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为边军做点事

  “……之所以召集大家来,我就是想问一问,你们谁会记住这些死者的名字?主管这支游骑的旅帅是哪一位?”
  “是末将!”一个劲旅校尉站了出来,应声道。
  张舟看了看这位红脸汉子,有些印象,因为放权怠政,之间并没有过多接触。
  “你是项离,对吧?”
  “正是末将!”
  “我问问你,你能记得住他们的名字吗?”
  “这……回禀将军,这些……”
  项离有些不甘心,欲具体解释一下,但张舟却没有给他机会。
  “只需要回答,能不能记住!”
  “末将不能!”项离叹息一声,把头一低,索性认了这个倒霉。
  游骑并不只是隶属于拒北关,而是整个边军骑军都要到此进行轮训,以达到整体骑军保持战斗力的目的,六个月就会有一批调换,他哪里又记得住每一个人的名字?顶嘴,还是算了吧,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自认倒霉,乖乖认栽,结果或许还能好一些。
  “项离将军,你也不必懊恼,因为不管是谁处在这个位置上,都无法记住这些人的名字!哪怕你再如何爱兵如子、再聪明!就算你可以记得下一百个名字,可一千个呢?一万个呢?一年后呢?十年后呢?”
  张舟也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然后接着说道:“或许有人认为,这些军卒只是一些小人物,而战死沙场就是他们的命,他们用自己的死,给家人换取了一份抚恤,值了!但是!”
  张舟突然提高声调。
  “今天我想最郑重的告诉你们,这些士兵,绝对不是烂命一条,他们身上背负的,也不仅仅是那二百两银子的抚恤!因为我说过,你们是国家的英雄,你们是在为了大唐而战、为了帝国百姓的幸福而战、为了我们的陛下而战!”
  张舟越说越激动,几乎是吼!
  “正是龙州边军的付出,才保证了帝国长久以来的安宁!正是这些无名小卒的牺牲,才让北燕敌人知道了我们的血性和勇武,才让他们不敢轻易踏足帝国的领土!既然是英雄,他们的名字又怎么能够被忘记!又怎么可以被忘记!身为袍泽兄弟,如果连我们自己都记不住这些人,那又能指望着谁来记住他们?你们问问自己的良心,会答应吗?问问这条用热血浇筑出来的龙州防线,会答应吗?”
  整个广场上,寒意冷涩,鸦雀无声!许久,突然有一个清脆的声音率先响起!
  “不答应!”
  燕随心第一个出声符合!有时候,她出乎意料的表现,让人不得不生出佩服。
  “不答应!”梧桐跟着喊道。
  “不答应!”十一郎也奋力喊道。
  “不答应!”尹东山和种合齐声回应!
  “不答应!”声音接连不断的响起,最后整个广场上都是沸腾一片。
  张舟挥手,声音瞬息停歇,但所有人的心情,却已经被他的一席话刺激到了一个热血沸腾的程度。
  “今天,我就在这里宣布,我们要在这个广场上修建一座纪念碑,把所有拒北关牺牲之人的名字都刻在上面,让这些死去的袍泽兄弟们,可以看着我们如何继续他们的步伐,守护好这座拒北关!也让我们这些侥幸活下来的人,可以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他们的付出!我们要让这些英雄的名字,可以与这座关城,一起永世长存!”
  当初,张舟曾有一番鼓舞士气的慷慨陈词,让这些人的心里萌生过一种激动,但也只能是激动,他们并不知道这份激动到底会给自己换来什么,至于更深层次的东西,他们也理解不了。
  但是,谁不想留下个名声呢?谁不想让人尊重呢?谁不想成为一个被人仰慕的英雄呢?
  可历史上,能够留下声名,或者是被人们所铭记的,又有几个?恐怕那些旅帅都不敢有这份奢望。而今天,张舟就要改变这一切,不仅要改变他们的认知,更要改变现实,他们可以留下名字,可以被人视为英雄一般的瞻仰,张舟要给他们一个能够被后人铭记的机会。
  一个站在城头上观望的军卒,扑通跪倒,哭声喊道:“拒北关军卒伍小二,替九叔谢过将军!”
  “拒北关军卒李大强,替死去的兄弟,谢过将军!”
  “执刀校尉王荣替死去的兄弟们谢过将军!”
  “替阿爹谢谢将军……”
  最后,目测之内,除了张舟,所有军卒将校无有一人站立,全部跪拜在地。这一刻,燕随心眼睛湿润,看不到任何其它,心中暗暗的告诉自己:那个家伙是自己的男人,这个男人再一次让她感动和骄傲!
  ……
  说干就干,是张舟的一贯风格,但再如何理想化,阶级地位的差异都是骨子里的东西,不可能随意改变。拒北关的纪念碑,将修成一座宝塔,共五层,最高层,为将阶者用;接着为校尉;再往下两层为军卒;最底一层则留给那些无名者!毕竟有很多阵亡者的名单,早已经找不到了!
  张舟本来还想当场宣布,提高阵亡军兵的抚恤,但最终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未有提及!并不是他心疼那点银子,而是拒北关并不是他的九州商业,能够让他恣意妄为、随心所欲!
  修建祭奠塔,鼓舞边军士气的行为,还能说得过去,私自提高边军抚恤,不管你的本意如何,都是铁打的一条罪名——收买军心!
  拒北关,山高皇帝远,张舟甚至可以借助皇帝宠信,选择在这里做一个跋扈独裁的土皇帝,但在某些事情的处置上也必须更加小心才行!尤其是那种能够引发帝王猜忌的事!
  万不能让赵乾元,对自己产生更多的猜忌和顾虑了!
  为了不惹麻烦,张舟回到大帐后,就立即给皇帝、太子、军部,包括张舒和都分别写了信,说明修建祭奠塔的意义和重要性,并重点强调,这座祭奠塔是基于“陛下对边军将士的认可和鼓舞”,如此做,就是尽可能的,不让自己的冲动惹下什么后续麻烦。
  当天晚上,张舟便组织军营内的工匠和有关负责人,将修建祭奠塔的事稳妥的安排布置下去,然后又招来主管骑军的几个旅帅,商议游骑巡查之事!
  张舟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大家集思广益,看看如何能在保证历练效果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人员伤亡。
  “将军!咱们不是不想给游骑都配置上精甲,第一,是花销太大,第二,甲胄太重,势必会影响速度,咱们的战马总体上并不如北燕战马强壮,尤其是这两年,南平州提供的战马,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出现了下滑,如果咱们的游骑不能在轻便迅捷上占些主动,结果恐怕只会更糟!”
  主管游骑的旅帅项离,对此最有发言权,他本以为今天会被训责,却没有想到张舟会来这么一出,对张舟的感观又好上了不少,所以当张舟说及想法时,他只是据实回禀,并没有嘲讽张舟纸上谈兵,不知实际的意思。
  “这么说,咱们骑军的战力和北燕骑兵相比,并没有优势,对吗?”
  项离有些黯然。
  “实不相瞒,不论总体还是个体,都不占优势!”
  “主要差距在哪儿?”
  “首先,北燕人有一多半的百姓,以游牧为生,在熟悉骑射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而我们的骑军则是需要依靠大量的培养训练,这不但让财力物力上压力巨大,而且在成效上也更为费时缓慢;其次,北燕游牧发达,战马供应充足,而咱们因为财力限制,不可能那么大范围的培养骑兵,所以数量上也属于劣势!”
  “这些情况朝堂难道不知道吗?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可以碾压北燕呢?”
  “因为我们大唐军队在作战指挥上更为集中统一,士兵纪律性也更强,历史上,两国交战的次数数不清了,但我们一直胜多败少,便是最好的印证。”
  项离想了想,又补充道:“我们的骑兵虽然数量上不及对方,但每次大战都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保持骑兵的战斗力,一直是边军练兵的重中之重!而利用游骑厮杀,来提升骑兵的战斗经验,保证骑军的战斗力,也是目前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了!”
  张舟把情况捋了捋,挠了挠头,这里面的问题还真是硬伤,不是动动脑筋就可以改变的!
  他贡献出去的制钢技术,因为种种原因,工部一直没有加以利用,想必是赵乾元的心思都用在了“斗争”上,而耽误了下来。但哪怕现在开始推广,以张舟的估算,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让边军受到兵械改良的益处!
  炸药,绝对是改变战争模式的利器,但不到绝对关键时刻,张舟并不打算拿出来,在九州商业以外进行推广!这并不是赚不赚银子的事,而是炸药技术的独享,才是他安身立命的保障之一!
  这种太过颠覆认知的技术,一旦推出,到时候赵乾元逼着自己交出炸药的制成方法,自己又该怎么办呢?贡献出来的后果,很可能让自己反受其制!就算害人之心不曾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可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军卒战死,他又实在于心不忍,必须想办法提高骑兵的战力,最起码也要把敌我双方的战损比例,改变到一个他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才行。
  张舟在思索权衡之中,一点点的把想法放到了连弩上。
  弩在大唐军中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也是较为常规的武器之一,并且理论上非官方者禁用。但因为关键部件上工艺的欠缺,加上在射程、频率上对弓箭都没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利用率并不高。
  但如果骑军可以用上九州连弩,效果必然会大不相同,战力一定会得到大幅的提升!
  而且,连弩经过不断的研制、革新,已经发展出了好几代!把最初的一代产品拿出来,并不会太过损害他的自身利益,又能大大提升边军骑兵的战斗力和存活机会,良心上也算有了些许说得过去的安慰!
  谁让自己也是大唐人,又被白天的一幕所感动了呢?
  “或许,我们可以在武器兵械上想些办法!”张舟说道。
  “我们的兵械在质量上,还是要优于北燕的!”项离道。
  “我指的并不是这个!”
  几个旅帅根本不知道他的思路,都不敢再接茬。就听张舟继续说道:“如果让游骑休整几天,会不会碍事?”
  “将军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这些天游骑暂不出关,会不会有问题?”
  “游骑每日出关巡查是边军军规,除非是条件的确不允许的情况下,才会停上几日!”
  “如果是我下令呢?”
  “将军,末将知道你体恤士兵,但边境巡查并不是儿戏,边关这里也不是施以仁慈的地方!如果擅自停止游骑行动,先不说会不会有什么后果,仅凭情报缺失、贻误战机等方面,可就是不轻的罪名啊!”项离有些着急了!
  张舟点了点头,又想了想后,说道:“既然不能随意改动军规,那从明天开始,游骑出关一律不准与敌人交战,只巡查不交战,有问题吗?”
  “这个……这个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可如果被大帅知道,游骑出关是在敷衍差事,只怕……”
  项离有些头疼,你爱兵如子也不能这样吧?不准交战,又怎么历练士兵?这些想法如果真的践行起来,估计在座的,没有一个能有好果子吃!
  “你误会了,我并不是想以后都这样安排,我只需要二十天,二十天之内,让游骑收缩巡查范围,而且只巡不打,尽可能在这段时间内,不再有人员损伤的情况发生!如果上方问及此事,自有我来承担全部后果,与你等无关!你只需要回答,我的要求你能不能做到?”
  张舟话说到这份儿上了,项离还能说什么,认真想了一下后,终于点了点头。
  “二十天,那没有问题!”
  “好,你再给我抽调出二百名游骑,明日到校场候命,我要亲自调教一番!”
  项离忙起身领命。
  “尹东山!”
  “末将在!”
  “你负责将校场戒严起来,任何人不得靠近窥探,违令者杀!”
  “末将领命!”
  “种合!”
  “末将在!”
  “你负责把军中的铁匠都召集起来,本将想让他们打造些东西,同样把场地圈禁起来,保证机密不会外泄!”
  “末将领命!”
  “将军,末将能否知道,咱这是要做什么吗?”项离问道。
  “没什么,只是改良一下现有的武器装备,丰富一下应敌的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