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评论发表得最晚,但最为重要。
这个将来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文豪,目前正担任《朝日新闻》“文艺时评”栏专栏作家,他长期关注中国大陆的文学发展情况,他评论道:
“倘若我们把文学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那么在古代,中华文学将远远的超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而在近代,日本率先完成明治维新,是东亚国家中最早与国际接轨的国家,这一期间其文学成就也较为瞩目,私以为大于中国。”
“现代以来,日本文学继续繁荣,以川端康成为代表的日本现代作家的创作,使日本文学依旧保持了较高水准,并深刻影响了此时的中国文坛。但是,中华文学大放异彩,逐渐繁荣,戏剧、散文、诗歌、都有杰出作家,恐怕不逊色于,甚至稍胜过日本文学。”
“那么,当代文学发展得怎么样?曾经这一问题是无需质疑的,中华的文学创作模式化、概念化,使得文学陷入到沉寂,然而这一现状在近年来却得到极大的反转,从余切等作家的日译版来看,已经潜藏着破坏旧文体的力量。”
大江健三郎道:“余切的文章善于观察各阶层的人物之于时代的变迁,他的创作凝重而语言却不失诙谐,文字颇有画面感,无论在任何国家,都具备极佳的可读性——他是中华的破坏龙,他手中掌控有尺规和度量器具,他向天空射箭,不知箭落何方,使其他人不得不按照他留下的规范来行事。”
这一评价不可谓不高!大江健三郎把大陆文坛和日本文坛相提并论,这是当时的大陆作家不敢想象的。在日本,这一评价遭受到日本国内的批评,大众认为“还未看到余切之外的破坏力量”。
《人民文学》的总编王濛看到这个评价高兴道:“想不到日本人竟然这么看好我们的文坛,如今大陆的文学界真正进入到了盛世。”
他当然高兴了。王濛敏锐的嗅到了演变趋势,提前在《人民文学》上进行布局嘛。
余切看到大江健三郎的评价后也很吃惊,这老小子眼光很有先见性,怪不得他以后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
但搞笑的是,大江健三郎自己恰好是破坏这个评价的人本身。也是因为大江健三郎将来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
历史在这开了个小玩笑:八十年代大陆诞生的黄金一代作家,是传统文学式微之前的最后高峰,大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势,伤痕文、寻根文、新现实,先锋文学……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许多人认为这一时期已经超过同期的日本文学,然而,大陆始终吃亏的是有名家却少巨匠,没有一个特别出挑的;而日本方面,严肃文学有大江健三郎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通俗文学上有村上村树,他的在全世界各地都有读者。
这就造成一个巨大的遗憾:在由山峰和河水组成的文学殿堂中,河水的长度和广度可能已经超过了别人,却没有诞生出一眼可见的最高山峰,比拼起来自然十分的吃亏。
人类的一些领域常有这样的现象:总有个别逆天的,他一个人杵在那,把整个国家的水平都拔高了,任你其他人加起来也没办法比得过。
当月,另几桩大事发生。历时大半年,总计16名棋手参赛的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在京城落下帷幕。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围棋在最后阶段竟然反败为胜,决战局宣布聂伟平获胜那一瞬间,全场沸腾。
在此之前,中国围棋从来没有在任何团体赛事战胜过日本,实力差距巨大,是不争的事实。围棋协会内部定下的目标是“请出小林光一,就算及格;战胜小林光一,就算胜利”。
而日本人认为,比赛到小林光一前面的石田章就可以结束了。媒体因此大肆渲染:日本人故意贬低我们的围棋,简直是欺人太甚……然而围棋界自己却知道,日本这一安排是十分公道的。
前两年,擂台赛举办之前,内部有人哀叹道:“我们为什么要举办这一比赛?我们多半是要输的,到时候给全国人民丢脸!”
负责人因此找来聂伟平,因为只有他对日本棋手的胜率较高。聂伟平道:“我觉得可以试一下。”
然后这比赛就这么开始搞起来了。
现在这个擂台赛已经到尾声。数日前的11月20日,京城体育馆内,擂台赛决赛在中方主帅聂伟平和日方主帅藤泽秀行间进行。比赛原计划卖1200张门票,但由于热情的观众太多,临时加售300张。
余切也在场馆内,他就坐在最前面。只要一探头,就能看到拿着扇子的老聂。
“聂伟平,你已经得到日本乡下姑娘的祝福,她们为了你都叛国了!加油,干就完了!”余切道。
聂伟平特地来找余切握手:“我沾沾你的喜气。”
“你沾我的喜气干什么?”
“杀他们!”
聂伟平杀气腾腾。“你在足球场上进了六颗球,我只要赢三个人就行。”
聂伟平成了中方唯一剩下的独苗,他已经汗流浃背了。目前为止,这个围棋比赛的过程十分有戏剧性,前面是江铸久连着赢了擂台赛五把,直接请出“小林光一”,完成原先的既定目标。
然后,小林光一出来后,又把中方这边的围棋手通通挫败,只剩下老聂一个人。
老聂只剩下一个人,他面对的却是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这两大超一流棋手。说起来很像是“四大法王、紫白金青”那种感觉。
打完这两个人,之后还有个藤泽秀行,这人是日本的棋坛名宿,类似于天龙寺枯荣大师那种存在。是否厉害姑且不论,过不了前面两人,对他根本就衣角都摸不着。
这三人,在当时对阵中国选手就从未输过,当然也包括对阵聂伟平本人。三个日本人的名字在棋迷来说是如雷贯耳,真正的神级人物。
那感觉要打败日本,就像要杀上光明顶。先要破掉五行旗,接着冲过天地风雷四门,然后干掉五散人,后面还有四大法王,然后还有光明左右使………
所以聂伟平特地来找余切借势。因为干成这件事情的,只有余切一个人。
当时访日团甚至起了个负作用,反而给余切增加压力,最后他一个人安抚书迷,一个人做赛前分析,一个人走上领奖台。
现在才发觉,余切是干了件什么样的事情。
比赛开始前,聂伟平道:“我感觉这事儿就像是巴西人来和中国人打乒乓球,我们这里有江嘉良,有郭跃华,还有小将秦志戬……不知道一个巴西人要怎么赢。”
余切道:“只要你有一颗冠军的心,带上一个拍,背上一个包,怎么不能杀穿呢?”
聂伟平笑道:“我要是赢了,你要陪我去打桥牌,你让我赢几场,喜上加喜。”
“我们一言为定!老聂,我把牌都带来了!”
这个比赛全程被央台直播,全国人民都看到了聂伟平和余切窃窃私语,两人在聊什么。可惜这一时期的画质简陋,也没有个唇语专家,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聊什么。
央台请了围棋手王汝南和华以刚来做解说。两人是围棋手,对局势判断很敏感,对做节目并不了解,临场反应不好,容易跑题。
王汝南忍不住问:“余切在给聂伟平讲什么?”
如果余切在演播台,一定要说一句:我们在讲打桥牌。
可惜他并不在,华以刚因此道:“我们都知道余切去年拿到了日本的芥川文学奖,当时也是击败了全日本所有作家,他应该在向聂伟平传授成功的经验,请他务必要耐心等待时机。”
“是的,观众朋友们,藤泽秀行是日本的棋坛名宿,素有‘前五十手世界无敌’的名号,要下好这一盘棋,关键是在前五十局不能落后太多。日方之所以让藤泽秀行来压仓,也是因为他的心态十分稳重。在这一次擂台赛中,日方的平均年龄在三十岁到四十岁,而我方最大的聂伟平才三十二岁。”
华以刚随即道:“所以,我们是有机会的,藤泽秀行老先生如今年过花甲、病体初愈,他可能在下棋中有失误,这是无可避免的……我们的棋是一场快棋赛,快棋赛中,选手受到自身状态的影响较大,这是能抓的机会。”
王汝南补充道:“很多同志在关注这一场比赛。今天在现场中,在现场的就有领导鹏程、以及科学院院长方义,他约定在比赛结束后,送给聂伟平一幅国画,然而据我所知,在比赛开始前,方院长已经提前送给聂伟平那幅画,这是为了激励他!”
“文艺界的同志同样表达了关心。武侠家查良庸特地发来电报,预祝聂伟平旗开得胜。观众朋友们,聂伟平很喜欢看武侠,查良庸也很喜欢下棋,据说查良庸曾经试图找聂伟平拜师,但聂伟平并不愿接受……啊,我们看到,余切似乎还送给了聂伟平什么东西……”
镜头随即对准两人。在画面中,这是一副扑克牌。
王汝南楞道:“这是一副……扑克牌?有什么意义?”
另一个解说华以刚虽然是围棋手,却做过主持培训,当即控场道:“大概也是为了激励聂伟平,余切和聂伟平也是好朋友,他们一起在东京参加了当时日本文艺界和中国访日团举办的足球赛,余切在其中独进六球,几乎一个人决定了胜负。”
“大概是把好运提前交给他。我们知道,在扑克牌中,有一些牌面代表幸运。”
实际上,余切给了聂伟平四张A,这是一幅牌中的所有A。
在桥牌中,A是最大的。在叫牌阶段,A可以用来评估自己的牌力如何,在打牌阶段,A可以用来控制局势,夺取牌权——这个A的含义,和聂伟平、藤泽秀行之于围棋队的作用是类似的。
由于两人都打桥牌,余切给这四条A的含义很明白:你已集齐所有大牌,对面要被你予取予求。
聂伟平手都颤抖了,他满脸通红,却不敢收。“你不要提前给我庆功,我心态不好。”
“你还怕这个?科学院院长给你的国画,你不就提前收了。”余切说。
聂伟平道:“因为我虽然下棋,也画画写书法,却不在意它,自然就没有影响。我告诉你,比赛之前,我去和乔公打牌,他忽然为我举起庆功酒,我也婉拒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卧槽,老聂,你真有性格,领导的庆功酒你也婉拒……
聂伟平表露出一个桥牌佬的深深迷信:“因为我不怎么画画,但是我真的打桥牌。”
余切却忽然想起,根据后世的资料,对面的日本棋手藤泽秀行也是个赌鬼。此人号称“每年只赢四盘棋”,因为他只用赢四盘就能卫冕棋圣(挑战制),拿下2200万日元的奖金。然而,因为嗜赌如命,对赌马,赌赛车成瘾,还喜欢去找女招待陪酒,藤泽秀行经常迅速把奖金花个精光,常有债主在对局室外等着,棋一下完,立刻讨债。
由于中日两国之间的信息差,以及日方围棋协会有意维护行业形象,藤泽秀行这个很像毛利小五郎的赌鬼糟老头子,在国内却是扫地僧一样高人形象,风度翩翩,说话都是日本的俳句。
这简直是贻笑大方嘛!藤泽秀行这种烂赌鬼,也装起文化人来了。
桥牌这个游戏如今盛行于世,是全世界通用的社交游戏,藤泽秀行作为日本精英棋手的一员,一定玩桥牌的。
随后,聂伟平就走上擂台。
前面很不顺利,双方下了三个小时,一直到中午用餐封盘时,共弈49手,下得奇慢无比。聂伟平回去吃西瓜补充营养,不敢吃饭,害怕吃了饭之后犯困,藤泽秀行倒是状态特别轻松,不仅吃了饺子,还吃了两片哈密瓜,胃口很好,显得很精神。
下午两点多,聂伟平越来越紧张,他的供氧能力跟不上他的大脑运算,开始吸氧。聂伟平一边吸氧,一边下棋,藤泽秀行问他:“聂伟平,你感觉怎么样?”
聂伟平很惭愧:藤泽秀行大了他快三十岁,不仅不紧张,身体也十分扛得住。这波快棋变慢棋,不仅没有熬死老头,反而要熬死自己。
忽然,聂伟平鬼使神差的想起了余切给他的四张A。
聂伟平问:“老先生,你打不打桥牌?”
“桥牌我当然打了,这又怎么样?”藤泽秀行回答的理所应当。
聂伟平缩在椅子上吸氧,忽然,有有一迭牌从他西装的兜里面滑落。聂伟平很抱歉,一张一张的捡起来。
藤泽秀行看着聂伟平那些翻开的牌,牌面正是A,赌鬼的本能促使他开始数了起来:
一、二、三……总共四张。桥牌中,四张A发生的概率为1/256,因概率极低,牌面极大,和足球一样,称之为“大四喜”。有这样的一个起手,几乎是很难输的。
藤泽秀行当时眼睛就瞪圆了,随后大失水准,后半盘的算路崩盘。历史上,这一比赛鏖战七个小时,最终藤泽秀行以1又3/4子之差败北,情况十分焦灼,11月的燕京正是寒冬,聂伟平却急得脱掉了衣服。
这一天只用了三个半小时,也就是下午开始之后的半小时,藤泽秀行即投子认负。
这个将来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文豪,目前正担任《朝日新闻》“文艺时评”栏专栏作家,他长期关注中国大陆的文学发展情况,他评论道:
“倘若我们把文学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那么在古代,中华文学将远远的超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而在近代,日本率先完成明治维新,是东亚国家中最早与国际接轨的国家,这一期间其文学成就也较为瞩目,私以为大于中国。”
“现代以来,日本文学继续繁荣,以川端康成为代表的日本现代作家的创作,使日本文学依旧保持了较高水准,并深刻影响了此时的中国文坛。但是,中华文学大放异彩,逐渐繁荣,戏剧、散文、诗歌、都有杰出作家,恐怕不逊色于,甚至稍胜过日本文学。”
“那么,当代文学发展得怎么样?曾经这一问题是无需质疑的,中华的文学创作模式化、概念化,使得文学陷入到沉寂,然而这一现状在近年来却得到极大的反转,从余切等作家的日译版来看,已经潜藏着破坏旧文体的力量。”
大江健三郎道:“余切的文章善于观察各阶层的人物之于时代的变迁,他的创作凝重而语言却不失诙谐,文字颇有画面感,无论在任何国家,都具备极佳的可读性——他是中华的破坏龙,他手中掌控有尺规和度量器具,他向天空射箭,不知箭落何方,使其他人不得不按照他留下的规范来行事。”
这一评价不可谓不高!大江健三郎把大陆文坛和日本文坛相提并论,这是当时的大陆作家不敢想象的。在日本,这一评价遭受到日本国内的批评,大众认为“还未看到余切之外的破坏力量”。
《人民文学》的总编王濛看到这个评价高兴道:“想不到日本人竟然这么看好我们的文坛,如今大陆的文学界真正进入到了盛世。”
他当然高兴了。王濛敏锐的嗅到了演变趋势,提前在《人民文学》上进行布局嘛。
余切看到大江健三郎的评价后也很吃惊,这老小子眼光很有先见性,怪不得他以后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
但搞笑的是,大江健三郎自己恰好是破坏这个评价的人本身。也是因为大江健三郎将来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
历史在这开了个小玩笑:八十年代大陆诞生的黄金一代作家,是传统文学式微之前的最后高峰,大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势,伤痕文、寻根文、新现实,先锋文学……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许多人认为这一时期已经超过同期的日本文学,然而,大陆始终吃亏的是有名家却少巨匠,没有一个特别出挑的;而日本方面,严肃文学有大江健三郎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通俗文学上有村上村树,他的在全世界各地都有读者。
这就造成一个巨大的遗憾:在由山峰和河水组成的文学殿堂中,河水的长度和广度可能已经超过了别人,却没有诞生出一眼可见的最高山峰,比拼起来自然十分的吃亏。
人类的一些领域常有这样的现象:总有个别逆天的,他一个人杵在那,把整个国家的水平都拔高了,任你其他人加起来也没办法比得过。
当月,另几桩大事发生。历时大半年,总计16名棋手参赛的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在京城落下帷幕。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围棋在最后阶段竟然反败为胜,决战局宣布聂伟平获胜那一瞬间,全场沸腾。
在此之前,中国围棋从来没有在任何团体赛事战胜过日本,实力差距巨大,是不争的事实。围棋协会内部定下的目标是“请出小林光一,就算及格;战胜小林光一,就算胜利”。
而日本人认为,比赛到小林光一前面的石田章就可以结束了。媒体因此大肆渲染:日本人故意贬低我们的围棋,简直是欺人太甚……然而围棋界自己却知道,日本这一安排是十分公道的。
前两年,擂台赛举办之前,内部有人哀叹道:“我们为什么要举办这一比赛?我们多半是要输的,到时候给全国人民丢脸!”
负责人因此找来聂伟平,因为只有他对日本棋手的胜率较高。聂伟平道:“我觉得可以试一下。”
然后这比赛就这么开始搞起来了。
现在这个擂台赛已经到尾声。数日前的11月20日,京城体育馆内,擂台赛决赛在中方主帅聂伟平和日方主帅藤泽秀行间进行。比赛原计划卖1200张门票,但由于热情的观众太多,临时加售300张。
余切也在场馆内,他就坐在最前面。只要一探头,就能看到拿着扇子的老聂。
“聂伟平,你已经得到日本乡下姑娘的祝福,她们为了你都叛国了!加油,干就完了!”余切道。
聂伟平特地来找余切握手:“我沾沾你的喜气。”
“你沾我的喜气干什么?”
“杀他们!”
聂伟平杀气腾腾。“你在足球场上进了六颗球,我只要赢三个人就行。”
聂伟平成了中方唯一剩下的独苗,他已经汗流浃背了。目前为止,这个围棋比赛的过程十分有戏剧性,前面是江铸久连着赢了擂台赛五把,直接请出“小林光一”,完成原先的既定目标。
然后,小林光一出来后,又把中方这边的围棋手通通挫败,只剩下老聂一个人。
老聂只剩下一个人,他面对的却是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这两大超一流棋手。说起来很像是“四大法王、紫白金青”那种感觉。
打完这两个人,之后还有个藤泽秀行,这人是日本的棋坛名宿,类似于天龙寺枯荣大师那种存在。是否厉害姑且不论,过不了前面两人,对他根本就衣角都摸不着。
这三人,在当时对阵中国选手就从未输过,当然也包括对阵聂伟平本人。三个日本人的名字在棋迷来说是如雷贯耳,真正的神级人物。
那感觉要打败日本,就像要杀上光明顶。先要破掉五行旗,接着冲过天地风雷四门,然后干掉五散人,后面还有四大法王,然后还有光明左右使………
所以聂伟平特地来找余切借势。因为干成这件事情的,只有余切一个人。
当时访日团甚至起了个负作用,反而给余切增加压力,最后他一个人安抚书迷,一个人做赛前分析,一个人走上领奖台。
现在才发觉,余切是干了件什么样的事情。
比赛开始前,聂伟平道:“我感觉这事儿就像是巴西人来和中国人打乒乓球,我们这里有江嘉良,有郭跃华,还有小将秦志戬……不知道一个巴西人要怎么赢。”
余切道:“只要你有一颗冠军的心,带上一个拍,背上一个包,怎么不能杀穿呢?”
聂伟平笑道:“我要是赢了,你要陪我去打桥牌,你让我赢几场,喜上加喜。”
“我们一言为定!老聂,我把牌都带来了!”
这个比赛全程被央台直播,全国人民都看到了聂伟平和余切窃窃私语,两人在聊什么。可惜这一时期的画质简陋,也没有个唇语专家,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聊什么。
央台请了围棋手王汝南和华以刚来做解说。两人是围棋手,对局势判断很敏感,对做节目并不了解,临场反应不好,容易跑题。
王汝南忍不住问:“余切在给聂伟平讲什么?”
如果余切在演播台,一定要说一句:我们在讲打桥牌。
可惜他并不在,华以刚因此道:“我们都知道余切去年拿到了日本的芥川文学奖,当时也是击败了全日本所有作家,他应该在向聂伟平传授成功的经验,请他务必要耐心等待时机。”
“是的,观众朋友们,藤泽秀行是日本的棋坛名宿,素有‘前五十手世界无敌’的名号,要下好这一盘棋,关键是在前五十局不能落后太多。日方之所以让藤泽秀行来压仓,也是因为他的心态十分稳重。在这一次擂台赛中,日方的平均年龄在三十岁到四十岁,而我方最大的聂伟平才三十二岁。”
华以刚随即道:“所以,我们是有机会的,藤泽秀行老先生如今年过花甲、病体初愈,他可能在下棋中有失误,这是无可避免的……我们的棋是一场快棋赛,快棋赛中,选手受到自身状态的影响较大,这是能抓的机会。”
王汝南补充道:“很多同志在关注这一场比赛。今天在现场中,在现场的就有领导鹏程、以及科学院院长方义,他约定在比赛结束后,送给聂伟平一幅国画,然而据我所知,在比赛开始前,方院长已经提前送给聂伟平那幅画,这是为了激励他!”
“文艺界的同志同样表达了关心。武侠家查良庸特地发来电报,预祝聂伟平旗开得胜。观众朋友们,聂伟平很喜欢看武侠,查良庸也很喜欢下棋,据说查良庸曾经试图找聂伟平拜师,但聂伟平并不愿接受……啊,我们看到,余切似乎还送给了聂伟平什么东西……”
镜头随即对准两人。在画面中,这是一副扑克牌。
王汝南楞道:“这是一副……扑克牌?有什么意义?”
另一个解说华以刚虽然是围棋手,却做过主持培训,当即控场道:“大概也是为了激励聂伟平,余切和聂伟平也是好朋友,他们一起在东京参加了当时日本文艺界和中国访日团举办的足球赛,余切在其中独进六球,几乎一个人决定了胜负。”
“大概是把好运提前交给他。我们知道,在扑克牌中,有一些牌面代表幸运。”
实际上,余切给了聂伟平四张A,这是一幅牌中的所有A。
在桥牌中,A是最大的。在叫牌阶段,A可以用来评估自己的牌力如何,在打牌阶段,A可以用来控制局势,夺取牌权——这个A的含义,和聂伟平、藤泽秀行之于围棋队的作用是类似的。
由于两人都打桥牌,余切给这四条A的含义很明白:你已集齐所有大牌,对面要被你予取予求。
聂伟平手都颤抖了,他满脸通红,却不敢收。“你不要提前给我庆功,我心态不好。”
“你还怕这个?科学院院长给你的国画,你不就提前收了。”余切说。
聂伟平道:“因为我虽然下棋,也画画写书法,却不在意它,自然就没有影响。我告诉你,比赛之前,我去和乔公打牌,他忽然为我举起庆功酒,我也婉拒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卧槽,老聂,你真有性格,领导的庆功酒你也婉拒……
聂伟平表露出一个桥牌佬的深深迷信:“因为我不怎么画画,但是我真的打桥牌。”
余切却忽然想起,根据后世的资料,对面的日本棋手藤泽秀行也是个赌鬼。此人号称“每年只赢四盘棋”,因为他只用赢四盘就能卫冕棋圣(挑战制),拿下2200万日元的奖金。然而,因为嗜赌如命,对赌马,赌赛车成瘾,还喜欢去找女招待陪酒,藤泽秀行经常迅速把奖金花个精光,常有债主在对局室外等着,棋一下完,立刻讨债。
由于中日两国之间的信息差,以及日方围棋协会有意维护行业形象,藤泽秀行这个很像毛利小五郎的赌鬼糟老头子,在国内却是扫地僧一样高人形象,风度翩翩,说话都是日本的俳句。
这简直是贻笑大方嘛!藤泽秀行这种烂赌鬼,也装起文化人来了。
桥牌这个游戏如今盛行于世,是全世界通用的社交游戏,藤泽秀行作为日本精英棋手的一员,一定玩桥牌的。
随后,聂伟平就走上擂台。
前面很不顺利,双方下了三个小时,一直到中午用餐封盘时,共弈49手,下得奇慢无比。聂伟平回去吃西瓜补充营养,不敢吃饭,害怕吃了饭之后犯困,藤泽秀行倒是状态特别轻松,不仅吃了饺子,还吃了两片哈密瓜,胃口很好,显得很精神。
下午两点多,聂伟平越来越紧张,他的供氧能力跟不上他的大脑运算,开始吸氧。聂伟平一边吸氧,一边下棋,藤泽秀行问他:“聂伟平,你感觉怎么样?”
聂伟平很惭愧:藤泽秀行大了他快三十岁,不仅不紧张,身体也十分扛得住。这波快棋变慢棋,不仅没有熬死老头,反而要熬死自己。
忽然,聂伟平鬼使神差的想起了余切给他的四张A。
聂伟平问:“老先生,你打不打桥牌?”
“桥牌我当然打了,这又怎么样?”藤泽秀行回答的理所应当。
聂伟平缩在椅子上吸氧,忽然,有有一迭牌从他西装的兜里面滑落。聂伟平很抱歉,一张一张的捡起来。
藤泽秀行看着聂伟平那些翻开的牌,牌面正是A,赌鬼的本能促使他开始数了起来:
一、二、三……总共四张。桥牌中,四张A发生的概率为1/256,因概率极低,牌面极大,和足球一样,称之为“大四喜”。有这样的一个起手,几乎是很难输的。
藤泽秀行当时眼睛就瞪圆了,随后大失水准,后半盘的算路崩盘。历史上,这一比赛鏖战七个小时,最终藤泽秀行以1又3/4子之差败北,情况十分焦灼,11月的燕京正是寒冬,聂伟平却急得脱掉了衣服。
这一天只用了三个半小时,也就是下午开始之后的半小时,藤泽秀行即投子认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文豪1983,文豪1983最新章节,文豪1983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文豪1983,文豪1983最新章节,文豪1983 平板电子书!