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突然拍案一怒,让举座皆惊,大臣们莫不惶恐莫名。
李道宗、侯君集,以及其他知道刘洎小花招的同僚,有些幸灾乐祸、又有些埋怨地看着他。
就你小子聪明,惹出这等祸事。自己被责罚也就罢了,若是殃及了池鱼,害的大家不得不生吞鱼肝油炖鸡胸肉,看你如何收场!
刘洎面如土色,懊悔不已,还不忘把打翻的盐罐子、油瓶子偷偷藏进袖子袋里。
在一片焦灼的气氛之中,就在群臣等待少皇帝大发雷霆的时候。
李明陛下却是沉默不语,过了片刻,眼泪哗啦啦就流了下来。
这下大臣们是真的又惊又慌了:
“陛下您肿么了?!”
好端端的怎么就哭了呢?
“陛下!”
身为帝师、宗室、远房叔父,李道宗比其他大臣更亲近李明一步,得以径直上前,陪侍在陛下左右。
同时,他还不忘悄悄回头,凶狠地瞪了台下的刘某人一眼:
就你聪明,就你事儿多!
倒霉的刘洎老哥已经是吓得面无血色,嘴唇煞白煞白,神情都有些恍惚了。
他这个后悔啊,比当初站队站错、站到了魏王李泰那边还要懊悔不迭。
自己怎么就这么手欠呢,敢在陛下的眼面前搞小动作!
这下好了吧,闯祸了吧!别说害了自己了,说不定把九族都得给搭进去了……
“陛下,您……哪里不舒服吗?”
李道宗担忧地向前。
不料,李明偷偷从龙袍中伸出小手,在牢李虎口的麻筋处狠狠一恰。
一股酸爽的疼痛感在李道宗全身疾走,但他既不敢叫出声,更不敢把这只小猪蹄子拍开。
只能默默地忍受着,倏地潸然泪下。
对,跟我一起哭……李明露出奸计得逞的微笑,又旋即抚平嘴角,无限哀怨地哽咽道:
“朕年少,而众位爱卿年长。卿生我未生,我生卿已老。
“朕恨自己生得迟,所以想和诸位爱卿多待一会儿,像一家人一样,多吃几次饭,吃一顿少一顿……
“可是,既然卿等觉得和朕共进晚餐是个麻烦,觉得朕的餐食难以入口,那……”
战略性停顿,战略性吸气,战略性抽噎道:
“是朕自作多情了。你们不想和朕吃饭,要走……便走吧。”
此话一出,先是全场死寂,落针可闻。
接着,就像突降暴雨一般,所有人哭成一片。
不光是被吓的,更是被感动的。
是啊,陛下年幼,而大臣们年长,他们还能辅佐陛下多久呢?
陛下只是想和大家多呆一会儿,陛下有什么错?
能有幸跟从这么有情有义的陛下,这是诸位当臣子的福分啊!
怎么自己还嫌弃上了?
而且嫌弃的理由多么可笑,居然只是饭菜不合口……
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不少人对惹出这档子祸事的刘洎怒目以对。
如果说刚才他们或多或少还带着些幸灾乐祸的话。
那么现在,就是纯粹的愤怒了。
老刘你在搞毛啊,怎么把咱家至贤至圣皇帝陛下给弄哭了!
一片哭声之中,就属“领哭”的李道宗声音最大。
没办法,他但凡声音小一点儿,就会被陛下给“电”一下。
而风暴的中心,刘洎早已是痛哭流涕,不能自已了。
直到几十年后、躺在病踏上,刘洎回想起今天的这一幕,都忍不住垂死病中惊坐起,扇自己两个耳光——
我真该死啊!
陛下没有因为他是李泰的死党、屡屡作乱,而对他秋后算账,这已经是十分宽容了。
现在更将他奉为座上宾,更是难以想象的恩情了。
可是自己,自己就因为这张臭嘴,白糟蹋了陛下的一份心……
该死啊,真该死啊!
“呜呜呜陛下,臣罪该万死呜呜呜……”
刘洎颤颤巍巍地走到殿中,咚咚咚磕头。
李明此时刘皇叔附体,亲自走到殿下,双手扶起刘洎,一把鼻涕一把泪:
“刘侍郎,是朕害苦了你啊……”
“不是陛下臣不敢呜呜呜……”刘洎临圣涕零,不知所云。
…………
在一片哭哭啼啼中,工作晚餐继续进行。
李道宗也终于逃脱了某位陛下的魔爪,肿着眼睛和手,在侯君集疑惑的目光中回到了原位。
在座的衮衮诸公一边心怀感恩地哽咽着,一边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干巴干巴地咀嚼着似乎是某种禽类组织的玩意儿。
像极了嚼干草的牛马。
水煮鸡胸肉,真的好难吃啊……
据说这肉取自百济进献的上品乌骨鸡。
作为半岛上的小国寡民,乌骨鸡算是那鸟地方少数可以“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了。
没想到名声在外,原来这么难吃的吗?
这一定都是百济国的阴谋!
而就在大臣们一边感恩,一边痛斥某东北小番邦的时候。
李明陛下心中在得意地笑。
哎,这就对咯。
给我心怀感激地把营养午餐吃下去!
在大明特色的封建主义社会里,华夏的优良传统文化也是得以继承的。
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作为大臣们的“君父”,为了照顾好这帮老小孩,小小的李明可是花了大大的心思。
老小孩最大的问题,就是作死,字面意思的作死——
饮食重油重盐重口味,又不常运动,一坐坐一天,时不时还熬夜加个班,在搞垮自己身体的路途上狂奔。
比如某位中风的李世民陛下、患糖尿病的李承乾殿下,以及根据史实将来也将中风的李治殿下,等等。
这还算是好的。
有些懂一点养生、但又没完全懂的半桶水,甚至开始炼丹嗑药,唯恐自己不重金属中毒、死的不够快了。
这就导致很多人,在还没到退休年龄的“当打之年”,就早早地去世了。
没有科学地养生,这可以说是许多古代名仕早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作为天下臣民的君父,李明陛下怎么能眼睁睁看着手底下的牛马,自己把自己玩死呢?
牛马死完了,谁能拉着“大明”这辆马车向前啊?
他还能去哪里再淘一套贞观全明星阵容啊?
这伙从乱世爬出来的人精,可是父皇李世民给他留下的最宝贵财富了。
死一个都得心疼好久。
房玄龄辞职事件,给他敲响了警钟——
虽然不能把男子天团像手办一样,保存起来。
但至少可以通过二十一世纪科学养生法,给他们续命,让他们再多加几年班。
健康饮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健康的作息习惯了。
客观地来讲,皇帝的控制欲强到这份上,连官员的饮食都要干涉,这已经有点恐怖了。
但是,李明陛下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他无非是想让大家多陪他几年而已。
…………
之后的几天,波澜不惊。
国事正常运转,国民日常开卷。
除了依然不止不歇的滂沱大雨以外,一切好像和往常无异。
而这场台风带来的漫长暴雨,也好像变成了大明新的“日常”,被奔前程的唐州居民给逐渐习惯了。
只是在官场之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让其中的参与者感到了一丝违和感。
其一,在国务衙门和三省六部各大衙门,来了几个陌生人。
这些陌生人属于典型的大众脸,五官面容十分平凡,属于丢到人群里就消失了的那种。
他们由一位少年领导着,少年微微弓着腰,总给人一种唯唯诺诺的感觉,顶着“十四党”标志性的黑眼圈,发际线也很有“十四党”特色地后移着。
这伙人虽然其貌不扬,但是行踪飘忽不定,流窜于各部门的办公场所之间——
他们不能刷脸,但是手拿陛下亲批的腰牌,可以毫无阻碍地进入任何地方,随机抽取一位幸运儿进小黑屋“协助调查”。
从小黑屋出来的人,无不汗如雨下、虚脱得需要人搀扶。
甚至有部分倒霉老哥大约是“中奖”了,出了小黑屋、就进大黑屋,直接被御史台带走。
很明显,以少年为首的这伙人,是在查什么案子。
而被他们带走的官员,应该与他们正在查的案子无关。
只是在调查过程中,被顺带着一起端了的贪污犯而已。
这伙神秘的陌生人到底在查“哪一起”案子,诸位官员不得而知。
但他们知道,这些是直属陛下的内卫密探,传说中在长安呼风唤雨的“肃反委员会”。
在不断有贪官被清洗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认识了那位貌不惊人的密探头子——狄仁杰。
狄仁杰可怕。
手握“狄仁杰”这把利刃的皇帝陛下,更可怕。
由是,新改组的唐州官场弥漫着一股惶恐不安的气氛。
在这种气氛下,连清清白白没问题的清官都开始心虚了。
大家抱着上坟的心情上着班,兢兢业业,生怕自己的房门被敲开,门外站着那位腼腆的少年,满脸歉意的微笑说着:
“您好,有件案子希望您协助我们调查一下。”
而在这个大背景下,唐州官场发生着第二个微妙的变化——
每天一到点,各衙门就开始敲锣打鼓,吹拉弹唱。
在这有节奏的韵律中,各级官吏必须放下手里的工作,离开工位,在走廊集合,一起做着类似“五禽戏”那样的动作。
这是李明陛下号召的活动,叫“做操”什么的,据说可以预防久坐导致的腰椎间盘突出、下肢静脉血栓、还有痔疮之类的——
都是些连御医都没有听说过的怪病。
但是听不懂归听不懂,陛下的“号召”大家是一定要当成命令来执行的。
否则别人做操你窝办公室,信不信狄仁杰带着人来瞧你家房门啊?
同理,陛下给诸位精心准备的“营养早餐”和“营养午餐”,大家也都心怀感恩地往肚里塞。
又得被迫运动,又得被迫吃不喜欢吃的鸡胸肉。
官员们难免生出几分惆怅的情绪。
然而和被狄仁杰“约谈”相比,这点小折腾算得了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在根据陛下的“号召”,进行了规律的运动和清淡的饮食以后。
诸位老臣明显感觉到,身体好像确实比过去灵活了许多。
呼吸更加轻盈,关节也不再滞涩,腰也不酸、腿也不疼了,比吃金丹的效果都要好。
而随着身体机能转好,他们的精力也更为旺盛,甚至头脑都清晰了许多,可以更高效地内卷当牛马了。
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
但是,这明显和陛下所倡导的饮食作息有关。
得到了正反馈,他们便更为“虔诚”地跟从陛下的指示。
一日营养三餐,午间饭后运动。
真别说,在习惯了以后,他们发现,清淡的饮食也不是那么不可接受,在肥腻的羊肉以外,蔬菜海鲜也是很可口的。
鸡胸肉除外。
而做操就更受大臣们欢迎了。
因为和饮食的潜移默化不同,运动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平时疏于运动的老登中登们立时就能感到筋肉松弛、身心放松。
爽过一次以后,都不需要催促,他们主动在上班间隙做起了“课间操”,活动得生锈的关节咔咔作响。
就这样,唐州百官过上了健康而有节律的生活。
朝廷的风气一下子变得活泼而有生气起来,完全没有老人政治那种暮气沉沉的感觉。
甚至有些人出现了八块腹肌。
大家都在为自己身体出现的积极变化而感到欣喜。
而在这一片热烈又忐忑、极其复杂的气氛之中。
唐州官场悄然发生的第三件“小变化”。
那就是,财政问题得到了初步缓解。
国库不是那么缺钱了。
当然,在官场轰轰烈烈的风纪整肃运动中,这点无足挂齿的“小事”并没有掀起多大波澜。
…………
“什么?你居然,让大臣们都……什么?”
某日过早,杨太后的寝殿里。
李世民听着李明叽叽喳喳地提起此事,惊讶地几乎拍案而起,差点把粥碗拍翻。
李明斜了某位渣男一眼,不无阴阳怪气地说道:
“阿爷,难得碰见你和阿娘共进早餐啊。”
我打扰你们公婆了吗?没有?那请你别打扰我们母子。
在这种情况下,杨后一般会笑呵呵地给父子打圆场。
但是今天,杨后脸上是和他夫君的同款震惊:
“你居然……让那群桀骜不驯的老狐狸……
“让他们吃什么就吃什么,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是何等可怕的控制力!
简直是封建君权的典范……不是,自从诞生“君主”这个职业以来,有哪位同行能取得这么彻底的统治力极限
夫妻俩面面相觑,自愧弗如远甚。
这帮老狐狸,他俩又不是没有打过交道。
哪个不是太极高手?哪个不让他们吃尽了软钉子?
只要让这些老妖精干他们不想干的事情,他们有一万种办法推辞。
怎么在李明手里,这帮鳖孙就和龟儿子似的,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李道宗、侯君集,以及其他知道刘洎小花招的同僚,有些幸灾乐祸、又有些埋怨地看着他。
就你小子聪明,惹出这等祸事。自己被责罚也就罢了,若是殃及了池鱼,害的大家不得不生吞鱼肝油炖鸡胸肉,看你如何收场!
刘洎面如土色,懊悔不已,还不忘把打翻的盐罐子、油瓶子偷偷藏进袖子袋里。
在一片焦灼的气氛之中,就在群臣等待少皇帝大发雷霆的时候。
李明陛下却是沉默不语,过了片刻,眼泪哗啦啦就流了下来。
这下大臣们是真的又惊又慌了:
“陛下您肿么了?!”
好端端的怎么就哭了呢?
“陛下!”
身为帝师、宗室、远房叔父,李道宗比其他大臣更亲近李明一步,得以径直上前,陪侍在陛下左右。
同时,他还不忘悄悄回头,凶狠地瞪了台下的刘某人一眼:
就你聪明,就你事儿多!
倒霉的刘洎老哥已经是吓得面无血色,嘴唇煞白煞白,神情都有些恍惚了。
他这个后悔啊,比当初站队站错、站到了魏王李泰那边还要懊悔不迭。
自己怎么就这么手欠呢,敢在陛下的眼面前搞小动作!
这下好了吧,闯祸了吧!别说害了自己了,说不定把九族都得给搭进去了……
“陛下,您……哪里不舒服吗?”
李道宗担忧地向前。
不料,李明偷偷从龙袍中伸出小手,在牢李虎口的麻筋处狠狠一恰。
一股酸爽的疼痛感在李道宗全身疾走,但他既不敢叫出声,更不敢把这只小猪蹄子拍开。
只能默默地忍受着,倏地潸然泪下。
对,跟我一起哭……李明露出奸计得逞的微笑,又旋即抚平嘴角,无限哀怨地哽咽道:
“朕年少,而众位爱卿年长。卿生我未生,我生卿已老。
“朕恨自己生得迟,所以想和诸位爱卿多待一会儿,像一家人一样,多吃几次饭,吃一顿少一顿……
“可是,既然卿等觉得和朕共进晚餐是个麻烦,觉得朕的餐食难以入口,那……”
战略性停顿,战略性吸气,战略性抽噎道:
“是朕自作多情了。你们不想和朕吃饭,要走……便走吧。”
此话一出,先是全场死寂,落针可闻。
接着,就像突降暴雨一般,所有人哭成一片。
不光是被吓的,更是被感动的。
是啊,陛下年幼,而大臣们年长,他们还能辅佐陛下多久呢?
陛下只是想和大家多呆一会儿,陛下有什么错?
能有幸跟从这么有情有义的陛下,这是诸位当臣子的福分啊!
怎么自己还嫌弃上了?
而且嫌弃的理由多么可笑,居然只是饭菜不合口……
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不少人对惹出这档子祸事的刘洎怒目以对。
如果说刚才他们或多或少还带着些幸灾乐祸的话。
那么现在,就是纯粹的愤怒了。
老刘你在搞毛啊,怎么把咱家至贤至圣皇帝陛下给弄哭了!
一片哭声之中,就属“领哭”的李道宗声音最大。
没办法,他但凡声音小一点儿,就会被陛下给“电”一下。
而风暴的中心,刘洎早已是痛哭流涕,不能自已了。
直到几十年后、躺在病踏上,刘洎回想起今天的这一幕,都忍不住垂死病中惊坐起,扇自己两个耳光——
我真该死啊!
陛下没有因为他是李泰的死党、屡屡作乱,而对他秋后算账,这已经是十分宽容了。
现在更将他奉为座上宾,更是难以想象的恩情了。
可是自己,自己就因为这张臭嘴,白糟蹋了陛下的一份心……
该死啊,真该死啊!
“呜呜呜陛下,臣罪该万死呜呜呜……”
刘洎颤颤巍巍地走到殿中,咚咚咚磕头。
李明此时刘皇叔附体,亲自走到殿下,双手扶起刘洎,一把鼻涕一把泪:
“刘侍郎,是朕害苦了你啊……”
“不是陛下臣不敢呜呜呜……”刘洎临圣涕零,不知所云。
…………
在一片哭哭啼啼中,工作晚餐继续进行。
李道宗也终于逃脱了某位陛下的魔爪,肿着眼睛和手,在侯君集疑惑的目光中回到了原位。
在座的衮衮诸公一边心怀感恩地哽咽着,一边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干巴干巴地咀嚼着似乎是某种禽类组织的玩意儿。
像极了嚼干草的牛马。
水煮鸡胸肉,真的好难吃啊……
据说这肉取自百济进献的上品乌骨鸡。
作为半岛上的小国寡民,乌骨鸡算是那鸟地方少数可以“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了。
没想到名声在外,原来这么难吃的吗?
这一定都是百济国的阴谋!
而就在大臣们一边感恩,一边痛斥某东北小番邦的时候。
李明陛下心中在得意地笑。
哎,这就对咯。
给我心怀感激地把营养午餐吃下去!
在大明特色的封建主义社会里,华夏的优良传统文化也是得以继承的。
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作为大臣们的“君父”,为了照顾好这帮老小孩,小小的李明可是花了大大的心思。
老小孩最大的问题,就是作死,字面意思的作死——
饮食重油重盐重口味,又不常运动,一坐坐一天,时不时还熬夜加个班,在搞垮自己身体的路途上狂奔。
比如某位中风的李世民陛下、患糖尿病的李承乾殿下,以及根据史实将来也将中风的李治殿下,等等。
这还算是好的。
有些懂一点养生、但又没完全懂的半桶水,甚至开始炼丹嗑药,唯恐自己不重金属中毒、死的不够快了。
这就导致很多人,在还没到退休年龄的“当打之年”,就早早地去世了。
没有科学地养生,这可以说是许多古代名仕早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作为天下臣民的君父,李明陛下怎么能眼睁睁看着手底下的牛马,自己把自己玩死呢?
牛马死完了,谁能拉着“大明”这辆马车向前啊?
他还能去哪里再淘一套贞观全明星阵容啊?
这伙从乱世爬出来的人精,可是父皇李世民给他留下的最宝贵财富了。
死一个都得心疼好久。
房玄龄辞职事件,给他敲响了警钟——
虽然不能把男子天团像手办一样,保存起来。
但至少可以通过二十一世纪科学养生法,给他们续命,让他们再多加几年班。
健康饮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健康的作息习惯了。
客观地来讲,皇帝的控制欲强到这份上,连官员的饮食都要干涉,这已经有点恐怖了。
但是,李明陛下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他无非是想让大家多陪他几年而已。
…………
之后的几天,波澜不惊。
国事正常运转,国民日常开卷。
除了依然不止不歇的滂沱大雨以外,一切好像和往常无异。
而这场台风带来的漫长暴雨,也好像变成了大明新的“日常”,被奔前程的唐州居民给逐渐习惯了。
只是在官场之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让其中的参与者感到了一丝违和感。
其一,在国务衙门和三省六部各大衙门,来了几个陌生人。
这些陌生人属于典型的大众脸,五官面容十分平凡,属于丢到人群里就消失了的那种。
他们由一位少年领导着,少年微微弓着腰,总给人一种唯唯诺诺的感觉,顶着“十四党”标志性的黑眼圈,发际线也很有“十四党”特色地后移着。
这伙人虽然其貌不扬,但是行踪飘忽不定,流窜于各部门的办公场所之间——
他们不能刷脸,但是手拿陛下亲批的腰牌,可以毫无阻碍地进入任何地方,随机抽取一位幸运儿进小黑屋“协助调查”。
从小黑屋出来的人,无不汗如雨下、虚脱得需要人搀扶。
甚至有部分倒霉老哥大约是“中奖”了,出了小黑屋、就进大黑屋,直接被御史台带走。
很明显,以少年为首的这伙人,是在查什么案子。
而被他们带走的官员,应该与他们正在查的案子无关。
只是在调查过程中,被顺带着一起端了的贪污犯而已。
这伙神秘的陌生人到底在查“哪一起”案子,诸位官员不得而知。
但他们知道,这些是直属陛下的内卫密探,传说中在长安呼风唤雨的“肃反委员会”。
在不断有贪官被清洗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认识了那位貌不惊人的密探头子——狄仁杰。
狄仁杰可怕。
手握“狄仁杰”这把利刃的皇帝陛下,更可怕。
由是,新改组的唐州官场弥漫着一股惶恐不安的气氛。
在这种气氛下,连清清白白没问题的清官都开始心虚了。
大家抱着上坟的心情上着班,兢兢业业,生怕自己的房门被敲开,门外站着那位腼腆的少年,满脸歉意的微笑说着:
“您好,有件案子希望您协助我们调查一下。”
而在这个大背景下,唐州官场发生着第二个微妙的变化——
每天一到点,各衙门就开始敲锣打鼓,吹拉弹唱。
在这有节奏的韵律中,各级官吏必须放下手里的工作,离开工位,在走廊集合,一起做着类似“五禽戏”那样的动作。
这是李明陛下号召的活动,叫“做操”什么的,据说可以预防久坐导致的腰椎间盘突出、下肢静脉血栓、还有痔疮之类的——
都是些连御医都没有听说过的怪病。
但是听不懂归听不懂,陛下的“号召”大家是一定要当成命令来执行的。
否则别人做操你窝办公室,信不信狄仁杰带着人来瞧你家房门啊?
同理,陛下给诸位精心准备的“营养早餐”和“营养午餐”,大家也都心怀感恩地往肚里塞。
又得被迫运动,又得被迫吃不喜欢吃的鸡胸肉。
官员们难免生出几分惆怅的情绪。
然而和被狄仁杰“约谈”相比,这点小折腾算得了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在根据陛下的“号召”,进行了规律的运动和清淡的饮食以后。
诸位老臣明显感觉到,身体好像确实比过去灵活了许多。
呼吸更加轻盈,关节也不再滞涩,腰也不酸、腿也不疼了,比吃金丹的效果都要好。
而随着身体机能转好,他们的精力也更为旺盛,甚至头脑都清晰了许多,可以更高效地内卷当牛马了。
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
但是,这明显和陛下所倡导的饮食作息有关。
得到了正反馈,他们便更为“虔诚”地跟从陛下的指示。
一日营养三餐,午间饭后运动。
真别说,在习惯了以后,他们发现,清淡的饮食也不是那么不可接受,在肥腻的羊肉以外,蔬菜海鲜也是很可口的。
鸡胸肉除外。
而做操就更受大臣们欢迎了。
因为和饮食的潜移默化不同,运动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平时疏于运动的老登中登们立时就能感到筋肉松弛、身心放松。
爽过一次以后,都不需要催促,他们主动在上班间隙做起了“课间操”,活动得生锈的关节咔咔作响。
就这样,唐州百官过上了健康而有节律的生活。
朝廷的风气一下子变得活泼而有生气起来,完全没有老人政治那种暮气沉沉的感觉。
甚至有些人出现了八块腹肌。
大家都在为自己身体出现的积极变化而感到欣喜。
而在这一片热烈又忐忑、极其复杂的气氛之中。
唐州官场悄然发生的第三件“小变化”。
那就是,财政问题得到了初步缓解。
国库不是那么缺钱了。
当然,在官场轰轰烈烈的风纪整肃运动中,这点无足挂齿的“小事”并没有掀起多大波澜。
…………
“什么?你居然,让大臣们都……什么?”
某日过早,杨太后的寝殿里。
李世民听着李明叽叽喳喳地提起此事,惊讶地几乎拍案而起,差点把粥碗拍翻。
李明斜了某位渣男一眼,不无阴阳怪气地说道:
“阿爷,难得碰见你和阿娘共进早餐啊。”
我打扰你们公婆了吗?没有?那请你别打扰我们母子。
在这种情况下,杨后一般会笑呵呵地给父子打圆场。
但是今天,杨后脸上是和他夫君的同款震惊:
“你居然……让那群桀骜不驯的老狐狸……
“让他们吃什么就吃什么,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是何等可怕的控制力!
简直是封建君权的典范……不是,自从诞生“君主”这个职业以来,有哪位同行能取得这么彻底的统治力极限
夫妻俩面面相觑,自愧弗如远甚。
这帮老狐狸,他俩又不是没有打过交道。
哪个不是太极高手?哪个不让他们吃尽了软钉子?
只要让这些老妖精干他们不想干的事情,他们有一万种办法推辞。
怎么在李明手里,这帮鳖孙就和龟儿子似的,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最新章节,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最新章节,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