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外书房。
贾雨村抚须笑道:“我观其样貌俊雅、文采飞扬,可见是个灵秀的,存周兄,焉知宝玉来日不会在科场有所作为?啊?哈哈哈——”
此言说的自然是宝玉,贾政性子方正,这会子也噙了笑道:“犬子顽劣得很,当不得雨村先生如此夸赞。”一眼瞥见端坐的陈斯远,贾政道:“倒是枢良下一科说不得便能有所作为。”
陈斯远赶忙笑着拱拱手。他与宝玉来了好一会子,单听贾雨村与贾政说些官样文章,戏肉却是半点不见。心下不禁暗忖,贾雨村此番到底因何而来?
此时宝玉如坐针毡,又因贾政压着,这才规规矩矩坐了。却是蔫头耷脑,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贾雨村笑过,顺势与陈斯远道:“你昨日送了拜帖?本官明日得空,你可径直来兴隆街。”
陈斯远赶忙起身应下。贾政瞥见宝玉面上不耐,顿时蹙眉不喜,便吩咐道:“也不拘着你们二人,且退下吧。”
宝玉如蒙大赦,赶忙起身谢过,其后也不等陈斯远,一路小跑也似逃了去。
陈斯远拜过二人,这才思量着出了外书房。
此时贾政说道:“铁网山之事,撂下雨村先生也有所耳闻?”
贾雨村叹息道:“太平盛世,圣人又如日中天,谁想竟有逼宫之事?此番……也不知要牵连多少人。”
贾政心有戚戚焉,又不无艳羡道:“雨村先生往江南治整,开港、修塘、劝农桑、兴府学,又有平定水匪之功,料想此番面圣过后,定要平步青云啊。”
贾雨村心下暗自得意,面上却谦逊着连连摆手,道:“如今朝中乱成一锅粥,只怕不是入朝之机啊。再者,我在江南所为,不过是依圣命行事,实在不值一提。”
贾政笑道:“雨村先生过谦了,这般文治武功,天下督抚少有能堪比者。”
贾雨村又笑着摇头,摆手道:“民生艰难,我不过是略尽本分而已。”顿了顿,忽而说道:“说起江南旧事,唯独有一桩奇案值得说道。”
贾政来了兴致,问道:“哦?却不知是怎么个奇法儿?”
贾雨村呷了口茶水,这才不慌不忙道:“说来还是年初之事,我方才剿匪而回,忽有一老妪拦街告状。这地方诉讼,自是归按察使管,本官本待打发人将其送去按察司衙门,谁知那老妪以头抢地,哭嚎不止。
我一时动了恻隐之心,这才接了诉状。谁知竟沾染上了天大的麻烦啊。”
“哦?”
贾雨村蹙眉回思道:“那老妪却是替容家小姐喊冤……”扭头看向贾政,说道:“存周兄不知,那容氏原为苏州豪族,也是因着改朝换代这才逐渐零落。到了这一代,容氏父母早故,只临终前将其送去了郊外云栖观。
云栖观有株千年银杏,每逢雨夜便渗出琥珀色汁液,凝成“木泪“可入药。容氏入观三年,玉虚道人便将看顾银杏之责交给容氏。
谁知自打容氏看顾起了银杏,这事情就古怪了起来。”
“嘶,那银杏树有什么蹊跷不成?”
贾雨村道:“那老妪一日忽而见容氏仓惶而回,连番追问,容氏却只是摇头,一言不发。待过后,每当木泪澄澈,主持玉虚便邀她品茗论道;汁液转浊则斥其命格带煞,锁入西配殿。
白鹤亦随汁液清浊变换态度,时而衔来古卷相伴,时而振翅击窗恫吓。
玉虚俗家侄儿更趁木泪浑浊时屡屡破窗而入,以“采药”为名撕扯她珍藏的《黄庭经》批注。”
“这却是古怪。”
贾雨村道:“那日忽而落下冰雹,容氏抱着个亡父所给的匣子,竟跌入深井。手中紧握的半块鹤形玉坠与玉虚道人侄儿的剑穗缺口吻合。老妪察觉不对,待发送了容氏后这才下山告状。”
“却不知这案情离奇在何处?”贾政这会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贾雨村道:“我见那老妪一番忠心,便送了名刺去按察司衙门,谁知月余光景,按察使陆大人登门来见,又将此案说了一遍。
原来那银杏树方圆十里,本就是容氏外祖之地。当年玉虚道人以镇邪为名,收买衙役,逐渐转到自个儿名下。那玉虚道人也并非为了田产,而是为了那银杏树下的金桐矿脉!
玉虚道人二十年间,垒沙成塔,竟将从地下掘出的金子尽数铸成了三清像,当时便供在大殿里。那所谓木泪浑浊,实则乃是因着矿渣随雨水倒渗所致;观中白鹤反常,皆因其不喜矿渣气息。
那容小姐身死,也是因着窥破了内中虚实,玉虚道人这才下了毒手。”
“哦——”贾政暗自蹙眉,他素无捷才,一时间竟不知这案子奇在何处。
贾雨村撂下茶盏,这才说道:“天色不早,如此,我便先行告辞了。”
“雨村先生不去瞧瞧玉儿?”
贾雨村笑着一摆手:“此为我那女徒弟外家,我又有何不放心的?啊,哈哈哈……”
贾政陪笑起身,道:“如此,我送雨村先生。”
当下贾政一径将贾雨村送出大门外,眼看着其乘轿而去,这才思量着回转。那随行的几个清客纷纷欲言又止,有人本要张口,却被旁人以眼神喝止。
贾政回得外书房里落座,细细思量,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什么奇案,贾雨村分明是在骂街啊!
案中老妪,说的怕是黛玉的奶嬷嬷王氏;容氏自然说的是黛玉!余下玉虚道人对应老太太……或是整个贾家;银杏树与金铜矿指的是林家家产;那白鹤,说的是贾家上下趋炎附势的仆役;玉虚道人的俗家侄儿……说的是宝玉啊!
想明此节,贾政顿时臊得面上青一阵、红一阵!
贪占了外甥女家产不说,老太太还待其忽冷忽热,那不懂事儿的宝玉前日更是硬闯潇湘馆……桩桩件件,贾雨村就差指着鼻子骂街了!
再细细思量,贾雨村既说是奇案,那必是了结了的……如何了结?容氏死,则云栖观铲平!内中威胁之意、溢于言表,若黛玉有所闪失,只怕贾雨村便要拼命啊!
贾政想明因由,再没脸见人,当下紧忙将一众清客打发了下去。贾政心下自是拿贾母没法子,可对那逆子,自是有的是法子收拾。
料想必是昨日黛玉的奶嬷嬷去了兴隆街告状,贾雨村今日才会不请自来。贾政心下愈发气恼,气冲冲起身负手而出,自去后头寻宝玉的不是。
……………………………………………………
却说湘云、翠缕主仆两个在小厨房左近听了一起子闲话,这才得知敢情是陈斯远救了金钏儿。
那翠缕自小是与金钏儿一道儿学了规矩的,情谊自是非同寻常。待主仆两个到得后园门,翠缕不禁唏嘘道:“菩萨保佑,亏得远大爷救了她,不然只怕这会子人就没了!”
湘云也感叹着颔首连连。
翠缕自小随着湘云,自是知晓金麒麟的效用。想起自家姑娘定的婚事,虽也是名门望族,却是没落的一支,论人品才俊,又哪里比得上陈斯远?
当下欲言又止一番,到底说道:“姑娘,你说远大爷是不是好心有好报?不然怎么就碰巧将那金麒麟捡了去?”
湘云先是点点头,随即一怔,反应过来不禁蹙眉道:“你少胡吣!”
翠缕笑道:“我不过随口一提,又没说旁的,姑娘怎么还急了?”
湘云蹙眉摇头,道:“罢了,你也不懂,以后少说。咱们快去瞧瞧金钏儿去。”
翠缕应下,随着湘云出了后园门。
这主仆两个才走,莺儿便从梨香院转了出来。却是宝钗放了她自在,莺儿便来梨香院寻几个小戏子耍顽,谁想正要走,碰巧便听见了湘云、翠缕两个说话儿。
莺儿追了两步,眼见主仆两个转上夹道,禁不住蹙眉犯了思量,自个儿嘀咕道:“那金麒麟不是宝二爷得了去吗?怎地又落在了远大爷手里?”
莺儿堪比陈斯远院儿里的包打听芸香,当下觉着此事紧要,紧忙往蘅芜苑去寻宝钗。
奈何莺儿扑了个空,却是宝姐姐听闻金钏儿投井,又被陈斯远搭救,紧忙便往清堂茅舍寻来。
这会子扯了红玉问长问短,待确认陈斯远果然无恙,这才略略舒了口气,道:“你家大爷也不知哪根筋不对了,这等事儿招呼四下仆役来救就是了,何必自个儿犯险?”
红玉也蹙眉说道:“方才我就是这般说的,奈何大爷推说情急之下顾不得许多,这才径直跳了下去。”
外间五儿忽而道:“红玉姐姐,白嬷嬷与玉钏儿姐姐来了。”
红玉道:“料想白家是来拜谢大爷的,只是大爷这会子还没回……”
宝钗颔首道:“也罢,我随你去答对了就是。”
当下二人一并出来,便见白家母女两个规规矩矩跪在清堂茅舍前、叩头不止。
红玉招呼婆子,紧忙上前搀扶。
那白老儿家的呜咽着说不出话儿来,玉钏儿虽也红着眼圈儿,却好歹囫囵着说了个周全:“若不是远大爷搭救,我姐姐只怕命早就没了。莫说是磕几个头,便是我们家从此为远大爷立长生牌位也是应该。”
宝姐姐笑着道:“你快扯了你妈妈起来说话儿,远大哥这会子不在,你这头啊……只怕是白磕了。”
“啊?”
红玉也在一旁说道:“嬷嬷快起吧,我家大爷真个儿不在……再说了,我家大爷才多大年纪,你们母女两个连番磕头,也不怕折了我家大爷的福寿。”
宝姐姐又道:“既是心下感念,那便心里说就好,也不必非要来磕头。”抬眼见陈斯远遥遥而来,宝姐姐知其只怕不耐这等场面,便悄然朝着其摆了摆手。
陈斯远会意,紧忙藏身玉皇庙后。
那白家母女千恩万谢一番,眼见陈斯远一直不归,只得唏嘘而去,临别言说来日再来拜谢陈斯远。
待这二人去了,陈斯远这才笑着自玉皇庙后兜转出来。宝姐姐凑上前便嗔道:“偏你要逞能,你怕是不知我那会子有多挂心!”
陈斯远见其嗔恼,面上笑得愈发畅快,说道:“也是情急……下回我思量好了再行事。”
宝姐姐舒出一口气,低声道:“出了这档子事儿,说不得我要往姨妈处走一走。你……你就说自个儿碰着了,这会子不好去见姨妈。”
陈斯远早有此意。此事乃是王夫人、宝玉母子两个作孽,亏得金钏儿被陈斯远救了,不然岂知府中、外头如何说道这二人?
一个毫无担当,一个佛口蛇心,得了此等名声,宝玉来日还想讨一门好亲事?做梦去吧!
论理儿,王夫人合该感激陈斯远。只是她到底是长辈,白家又是王夫人的陪房,陈斯远若是去了,说不得王夫人脸面上过不去,这人情反倒淡薄了几分。
当下二人分开,宝姐姐行了两步,忽而停步扭身,又走到陈斯远身前,抬眼认真道:“你仔细着,再不许意气行事!”
那娇俏认真的小模样,惹得陈斯远心下怦然不已。于是陈斯远飞快探出手扯了扯宝姐姐丰润的柔荑,这才正色道:“好,往后一准儿仔细着。”
宝姐姐白了其一眼,这才往王夫人院儿而去。
却说宝钗来至王夫人院儿,因彩霞、金钏儿都被撵了,玉钏儿又去后头照看金钏儿,于是院儿中便只有彩云一个大丫鬟。
入得内中,眼见内中鸦雀无声,姨妈王夫人独自坐在椅上蹙眉感伤。
宝钗唤了一声儿,便凑在一旁落座。
王夫人问道:“你打哪儿来?”
“从园子里来。”
“可见过你宝兄弟了?”
宝钗摇头道:“这却不曾见过。”
王夫人就叹息道:“你可知,方才金钏儿投井了?还是远哥儿瞧见了,这才救了上来。”
宝姐姐道:“说来我倒是瞧见远大哥了,他才从外书房回来,许是下井时磕碰到了,如今走路也不大顺当呢。”
王夫人感念道:“这孩子也是实诚,哪儿有自个儿跳下去救人的?”
宝姐姐就笑道:“也是情急,好歹周全了,没闹出人命来。”
“是啊,是啊。”王夫人点头连连,心下后怕不已。错非陈斯远搭救了金钏儿,只怕她们母子的名声就毁了!
宝玉年纪小,没担当也就罢了,自个儿若是占了恶毒之名,来日哪家的姑娘还敢嫁进来?
王夫人不禁抱怨道:“原是前儿她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她一下,撵了她下去。我只说气她两天,还叫她上来,谁知她这么气性大!”
宝姐姐心有所属,自不会为王夫人开脱,只道:“总算被救了,姨妈回头寻了金钏儿说分明便是了。”
王夫人又是叹息一声,心下也是为难。出了此事,金钏儿留还是不留?真真儿是留也难,不留也难。
恰此时彩云道:“宝二爷来了。”
王夫人正是烦闷之际,闻言顿时蹙眉道:“来的正好!”有心数落宝玉一通,奈何此时宝钗就在一旁。
宝姐姐多聪慧啊,赶忙起身道:“姨妈既无旁的事儿,那我先去了,回头儿寻了跌打损伤的药酒给远大哥送去。”
王夫人道:“这可是正经事儿,你快去吧。”
宝姐姐起身告辞,出门之际与宝玉撞了个对脸儿,宝姐姐只朝着宝玉点了点头,也不管张口欲言的宝玉,径直错身而过。
宝玉扭头瞠目,随即叹息着蹙眉入内。
此时宝玉也得了信儿,自是揪心不已,隐隐后悔那日自个儿不管不顾的跑了,独留金钏儿自个儿挨了打骂。
蔫头耷脑进得内中,王夫人果然忍不住憋闷,劈头盖脸数落了宝玉好一通。
待好半晌,这才放宝玉离去。那宝玉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着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的走着。信步来至厅上,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贾政正往里走,可巧撞了个满怀。
“站住!”贾政一声喝,宝玉顿时好似老鼠见了猫儿,唬得倒抽了一口气,只得垂手一旁站了。
贾政先前被贾雨村阴阳怪气了一通,本就心气儿不顺,又见宝玉一副葳葳蕤蕤的模样,顿时恼得劈头盖脸一通训斥。
忽有管事儿的来回:“忠顺亲王府里有人来,要见老爷。”
贾政顿时一怔,这贾家与忠顺王素无往来,早前还有仇怨,这可真是夜猫子登门无事不来。当下也顾不得再教训宝玉,吩咐一声儿‘快请’,便往向南大厅而来。
入内一瞧,这来人乃是忠顺王府的长史官,论官职乃是正五品,还强过贾政这个从五品的员外郎。贾政便自称‘学生’答对长史官,谁知三言两句一过,那那长史官便冷笑道:“也不必承办,只用大人一句话就完了。
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那原是奉旨由内园赐出,只从出来,好好在府里,住了不下半年,如今竟三五日不见回去,各处去找,又摸不着他的道路,因此各处访察。这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下官辈听了,尊府不比别家,可以擅入索取,因此启明王爷。
王爷亦云:‘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乃奉旨所赐,不便转赠令郎。若十分爱慕,老大爷竟密题一本请旨,岂不两便?
若大人不题奏时,还得转达令郎,请将琪官放回,一则可免王爷负恩之罪,二则下官辈也可免操劳求觅之苦。”说毕,忙打一躬。
贾政闻言又惊又气,忙吩咐人叫来宝玉。
那宝玉入得内中与长史官对质,谁知好死不死的,今儿个宝玉正戴了茜香国女王上供的汗巾子!于是乎二人对质几句,被那长史一语戳破,宝玉顿时丧了胆,心下自思:“这话他如何得知!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大约别的瞒他不过,不如打发他去了,免得再说出别的事来。”(注一)
当下果然交代了那蒋玉菡在城外紫檀堡购置产业之事!
那长史得了信儿,面上不禁愈发鄙夷,笑道:“这样说,一定是在那里。我且去找一回,若有了便罢,若没有,还要来请教。”
说罢起身而去。贾政气得目瞪口歪,一面吩咐宝玉不许动,一面紧忙去送。
待送过了长史,贾政回身便见贾环贼眉鼠眼的停在仪门左近。(注二)
贾政瞥了一眼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喝问道:“何事?”
贾环低眉顺眼道:“金钏儿投井了!”
贾政一愣,道:“好端端的,金钏儿跳什么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当下便吩咐人寻赖大等管事儿的。
贾环慌忙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了。”
此处贾环打了个马虎眼,只说金钏儿投井了,却并不说后续如何。
贾政只当金钏儿投井死了,顿时气得面如金纸!
大喝:“快拿宝玉来!”
一面说,一面便往书房里去,喝令:“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
那一众清客眼见贾政这般暴怒,顿时一个个啖指咬舌,赶忙退出……竟无一人敢上前劝说。
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迭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
众小厮们只得齐声答应,有几个来找宝玉。
却说宝玉情知不好,留在向南大厅急得乱转,偏生也不曾撞见个能往里传信儿的人。可算撞见个老嬷嬷,又是个耳聋眼花的,宝玉说前门楼子,老嬷嬷听成胯骨轴子,鸡同鸭讲一番,宝玉急得直跳脚,旋即便有小厮拿了宝玉往贾政外书房而去。
贾政一见宝玉,顿时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硬闯闺阁等,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
小厮等不敢忤逆,却也知宝玉乃是老太太、太太的眼珠子,于是乎板子虽高高举起,却是轻飘飘落下。偏生宝玉此时六神无主,竟忘了惨叫,只哆哆嗦嗦硬挺着挨打。
贾政正在气头儿上,上前一脚踹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
众人眼看打坏了,紧忙上前来劝。贾政哪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弒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众人眼看劝不得,只得又退了出来,赶忙寻了仪门处的婆子往内中递信儿。
……………………………………………………
却说离了贾政外书房后也不曾回清堂茅舍,想着说不得宝玉过会子便要挨揍,便干脆在沁芳亭纳凉。谁知探春、惜春两个寻来,叽叽呱呱说了会子话儿,又见黛玉、湘云聚在一处,众人便往滴翠亭纳凉赏鱼。
这人一多,自然没法儿说些体己话儿,反倒是后来的二姑娘与陈斯远说了半晌。
正待此时,忽而有婆子急匆匆奔过来,遥遥就道:“可不好啦,宝二爷让老爷打坏了!”
陈斯远暗忖戏肉来了,随着一众唬得变了脸色的姑娘寻那婆子问询,婆子颠三倒四说了几句,只道:“太太往前头跑去了,我看周瑞家的去请老太太了!”
出了这档子事儿,众人便要去前头劝说。奈何二姑娘此时待字闺中,那外书房在仪门外,自然不好去瞧。黛玉瞧出迎春为难,便道:“再大的事儿只怕也出过了,你们去瞧吧,我陪着二姐姐。”
那湘云虽业已定下亲事,却是个疏阔的性子,闻言竟先行一步跑了出去。陈斯远便领着探春、惜春两个小的一道儿出了园子,随即正好在辅仁谕德厅撞见了薛姨妈与宝姐姐。
众人也不多话,径直过西角门往荣庆堂后头来,其后又出了荣庆堂过绮霰斋,遥遥便见鸳鸯等扶着颤颤巍巍的贾母出了角门。
那角门外便是贾政外书房,老太太气得遥遥就喊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
说罢,已然由鸳鸯等搀扶着进了外书房里。
陈斯远等滞后须臾,也进了外书房。那贾政正与贾母说着话儿,陈斯远扫量一眼,便见宝玉屁股上血刺呼啦,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贾政果然下了狠手!
此时就听贾母说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早离了你,大家干净!”说着便令人去看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金陵去!”
此言一出,贾政顿时吓得下跪求告。此时孝道大过天,也不用王夫人与宝玉,单是贾母自个儿气得回了金陵,有好事者弹劾一本,贾政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那贾政叩求认罪且不说,贾母心下记挂,赶忙又去看宝玉。眼见宝玉面色煞白,屁股上血肉模糊,顿时抱着宝玉大哭不已。
凤姐儿不知何时也来了,众人便齐齐上前劝说,陈斯远趁机插话道:“老太太若心疼宝兄弟,不若快去寻了太医问诊,免得伤势绵延再耽搁了。”
贾母闻言这才止住哭声,道:“是极,快去叫太医!”
凤姐儿就道:“此处不好处置伤势,我看还是快将宝兄弟挪回绮霰斋为好。”
贾母与王夫人都应下,便有那自告奋勇的婆子要来搀扶宝玉,唬得凤姐儿骂道:“胡涂东西,也不睁开眼瞧瞧!打得这个样儿,还要搀着走!还不快进去把那藤屉子春凳抬出来呢。”
几个婆子这才恍然,紧忙抬了春凳(注三)来,七手八脚抬着宝玉往绮霰斋而去。陈斯远随行出来,那探春与湘云俱都心疼宝玉,这会子也抹了眼泪。小惜春虽也用帕子揉着眼睛,却干打雷不下雨;宝姐姐只是眉头深锁,连揉眼睛都懒得敷衍。
眼见陈斯远瞥过来,宝姐姐瞪了瞪眼,忽而朝一旁呶呶嘴,陈斯远顺势瞧过去,便见袭人正寻着宝玉的小厮茗烟说着话儿。
当下众人浩浩荡荡到得绮霰斋,那绮霰斋虽宽绰,却也容不下这般多人。凤姐儿便拦了众人,只说不若回头儿再来瞧宝玉。
薛姨妈、宝钗、探春、惜春、湘云等唏嘘着一道儿先行回了后头,陈斯远寻机等在绮霰斋不远处,遥遥见袭人快步回转,陈斯远便招了招手。
袭人四下瞧了眼,眼见无人瞧见,这才快步凑了过来。
陈斯远也不废话,径直问道:“宝玉为何挨了打?”
袭人回道:“茗烟说,许是薛大爷走漏了风声,让老爷得知了琪官之事;又有环哥儿在仪门前说了金钏儿之事,老爷这才发了火儿。”
陈斯远蹙眉道:“文龙如今住在老宅,三五日才来一回,怎么就怪在他身上了?”
袭人一噎,这才道:“许是茗烟胡猜的……不过环哥儿告状之事,茗烟是亲眼瞧了去的。”
金钏儿没死,也不知贾环怎么告的刁状。
摆摆手,袭人紧忙快步回了绮霰斋。陈斯远略略思量,又出了角门,正瞧见几个清客聚在贾政外书房外愁眉苦脸。
陈斯远一眼瞥见詹光,赶忙道:“詹先生还请移步。”
詹光前一回得了不少好处,赶忙告罪一声儿快步寻了过来。
二人厮见过,陈斯远压低声音问道:“方才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好生生的,老爷怎么就发了这般大的火儿?”
说话间悄没声儿的扯了其衣袖,偷偷塞过去一枚银元宝。詹光袖笼一坠,顿知这元宝起码十两,当下赶忙道:“先前兴隆街的大爷说了个故事,老爷回头儿就犯了心思。”
贾雨村抚须笑道:“我观其样貌俊雅、文采飞扬,可见是个灵秀的,存周兄,焉知宝玉来日不会在科场有所作为?啊?哈哈哈——”
此言说的自然是宝玉,贾政性子方正,这会子也噙了笑道:“犬子顽劣得很,当不得雨村先生如此夸赞。”一眼瞥见端坐的陈斯远,贾政道:“倒是枢良下一科说不得便能有所作为。”
陈斯远赶忙笑着拱拱手。他与宝玉来了好一会子,单听贾雨村与贾政说些官样文章,戏肉却是半点不见。心下不禁暗忖,贾雨村此番到底因何而来?
此时宝玉如坐针毡,又因贾政压着,这才规规矩矩坐了。却是蔫头耷脑,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贾雨村笑过,顺势与陈斯远道:“你昨日送了拜帖?本官明日得空,你可径直来兴隆街。”
陈斯远赶忙起身应下。贾政瞥见宝玉面上不耐,顿时蹙眉不喜,便吩咐道:“也不拘着你们二人,且退下吧。”
宝玉如蒙大赦,赶忙起身谢过,其后也不等陈斯远,一路小跑也似逃了去。
陈斯远拜过二人,这才思量着出了外书房。
此时贾政说道:“铁网山之事,撂下雨村先生也有所耳闻?”
贾雨村叹息道:“太平盛世,圣人又如日中天,谁想竟有逼宫之事?此番……也不知要牵连多少人。”
贾政心有戚戚焉,又不无艳羡道:“雨村先生往江南治整,开港、修塘、劝农桑、兴府学,又有平定水匪之功,料想此番面圣过后,定要平步青云啊。”
贾雨村心下暗自得意,面上却谦逊着连连摆手,道:“如今朝中乱成一锅粥,只怕不是入朝之机啊。再者,我在江南所为,不过是依圣命行事,实在不值一提。”
贾政笑道:“雨村先生过谦了,这般文治武功,天下督抚少有能堪比者。”
贾雨村又笑着摇头,摆手道:“民生艰难,我不过是略尽本分而已。”顿了顿,忽而说道:“说起江南旧事,唯独有一桩奇案值得说道。”
贾政来了兴致,问道:“哦?却不知是怎么个奇法儿?”
贾雨村呷了口茶水,这才不慌不忙道:“说来还是年初之事,我方才剿匪而回,忽有一老妪拦街告状。这地方诉讼,自是归按察使管,本官本待打发人将其送去按察司衙门,谁知那老妪以头抢地,哭嚎不止。
我一时动了恻隐之心,这才接了诉状。谁知竟沾染上了天大的麻烦啊。”
“哦?”
贾雨村蹙眉回思道:“那老妪却是替容家小姐喊冤……”扭头看向贾政,说道:“存周兄不知,那容氏原为苏州豪族,也是因着改朝换代这才逐渐零落。到了这一代,容氏父母早故,只临终前将其送去了郊外云栖观。
云栖观有株千年银杏,每逢雨夜便渗出琥珀色汁液,凝成“木泪“可入药。容氏入观三年,玉虚道人便将看顾银杏之责交给容氏。
谁知自打容氏看顾起了银杏,这事情就古怪了起来。”
“嘶,那银杏树有什么蹊跷不成?”
贾雨村道:“那老妪一日忽而见容氏仓惶而回,连番追问,容氏却只是摇头,一言不发。待过后,每当木泪澄澈,主持玉虚便邀她品茗论道;汁液转浊则斥其命格带煞,锁入西配殿。
白鹤亦随汁液清浊变换态度,时而衔来古卷相伴,时而振翅击窗恫吓。
玉虚俗家侄儿更趁木泪浑浊时屡屡破窗而入,以“采药”为名撕扯她珍藏的《黄庭经》批注。”
“这却是古怪。”
贾雨村道:“那日忽而落下冰雹,容氏抱着个亡父所给的匣子,竟跌入深井。手中紧握的半块鹤形玉坠与玉虚道人侄儿的剑穗缺口吻合。老妪察觉不对,待发送了容氏后这才下山告状。”
“却不知这案情离奇在何处?”贾政这会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贾雨村道:“我见那老妪一番忠心,便送了名刺去按察司衙门,谁知月余光景,按察使陆大人登门来见,又将此案说了一遍。
原来那银杏树方圆十里,本就是容氏外祖之地。当年玉虚道人以镇邪为名,收买衙役,逐渐转到自个儿名下。那玉虚道人也并非为了田产,而是为了那银杏树下的金桐矿脉!
玉虚道人二十年间,垒沙成塔,竟将从地下掘出的金子尽数铸成了三清像,当时便供在大殿里。那所谓木泪浑浊,实则乃是因着矿渣随雨水倒渗所致;观中白鹤反常,皆因其不喜矿渣气息。
那容小姐身死,也是因着窥破了内中虚实,玉虚道人这才下了毒手。”
“哦——”贾政暗自蹙眉,他素无捷才,一时间竟不知这案子奇在何处。
贾雨村撂下茶盏,这才说道:“天色不早,如此,我便先行告辞了。”
“雨村先生不去瞧瞧玉儿?”
贾雨村笑着一摆手:“此为我那女徒弟外家,我又有何不放心的?啊,哈哈哈……”
贾政陪笑起身,道:“如此,我送雨村先生。”
当下贾政一径将贾雨村送出大门外,眼看着其乘轿而去,这才思量着回转。那随行的几个清客纷纷欲言又止,有人本要张口,却被旁人以眼神喝止。
贾政回得外书房里落座,细细思量,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什么奇案,贾雨村分明是在骂街啊!
案中老妪,说的怕是黛玉的奶嬷嬷王氏;容氏自然说的是黛玉!余下玉虚道人对应老太太……或是整个贾家;银杏树与金铜矿指的是林家家产;那白鹤,说的是贾家上下趋炎附势的仆役;玉虚道人的俗家侄儿……说的是宝玉啊!
想明此节,贾政顿时臊得面上青一阵、红一阵!
贪占了外甥女家产不说,老太太还待其忽冷忽热,那不懂事儿的宝玉前日更是硬闯潇湘馆……桩桩件件,贾雨村就差指着鼻子骂街了!
再细细思量,贾雨村既说是奇案,那必是了结了的……如何了结?容氏死,则云栖观铲平!内中威胁之意、溢于言表,若黛玉有所闪失,只怕贾雨村便要拼命啊!
贾政想明因由,再没脸见人,当下紧忙将一众清客打发了下去。贾政心下自是拿贾母没法子,可对那逆子,自是有的是法子收拾。
料想必是昨日黛玉的奶嬷嬷去了兴隆街告状,贾雨村今日才会不请自来。贾政心下愈发气恼,气冲冲起身负手而出,自去后头寻宝玉的不是。
……………………………………………………
却说湘云、翠缕主仆两个在小厨房左近听了一起子闲话,这才得知敢情是陈斯远救了金钏儿。
那翠缕自小是与金钏儿一道儿学了规矩的,情谊自是非同寻常。待主仆两个到得后园门,翠缕不禁唏嘘道:“菩萨保佑,亏得远大爷救了她,不然只怕这会子人就没了!”
湘云也感叹着颔首连连。
翠缕自小随着湘云,自是知晓金麒麟的效用。想起自家姑娘定的婚事,虽也是名门望族,却是没落的一支,论人品才俊,又哪里比得上陈斯远?
当下欲言又止一番,到底说道:“姑娘,你说远大爷是不是好心有好报?不然怎么就碰巧将那金麒麟捡了去?”
湘云先是点点头,随即一怔,反应过来不禁蹙眉道:“你少胡吣!”
翠缕笑道:“我不过随口一提,又没说旁的,姑娘怎么还急了?”
湘云蹙眉摇头,道:“罢了,你也不懂,以后少说。咱们快去瞧瞧金钏儿去。”
翠缕应下,随着湘云出了后园门。
这主仆两个才走,莺儿便从梨香院转了出来。却是宝钗放了她自在,莺儿便来梨香院寻几个小戏子耍顽,谁想正要走,碰巧便听见了湘云、翠缕两个说话儿。
莺儿追了两步,眼见主仆两个转上夹道,禁不住蹙眉犯了思量,自个儿嘀咕道:“那金麒麟不是宝二爷得了去吗?怎地又落在了远大爷手里?”
莺儿堪比陈斯远院儿里的包打听芸香,当下觉着此事紧要,紧忙往蘅芜苑去寻宝钗。
奈何莺儿扑了个空,却是宝姐姐听闻金钏儿投井,又被陈斯远搭救,紧忙便往清堂茅舍寻来。
这会子扯了红玉问长问短,待确认陈斯远果然无恙,这才略略舒了口气,道:“你家大爷也不知哪根筋不对了,这等事儿招呼四下仆役来救就是了,何必自个儿犯险?”
红玉也蹙眉说道:“方才我就是这般说的,奈何大爷推说情急之下顾不得许多,这才径直跳了下去。”
外间五儿忽而道:“红玉姐姐,白嬷嬷与玉钏儿姐姐来了。”
红玉道:“料想白家是来拜谢大爷的,只是大爷这会子还没回……”
宝钗颔首道:“也罢,我随你去答对了就是。”
当下二人一并出来,便见白家母女两个规规矩矩跪在清堂茅舍前、叩头不止。
红玉招呼婆子,紧忙上前搀扶。
那白老儿家的呜咽着说不出话儿来,玉钏儿虽也红着眼圈儿,却好歹囫囵着说了个周全:“若不是远大爷搭救,我姐姐只怕命早就没了。莫说是磕几个头,便是我们家从此为远大爷立长生牌位也是应该。”
宝姐姐笑着道:“你快扯了你妈妈起来说话儿,远大哥这会子不在,你这头啊……只怕是白磕了。”
“啊?”
红玉也在一旁说道:“嬷嬷快起吧,我家大爷真个儿不在……再说了,我家大爷才多大年纪,你们母女两个连番磕头,也不怕折了我家大爷的福寿。”
宝姐姐又道:“既是心下感念,那便心里说就好,也不必非要来磕头。”抬眼见陈斯远遥遥而来,宝姐姐知其只怕不耐这等场面,便悄然朝着其摆了摆手。
陈斯远会意,紧忙藏身玉皇庙后。
那白家母女千恩万谢一番,眼见陈斯远一直不归,只得唏嘘而去,临别言说来日再来拜谢陈斯远。
待这二人去了,陈斯远这才笑着自玉皇庙后兜转出来。宝姐姐凑上前便嗔道:“偏你要逞能,你怕是不知我那会子有多挂心!”
陈斯远见其嗔恼,面上笑得愈发畅快,说道:“也是情急……下回我思量好了再行事。”
宝姐姐舒出一口气,低声道:“出了这档子事儿,说不得我要往姨妈处走一走。你……你就说自个儿碰着了,这会子不好去见姨妈。”
陈斯远早有此意。此事乃是王夫人、宝玉母子两个作孽,亏得金钏儿被陈斯远救了,不然岂知府中、外头如何说道这二人?
一个毫无担当,一个佛口蛇心,得了此等名声,宝玉来日还想讨一门好亲事?做梦去吧!
论理儿,王夫人合该感激陈斯远。只是她到底是长辈,白家又是王夫人的陪房,陈斯远若是去了,说不得王夫人脸面上过不去,这人情反倒淡薄了几分。
当下二人分开,宝姐姐行了两步,忽而停步扭身,又走到陈斯远身前,抬眼认真道:“你仔细着,再不许意气行事!”
那娇俏认真的小模样,惹得陈斯远心下怦然不已。于是陈斯远飞快探出手扯了扯宝姐姐丰润的柔荑,这才正色道:“好,往后一准儿仔细着。”
宝姐姐白了其一眼,这才往王夫人院儿而去。
却说宝钗来至王夫人院儿,因彩霞、金钏儿都被撵了,玉钏儿又去后头照看金钏儿,于是院儿中便只有彩云一个大丫鬟。
入得内中,眼见内中鸦雀无声,姨妈王夫人独自坐在椅上蹙眉感伤。
宝钗唤了一声儿,便凑在一旁落座。
王夫人问道:“你打哪儿来?”
“从园子里来。”
“可见过你宝兄弟了?”
宝钗摇头道:“这却不曾见过。”
王夫人就叹息道:“你可知,方才金钏儿投井了?还是远哥儿瞧见了,这才救了上来。”
宝姐姐道:“说来我倒是瞧见远大哥了,他才从外书房回来,许是下井时磕碰到了,如今走路也不大顺当呢。”
王夫人感念道:“这孩子也是实诚,哪儿有自个儿跳下去救人的?”
宝姐姐就笑道:“也是情急,好歹周全了,没闹出人命来。”
“是啊,是啊。”王夫人点头连连,心下后怕不已。错非陈斯远搭救了金钏儿,只怕她们母子的名声就毁了!
宝玉年纪小,没担当也就罢了,自个儿若是占了恶毒之名,来日哪家的姑娘还敢嫁进来?
王夫人不禁抱怨道:“原是前儿她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她一下,撵了她下去。我只说气她两天,还叫她上来,谁知她这么气性大!”
宝姐姐心有所属,自不会为王夫人开脱,只道:“总算被救了,姨妈回头寻了金钏儿说分明便是了。”
王夫人又是叹息一声,心下也是为难。出了此事,金钏儿留还是不留?真真儿是留也难,不留也难。
恰此时彩云道:“宝二爷来了。”
王夫人正是烦闷之际,闻言顿时蹙眉道:“来的正好!”有心数落宝玉一通,奈何此时宝钗就在一旁。
宝姐姐多聪慧啊,赶忙起身道:“姨妈既无旁的事儿,那我先去了,回头儿寻了跌打损伤的药酒给远大哥送去。”
王夫人道:“这可是正经事儿,你快去吧。”
宝姐姐起身告辞,出门之际与宝玉撞了个对脸儿,宝姐姐只朝着宝玉点了点头,也不管张口欲言的宝玉,径直错身而过。
宝玉扭头瞠目,随即叹息着蹙眉入内。
此时宝玉也得了信儿,自是揪心不已,隐隐后悔那日自个儿不管不顾的跑了,独留金钏儿自个儿挨了打骂。
蔫头耷脑进得内中,王夫人果然忍不住憋闷,劈头盖脸数落了宝玉好一通。
待好半晌,这才放宝玉离去。那宝玉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着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的走着。信步来至厅上,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贾政正往里走,可巧撞了个满怀。
“站住!”贾政一声喝,宝玉顿时好似老鼠见了猫儿,唬得倒抽了一口气,只得垂手一旁站了。
贾政先前被贾雨村阴阳怪气了一通,本就心气儿不顺,又见宝玉一副葳葳蕤蕤的模样,顿时恼得劈头盖脸一通训斥。
忽有管事儿的来回:“忠顺亲王府里有人来,要见老爷。”
贾政顿时一怔,这贾家与忠顺王素无往来,早前还有仇怨,这可真是夜猫子登门无事不来。当下也顾不得再教训宝玉,吩咐一声儿‘快请’,便往向南大厅而来。
入内一瞧,这来人乃是忠顺王府的长史官,论官职乃是正五品,还强过贾政这个从五品的员外郎。贾政便自称‘学生’答对长史官,谁知三言两句一过,那那长史官便冷笑道:“也不必承办,只用大人一句话就完了。
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那原是奉旨由内园赐出,只从出来,好好在府里,住了不下半年,如今竟三五日不见回去,各处去找,又摸不着他的道路,因此各处访察。这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下官辈听了,尊府不比别家,可以擅入索取,因此启明王爷。
王爷亦云:‘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乃奉旨所赐,不便转赠令郎。若十分爱慕,老大爷竟密题一本请旨,岂不两便?
若大人不题奏时,还得转达令郎,请将琪官放回,一则可免王爷负恩之罪,二则下官辈也可免操劳求觅之苦。”说毕,忙打一躬。
贾政闻言又惊又气,忙吩咐人叫来宝玉。
那宝玉入得内中与长史官对质,谁知好死不死的,今儿个宝玉正戴了茜香国女王上供的汗巾子!于是乎二人对质几句,被那长史一语戳破,宝玉顿时丧了胆,心下自思:“这话他如何得知!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大约别的瞒他不过,不如打发他去了,免得再说出别的事来。”(注一)
当下果然交代了那蒋玉菡在城外紫檀堡购置产业之事!
那长史得了信儿,面上不禁愈发鄙夷,笑道:“这样说,一定是在那里。我且去找一回,若有了便罢,若没有,还要来请教。”
说罢起身而去。贾政气得目瞪口歪,一面吩咐宝玉不许动,一面紧忙去送。
待送过了长史,贾政回身便见贾环贼眉鼠眼的停在仪门左近。(注二)
贾政瞥了一眼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喝问道:“何事?”
贾环低眉顺眼道:“金钏儿投井了!”
贾政一愣,道:“好端端的,金钏儿跳什么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当下便吩咐人寻赖大等管事儿的。
贾环慌忙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了。”
此处贾环打了个马虎眼,只说金钏儿投井了,却并不说后续如何。
贾政只当金钏儿投井死了,顿时气得面如金纸!
大喝:“快拿宝玉来!”
一面说,一面便往书房里去,喝令:“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
那一众清客眼见贾政这般暴怒,顿时一个个啖指咬舌,赶忙退出……竟无一人敢上前劝说。
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迭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
众小厮们只得齐声答应,有几个来找宝玉。
却说宝玉情知不好,留在向南大厅急得乱转,偏生也不曾撞见个能往里传信儿的人。可算撞见个老嬷嬷,又是个耳聋眼花的,宝玉说前门楼子,老嬷嬷听成胯骨轴子,鸡同鸭讲一番,宝玉急得直跳脚,旋即便有小厮拿了宝玉往贾政外书房而去。
贾政一见宝玉,顿时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硬闯闺阁等,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
小厮等不敢忤逆,却也知宝玉乃是老太太、太太的眼珠子,于是乎板子虽高高举起,却是轻飘飘落下。偏生宝玉此时六神无主,竟忘了惨叫,只哆哆嗦嗦硬挺着挨打。
贾政正在气头儿上,上前一脚踹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
众人眼看打坏了,紧忙上前来劝。贾政哪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弒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众人眼看劝不得,只得又退了出来,赶忙寻了仪门处的婆子往内中递信儿。
……………………………………………………
却说离了贾政外书房后也不曾回清堂茅舍,想着说不得宝玉过会子便要挨揍,便干脆在沁芳亭纳凉。谁知探春、惜春两个寻来,叽叽呱呱说了会子话儿,又见黛玉、湘云聚在一处,众人便往滴翠亭纳凉赏鱼。
这人一多,自然没法儿说些体己话儿,反倒是后来的二姑娘与陈斯远说了半晌。
正待此时,忽而有婆子急匆匆奔过来,遥遥就道:“可不好啦,宝二爷让老爷打坏了!”
陈斯远暗忖戏肉来了,随着一众唬得变了脸色的姑娘寻那婆子问询,婆子颠三倒四说了几句,只道:“太太往前头跑去了,我看周瑞家的去请老太太了!”
出了这档子事儿,众人便要去前头劝说。奈何二姑娘此时待字闺中,那外书房在仪门外,自然不好去瞧。黛玉瞧出迎春为难,便道:“再大的事儿只怕也出过了,你们去瞧吧,我陪着二姐姐。”
那湘云虽业已定下亲事,却是个疏阔的性子,闻言竟先行一步跑了出去。陈斯远便领着探春、惜春两个小的一道儿出了园子,随即正好在辅仁谕德厅撞见了薛姨妈与宝姐姐。
众人也不多话,径直过西角门往荣庆堂后头来,其后又出了荣庆堂过绮霰斋,遥遥便见鸳鸯等扶着颤颤巍巍的贾母出了角门。
那角门外便是贾政外书房,老太太气得遥遥就喊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
说罢,已然由鸳鸯等搀扶着进了外书房里。
陈斯远等滞后须臾,也进了外书房。那贾政正与贾母说着话儿,陈斯远扫量一眼,便见宝玉屁股上血刺呼啦,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贾政果然下了狠手!
此时就听贾母说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早离了你,大家干净!”说着便令人去看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金陵去!”
此言一出,贾政顿时吓得下跪求告。此时孝道大过天,也不用王夫人与宝玉,单是贾母自个儿气得回了金陵,有好事者弹劾一本,贾政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那贾政叩求认罪且不说,贾母心下记挂,赶忙又去看宝玉。眼见宝玉面色煞白,屁股上血肉模糊,顿时抱着宝玉大哭不已。
凤姐儿不知何时也来了,众人便齐齐上前劝说,陈斯远趁机插话道:“老太太若心疼宝兄弟,不若快去寻了太医问诊,免得伤势绵延再耽搁了。”
贾母闻言这才止住哭声,道:“是极,快去叫太医!”
凤姐儿就道:“此处不好处置伤势,我看还是快将宝兄弟挪回绮霰斋为好。”
贾母与王夫人都应下,便有那自告奋勇的婆子要来搀扶宝玉,唬得凤姐儿骂道:“胡涂东西,也不睁开眼瞧瞧!打得这个样儿,还要搀着走!还不快进去把那藤屉子春凳抬出来呢。”
几个婆子这才恍然,紧忙抬了春凳(注三)来,七手八脚抬着宝玉往绮霰斋而去。陈斯远随行出来,那探春与湘云俱都心疼宝玉,这会子也抹了眼泪。小惜春虽也用帕子揉着眼睛,却干打雷不下雨;宝姐姐只是眉头深锁,连揉眼睛都懒得敷衍。
眼见陈斯远瞥过来,宝姐姐瞪了瞪眼,忽而朝一旁呶呶嘴,陈斯远顺势瞧过去,便见袭人正寻着宝玉的小厮茗烟说着话儿。
当下众人浩浩荡荡到得绮霰斋,那绮霰斋虽宽绰,却也容不下这般多人。凤姐儿便拦了众人,只说不若回头儿再来瞧宝玉。
薛姨妈、宝钗、探春、惜春、湘云等唏嘘着一道儿先行回了后头,陈斯远寻机等在绮霰斋不远处,遥遥见袭人快步回转,陈斯远便招了招手。
袭人四下瞧了眼,眼见无人瞧见,这才快步凑了过来。
陈斯远也不废话,径直问道:“宝玉为何挨了打?”
袭人回道:“茗烟说,许是薛大爷走漏了风声,让老爷得知了琪官之事;又有环哥儿在仪门前说了金钏儿之事,老爷这才发了火儿。”
陈斯远蹙眉道:“文龙如今住在老宅,三五日才来一回,怎么就怪在他身上了?”
袭人一噎,这才道:“许是茗烟胡猜的……不过环哥儿告状之事,茗烟是亲眼瞧了去的。”
金钏儿没死,也不知贾环怎么告的刁状。
摆摆手,袭人紧忙快步回了绮霰斋。陈斯远略略思量,又出了角门,正瞧见几个清客聚在贾政外书房外愁眉苦脸。
陈斯远一眼瞥见詹光,赶忙道:“詹先生还请移步。”
詹光前一回得了不少好处,赶忙告罪一声儿快步寻了过来。
二人厮见过,陈斯远压低声音问道:“方才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好生生的,老爷怎么就发了这般大的火儿?”
说话间悄没声儿的扯了其衣袖,偷偷塞过去一枚银元宝。詹光袖笼一坠,顿知这元宝起码十两,当下赶忙道:“先前兴隆街的大爷说了个故事,老爷回头儿就犯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