越来越多的疑点,似乎都在提示着自己,他的身份背景不简单。
“你们晚上注意点,睡觉的时候咱们几个人轮流睡,留一个值班。”
“这倒是个好主意。”安东诺夫耸耸肩:“毕竟只有三天时间。”
看起来,他并不愿意去戳穿哈立德的身份,更没兴趣刨根问底。
毕竟闹翻了对谁都没好处。
至少现在看来,哈立德并没有表现出敌意。
凌晨三点,宋和平守夜时去上厕所,发现书房门缝透出微光。
他悄无声息地靠近,听到短波收音机里传来BBC阿拉伯语频道的播报:
“.亚丁港今日再次爆发冲突,据信有外国特工参与.“
哈立德的声音突然响起,像是在自言自语:“时间不多了“
宋和平轻轻敲了敲门,里面的声音立刻消失了。
门开时,他看到哈立德面前的桌上摊开着那张军事地图,旁边是一台老式电报机。
“睡不着?“
宋和平假装没看见那些设备。
哈立德摘下眼镜揉了揉双眼:“习惯了深夜工作。“
他犹豫了一下又问:“你们的朋友什么时候到?“
“后天午夜。“宋和平决定试探一下:“在旧港区的废船厂。“
哈立德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正是废船厂的位置。
“那里现在不安全了,因为那里有一些老旧的船只,现在那玩意可是抢手的热门货,所以政府军派了士兵在那里巡逻。看来你的朋友对这里的情况并不熟悉。“
宋和平内心微微一震。
的确。
这次为了避免消息走漏,阿凡提直接安排心腹纳辛带人过来这边接应自己。
但纳辛是革命卫队的人,是波斯人,他并不是也门本地人,所以对亚丁港的情况不熟悉也在意料之中。
这一刻,宋和平忽然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虽然阿凡提派遣纳辛担任新接头人算是避免了走漏风声,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麻烦。
现在也门的局势乱糟糟的,很有可能会爆发内战。
纳辛算是过江龙,纵然带着几个精锐的革命卫队特种作战连的队员过来,如果不熟悉情况同样很容易出问题。
看到宋和平沉默不语,哈立德似乎更有把握了。
他抬头直视宋和平的眼睛:“我可以帮你们安排更安全的路线。“
宋和平没有立即回应。
他注意到电报机上的纸带显示着一串数字——某种编码信息。
这个“教授“显然不只是个学者或者前陆军军医那么简单。
“为什么帮我们?“宋和平终于问道。
哈立德的眼神变得坚定:“昨天在3号码头那边发生了剧烈交火,我打听过,据说是国外的特工在围剿三个外国人,至于三个人是什么身份,我不知道。“
话说到这,他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起来,仿佛已经看穿了宋和平的身份。
宋和平见状也不否认:“没错,那三个人就是我和努拉,还有安东,追捕我们的是美国中情局的行动分队,他们的目标是我。”
“你是什么人?”哈立德的目光里又多了几分喜悦。
“我嘛……”宋和平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怎么介绍自己,不过最后还是简单地做出了总结:“我是他们追杀名单上的人,听说悬赏还挺高的,排在前五。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举报,我估计能拿到两三千万美元。”
宋和平之所以敢这么说,当然对哈立德有把握才敢公开身份。
之所以明说自己被CIA追杀,就是在赌。
赌哈立德不是西方情报机构的人。
“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
哈立德的表情变得愤怒起来,仿佛受到了侮辱。
宋和平知道自己赌对了。
“抱歉,我只是顺口这么一说,毕竟两三千万美元足够很多人一辈子荣华富贵了。”
哈立德冷哼一声道:“我再穷也不至于去贪图那些西方殖民主义者的臭钱!”
这番话让宋和平刮目相看。
中东这一带,还是有硬汉的嘛。
跟萨米尔一样,估计也是反西方的本土主义者。
“你很讨厌西方人?”宋和平笑问:“难道不希望他们给你们送自由和民主吗?”
哈立德指了指窗外黑暗中的城市愤恨道:“看看现在的亚丁,这就是他们许诺的'民主'和'自由'。“
宋和平突然明白了。
哈立德不是普通的反对派,他属于某个地下抵抗网络——可能是伊朗支持的,也可能是本土爱国者组织。
无论如何,他估计早就在自己敲门的那一刻已经看穿了自己的伪装,却选择提供帮助。
“那你认为我们在哪接头比较好?“宋和平决定赌一把:“你愿意提供帮助吗?“
哈立德露出今晚第一个真心的笑容:“当然可以,只要和美国人为敌的,都是我的朋友。“
就在这时,楼上突然传来妮娜的哭声。
“这个国家估计要陷入内战了,未来一段时间会很乱。”哈立德朝门外看了看,然后说道:“我有一个请求,如果你们离开的时候,能不能把我妻子和女儿带走,把她们送到波斯去?“
“波斯?!”
宋和平愣了一下。
“为什么是去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