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言说夜叉

  唐三藏三人被关押在牢中。
  此处并不是关押阿罗耶与小舛之地,这处的地牢更为的昏暗,也更为的牢固。
  “三藏法师,那阿罗拔关押我们作甚”掌灯在黑暗中眨动着双眼。
  “是不是怕了?”唐三藏边说边把怀中的长明灯掏出来,递与了掌灯。
  掌灯摩挲着许久未见的长明灯,道“有三藏法师和猪天蓬在这里,当然还有圣佛,所以怕是不怕的,只是我搞不明白起因结果。”
  “谁又弄得清楚什么,全是瞎猜罢了!猜对了就说是看透因果,猜不着就说是天数易变,这是最没意思的。”
  唐三藏和衣躺下,道“不如休息休息,应该不会太久的。八戒,你也好生调息调息。”
  地牢陷入了沉寂,那边猪八戒已盘坐屏气,这边的掌灯哪里静得下心来,恐惧和兴奋夹杂在心里,蠢蠢欲动。
  “掌灯娃娃,唱首歌来听。”唐三藏虽闭着眼,心内也带着些浮躁。
  “啊?”掌灯愣了愣,支吾道“可我我不会唱歌啊”
  “贫僧教你罢!”唐三藏说着就又唱起歌来,“黑了心的花呀,丢了心的人!痴了心的小娇娘,誓死不嫁人跟着唱!”
  掌灯满脑门冷汗,只好岔开话题,道“三藏法师,你还是和我说说猪天蓬的事吧,我有很多事情不明白呢。”
  “这最是清楚不过了,有什么好说的。”唐三藏不想多谈猪八戒,却只看见黑暗中掌灯那双黑色的眸子,闪闪发亮。
  唐三藏撇了撇嘴,道“其实真没什么说头,八戒并没有完全展现三花刺青的本事,就连一花也未曾彻底开放过。与苦头陀一战,本有机会见识花开,八戒却自主的停了下来,所以未知。”
  掌灯摩挲着长明灯,不一会儿那长明灯就亮了起来,虽然微弱,但丝毫不摇摆。
  “二花更别说了,二花主在一个‘嗔’字,但并未见八戒发怒,也是未曾彻底开放。破开掌中天狱的三花看都没看见,也未可知了。”唐三藏三言两语讲说完了,末了还加了一句,“你若是真感兴趣,自己问他就是了。”
  掌灯不会去问,这一点掌灯自己知道,唐三藏更是知道
  待不多时,便有一位阿修罗的族人带着三两位仆从走了过来。
  “听旨!”来人掏出一块玉笺。
  唐三藏等人面面相觑,猪八戒也醒转过来。
  “观尔等行动作为,实不属佛道中人。今我王查明,尔等意欲刺杀我王,或以妖言或以魅术,瓦解我族民心、军心、臣心。以叛逃者阿罗耶便可确认此点。故,以族首阿罗天之名,三日后一并处以断首之邢。”
  来人说完之后并不走,只是看着唐三藏等人。
  唐三藏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也示意来人可以走了。
  来人不忿,啐了一口,喝道“可有异议?!”
  不等唐三藏说话,那猪八戒倒大笑起来,“一派胡言!”
  “怎敢出此狂言!”来人点指猪八戒。
  猪八戒并未作答,只说道“有一点倒是说对了,我已不是佛道中人。”
  来人一惊,道“果真如此!你们是夜叉还是罗刹?速速招来!”
  唐三藏拦住猪八戒,嘻嘻说道“与二者都不相干,乃是一方自在人!”
  “哼!三日后自有你们受的!”来人见也问不出什么,带着仆从离开
  猪八戒捻了捻头顶晶莹的毛发,道“可有什么逃遁之法?三日后可就要被处死了,老猪我刚从地府回来,可别又给我弄回去了!”
  “嘿嘿!”唐三藏一笑,道“死是不用死的,我想这三日连阿罗耶也不用担心。”
  “阿罗耶?”猪八戒不认识阿罗耶,心下疑惑怎么在修罗之城中还担心阿修罗一族的人。
  掌灯解说一番,猪八戒才理解过来。
  “为何不用担心?”猪八戒还是没摸着要点,“这可是人家地盘,要杀要剐你还做得了主?”
  孙悟空此时答言道“呆子,弄死你们哪有这么麻烦!早在那什么修罗场就给你踩成肉泥了,定是有什么顾忌所在。”
  “死猴子!”猪八戒开口骂道“你赶紧去转生吧!让掌灯娃娃去跟那阎王说一声,多留你住几天,免得又回来聒噪!”
  “嘿嘿嘿!”孙悟空倒是笑了起来,“俺老孙倒是想去耍上几天,你倒问问那阎王把生死簿收好没有,别又让俺老孙画几张大花脸在上头!”
  “嘁!”猪八戒自顾自的白了一眼,又问道“这才过来几天,怎么又有阴谋找上来了?这西天还怎么走!”
  唐三藏听后摇了摇头,“未必,未必是因我们而起。我们应该只是撞上了,他便拿我们做个引子。”
  猪八戒听后闷声道“怎么又成了引子了?还不如直接冲我们来,至少还是个角儿!我这一身伤倒像是给别人做嫁衣了!”
  几人听后不语,倒是掌灯问了个别的问题,“三藏法师,刚才那人说什么夜叉、罗刹,又是什么意思?”
  “嗯?”唐三藏有些意外的看着掌灯,道“你连这个也不知道?”
  掌灯急忙一笑,解释道“知道的,不过这两个族众在地府皆属鬼类,又与这阿修罗一族什么关系?”
  唐三藏听后笑了笑,道“那你就是不知道了,你们地府的仅仅是些不入流的罢了!”
  “还望法师指点!”掌灯知道又有故事听了。
  “也好,打发打发时间罢了!”唐三藏思索一番,开口道“自有光起便有暗,夜叉乃是由光中之暗所出,种类繁多。族群内较多的是空行夜叉与地行夜叉,你们地府中的自然就是地行夜叉了。”
  “地行夜叉,全身皆黑,头部如驼峰状,无发,手持铁叉,面狰狞恐怖,故做了你们地府的鬼差。空行夜叉背生双翅,能御空,能变化。传闻他们天生一种黑光,这光自然是非常厉害。”
  “夜叉一族中,女性族人魅力婀娜,男性族人则是恶丑污秽。别族之众经常嘲笑雄性夜叉,他们便用变化之术让自己看起来俊朗一些,奈何他们不通‘美’字一理,愈发让人笑话。他们便使自己变化的更加丑陋,想以此唬住那些外族之人。”
  “于是,有的眼睛生在顶门上,有的长在下巴上,有的呈三角,有的呈半月。鼻子要么朝天,要么向地,时而伸出,时而缩回。耳朵则是一个前边,一个后边。到最后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本相是什么样子了。”
  “哈哈哈哈!”掌灯听后大笑起来。
  唐三藏皱起了眉头,“很好笑吗?”
  掌灯被唬住了,立马收声,不敢作答。
  唐三藏沉吟一会儿,便仰头“哈哈”大笑一声,也不作释。
  “传闻有一日,佛祖身边的”唐三藏不知道想起了什么,顿了一顿,继续道“有一位尊者请示佛祖,‘世尊!‘乔陈如’五位比丘,宿世有何因缘,能在世尊刚开悟时,首次听闻佛法而优先悟入实相呢?’”
  “这个我是知道的!‘乔陈如’比丘可以说是佛祖最早的弟子,位列五百罗汉之首!”掌灯有些别样的兴奋,“他们是最先跟随佛祖的五位高人,也是悟道最早的。”
  唐三藏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于是,佛祖说了一段因缘故事”
  从前,有一个大国的国王名叫慈力王,是位心存慈善、好为施舍、赈贫救难、爱护百姓的国王。慈力王以仁义、慈善之法教诲臣民,因而国家昌盛、民风纯正。众官员们尽心辅佐治理国家,百姓们尽力耕作,全城百姓安居乐业,到处是繁华的景象。
  慈力王执政以来,大兴德政,不仅深受百姓爱戴,他的慈善之心也感化鬼神。
  那时候,便有五个昼宿夜行的夜叉,专靠吮吸人血来生活。但是,在慈力王统治的地方,人人行善护生,邪恶鬼祟无法靠近,那五个夜叉自然更不敢吮食这些人的血浆。
  这五个夜叉因没有人血可饮,饿得奄奄一息,挣扎着四处游荡,企图侥幸觅食,苟延残喘。
  一天,这五个饥饿的夜叉游荡到慈力王的王宫,跪倒在慈力王的脚下,乞求着说“我们这种夜叉鬼,只有饮食人的血浆才能维持活命。但是,由于大王的慈善教化,人们都遵守十善戒律,有护法神护身。我们不能也不敢靠近他们,当然就吸食不到他们的血浆。”
  “我们已经饿得难以行走,奄奄待毙。再这样求食不得,只有死路一条了。大王一向以慈善而称,难道眼睁睁地看著我们饿死吗?”说完,这五个夜叉涕泪俱下,哭的匍匐在地上起不来了。
  慈力王听了他们的话,又看到他们个个精疲力竭、憔悴不堪的样子,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垂怜之情难以抑制,毅然拿起一把刀子,在两条腿上刺破五处,鲜红滚热的血液汨汨流出。
  “你们饿了吧!我将我的血液布施给你们,希望你们可以免于饥饿之苦。”留着鲜血的慈力王目带慈爱。
  五个夜叉急忙用仅存的力气爬起来,尽往慈力王身上爬过去,全都张开大嘴去吸食热血。
  饮了人血之后,夜叉们恢复元气,欣喜若狂,个个挺著圆鼓鼓的大肚子,跪拜在慈力王面前,致敬谢恩。
  夜叉们纷纷说道“永世不忘大王救命之恩,若有差遣,愿效犬马之劳。”
  慈力王摇了摇头,摆了摆手,对夜叉们说“如果你们喝足了血,活了命,从今以后,也应该遵守十善戒律。我今生能将热血布施给你们,我就很高兴了。将来我若能成佛,一定用法身来助你们,戒除你们的三毒欲念,救度你们脱离生死轮回。”
  五个夜叉听了之后,欢喜踊跃的拜别而去。
  唐三藏面带微笑,掌灯是第一次见唐三藏笑得如此虔诚。
  “那位尊者听完之后,便又向佛祖问道‘然后呢?’佛祖便答道‘那时候的慈力王就是现在的我!现在的‘乔陈如’五位比丘,就是当初的那五个夜叉。”唐三藏说完便看向了掌灯。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掌灯念诵一番,又说道“那这么一说,这夜叉一族也不像传闻中那样为非做歹,倒是世人误解了罢!”
  唐三藏听后却摇了摇头,道“他们其实还有一个身份。”。
  掌灯听后便等着唐三藏的答案。
  唐三藏轻笑一声,道“夜叉一族乃是被最初的神王创造,用于维持三界平衡的神造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