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亦真亦假

  魁贤金刚在庭院内操演一番,将《大悲文》里的所悟所感凝成神力,渐渐演化出大悲神通。
  “呼!”魁贤金刚收力静心,立在当场,想到“这大悲经文虽算不得深奥法门,却又有千万种变化,何时才能悟尽变通”
  魁贤金刚一语未完,便听那边阁内传出声音,“法门是悟不尽的,心境、念想随时间而变,这法门自然也会随着心境、念想产生变化,到底何时才是真?何时才是假?便用尽一生也是不得而知的。你想换个法门吗?”
  “师父!”魁贤金刚对着走出阁楼的苦头陀一拜,道“徒弟也深知法门悟之不尽,只是一时有感而发,望师父恕罪!”
  “有人读书万卷,终是到不了一个‘破’字,有人只研一理,如是能做到‘破后而立’,那万卷书不读也罢了!你需明白这一点才好。”苦头陀对着魁贤招了招手,“你过来。”
  魁贤向前紧走几步,却见苦头陀拿出一卷经书来。
  苦头陀把经书递与魁贤,魁贤心理疑惑,也只好接过来。
  随意翻看几页,魁贤便纳闷道“师父,这经书怎么是一片空白?”
  “我正要问你呢!”苦头陀又接回经书,道“你可知道此经书的由来?”
  魁贤面露尴尬,道“我是由武入道,在这寺门外看守数十年才有幸进得这里。佛祖传令只让我看守小藏经阁,并没有资格入内,更不能去翻看那些经文了。所以这里的经文来历我一概不知”
  苦头陀听后点了点头,道“罢了,想必是运送经文的人弄错了,混杂在这里了。”
  两人又叙一回,各自散了。
  虽说苦头陀认为那无字经文是弄混了才摆放在此,心里却一直记挂着,空想无果,反弄得心烦意躁,几日也没给魁贤讲经。
  ……
  魁贤见苦头陀有些愁绪,这几日也没为自己讲经,以为苦头陀身体有恙,弄了好些瓜果汤药来,只不见好转。
  一夜,无月无星,苦头陀坐在院落里,让魁贤自述一些心得。
  魁贤金刚见苦头陀难得气色转好,说完心得后又将一些自己之前的趣事言说。
  苦头陀听在耳中,双眼却一直盯着夜空,思绪飘然。
  “今日天高气爽,怎无明月星辰,真是枉费了这夜色无月无星无月无星”苦头陀暗自思量,魁贤在一旁滔滔不绝。
  忽而,苦头陀一拍石桌,猛然站起,道“我明白了!”
  直唬得那魁贤起身退后,“师父,这是何故?!”
  苦头陀哈哈大笑,道“云空不是空,言空未必空,有空方能载物!如那茶杯一般,有空才能盛水!”
  苦头陀说完便匆匆走进阁楼,留下魁贤懵然对空。
  此后一月时间,苦头陀不曾踏出阁楼一步。
  魁贤心有所虑,奈何不能进入阁楼,每日里只守在庭院之中。
  苦头陀独坐阁内,翻看无字经文,心神沉浸之时那空白的经书里却勾勒出一幅幅图画。苦头陀细看,发现尽是自己苦修的画面。
  当日修行之时不觉得什么,今日回顾却冷汗涔涔,“我竟是过了这么多难处”
  而后经书上的图画一变,竟是动了起来,图画之中有着道道天雷、熊熊烈焰、柄柄刀斧,而自己正独坐在劫难之中。
  此夜过后,苦头陀竟是悟得了无上神通,“佛光筑界——掌中天狱。”
  第二日,苦头陀唤来魁贤,将无字经书交与魁贤,道“你需自悟一番!”
  魁贤不明,又不好多问,日夜坐在庭院中观看。
  虽说面前摆放的是无字经书,魁贤金刚却在心中将那《大悲文》一遍一遍的回顾
  时日匆匆,外界忽而传来消息,道“唐三藏师徒几人已临近大雷音寺,须准备应接。”
  果然,没过几天唐三藏一行人就已来到大雷音寺,应接唐三藏一行人的仍是迦叶、阿难。
  苦头陀拿起笤帚,故作清扫庭院,却挪步来至偏殿,只听得那迦叶尊者的声音从庭外传来,“前来可有见佛之礼?”
  “弟子苦行万里之遥,一心向佛,身边并无凡俗之物,还望求见佛祖。”唐三藏如是说到。
  而后,唐三藏的弟子便与那两大尊者争执起来。
  苦头陀心中又恼又喜,没想到这灵山脚下佛祖之地,还真有人敢行这无耻之事,真真是贼起自家门。后又想到,看来不光是我一人受这般屈辱,饶是万众瞩目的唐三藏也难逃一劫,心下暗爽。
  唐三藏等人交了那紫金钵盂,才得在门外等候。
  苦头陀见迦叶、阿难进入房中,便悄然靠近偷听。
  “迦叶,这可怎么办?佛祖明说那唐三藏劫数未满,非要我二人刁难,不予真经,如今他等候在外,拿什么给他?”
  “你不必烦恼,东西自然是要给他的。唐三藏不比前些日子来的那个泼皮无赖,三界都在挂记着唐三藏一行人,非要给个说法才行的。”
  “我知是这个道理,可是拿什么给他?不然又像之前,我二人随意派了个差事给那个苦行僧,若不是怕众生说道,才不理会他!可那唐三藏是要回大唐传经的,自然留不得。”
  “佛祖说唐三藏劫数未满,我倒是好奇是哪一劫?托了众多仙神帮忙才搅浑了这淌水,明明八十一难全都凑齐了,怎么还缺一难算了,我记得那小藏经阁里有多卷无字经文,便先拿这个凑数,让他们白跑一趟,也算得一劫了!”
  “空白经文?什么空白经文?”
  “我也不知道那空白经文什么来历,佛祖只说是日后有大用,有救时济世之功!我也没看出什么端倪来,就丢在了阁中,就以这个充数吧!也不好拖太久了。”
  苦头陀在门外听的心内火起,愤愤然的去准备那些无字经书。
  虽说苦头陀有些舍不得,但料定唐三藏等人发现不对后又会送回来,不然那九九八十一难可凑不齐。
  苦头陀刚准备好,便听见门外有小僧来传话。苦头陀也不答言,只将一篓子无字经书扔下便回
  果不其然,唐三藏一行人没离开多久就又折了回来,要以无字经书换取真经。
  苦头陀又喜又气。
  无字经书得以回来,自己就有更多时日去参悟,可笑那唐三藏自诩为得道高僧,竟有眼无珠识不得真经。
  慨叹之余,苦头陀心感悲凉。
  为何自己受到刁难无人帮忙出头,那唐三藏等人却有众生口舌为其撑腰!两人都是为真经而来,却不想境遇差别如此之大,也不知那缺了一劫的说法是否杜撰
  真真是真佛难见,真经难取啊!
  “同是寻佛人,为何厚他薄我!”
  ……
  之后的苦头陀便一心扑在无字经书上,奋发钻研。奈何,自从苦头陀悟得掌中天狱之后,竟再无所获。
  苦头陀也知不能强求,便有了离开的心思。
  一日,苦头陀为魁贤讲说完最后一章《大悲文》,便出言道“我要离开了,你切记不可再怀疑佛法,好自为之。”
  苦头陀说着就要去收拾行李,却听得身后传来“扑通”一声,“师父,我要随你离开!”
  “嗯?”
  苦头陀回头一看,只见魁贤双膝跪地,悲怆道“一经之师,一生之父!且我在这寺内并无人理会,又资质蠢笨,想再跟随师父学习经文!”
  魁贤磕了三个头,苦头陀哀叹一声,道“也罢!你便随我去,只是”
  苦头陀抬眼观瞧那巍峨的殿宇,“恐怕再回不来了”
  苦头陀的离开很安静,因为无人在意,只是苦头陀曾考虑是否要带走无字经书。后经思量一番,自道“还是留给有缘人吧,想必我也无运得之。”
  离开的途中,寺内有僧人追赶上来,只询问魁贤为何要离开。
  魁贤以苦修为由,挡了回去。
  那僧人又要搜身,被苦头陀呵斥一番,甩脸离开了。
  ……
  静坐修研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不如别去自由来
  而后几百年,两人便一直行走于世间,沉淀灵台,修习佛法。
  再,又闻得佛道事变,知晓无字经书散落世间,遂开始收集经书残页。
  故,苦头陀与魁贤,并非哪方人马,只因收集残页而卷入三界事端。又为行事方便,自称为无妄神教的下属,或能避开佛道两家。
  只是现在,谁也不知道罢了
  苦头陀在阿罗拔的手中渐渐散去,连同神魂一起。
  “宵小之辈,还敢在本王的修罗场内放肆!”阿罗拔说着便又看向了场中的唐三藏几人。
  唐三藏暗道不好,心下一沉,准备扶起跪倒在地的猪八戒,心想着要找机会冲出修罗城。
  “冒充佛道中人,亵渎本族圣地,拿下他们!”阿罗拔看穿了唐三藏的心思,凌立空中发出号令。
  那场边的十万余族人早已做好准备,号令一发,便立刻将唐三藏几人围了个水泄不通。
  猪八戒几近昏迷,掌灯又不善作战。孙悟空虽强,奈何现在也是残魂一缕。
  唐三藏纵有天大神通也难以抵挡十万余阿修罗族人,只能任人架住。
  “把他们全部关进地牢!待本王日后处置!”阿罗拔说后又降回了王座,看那族人将唐三藏等人押走。
  场中一时安静下来,一场喧闹就此平息。
  ……
  姬统领此时微微俯身,问道“接下来”
  阿罗拔体表的紫黑色气息旋绕起来,一道声音传出,“三日后计划开始!败寇成王,快去准备!”
  姬统领领命去了,阿罗拔又看向了依然站在修罗场中的阿罗狂与阿罗罴……
  “哼!”阿罗狂闷哼一声,转身离去。阿罗罴向王座之上的阿罗拔鞠了一礼,跟着离开。
  “阿罗罴。”阿罗狂忽而说了一句,“成王败寇,你可作好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