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李泽钜与罗天成相见甚欢,外面香港的建筑没有多大的变化,唯一变化的是大量的店面已经转让出去,跟以前出售的商店并不一样。
“奶奶,这是我给你买的礼物。”罗天成从包里拿出一块奇特的乳白色玉石,李泽钜包括李香江见识广的人一样不能认出这玉石叫什么名字,像似普通的玉石,但他们都知道以罗天成的身价,自然不会出手。
“你说你人来了,就行了,怎么还带礼物呢。”庄老夫人开心的接过礼物,初一接手就感觉这块玉石的不简单,仿佛有一股暖流,从指间流过手臂,流过全身,最后汇聚在心脏处。庄老夫人感觉自己已经虚弱的身体,又有力气了,顿时脸上带起一丝丝健康的红色,惊异的看着眼前的玉石,左右打量。
“奶奶,这玉石,最好你一直待在身上,有延年益寿,保持身心健康的功效。”罗天成脸上带着慎重的表情嘱咐道。
“天成,这玉石太贵重了,你还是留着吧。”庄老夫人自然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每年都能收到很多价值数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礼物,但都比不上眼前这块玉石,那些只能是当做鉴赏的古董,但这可是有真真切切的功效。
李香江正坐在庄老夫人的话后,震惊的看了一眼罗天成,随后一直盯着玉石看,想看出什么名堂来,自己妈妈说的话,他百分之百相信,肯定有它珍贵的地方。这会才仔细观察庄老夫人的神色,竟然发现庄老夫人已经过百的疲弱的身体,说话中气比刚刚略微抬升,加上枯黄皮肤的脸上竟然不可思议的出现一丝健康红。
或许是想到玉石的作用,李香江按耐住内心的激动:“妈,既然是天成的心意,你就收着吧。天成是我们的亲人,自然不要这么见外。”
“可,这——”庄老夫人拿着玉石越久,身体喜悦的感觉越是强烈,越不愿意放手,但知道这玉石不一般。
“奶奶,是啊,李叔都这么说了,你就收下吧,要不然你就不把我当你亲人——”罗天成只好出这一招。
“嗯,好的。”说完,庄老夫人亲自把玉石带在脖子上,不让下人过手。
其实这一块玉石,是罗天成特意让一单位菌毯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分泌培养出来,里面含有营养液和部分能晶的功能,通过改变能晶内部的构造,让能晶能够自然的散发出来,且与身体接触之后,已经成固态的营养液和散发出来的能量自然会有一丝丝的渗透入身体,维持身体的运行所需的能量。
也只有虫族能够完美的孕育出这么完美的融合玉石,在虫族外部,这种能延长寿命的玉石称为“寿晶”。大自然拥有万千可能,自然也会有出现这种功能的晶体。
庄老夫人本应在86年去世,因为通过罗天成的营养液而一直生活到现在,身体本身的基因体已经走向尾端,罗天成这种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以外在的能量维持身体运转,且能晶散发的能量一样能使基因体内的能量散发的更少,让庄老夫人有更长寿命,具体能有多久,罗天成也不清楚,起码能晶和营养液保持十年是没有问题。
李香江内心深处的震撼无与伦比,竟然世界上真有这类奇珍异宝,虽然不知道从哪里来,但现在的社会只要有钱可不怕获取不到,看来以后得注意搜寻这方面的奇珍异宝。随即,感激的盯着罗天成一会,一切尽在不言中,天成还真是我李家的福星啊!
李香江非常注重老太太的身体健康,随着年纪的增大,起码有些方面逐渐的体现出年老体衰的迹象,如眼睛,行动和身体。也一直在搜集大补的药材,一点点的补充老太太的身体,但身体到一定程度,就算吃再多也没用,内心自然非常着急。
罗天成在分派完礼物后,并没有见过李二公子,估计是不住在这里,自然没有在意,与庄老夫人等人吃完晚饭后,就去休息了,第二天要去见香港电影行业一位电影业富有传奇性的人物,邵逸夫!
邵逸夫的父亲育有5男3女。1907年,邵逸夫出生,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所以香港影视圈尊称他为“六叔”、“六老板”。邵逸夫长大后,邵氏家族已经家道中落,只有一栋上海的老房子和一家名为“笑舞台”的上海剧院。
邵逸夫早年就读于家乡庄市叶氏中兴学校,与包玉刚、包从兴、赵安中等为前后届同学,后赴上海就学于美国人开办的英文学校“青年会中学”,为此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邵家众多的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几乎都进入娱乐圈。五兄弟中,大哥邵醉翁于1924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开始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
邵逸夫在“上海青年会英文中学”念书时,就已经加入长兄邵仁杰主导成立的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并助兄长开拓外埠发行。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这也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前身。
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应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电影市场。此后,邵氏兄弟带着一架破旧的无声放映机和“天一”影片,南洋乡村巡回放映,并开设游艺场和电影院。天一影片在创业首两年发展迅速,其他电影公司于是组成“六合影业公司”,围剿“天一”,迫使上海甚至南洋的大戏院,不再播放天一的电影。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邵逸夫与三哥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先后购入多间戏院。
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幸亏其命大,落水的邵逸夫抱着一小块木舢板,在大海上飘泊一夜后终于获救生还,并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所需的“讲话机器”。
1932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因上海的局势不稳,“天一影业”决定迁往香港发展,并建立了“天一港厂”。邵逸夫任制片和导演的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上映引起轰动,将中国观众带入“有声时代”。
到1937年抗战前夕,天一影业在上海,邵氏兄弟在南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他们南北呼应,分工协作,共同打造邵氏家族的电影王国。
1938年,天一影业正式改名为“南洋影片公司”,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东南亚,香港、南洋地区相继沦陷,邵氏各兄弟的电影事业大受打击。
战后,二哥邵仁棣回港重建业务,并于1948年将“南洋影片”改名“邵氏父子”。同时,邵逸夫与三哥仁枚的新加坡电影公司“邵氏兄弟”亦重拾轨道。但“父子公司”在港的发展不顺,遭“电懋”和“长城”两大电影公司夹击,所以邵逸夫决定接掌香港的电影生意。
1957年,邵逸夫回港以32万元买下“父子公司”的清水湾地皮,兴建邵氏影城,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自立发展他的电影事业。
1957年,与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启用。
1980年,邵逸夫成为无线电视的最大股东,出任董事局主席。同期,邵氏的电影业务不断收缩,减少电影,于1985年卖出全部院线,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由邵氏投产至暂停制作期间计算,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1973年邵逸夫举办首届香港小姐选举,该选举成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选美盛会。
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内地。当年他向中国保护敦煌画展工程和浙江大学分别捐资1000万元。有关部门特立碑予以纪念。甬上文化人王重光1996年曾前往敦煌考察。大漠深处,类似的纪念碑不止一个,但惟有同乡邵逸夫是炎黄子孙。
“奶奶,这是我给你买的礼物。”罗天成从包里拿出一块奇特的乳白色玉石,李泽钜包括李香江见识广的人一样不能认出这玉石叫什么名字,像似普通的玉石,但他们都知道以罗天成的身价,自然不会出手。
“你说你人来了,就行了,怎么还带礼物呢。”庄老夫人开心的接过礼物,初一接手就感觉这块玉石的不简单,仿佛有一股暖流,从指间流过手臂,流过全身,最后汇聚在心脏处。庄老夫人感觉自己已经虚弱的身体,又有力气了,顿时脸上带起一丝丝健康的红色,惊异的看着眼前的玉石,左右打量。
“奶奶,这玉石,最好你一直待在身上,有延年益寿,保持身心健康的功效。”罗天成脸上带着慎重的表情嘱咐道。
“天成,这玉石太贵重了,你还是留着吧。”庄老夫人自然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每年都能收到很多价值数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礼物,但都比不上眼前这块玉石,那些只能是当做鉴赏的古董,但这可是有真真切切的功效。
李香江正坐在庄老夫人的话后,震惊的看了一眼罗天成,随后一直盯着玉石看,想看出什么名堂来,自己妈妈说的话,他百分之百相信,肯定有它珍贵的地方。这会才仔细观察庄老夫人的神色,竟然发现庄老夫人已经过百的疲弱的身体,说话中气比刚刚略微抬升,加上枯黄皮肤的脸上竟然不可思议的出现一丝健康红。
或许是想到玉石的作用,李香江按耐住内心的激动:“妈,既然是天成的心意,你就收着吧。天成是我们的亲人,自然不要这么见外。”
“可,这——”庄老夫人拿着玉石越久,身体喜悦的感觉越是强烈,越不愿意放手,但知道这玉石不一般。
“奶奶,是啊,李叔都这么说了,你就收下吧,要不然你就不把我当你亲人——”罗天成只好出这一招。
“嗯,好的。”说完,庄老夫人亲自把玉石带在脖子上,不让下人过手。
其实这一块玉石,是罗天成特意让一单位菌毯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分泌培养出来,里面含有营养液和部分能晶的功能,通过改变能晶内部的构造,让能晶能够自然的散发出来,且与身体接触之后,已经成固态的营养液和散发出来的能量自然会有一丝丝的渗透入身体,维持身体的运行所需的能量。
也只有虫族能够完美的孕育出这么完美的融合玉石,在虫族外部,这种能延长寿命的玉石称为“寿晶”。大自然拥有万千可能,自然也会有出现这种功能的晶体。
庄老夫人本应在86年去世,因为通过罗天成的营养液而一直生活到现在,身体本身的基因体已经走向尾端,罗天成这种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以外在的能量维持身体运转,且能晶散发的能量一样能使基因体内的能量散发的更少,让庄老夫人有更长寿命,具体能有多久,罗天成也不清楚,起码能晶和营养液保持十年是没有问题。
李香江内心深处的震撼无与伦比,竟然世界上真有这类奇珍异宝,虽然不知道从哪里来,但现在的社会只要有钱可不怕获取不到,看来以后得注意搜寻这方面的奇珍异宝。随即,感激的盯着罗天成一会,一切尽在不言中,天成还真是我李家的福星啊!
李香江非常注重老太太的身体健康,随着年纪的增大,起码有些方面逐渐的体现出年老体衰的迹象,如眼睛,行动和身体。也一直在搜集大补的药材,一点点的补充老太太的身体,但身体到一定程度,就算吃再多也没用,内心自然非常着急。
罗天成在分派完礼物后,并没有见过李二公子,估计是不住在这里,自然没有在意,与庄老夫人等人吃完晚饭后,就去休息了,第二天要去见香港电影行业一位电影业富有传奇性的人物,邵逸夫!
邵逸夫的父亲育有5男3女。1907年,邵逸夫出生,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所以香港影视圈尊称他为“六叔”、“六老板”。邵逸夫长大后,邵氏家族已经家道中落,只有一栋上海的老房子和一家名为“笑舞台”的上海剧院。
邵逸夫早年就读于家乡庄市叶氏中兴学校,与包玉刚、包从兴、赵安中等为前后届同学,后赴上海就学于美国人开办的英文学校“青年会中学”,为此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邵家众多的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几乎都进入娱乐圈。五兄弟中,大哥邵醉翁于1924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开始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
邵逸夫在“上海青年会英文中学”念书时,就已经加入长兄邵仁杰主导成立的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并助兄长开拓外埠发行。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这也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前身。
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应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电影市场。此后,邵氏兄弟带着一架破旧的无声放映机和“天一”影片,南洋乡村巡回放映,并开设游艺场和电影院。天一影片在创业首两年发展迅速,其他电影公司于是组成“六合影业公司”,围剿“天一”,迫使上海甚至南洋的大戏院,不再播放天一的电影。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邵逸夫与三哥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先后购入多间戏院。
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幸亏其命大,落水的邵逸夫抱着一小块木舢板,在大海上飘泊一夜后终于获救生还,并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所需的“讲话机器”。
1932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因上海的局势不稳,“天一影业”决定迁往香港发展,并建立了“天一港厂”。邵逸夫任制片和导演的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上映引起轰动,将中国观众带入“有声时代”。
到1937年抗战前夕,天一影业在上海,邵氏兄弟在南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他们南北呼应,分工协作,共同打造邵氏家族的电影王国。
1938年,天一影业正式改名为“南洋影片公司”,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东南亚,香港、南洋地区相继沦陷,邵氏各兄弟的电影事业大受打击。
战后,二哥邵仁棣回港重建业务,并于1948年将“南洋影片”改名“邵氏父子”。同时,邵逸夫与三哥仁枚的新加坡电影公司“邵氏兄弟”亦重拾轨道。但“父子公司”在港的发展不顺,遭“电懋”和“长城”两大电影公司夹击,所以邵逸夫决定接掌香港的电影生意。
1957年,邵逸夫回港以32万元买下“父子公司”的清水湾地皮,兴建邵氏影城,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自立发展他的电影事业。
1957年,与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启用。
1980年,邵逸夫成为无线电视的最大股东,出任董事局主席。同期,邵氏的电影业务不断收缩,减少电影,于1985年卖出全部院线,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由邵氏投产至暂停制作期间计算,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1973年邵逸夫举办首届香港小姐选举,该选举成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选美盛会。
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内地。当年他向中国保护敦煌画展工程和浙江大学分别捐资1000万元。有关部门特立碑予以纪念。甬上文化人王重光1996年曾前往敦煌考察。大漠深处,类似的纪念碑不止一个,但惟有同乡邵逸夫是炎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