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深吸口气,强咽下泪水,

  人人能吃饱,

  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就算汉文帝都没有做到如此地步!

  汉初人口不过两千万,

  但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有做到人人吃饱饭!

  而现在足足两倍半的人口,

  竟然做到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一切都是因为,

  眼前小小的土豆和玉米。

  这是多不可思议啊!

  封建王朝最重要的就是粮,

  只要粮食到位,

  国策就能更加的灵活。

  粮食牵扯着地制,税收,拨款,人口等等,

  粮食才是最核心最关键的东西!

  朱元璋眼中闪过坚定,当下立断,

  “种!必须得种!

  明年春耕就得全部种下去!”

  朱雄英开口道,

  “爷爷,没那么简单。”

  朱元璋瞪大眼睛,呼吸一滞,

  热情瞬间就被朱雄英浇灭了。

  确实,

  没那么简单。

  一个最现实的问题,

  以农民的视角来看,我种粟米这些玩意稳当的很,

  而且,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种的。

  朝廷拿出一个新农作物,大家伙连见都没见过,

  直接就告诉你,

  这玩意产量好,你们种这个。

  农民会干吗?

  种地就是求个稳,

  怎么可能去拿一年的收成去赌全新的农作物呢?

  这未免有点太强人所难了!

  所以,

  如何将土豆和玉米推行下去,

  也是个难题!

  大难题!

  朱元璋沉吟片刻,

  “先让老二他们开始屯,以他们为试点,

  效果好了,大家看到了,自然就种了。”

  朱雄英点头道,

  “爷爷圣明。”

  朱元璋长舒口气,

  倒现在还不敢接受眼前发生的一切,

  激动的拉过朱雄英,

  亲了好几大口,

  “大孙儿!你这回是真立大功了啊!!

  有了这东西!

  岂不是百姓永远饿不着了?!”

  徐达和李文忠闻言,也是满脸兴奋,

  这可是千秋功业啊!

  从来没人做成功过!

  殿下做成了这事,必然青史留名,

  而他们这些人也能跟着沾光!

  谁不想名垂青史,让后代人看到你的名字,由衷的说一声牛逼呢?

  朱雄英摇摇头,

  “这只是暂时的。”

  大家闻言一愣。

  朱雄英开口道,

  “我们不谋一时,要谋一世。

  爷爷,你想啊,

  这些粮食全铺出去了,大家吃饱饭了,

  会发生什么?”

  朱元璋脑中劈过一道闪电,

  喃喃道,

  “生娃。”

  马皇后瞪大眼睛,也明白了关键所在。

  人吃得越饱,人口会越多。

  这也是为何始终解决不了让人人吃饱的关键所在!

  而为何朱雄英改税法只用一条鞭法,不一步到位摊丁入亩,

  其关节也是在这。

  如果摊丁入亩的话,人口会迅速暴涨!

  雍正摊丁入亩以后,

  人口直接暴涨到三亿!!!

  足足是现在人口的五倍!!!

  而且那时候清朝也有土豆和玉米了,

  依然解决不了让人人吃饱的问题,

  就是因为在中原现有的耕地种植,也是有极限值的!

  现代世界上为啥也难解决这个问题,

  说到底,还是人口。

  人口增加的太快!

  粮食出产速度完全跟不上了!

  这是个无限循环的怪圈。

  朱元璋抹了把脸,走到这一步,

  他才更深切的认识到,

  让百姓吃饱是多么难的事情!

  朱元璋下意识看向朱雄英,

  见大孙儿脸上反倒没有愁色,

  朱元璋大喜,

  惊呼道,

  “大孙儿,还有招?!”

  “有!”

  朱雄英重重点头,

  “还有两招。”

  在场众人大惊!

  卧槽?!真有招?!

  还是两招?!!

  朱元璋搂紧朱雄英,激动道,

  “大孙儿,快说说!”

  朱雄英看向徐达和李文忠,

  “其中一件事,我要你们去做。”

  徐达和李文忠闻言,

  正色点头,

  他们如何不知道,这是朱雄英在给他们青史留名的机会?!

  打仗算什么?!

  能打仗的将星在华夏历史上浩如烟海!

  但是让大家伙吃饱饭的臣子,却从来没有过。

  莫要说臣子,就连皇帝都没有过,

  哪怕他们只是执行者,也能留下重重一笔!

  两人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满眼狂热的看向朱雄英,

  “殿下!您说!

  我们拼了命也能干好!”

  朱雄英竖起手指,

  “第一件事,屯田。”

  屯田?!

  朱元璋开口道,

  “大孙儿,咱现在屯着呢啊。”

  屯田制开始于曹老板时期,

  现在大家都只知道荀彧,郭嘉,贾诩这些谋士,

  却显少知道一人,

  枣祗(Zhi一声)。

  曹老板无敌北方的根本原因,

  在于他有粮,

  光是这一点就给了曹老板无限可能,

  他能养更多的兵。

  可以说,

  屯田制才是曹老板大业最基础的基石,

  没了这个,其余都是纸上谈兵。

  枣祗提出的屯田制,就相当于朱同的高筑墙,

  这都是战略层面的东西,

  这样的人才太少了。

  曹老板手下群星荟萃,枣祗的屯田制就能独占一席。

  朱雄英摇头,

  “爷爷,咱们是军屯,

  不够。

  还要商屯。”

  朱元璋有些听不明白了,

  “大孙儿,这屯田自古都是军屯,

  这商屯啥意思?

  让那些商人去种地?!

  那商人不就成农民了吗?

  他们咋可能踏踏实实的去种地?”

  朱雄英闻言,向着左右张望了一下,

  徐达会意,

  一副头号狗腿子的模样,掏出纸笔。

  自从上回朝堂官员俸禄改革那事,

  徐达多了个习惯,

  随身带着纸笔,

  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

  朱雄英赞许的看了徐达一眼,徐达立马骄傲到不行。

  朱雄英低头在纸上画了起来,

  朱元璋几人把脑袋都凑了过来,

  只见朱雄英画出了一个三角,

  分别写着朝廷,农民,商人。

  “爷爷,

  农民有粮,没钱。

  商人有钱,没爵。

  朝堂有爵,没粮。

  您不觉得,这三方可以各取所需吗?”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三角形,缓缓瞪大眼睛,

  张大嘴巴发不出一点声音,

  “这.....还能这样?”

  朱元璋瞧不起商人,所以从来也没想过用他们。

  而朱雄英直接就打开了全新思路,

  朱雄英继续道,

  “我们在给三方个契机。”

  只见朱雄英向左划线,在三角旁边写下塞王两个字。

  朝廷,农民,商人。

  通过塞王结合在一起?!

  这要怎么做?!!

  (加更:5 欠更:9

  胜利在望!

  大家帮忙想一下主火,主金,主木的特殊部队呗!

  点兵卡又得发动了!

  感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最新章节,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